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控制

合集下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混合料拌合质量控制措施(1)各料仓、水泥电子称在使用前必须经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标定。

(2)混合料拌合将两个拌缸串联,采用两次拌合的生产工艺,拌合时间不少于15s,并每10min打印各挡料仓的使用量。

(3)料仓的加料配置足量的装载机,以确保拌合楼和各仓集料充足。

(4)拌合楼在每天结束后应清理干净,检查并进行适当维护,避免水泥结块而堵塞水泥下料口。

(5)每天开始搅拌前,必须检查场内各处集料的含水率,计算当天的施工配合比,外加水与天然含水率的总和要比最佳含水率略高。

(6)每隔2h测定一次含水率,每4h测定一次水泥剂量;高温作业时,早晚与中午的含水率要有区别,要按实际温度及时调整。

(7)拌合机出料配备带活门漏斗的料仓,成品混合料先装入料仓内,由漏斗出料装车运输。

二、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措施(1)混合料采用45t位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的数量根据生产能力、运距等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15辆,并留有备用。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做好如下几点:(2)为了减少混合料含水变化,所有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车辆都用油布覆盖。

(3)每天开工前要检验运输车辆情况,运输车装料前,必须将车箱清理干净,装车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层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4)自卸车车箱后挡板卡扣必须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止车辆在运输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

(5)倒车卸料时,要避免汽车撞击摊铺机,指定专人指挥车辆,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近摊铺机推动前进。

(6)运输车返回途中,料斗要落下,以免发生事故和余料漏污染路面。

(7)料车中残余混合料运离摊铺现场,在指定地点集中清除,当天施工生产的废料当天运出工地。

三、混合料摊铺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一天准备好下承层,如果表面过干、表面松散的下承层应予以铲除,防止形成薄层,待基层施工时予以找平;当松散层较厚时,清除后按挖补处理;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干净,施工前对下承层洒水湿润。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要求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05中的规定,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不合格的粉煤灰。

粉煤灰的掺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水泥用量的20%。

2混合料的控制2.1拌和比拌和比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水泥用量为8%~12%,粉煤灰用量为水泥用量的20%以内,水灰比为0.25~0.3.2.2混合料的拌和混合料的拌和应在场拌机上进行,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拌和均匀后应立即运输到摊铺现场。

3施工过程的控制3.1摊铺摊铺前要进行试铺,确定摊铺厚度和坡度,摊铺时要注意均匀铺设,确保厚度和坡度符合要求。

3.2碾压碾压应采用钢轮振动压路机,碾压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5遍,每遍碾压应有1/3重叠部分,确保碾压密实。

3.3整形光面整形光面应采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整形光面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4养护措施4.1覆盖养护期间应覆盖麻袋或草帘,防止日晒雨淋,避免出现龟裂、脱皮等现象。

4.2湿养养护期间应采用湿养方式,每天进行2~3次,保持基层湿润。

4.3禁止通行养护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以免对基层造成损坏。

本文介绍了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即对原材料、时间和养护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原材料,要控制碎石的级配和含水量,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以及粉煤灰的掺量和质量;对于混合料,要确定拌和比和拌和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试铺,注意均匀铺设和碾压密实,最后进行整形光面;在养护方面,要覆盖麻袋或草帘,采用湿养方式,并禁止车辆通行。

这些措施可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1)运输车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车辆应定期检修,确保车辆状态良好。

2)在装载混合料前,应清理车厢,防止混合料受到污染。

3)装载混合料时,应按照配合比要求进行装载,并确保混合料不会受到分层、堆积等影响。

4)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车速,避免混合料洒落、振动过大等问题。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属于半刚性材料,整体结构较为稳定,所以常作为公路基层材料使用。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抗冻性能、抗渗水性能与耐用性能尤为突出,水泥实际用量控制在混合料的3%~6%,7d无侧限抗压强度明显高于其他材料。

骨料主要采用级配碎石,具备良好的强度,同时对骨料空隙之间填充胶凝材料,可以进一步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够显著增强道路的抗压性能。

此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之后,可以快速达到凝结状态,初期阶段就具备明显的强度优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强度还会得到提升。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优势水泥稳定碎石的主要组成为细骨料、水、水泥和粗骨料等,骨料为人工制作,其原料组成有矿渣、碎石和石屑等。

该项目周边地区筑路材料丰富,淮北市、滁州市、宿州市等料场众多,交通条件好,社会运输力量强,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这些施工材料在该项目施工中具有很大的优势,相对容易获取,而且不受数量的限制,原材料地与制作场地的距离也较近,运输成本较低。

水泥稳定碎石属于刚性结构材料,其特点是强度大、整体性好,同时还兼具抗冻防渗性能。

在进行道路基层铺设的过程中使用水泥稳定碎石,与使用其他材料相比,强度更高,经过长时间的投入使用,承载压力使道路基层的强度还会有所增加,路面与基层的结合更加充分,进而使整个市政道路的抗压性得到提升,质量更加有保障,同时使用周期也更长。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点2.1原料拌合的控制要点(1)混合料中的水泥用量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用量过多会造成材料强度太大,造成道路出现裂缝,用量过少则会达不到要求的土体强度。

因此,在材料配比中要控制好水泥用量,做好拌合之前的抽样检测工作,在检测结果满足国家质量要求的基础上,合理调整用量再应用于施工中。

(2)拌合与配比直接关系到结构稳定性,配比中需要重点考量水泥、水的关系。

拌合过程中,要合理选择设备,按照该工程的工程量,可以先准备好3~4个料斗,并且配备立式水泥贮藏罐和拌合设备,然后在现场开展摊铺施工。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是路面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层处理方式,它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中,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一、技术要点1. 基层准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首先要对基层进行准备。

包括清理基层表面的杂物和积水,修复基层的坑洼和裂缝,确保基层平整、干燥、无积水。

2. 材料选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碎石、水和添加剂等。

在选用材料时,要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和碎石,并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

3. 搅拌比例在搅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搅拌比例。

通常情况下,水泥的掺量为3%~5%,碎石颗粒的级配和含泥量也需要在一定范围内。

4. 施工工艺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和均匀性,采用机械搅拌和铺摊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基层的压实度和平整度。

5. 养护保养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养护保养。

包括浇水养护、覆盖防护和禁止车辆通行等措施,确保基层在初期养护阶段的质量。

二、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水泥、碎石等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因此在采购和使用这些材料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保证材料的质量稳定。

2. 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技术规范,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厚度、均匀性和平整度,避免出现厚薄不均、凹凸不平的情况。

3. 强度和稳定性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关键质量指标。

可通过取样试块和原位检测等方式,对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基层的质量达标。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只有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执行,并加强对材料、施工、养护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够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和稳定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提高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摘要】本文从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碾压工艺、外观质量、施工延迟时间等方面入手,提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为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提供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要点控制措施路面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

由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与二灰碎石混合料相比:具有早期强度高、施工过程控制明确、施工周期短、试验检测方便等优点,近几年已在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基层施工中得以应用。

但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作为路面基层填料的起步较晚、应用地区不多,至今尚无成熟经验可以借鉴,所以我们在施工中对关键工序进行分析、总结很有必要。

本文以泰州市沿江高等级公路路面工程施工中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认识和体会,提出原材料质量、混合料质量、碾压工艺、外观质量、施工延迟时间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控制要点,并明确在施工中相应的控制措施,与同行探讨。

1工程概况泰州市沿江高等级公路起自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扬州段高港大桥衔接处,向东经高港区,接泰兴泰常公路,经过靖江市,终点与沿江开发高等级公路南通段相接,路线全长94.65 Km。

Y-5、Y-6两个标段全长19.83 Km。

合同段基层设计为30~40cm水泥稳定碎石,分两层施工,每层厚度为15~20cm,总量约为35万吨。

泰州沿江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中,围绕质量控制要点,我们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很好地消除了水稳基层质量通病。

通过对原材料、混合料质量控制,碾压工艺优化、外观质量提高以及施工延迟时间的缩短,在路面基层施工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在全线作为样板路段。

2原材料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2.1 水泥泰州沿江项目水泥采用江苏磊达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32.5级普通硅酸盐缓凝水泥,初凝时间大于3h15min,终凝时间大于5h10min,其它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在缓凝水泥质量控制要点中,首先是初凝结时间,必须大于3h,确保施工延迟时间(从混合料加水拌和到现场碾压结束所需的时间)不大于水泥初凝时间。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

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存在的问题与质量控制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道路工程建设越来越多,在路面工程中,水稳基层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为控制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文中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稳基层;道路;路面施工引言基层作为主要承重层在路面结构中占据着重要作用。

受到经济条件和实际国情的影响,半刚性基层是我国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主要选择,其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下简称“水稳基层”)由于强度高、使用寿命较长、承载能力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是由水泥、集料和水充分拌和后形成的,同时考虑到摊铺后,水稳基层的干缩、温缩效应,在混合料制备时,往往会掺入外掺剂以提高基层的抗裂性能。

考虑到水稳基层受温度和湿度影响显著,在其施工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概述水泥稳定碎石主要由水泥,粗细集料,水组成,属于混合材料。

在市政水稳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将混合料制作成板块状,然后开展摊铺施工。

在混合料中,水泥通常为凝胶材料,主要用于粘连水泥和碎石;同时增大混合浆料密实度,提高混合料的稳定性。

该混合浆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和稳定性,在道路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可以保证基层的稳定性和强度,并且在道路长期使用过程中,混合料的稳定性和强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市政道路作为交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的稳定性、强度、使用寿命等都会影响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水稳层施工质量的控制极为重要,尤其是短距离施工,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条道路的正常使用。

2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作用机理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应用,目前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化的水泥稳定碎石工艺。

该工艺以级配碎石为主,再加入其它辅助胶凝物质和一定比例的泥浆,使碎石充分搅拌。

然后,采用大型压路机对铺筑在路基上的各类混合材料进行均匀铺展、压实,形成高密度的道路。

水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水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材料质量控制1.1 水泥稳定性控制为确保水稳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水泥的品质。

采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且不宜使用早强水泥。

同时,应定期对水泥进行抽样检测,确保其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1.2 骨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骨料是水稳混合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骨料。

粗骨料应采用碎石或碎砾石,其粒径不应大于31.5mm。

细骨料应采用天然砂,其含泥量应不大于3%。

此外,应定期对骨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

1.3 添加剂的质量控制为提高水稳基层的性能,可添加适量的添加剂。

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且应具有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特点。

在使用添加剂时,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配比和搅拌,确保其与混合料充分融合。

二、混合比设计与控制2.1 水泥剂量控制水泥剂量是影响水稳基层性能的关键因素。

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结果,合理确定水泥剂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泥剂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2 含水量控制含水量对水稳基层的施工质量和强度产生重要影响。

应根据天气、气温等因素,合理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

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并及时调整。

2.3 搅拌均匀性控制为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应采用强制搅拌设备进行搅拌。

在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合料充分混合均匀。

同时,应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施工工艺控制3.1 基层处理工艺控制在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杂物、浮土等。

对于存在裂缝的基层,应及时进行修补。

同时,应对基层进行洒水湿润,确保其表面无积水。

3.2 铺筑工艺控制在铺筑过程中,应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摊铺机应保持匀速行驶,确保混合料摊铺均匀。

对于局部不平整的区域,应及时进行人工修整。

在铺筑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混合料离析现象的发生。

3.3 碾压工艺控制碾压是水稳基层施工的关键环节。

应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合理的碾压组合和碾压次数。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叙述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要点,并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设计和施工控制提出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1 概述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强度高、板体性好、耐久性好、干温缩较小(比二灰碎石)、易于施工等优点被逐渐推广和应用。

近几年更有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代替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趋势。

现就陕西省商界高速公路丹界段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要点,做一总结。

概括的讲,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即把“三关”,同时要处理好“一个不利因素”,具体如下:第一关:就是把好“检测关”,即要科学严谨的做好原材料级配和含水量、混合料的级配和含水量、水泥剂量、压实度、试件抗压强度等的检测,又要坚持用数据指导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第二关:就是把好“时间关”,由于水稳碎石的结合材料(水泥)的固有特性,时间因素对整个施工过程尤其重要,从混合料开始拌和到碾压结束的时间差称为施工的延迟时间。

施工中要严密组织、科学控制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各道工序,使其持续时间在允许延迟时间之内,确保施工一次成功,而允许延迟时间 (普通取2~2.5h) 是由水泥的初凝时间所决定的,可以说“时间控制”是水泥稳定基层施工的生命线。

第三关:就是把好“养护关”,养护对水稳碎石基层的强度形成和干缩性影响非常大,所以要充分重视水稳基层的养护工作。

“一个不利因素”就是指水泥稳定基层的“干、温缩”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⑴混合料中细集料的含量:有关资料表明0.6mm 及其以下档细集料对水泥稳定基层的干、温缩的负面影响很大,所以在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应严格控制集料0.6mm 和0.075 mm 档的通过率,使之尽量靠低线。

⑵细集料颗粒的塑性越大,基层干缩应变越大,所以要对通过0.6mm 筛孔的颗粒进行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本项目路面基层、底基层均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其集料规格级配指标、所用的水泥、集料等应符合规范规定;项目经理部、监理机构应严把好原材料质量关,一要审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二要审查承包人自检试验的结果,监理人员还要取样进行平行试验,以确定所报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准使用,已进场的材料,若由于存放不当或贮存时间过长导致质量变化而不能使用时,不得用在工程中。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控制好各底基层、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同时在混合料设计中应考虑减少基层开裂因素。

应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质量技术要求控制路面原材料的品质,各层路面的粗集料应采用同一料源,同一种生产工艺,保证各项质量技术指标的稳定性。

碎石应选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进行加工。

粗集料应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

应严格控制粗集料的含泥量和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

2、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性及数量,监理工程师应随时了解承包人路面施工机械设备情况,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承包人整修或更新设备以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数量、性能、生产能力必须满足施工现场的需求。

3、混合料拌和场的位置、拌和设备以及运输车辆能否满足混合料质量要求及连续施工的要求。

4、在正式开工前至少一个月,承包人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铺筑一段面积为400 ~ 800 nτ’的基层(底基层)试验路段,其目的是:检验承包人提出的施工方案及方法的适用性;拌和、摊铺与压实机械的实际效果;确定基层(底基层)施工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指针、有效措施及质量检验方法,最终获得施工时的各项技术参数为:①用于正式施工的基层(底基层)材料的配合比;②施工的允许延误时间(混合料的初凝时间):③标准的施工方法及最佳的机械组合;④每T乍业段的合适长度、松铺厚度及松铺系数。

二、拌和及运输L路面底基层、基层等均应采用集中拌和、机械化运输、机械化摊铺和碾压的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国家及部颁有关标准和规范。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中混合料级配的设计方法和合理范围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中混合料级配的设计方法和合理范围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中混合料级配的设计方法和合理范围发布时间:2023-02-22T02:41:20.979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19期作者:黄刚[导读] 以级配曲线的构建和级配曲线的比选为切入点,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提供一种优化方案。

黄刚广东全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511453摘要:以级配曲线的构建和级配曲线的比选为切入点,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提供一种优化方案。

关键词: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曲线、数学模型、混合料性能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作为一种半刚性材料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被广泛使用,它具有稳定性好、强度高、结构本身自成板体等优点,是路面基层、底基层的主要结构形式。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密实度和强度是主要质量控制指标,而混合料的级配又是影响密实度和强度的关键。

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配合比设计中,混合料组成设计主要包括原材料检验、级配范围选择、确定组成材料的类型、各材料的掺配比例,其中材料类型、掺配比例均是以满足级配范围为前提。

级配范围的确定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按照规范推荐的级配范围,二是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三是按照数学模型构造。

本文采用数学模型构造,从源头去探究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级配的设计方法及级配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质量的影响。

一、运用数学模型构建级配曲线的方法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附录A的方法,以最大粒径26.5mm及其通过率、4.75mm及其通过率和0.075mm及其通过率为3个控制点,分别采用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种数学模型构建粗细集料的级配曲线。

假设以26.5mm通过率为100%、4.75mm通过率为40%、0.075mm通过率为3%为例,在幂函数数学模型下,建立粗集料级配曲线方程组①②,细集料级配曲线方程组①②,求解后可得粗集料级配曲线、细集料级配曲线,分别代入其余不同x-筛孔尺寸,可得到该尺寸对应的y-通过率。

在其他数学模型下,同理可求得各数学模型的级配数据如表1。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质量控制1.摘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公路规范是一种普通的路面基层。

由于其特有的工程特点,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的几种主要组成材料大致都能就地取材,能大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运输及生产成本。

所以,这种结构形式在我国现阶段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广泛采用。

基层是指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者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也可以是两层 ,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材料。

目前在我国高等级公路施工中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以其强度高、耐久性好、板体性好、干温缩比较小(比二灰碎石)并且易于施工等优点已经被不断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材料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养护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水泥稳定碎石普通合用于基层或者底基层 , 厚度普通在 15 ~22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结构具有以下特点:2.1.强度高:只要基层混合料灰剂量不超过 6%,其强度能达到 6MPa 以上。

2.2.水稳性好:这种结构只要钙化成型后就不怕被水长期侵蚀。

它具有水泥混凝土的一些性质。

2.3.抗疲劳能力强:因其强度高,所以比其他的结构形式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

2.4.易操作:基层混合料易生产,拌和容易。

在级配一定的情况下 ,灰剂量、含水量容易控制,可以根据监测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2.5.半刚性:因其与水泥混凝土不同,所以不会由于收缩而产生裂纹。

2.6.远期成本底:其使用寿命长,可以节约重复建设开支,减少建设成本工作原理:水泥稳定碎石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 ,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骨料的空隙 ,按嵌挤原理摊铺压实。

其压实度接近于密实度,强度主要靠碎石间的嵌挤锁结原理,同时有足够的灰浆体积来填充骨料的空隙。

水泥稳定碎石的初期强度高,并且强度随龄期而增加很快结成板体, 于是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冻性以及抗渗度比较好。

水稳水泥较其他路基材料高,其用量普通为混合料 3%~7%,7 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可达1.5~4.0%MPA,水稳成活后遇雨不泥泞 ,表面坚实 ,是高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道路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对于确保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 3 小时、终凝时间不小于 6 小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碎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最大粒径不应超过 315mm,颗粒级配应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机械设备准备施工前需配备齐全的机械设备,如拌和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运输车辆等,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正常运转。

3、下承层准备在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清理,确保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材料和杂物,并适量洒水湿润。

二、施工工艺1、混合料拌和采用厂拌法进行混合料的拌和,要严格控制水泥剂量和含水量。

水泥剂量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试验确定,一般在 3%~6%之间。

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05%~1%,以补偿运输、摊铺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2、混合料运输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和水分散失。

运输车辆的数量应根据拌和能力、摊铺速度和运距合理确定,确保施工的连续性。

3、混合料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应保证摊铺速度均匀、连续,避免中途停顿或变速。

摊铺过程中要及时检查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碾压碾压是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关键环节。

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一般碾压 6~8 遍,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5、养生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 7 天。

养生期间应保持基层表面湿润,可采用洒水车洒水、覆盖土工布等方式。

三、质量控制要点1、原材料质量控制加强对水泥、碎石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1.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要合理,要根据实际工程
要求、原材料种类和质量来确定。

同时,配合比中水泥的用量要符合设计
要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2.原材料控制:碎石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其质量
对基层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应对碎石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其符合设计
要求。

此外,注意控制水泥的用量和质量,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施工操作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
工工艺和要求进行。

对于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浇筑和压实工艺要严格管控,确保操作规范、均匀性好,以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4.稳定性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以保证其能
够长期承受交通荷载的作用。

因此,在基层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泥
稳定碎石的厚度,保证其稳定和均匀性。

5.压实度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压实度直接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压实工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确保压实度达到
设计要求。

6.养护控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完工后要进行养护,通常是用
布或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基层的湿润状态,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和开裂。

综上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的要点及措施主要包括设计合
理的配合比、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保
证基层稳定性和压实度、进行养护措施等。

通过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可
以有效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原材料质量控制从原材料采购、运输、存放时时跟踪检测,按相关指导意见和规范规定处理,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杜绝材料存放变质。

2、混合料配比的准确性试验室派专人每天检测各种材料的含水量,计算当天的混合料配比,检测拌和好的混合料的实际配比,及时对拌和站的混合料配比作出指导调整。

3、最佳含水量确保混合料在最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

4、机械组合注意摊铺机、混合料搅拌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并与运输车辆协调配合,不能存料过多,也不能出现摊铺机停止等待现象。

5、松铺系数松铺系数的确定:以试验路段所确定的松铺系数为依据,经常检测松铺系数,及时对施工做出指导。

6、高程控制清楚设计高程、松铺厚度、导向线之间的关系,确保高程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7、压实度控制专人现场检测压实度,及时指导碾压。

必须在检测频率内完全合格。

8、横缝、纵缝减少措施相邻结构物间路段尽量安排在同一个施工作业段内;两台摊铺机梯队联合作业,避免纵向施工缝。

9、横缝碾压横接缝处碾压先横向后纵向,上下基层的横缝尽可能错开10米以外。

10、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和混和料,拌和要均匀,不得有离析现象。

11、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作业长度,应综合考虑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并尽可能减少接缝。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之间延迟时间宜控制在3~4小时。

必须延长延迟时间时,不应超过水泥终凝时间。

因此,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12、严禁用贴补法进行找平。

13、基层下层养生期间必须保证表面湿润,除洒水车外,严禁其它车辆在上行驶。

14、基层下层碾压完后,可立即铺筑上层,不需专门的养生期,但在铺筑上层之前,应始终保持下层表面湿润,上层碾压完成时间应在下层混合料的终凝时间之前。

15、应避免纵向工作缝,减少横向工作缝。

16、在雨季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变化,勿使混合料遭雨淋,并采取措施排除表面水,勿使运到现场的集料过分潮湿。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一、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应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了解施工路段的地质、地貌、气候、交通等情况,以便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施工前应对碎石、水泥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准备好施工机械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了解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质量要求等内容。

二、基层材料控制1.碎石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碎石,其颗粒大小应符合设计要求,碎石的级配应满足设计要求。

2.水泥应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

3.水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含有有害物质。

三、混合料配合比设计1.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验数据确定碎石和水泥的配合比。

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3.配合比设计应经过实验验证,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需要。

四、拌和与运输1.碎石和水泥应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和,拌和时间应足够,以确保混合料均匀。

2.混合料运输时应选用合适的车辆,并采取措施防止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离析。

3.混合料到达施工现场时应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五、摊铺与碾压1.摊铺前应对基层进行清扫,并洒水湿润。

2.混合料摊铺时应保证摊铺厚度、平整度和路拱满足设计要求。

3.混合料碾压时应选用合适的压路机,并遵循先轻后重、先静后振的原则进行碾压。

4.碾压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六、养生与质量检测1.碾压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养生,养生期间应保持基层表面湿润。

2.养生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7天。

3.养生期间应对基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指标。

4.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七、施工后清理与维护1.施工完成后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清理,去除多余的碎石和水泥。

2.对损坏的基层应及时进行修补,以确保基层整体的完整性。

3.在整个施工期间和后续维护期间,应保持良好的排水措施,防止基层内部积水。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摘要: 经济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负荷所形成的强大挑战,要求公路建设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提升公路等级,完善公路质量,大力推广能够承受高强度且稳定性的结构,来保障水泥稳定路面基层施工和质量。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几个实践案例的分析,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素进行总结,指出其中的技术措施和改进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水泥稳定基层;施工与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就是指将一定剂量的水泥和碎石均匀混合、搅拌、压实形成半刚性混合材料,并将其作为道路的主要承重层。

这一做法充分利用水泥的水硬性特点,而且水泥混合碎石成成的材料整体性、能承受高压力、具有高刚度、水稳定性和经济性等特点,使得这种做法在城市道路中被普遍应用。

但从理论上来讲,水泥稳稳定碎石料早期强度高,并随着时间增加而增加,但是如果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不能做好很好控制,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可能与目标背道而驰,留下许多隐患,严重的可以直接影响道路使用。

本文一国内几个道路建设工程为例,浅谈控制水泥稳定碎石质量的关键要素。

1.原材料控制1.1水泥水泥作为稳定碎石的集合料,在选取上非常重要。

为了让水泥稳定碎石有足够的实践进行拌和、运输、摊铺,要保证水泥初凝时间高于三小时,终凝时间超过六小时的水泥。

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我们的整个施工流程完全进行,而不至于因为水泥过早凝固而路面尚未成型的施工问题。

在选取水泥时,要对其验证合格,水泥不宜贮存太久,太久导致受潮将直接影响水泥性能,一般以三个月为界限。

贮存三个月后或者受潮的水泥应该重新对其进行试验或重新进行水泥选取。

1.2碎石在对碎石进行选取时候,质地坚硬是首要条件。

碎石不能掺杂太多土等杂质,如果掺杂太多,导致其中成分过多、过杂,对质量形成影响。

而且,在碎石大小的选取上,也有严格要求。

从碎石料场生产的石子来看,一是要尽量选取多种规格大小的石料混合形成;而是要严格对碎石进行测试,保证其颗粒压碎值不大于百分之三十五,最大粒径不超过3000m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控制要点及控制措施一、原材料质量控制1、水泥水泥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胶结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 3 小时、终凝时间大于 6 小时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水泥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安定性合格。

在使用前,应对水泥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2、碎石碎石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主要骨料,其质量和级配直接影响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碎石应质地坚硬、耐久、洁净,无风化、无杂质。

其压碎值、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的级配应符合规范规定,通过筛分试验确定其级配组成,确保级配连续、合理。

3、水施工用水应洁净,不含有害物质。

一般应使用可饮用水,如使用其他水源,应进行水质分析,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二、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1、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确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配合比。

在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应进行原材料的筛分试验、击实试验等,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同时,应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证配合比的合理性,确保基层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生产配合比设计在目标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根据拌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对原材料的进料比例进行调整,确保拌和出的混合料级配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再次进行含水量和干密度的测定,对配合比进行微调。

3、配合比验证在生产配合比确定后,应进行配合比验证。

通过铺筑试验段,检验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压实效果和强度等指标,对配合比进行最终的调整和确定。

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拌和(1)拌和设备应性能良好,计量准确,能够保证混合料的拌和质量。

(2)严格按照生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水泥、碎石和水的用量,确保混合料的配合比准确。

(3)拌和时间应足够,使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离析等现象。

2、运输(1)应选用车况良好、载重量适宜的运输车辆,确保混合料能够及时、安全地运输到施工现场。

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基层平整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基层平整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水稳基层平整度的因素及控制措施1. 1 土路基或底基层平整度差1) 若土路基平整度差, 土路基较差的平整度转嫁到了基层以至面层。

2) 由于底基层施工松铺系数掌握不准, 底基层材料产生化等原因, 引起土基路拱度、表面平整度的施工标高出现误差。

而下层标高不平整要靠上层弥补的办法调平,基层施工时势必要影响平整度。

1. 2 基层收缩施工中水泥剂量及含水量控制不严,造成拌合料不均匀,以致水泥稳定粒料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收缩不均匀,影响平整度;由于分层摊铺粒料的路拌效果不好,造成混合料的级配不良,也使水泥稳定粒料基层收缩不均匀, 影响平整度。

1. 3 碾压工艺不合理施工时,由于碾压程序不当, 碾压的遍数或碾压的速度不佳、压路机随意调头或急刹车等因素, 均会影响平整度。

1. 4 配料不准影响平整度由于配料不准确, 分层摊铺平整度不好, 影响最终平整度。

1. 5 基层养生期管理不当基层在养生期, 由于自身施工车辆及其他车辆的通行, 人为地造成了基层的不平整。

1. 6 混合料中存在较多超粒径骨料1) 较多超粒径骨料的出现, 影响了材料在级配中的均匀性。

2) 超粒径骨料会对摊铺机造成损害, 轻则磨损铆平板, 使摊铺表面出现拉槽, 重则卡死进料口、打断叶片, 造成停机。

3) 当混合料中含有较多超粒径骨料时, 该处压实系数就同于其他地方,使压路机碾压不均匀。

1. 7 机械因素摊铺机。

a. 摊铺机作业中途停顿,造成纵向平整度不连续和接头处不平。

b. 摊铺过程中随意变速。

这在摊铺时是一种常见现象, 在快、慢段之间, 摊铺的平整度都是有差异的, 对平整度影响表现在快慢段之间的初始压实度不同。

c.摊铺机履带不平整。

摊铺机履带不平, 将影响自动找平角度, 从而使铺出的混合料表面产生倾斜, 引起总体平整度的变化。

压路机。

a.压路机选择不当。

未按先轻后重的原则进行碾压, 直接上轮胎压路机或重型压路机, 造成轮迹明显, 难以消除; 振动压路机使用过多, 振动分布不均匀, 或仅靠振动压路机碾压, 未用静压路机终压, 在基层表面形成了微小波浪, 使压出的基层表面高低不平。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质量控制马玉秋【期刊名称】《《交通世界(建养机械)》》【年(卷),期】2010(000)009【总页数】2页(P152-153)【作者】马玉秋【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交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近年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高等级公路上得到广泛应用,作为道路主要承重层,水稳碎石基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避免出现过多的裂缝,从而造成路面出现网裂、沉陷、唧浆等早期破坏。

如何控制好基层混合料所用原材料的质量及混合料的级配、灰剂量、含水量等,确保混合料的质量及其稳定性、均匀性,无疑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关键环节。

原材料质量控制水泥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以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施工,禁止使用快凝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他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

路面基层宜采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水泥各龄期强度、安定性等应达到相应指标要求。

其技术要求见表1。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

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7d,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高于这个温度,若必须使用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表1 水泥技术要求试验项目规定值细度(%)〈10.0安定性(沸煮法)合格初凝时间大于 3h终凝时间不小于 6h抗压强度(MPA)3d 16.0 28d 42.5抗折强度(MPA)3d 3.5 28d 6.5根据摊铺能力,可用2个50t或1个80~100t的钢制罐仓。

集料集料堆放采取的措施一是堆料的场地应用20cm以上厚的15#水泥混凝土硬化,在硬化前应对地基用石灰土处理,并认真压实;二是集料的堆放场地应洁净,不同规格的矿料堆间应有牢固的隔墙,避免相混,隔墙高度符合存料要求;三是拌和场与主线之间运输道路应进行硬化,以保证雨季道路畅通,并避免运输车辆将泥土带到主线上,污染路面等措施;四是为了减少集料离析,各种规格矿料用推土机和输送带应分层水平堆料,每层厚度不应超过1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控制要求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控制要求2014年3月—、概述路面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江苏省南京市河西南部地区道路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江苏省市政道路及公路建设施工经验,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提出如下要求。

二、一般规定1、水泥稳定碎石路面基层压实厚度不超过20cm。

采用集中厂拌混合料,采用摊铺机摊铺、压路机碾压的工艺施工。

2、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采用干质量配合比计算,以集料为100,水泥剂量外加的外比表示。

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期宜在冰冻(-3°C〜-5°C)到来半个月至一个月前结束,并尽量避免在高温季节施工。

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应遵循下列规定:(1)配料应准确,拌和应均匀;(2)混合料摊铺应均匀,减少离析;(3)严格控制基层的压实厚度和高程,横坡应与面层一致;(4)应在混合料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约1个百分点时进行碾压,直到达到振动击实试验确定的不小于98%压实度。

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应采用专用的粒料拌和机集中厂拌生产。

施工中应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延迟时间不应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

6、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施工中出现离析(粗集料集中)和开裂现象。

对已经出现的离析和开裂应进行处理,直至将基层铲除重铺。

三、原材料技术要求3.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宜采用强度等级42 5级的缓凝水泥。

水泥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见表lo表1水泥质量技术要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停放七天,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 夏季高温作业时,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C,否则,应采用降温措施。

3. 2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为31. 5mm ,宜按粒径19、31・5mni、4 75、19mni、2.36mm^4.75mm和0^2. 36mm四种规格备料。

4号料建议采用坚硬、洁净、无杂质的玄武岩或辉绿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拌和 + 振动拌 和密度( g / cm3)
2. 250 2. 248 2. 259 2. 266
表 3 水泥剂量试验
序号 使用部位
1 底基层
2 底基层
3 底基层
4 底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基层
试验日期
2017. 5. 18 2017. 5. 18 2017. 5. 18 2017. 5. 18 2017. 5. 31 2017. 5. 31 2017. 5. 31 2017. 5. 31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控制
王 雷
( 黑龙江畅捷桥梁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 150000)
摘 要: 依托某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攻关ꎬ通过二次振动搅拌技术ꎬ提高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搅拌质量和效 率ꎬ进而解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拌和不均匀的问题ꎬ实践证明ꎬ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ꎮ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ꎻ拌和均匀性ꎻ二次振动搅拌技术
2018 年 第 5 期 北 方 交 通
文章编号: 1673 - 6052(2018)05 - 0113 - 02 DOI:10. 15996 / j. cnki. bfjt. 2018. 05. 031
— 113 —
设备技术性能指标:生产率 600t / hꎬ螺旋输送机 输送能力 650t / h ꎻ振动电机功率 15 × 2kWꎬ搅拌电 机功率 18. 5 × 2kWꎻ 进 料 容 量 1. 6m3 ꎬ 出 料 容 量 1������ 0m3 ꎻ水泥计量精度 ± 1% ꎬ 骨料计量精度 ± 2% ꎮ
现场试验数据表格如表 2 ~ 表 4 所示ꎮ
针对“搅拌技术差”、“ 搅拌无振动” 两个要因ꎬ 通过更换并改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设备ꎬ替 代落后的设备ꎬ提高工程质量ꎮ
高寒地区修建公路ꎬ常常因混合料拌和不均匀、 配合比不准确、碾压不密实等原因ꎬ路面基层发生透 水、破坏ꎬ路基发生冻胀、翻浆ꎬ进而导致路面发生不 均匀沉降或裂缝ꎬ使公路运营寿命缩短、维护成本加 大ꎮ 为解决这一问题ꎬ除了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碾压控制和养生外ꎬ在高寒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拌和设备来提高基层混合料拌和 的均匀性和配合比的准确程度尤为重要ꎮ 项目新采 购使用的我国新研制的 WDB 系列稳定土拌和站ꎬ 采用国内先进的电脑( PC) 工控气机ꎬ实现了骨料、 水泥和水的自动配比ꎬ具有计量准确、可靠性好、搅 拌均匀、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等特点ꎬ适合大流量
根据路面基层结构特点ꎬ针对影响水泥稳定碎 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可能因 素ꎬ调查以往数据ꎬ结合施工经验ꎬ通过统计分析找 出影响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原因有:搅拌技术差、搅
拌无振动、级配不合理、原材料质量差、操作不规范 等ꎮ 对各原因出现的频率统计如表 1ꎮ
表 1 பைடு நூலகம்频率统计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影响因子
中图分类号: U414. 03 文献标识码: B
为改进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技术ꎬ加快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进度ꎬ提高路面基层工程质 量ꎬ降低施工成本ꎬ依托黑大项目进行技术攻关ꎬ研 究探索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控制技 术ꎬ指导路面基层施工ꎮ 1 工程概况
黑大公路 宝 泉 至 克 东 拜 泉 界 ( 滕 家 围 子) 段 A16 合同段位于黑龙江省克东县境内ꎬ起讫桩号为 K291 + 000 ~ K299 + 093 ( 包括路基、基层、排水、防 护等工程) ꎬ路线长度 8. 09kmꎮ 本路段设计速度为 80km / hꎬ采用四车道一级公路的技术标准ꎬ整体式 断面路基宽 24. 5mꎮ 路面结构为:12cm 厚沥青混凝 土面层ꎬ32cm 厚 4. 5%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ꎬ20cm 厚 4%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和 20cm 厚砂砾垫层( 潮湿 路段) ꎮ 其中ꎬ水泥稳定类混合料共约 495823m2 ( 折 合成 16cm 厚) ꎮ 本工程是国道黑( 河) 大( 连) 公路 黑龙江段的改扩建工程ꎬ是省重点工程ꎬ建成后起到 连接边贸城市和港口城市的重要交通运输通道作 用ꎬ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ꎮ 本工程为公司的重点工 程ꎬ领导高度重视ꎬ要求工程质量一次成优ꎬ让业主 满意ꎬ实现以质量保市场的目的ꎬ同时ꎬ也为公司进 行技术攻关、积累施工经验奠定基础ꎮ 2 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性的原因调查
1 搅拌技术差
42
2 搅拌无振动
39
3 级配不合理

4 原材料质量差

5 操作不规范


其他


合计
100
频率(% )
42 39 4 7 6 2
累计频率(% )
42 81 85 92 98 100
可以看出ꎬ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均匀 性的主要原因是:搅拌技术差和搅拌无振动ꎮ 3 对策实施
表 2 击实试验
序号 使用部位 施工日期 试验日期
1 底基层 2017. 5. 18 2017. 5. 18 2 底基层 2017. 5. 18 2017. 5. 18 3 基层 2017. 5. 31 2017. 5. 31 4 基层 2017. 5. 31 2017. 5. 31
普通拌和密度 ( g / cm3) 2. 240 2. 242 2. 255 2. 260
— 114 —
北 方 交 通 2018 年 第 5 期
作业ꎮ 该设备搅拌系统采用先进的无衬板强制式双 卧轴连续搅拌立机ꎬ加长的搅拌臂及优化分布搅拌 叶片ꎬ使物料搅拌充分、均匀ꎮ 另外ꎬ改进设备加装 的德通振动搅拌机ꎬ通过二次振动搅拌更好地实现 了材料的微观均匀ꎬ激发了材料潜能ꎬ为保证混合料 的均匀性发挥了重要作用ꎮ
振动搅拌技术的特点:振动搅拌使水泥及水分 子在粗骨料表面及间隙中均匀分布最大化ꎬ成功破 解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难题ꎮ 传统水泥稳定 碎石搅拌技术使混合料搅拌均匀度不够高ꎬ成品料 外观色泽不均匀、有灰团、离折、搅拌不足或过度现象ꎮ 振动搅拌技术突破传统搅拌技术无法克服的瓶颈ꎬ充 分发挥五大优势:提高搅拌效率ꎬ降低水泥用量ꎬ降低 用水量ꎬ防止离析ꎬ减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