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学生学会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教学难点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回忆一下生活中的场景)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晚上家里
的灯光有时候会变暗,有时候又会变亮?还有啊,我们用的手机充电,有时候充得快,有时候充得慢。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啊,这都和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有关。

2、新课教学
(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
电流:就像水流一样,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的
大小用字母 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可以想象成是推动电荷定向移动的力量,就像水压推动水流
动一样。

电压用字母 U 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好比道路上的障碍物阻碍车辆行驶。

电阻用字母 R 表示,单位是欧姆(Ω)。

(举个例子)比如说,一根电线就像一条道路,电流就是在这条道
路上行驶的车辆。

电压呢,就是让车辆跑起来的动力。

而电阻呢,就
是道路上的石头、坑洼等阻碍车辆前进的东西。

(二)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流跟电压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猜想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设计实验:
器材: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
线若干。

电路图:(画出电路图)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开关要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
调到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1V、2V、3V,记录每次对应的电流值。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电压 U(V)|电流 I(A)|
|||
|1|01|
|2|02|
|3|03|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
电压成正比。

(三)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流跟电阻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学生可能会猜想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设计实验:
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的大小,观察电流的变化。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接入阻值为5Ω 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 2V,记录电流值。

2、分别换接10Ω、15Ω 的定值电阻,再次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
压表示数仍为 2V,记录对应的电流值。

|电阻 R(Ω)|电流 I(A)|
|||
|5|04|
|10|02|
|15|013|
分析与论证: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四)欧姆定律
综合前面两个探究实验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I = U / R
(强调一下)同学们要注意,这里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是针对同一段导体或者同一个电路而言的。

3、课堂练习
(出几道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巩固一下)
例 1:一个电阻为10Ω 的导体,两端电压为 5V,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例 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 6V,通过的电流为 05A,它的电阻是多少?
4、课堂小结
(和学生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这节课我们探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了欧姆定律。

大家要记住,在分析电路问题时,要灵活运用欧姆定律哦!
5、布置作业
(留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去巩固)
1、完成课本上的习题。

2、思考一下,如果一个电路中有多个电阻,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来分析?
(回想起刚开始提到的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现在大家应该能明白家里灯光的变化和手机充电快慢的原因了吧?希望大家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有趣的电学现象!
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