心理学考研暑期备考:发展心理学各章节备考指导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查内容
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历年的变动可以看出,对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发展心理学概述、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婴儿心理发展、幼儿心理发展、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成年期心理发展。

二、各章节考查特点及形式
第一章,发展心理学概述,主要要求考生了解并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是什么、主要的研究设计有哪些、发展心理学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对这章节内容的考查侧重于发展心理学中的每种研究设计的理解和概念的识记以及历史发展(主要是杰出学者对教育心理学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考查形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部分与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等学科结合,进行综合题的考查。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为后续几个章节奠定了理论基础,是考查的重点和常考点之一。

对于基础理论的考查形式比较多样,考查时不仅会考查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还会考查考生对理论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对每个理论中的各个细节(如学者-理论名称-理论内容-理论评价)的把握,同时也要求考生能做到结合生活实际整体进行分析(如利用理论分析生活现象,预测个体以后的发展等),该章节内容需要重中之重把握。

第三章,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与胎儿发育,这一章节考查内容相对较少,考查方式也集中于选择题上。

第四章,婴儿心理发展与第五章幼儿心理发展是常考点分布的章节,考查方式也多样,因此要求考生需要重点把握。

在复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把握心理特征发展的转折点(如年龄段等)、个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及阶段性特点、婴幼儿感知觉、认知等研究方式及典型实验等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意跟第二章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结合,联系生活实际,能做到用理论解释和分析具体现象和问题。

第六章,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考查内容相对要少,考查也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展开,主要考查不同阶段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转折。

第七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也是考试的重点和常考点所在。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发展、反抗心理的出现、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等都是常的考点,需要考生在掌握的过程中密切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

第八章,成年期的心理发展是近几年考查频率相对较高的章节,也凸显了发展心理学研究两极化的趋势。

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把握成年期认知发展的主线,包括客观选择题及主观题的考查形式。

三、考察趋势分析
1.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仍然是历年考研试题中的重点,考生务必要能做到扎实掌握;
2.考查深度加深,不仅仅局限于记忆、复述基础知识点,而是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考查;
这也就要求考生要加强学科框架体系的整理和建构、注意学科内部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学科之间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如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导论/实验心理学等;
3.经典实验及其流程、结果、验证的问题等是近几年发展心理学考查的一大趋势,要求要能做到与考查章节中的典型实验密切结合,做好充足准备;
4.发展心理学与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实际联系尤为紧密,这一特点在考试中也尤为强调,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的考查方式越来越频繁。

考研答题万能模板
1.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
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

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

写作模板:A和B是辩证统一的,A和B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A,也要看到B;只看到A看不到B是不行的,只看到B看不到A是不行的,必须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

只有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例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必然性,也要看到偶然性;只看到必然性看不到偶然性是不行的,只看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只有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第二种情况:不是考查辩证关系的。

适用:联系、发展、矛盾、实践、人民群众等等。

写作模板:A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用A的观点看问题。

只有坚持A的观点,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如果不坚持A的观点,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将遭遇失败。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A的观点看问题。

例如:联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只有坚持联系的观点,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如果不坚持联系的
观点,我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将遭遇失败。

总之,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找不到原理,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指定了用辩证法作答。

第一,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我们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抄材料即可)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根本的认识方法。

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我们要善于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把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关键、看主流。

(……抄材料即可)
第二种情况:指定了用认识论作答。

第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抄材料即可)
第二,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抄材料即可)
第三,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抄材料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