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应急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循环在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应急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30T14:08:04.65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3月3期作者:翟红梅[导读]
PDCA循环在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应急急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翟红梅
(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103)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与全面探究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人员应急急救能力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与方法,分析其在未来急诊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方法:案例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所接诊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PDCA循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医患执行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相关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医患执行率、无菌药品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通过采用PDCA循环护理的方式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应急急救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其护理效果,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好的提高了对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PDCA循环;急诊护理;应急急救能力;效果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improving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staff Zhai Hongmei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1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analyze and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effect and methods of PDCA cycle in the emergency rescue abi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personnel, and analyze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mergency nursing work. Method: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with 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DCA cycle nursing car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doctor-patient execution rat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qualification rate, and other 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elated indicators such as doctor-patient execution rate, qualified rate of sterile drugs, and qualified rate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PDCA cycl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ability of emergency nursing staff, and also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ir nursing effectiveness, effectively improving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etter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daily nursing work for patients. It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in the future.
Keywords: PDCA cycle; Emergency care; Emergency first aid capabilities; effect 引言: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老年群体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老年群体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会因为突发疾病到医院急诊就诊。

此外,还有一些前来急诊就诊的患者可能是因为突发车祸或者其他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伤痛,为此这些患者大多情况比较危急,且患者也很容易因为突发的病痛导致自身没有做好准备,心理建设崩塌,不利于患者在后期的配合治疗。

在各医院的急诊科,都是接受重症以及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并且因为其接待的患者所存在的疾病类型比较多,所以日常的管理任务非常繁重,抢救任务更是需要争分夺秒的完成。

与其他的常规科室相比,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数病情比较危重,同时发病也非常急,社会背景复杂且没有过多的时间进行了解,年龄跨度较大,更是会增加急诊抢救治疗以及护理的整体难度。

与此同时急诊患者大多数存在病情危重的情况,所以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大多不够稳定,这也就很容易导致各种异常情况的发生,也很有可能造成比较激烈的医患矛盾。

为此,必须要对急诊患者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举措,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护理效果。

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学术探究结果都表明,急诊科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其往往无法获得比较有效的护理效果,且干预范围比较小,并不能够满足实际的护理需求,为此在临床上的整体效果并不理想,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明显降低。

医患矛盾的增加更是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医疗事故。

PDCA循环质量管理是20世纪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是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是由英文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检查) .Acting(处理)单词的缩写。

它循环延续的管理方法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1]。

PDCA循环作为一种有计划性的完整的护理干预方式,其确实可以取得更为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通过运用PDCA循环护理的方式,切实提高了急诊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使得整个科室人员的凝聚力有了明显的提升,锻炼了整个科室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有利于挖掘相关人员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潜力,是切实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键。

本研究针对实验组中的50例患者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确实取得了比较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案例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所接诊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实验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

患者年龄最大者81岁,最小者29岁,平均年龄59.23岁。

其中脑卒中患者20例,急腹症患者8例,脑外伤患者1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

患者年龄最大者78岁,最小者31岁,平均年龄61.24岁。

其中脑卒中患者16例,急腹症患者18例。

脑外伤患者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急诊护理模式,主要针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治疗与抢救,患者病情稳定之后送入到普通病房。

实验组患者实行PDCA循环护理方式,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计划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并且要结合患者的疾病现状客观全面的分析护理过程当中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明确可能会影响到护理效果的因素。

与此同时护理小组的成员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自身需求,对应具体的科室,明确
护理的重点,制定出科学护理的计划,积极评估以及考核相关指标,预估护理效果,并且所有的护理人员都需要结合自身的护理经验针对制定的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最终得出最为合理与完善的护理举措,按照小组进行,互相监督与指导[2]。

第二,实施阶段,需要在管理模式实行之前,给小组通过集中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专业护理知识等方法掌握基础的急救操作技能,也可以鼓励其他的科室人员全面参与到学习的过程当中,有效提高护理的整体质量。

同时也需要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强调对于患者护理全面以及整体性的干预意义,指导和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的护理工作,定期安排患者考察与分析护理的效果,为未来的护理工作开展提出更多的建议。

制定出科学的奖惩举措,有效监督以及积极鼓励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

第三,检查阶段,在针对急诊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分阶段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同时也需要客观全面的评价护理效果。

定期检查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及时纠正以及解决患者所提出的诸多疑问,消除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顾虑,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第四,评价以及总结阶段。

针对上述三个阶段的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估与分析,也可以选择在上述阶段的任何时间段内开展护理工作的评价与分析。

各小组需要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经验等进行总结,明确现阶段护理工作的不足,动态调整护理举措,提高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

此外还需要制定出下一阶段护理工作开展的计划,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为护理人员制定出未来工作的方向,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切实提高了护理的整体质量与效果[3]。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通过采取自制量表评估的方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评价、护理工作质量评价、护理人员形象评价、护理环境卫生评价、护理治疗的速度评价,且采用百分制进行评价。

<60分判定为不满意,60-85分判定为比较满意,>85分判定为满意[4]。

满意度=(满意人数+比较满意人数)/总人数*100%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其指标包括医患执行率、无菌药品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

1.4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四格表资料的Fisher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得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在医院的一线科室中,急诊科是最为典型的一个,其日常工作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紧急以及突发的灾害事件等进行有效的应对,同时对急诊患者进行救治和分流,是急诊科日常工作的重点。

对于急诊科室而言,护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患者的满意程度,同时也是医院未来发展与社会形象树立的关键,更是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的必要前提[5]。

与此同时,急诊科的护理技术要求方面也是非常全面的,所以护理难度比较大,加之患者数量比较多,流动性也相对较强,为此患者的病情以及临床表现会呈现出非常大的差别,如果不能够及时正确的针对患者给予治疗或者合理进行分诊,必然会影响未来的预后工作,也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最近几年来,人们自身的法律意识相较于从前明显提高,加之认知水平的提升,使得患者对于医疗服务质量和要求明显提高,以前的急诊护理措施、理念等已不能够满足当前急诊科工作开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所以采取更为科学、全面的护理对策非常关键和必要[6]。

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在急诊管理工作中就如同一个大的PDCA循环连同一个个小PDCA循环,以齿轮样运行。

大循环制定了计划、目标,带动小循环改进,修正实现目标。

所谓PDCA循环护理,主要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以及评价四个环节来实现的。

计划阶段需要护理人员依据科室工作开展的实际要求制定科学的护理工作内容,结合自身工作的经验以及患者的护理需求展开全面的评估,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目标和计划,也可以为后期的护理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实施阶段则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和内容进行,及时进行考核与观察,跟进护理工作的开展进度,对护理目标进行调整。

检查阶段则是指全面评估以及检查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对护理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护理计划进行必要的监督,完善护理步骤,评估与总结本阶段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7]。

在本研究中,通过结合患者的实际需求,并且采用PDCA循环模式,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认知水平与操作能力,确保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参与其中。

通过循环小组形成庞大的急诊科大循环体系,及时总结自身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不足,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和学习,切实提高了工作质量以及护理质量。

良好的循环往复可以使得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加有效,也可以使得护理流程更加科学与实用,是切实推进急诊科整体质量提升的必要前提和保障[8]。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针对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PDCA循环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医患执行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相关指标。

结果得出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医患执行率、无菌药品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等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PDCA循环护理的模式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应急急救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其护理效果,切实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好的提高了对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李大能,朱文婷,乔一娇.PDCA循环法在改善急诊留观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08):1306-1308.
[2]梁春燕,林桂莲,刘玉霞.PDCA在急诊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运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3):317-318.
[3]王倩,仇兰香,薛艳.PDCA循环管理联合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输液患者用药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1):160-162.
[4]罗如乔,李盛桃,焦佳.PDCA循环法在降低急诊护士针刺伤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1,28(03):110-112.
[5]奚丽君.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1):101+109.
[6]吕婷.PDCA循环法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及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0):1699-1701.
[7]苏奇志.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139-140.
[8]万安云,黄春,漆月.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188+1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