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A4打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语文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A4打印版)
一、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
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
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蒙蒙的小雨
蒙蒙的小雨正落着,陈红骑着自行车悠然于柏油路上。
她没有穿雨衣,因
为她觉得在这样细雨中骑车很浪漫。
她望着路两边来去匆匆的行人,心想:这些人真是的,干嘛要东躲西藏的。
忽然迎面一辆的士飞驰而来她猛地拐向路边但车把挂在树干上她摔倒了小妹妹没事吧一个小伙子站在她身边问道陈红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心想:谁是你的小妹妹?她一翻身想站起来,可左腿的剧痛却使她不得不重新坐在地上,她接连两次试图站起来,都没成功。
最后,只好放弃了努力。
小伙子一笑,“别逞强了,还是送你上医院吧。
”接着,拉起陈红的车子,又扶陈红坐到车架上,推起车子向医院走去。
温柔如丝的春雨淅淅沥沥地落着。
陈红已不再潇洒,只感到沉重。
她坐在车上,望着前面推车的小伙子,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发现小伙子走路不太自然,仔细观察,只见小伙子左腿的袜端与裤腿之间不时地露出一段刺目的棕色。
那是什么?啊,他装着一只假腿。
陈红想问问他的腿,却不愿张嘴。
这时,只听到小伙子自言自语地说:“三年前,我也喜欢在细雨中骑车,那的确很潇洒,可是我却重重地跌倒了,像你一样。
不,还不如你。
”“噢,你的左腿——?”停了一会儿,小伙子说:“就在那次跌倒时被后面的汽车轧断了。
”听了这话,陈红陷入了沉思?
医院到了,小伙子搀着陈红进了急诊室。
“我去通知你父母,你知道他们的电话吗?”陈红把号码告诉了他。
不一会儿,陈红的父母风风火火地赶来了。
见到女儿腿上雪白的绷带,忙问这问那。
陈红把经过告诉了他们,又说,“要不是那位大哥哥,我真不知该怎么办好,哎,他呢?”这时,只听护土小姐说:“那个小伙子,看见你爸妈来后,他就离开医院了。
”陈红怔住了:“我还不知他叫什么呢!”
父亲背起陈红,母亲在旁边扶着,一家人走出医院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小伙子的身影。
1.给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风火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描写心理活动的一个句子。
4.在第二自然段中用“”画出比喻句,这句是用____比喻____。
5.写出第二、三自然段段意。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陈红一家希望在人流中再次寻到那个小伙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
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
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树绿了。
”……”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
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
了。
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红了。
”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
不是吗?它落在油菜地里,油
菜花黄了,它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也黄了。
”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
爱的小鸟们,你们的话都对,但都没说全面。
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给春天的大地万紫千红。
”
1.小鸟们在争论一个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瞧(__________)争论(_____________)
3.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分别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1)小白鸽说:
(2)小燕子说:
(3)麻雀说:
(4)小黄莺说:
4.小朋友,你能说一说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雨下来时的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在)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
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lòu lù)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
多了。
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wō wē)囊,连豁(huō hōu)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jué
jiǎo)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把我撤换,他也只好将就。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带戴)上老虎头罩,紧。
随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hōnɡ hǒnɡ)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zhuó zhuō)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困难()放松()糊涂()灵巧()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窝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描写和()描写。
5.请给老师的话加上标点。
并写写你对老师话语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这个排比句用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课内阅读。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鸣啊鸣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1.“砸锅”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总算”一词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表演的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
我弯下身子向前爬,老师在一旁不断地提示()向前爬()再向前爬()快站起来()你没看见他们吗()向他们扑过去()唉()你怎么不叫哇()嗓门要大()别忘了你不是猫()你是一只老虎()我还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不过的了,不用说话,不用露脸,没想到也这么难。
看来老师对我的演技并不满意,她倒没说什么。
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话可多了。
他说我这只老虎太窝囊,连豁虎跳也不会,只会在地上爬。
还说他从没见过不会豁虎跳的老虎。
随他说去吧,我这个配角虽然配不上他,可是老师没撤换我,他也只好将就。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困难——(_______)放松——(_______)糊涂——(_______)
灵巧——(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窝囊:
将就:
3.第(_____)段写的是我表演老虎的过程,运用了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
4.请给老师的话加上标点,并写写你对老师话语的理解。
5.用“”画出一个排比句。
这个排比句用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七、课内阅读。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
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投进了漳河。
1.对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是()
A.西门豹真的认为这姑娘不漂亮,要为河伯送一个漂亮的.
B.西门豹既相信河伯会娶媳妇,又要救这个姑娘,只好拖延时间。
C.这是西门豹的计谋,借机为民除害,教育人民,破除迷信。
2.联系全文想想,西门豹破除迷信妙在哪里?()(多选)
A.安排周密B.乔装打扮C.假戏真做D.讲究策略
3.你觉得西门豹是个什么样的人?()(多选)
A.足智多谋B.讲究策略C.相信科学D.迷信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
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
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
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
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
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
争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先恐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文中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
4.三个和尚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净瓶里的柳枝又恢复了生机,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课内精彩语段,完成练习。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片段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
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
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
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呜啊呜直叫。
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
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
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
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
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1.“哄堂大笑”中“哄”的读音是_______,它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
_______、_______,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
2.“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画出描写鹅追赶“我”的动词。
4.第2自然段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我”记不起来是怎么演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三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闯关。
《走月亮》节选
从果(园圆)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
沟水汩汩,很满意的(响想)着。
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田地。
在这片地里我们种过油菜,种过蚕豆。
我在豆田里找过兔草。
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飞得好高。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
现在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中秋节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用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划掉括号里用错的字。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满意——(________)招待——(________)
3.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请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5.这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外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略面上行驶,从而避兔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
以北京为例,当汽丰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
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
这种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保证雨水及时吸纳进路面,中间层是分流设施,负责将吸纳
进来的雨水分流到回收系统,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迹到地下。
透水路面含有一种强化纤维材料,使路面吸水功能提高10%到20%,有的甚至高达25%,所以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这种能吸纳回收雨水的透水路面,对于水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1.第二自然段中写了“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这种不同之处体现在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2.透水路面各层功能可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_______)
(2)彩色路面在我国已经普及了。
(________)
(3)对于缺水型城市,建议该城市铺设透水路面。
(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A.透水路而吸水能力强。
B.强化纤维材料好。
C.汽车行驶不易打滑
十二、美文阅读。
二维码时代
①如今,大部分人都接触过二维码。
用专业名词来解释,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可看作传统条形码的升级版。
它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当用特定软件扫描这些图形时,其中包含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就能显示出来。
②二维码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信息获取方面,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以存入你的手机中,不用再进行复杂的输入;超市购物,扫描一下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就会映入眼帘;扫描广告画面中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关公司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快捷支付方面,出门只
带手机不带现金,目前在很多城市已成为常态。
吃完饭“扫一扫”,在便利店扫码支付,甚至连买菜也不再需要找零,菜摊上早就挂上了打印出来的二维码,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户,都觉得“码上支付”方便又快捷。
③然而,二维码支付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
目前,人们使用的二维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码——日常在商店、餐馆里看到的打印在纸上或者制作成塑料牌的,都属于此类;另一种是动态码,即消费者在手机里使用微信、支付宝等付款时,手机上会自动生成付款码,并且只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有效。
据了解,与静态码相比,动态码的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央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静态二维码易被篡改,易携带木马或病毒,真伪难辨,导致支付风险较高。
④二维码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虽然安全隐患尚且存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经历二维码时代这一奇妙之旅。
1.本文介绍了二维码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等相关知识。
2.用“”在文中画出什么是二维码。
3.第②自然段运用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码上支付”的双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静态码不如动态码安全的原因。
6.除了文中提到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二维码使用场景?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开心阅读。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
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
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
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
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
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在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信任——(___________)暖和——(___________)娇嫩——
(___________)
2.对“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B.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
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
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D.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3.联系课文说说在五粒豌豆中,你觉得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粒?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十四、课外阅读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我们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
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
....。
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它都不肯挪动半步。
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
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老牛这样倔强。
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
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
一
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
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
”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盆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
不远处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
着小牛贪婪
..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
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
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
②贪婪:_____________
2.文中依次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老牛__________,强忍鞭打执意索水,护犊饮水母子情深。
3.请从文中摘抄最使你感动并且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它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请你谈一点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运水战士,你会甘受处分而给老牛半盆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阅读理解
蜡烛里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
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
”我很纳闷
..,一个镇子,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
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告诉我:“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这让我更奇怪了,老板怎么会知道老阿婆家卖蜡烛?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
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地方,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几块砖头和破木板搭的货架上摆着香纸和蜡烛。
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老阿婆笑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来我这买蜡烛的人多。
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
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
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⑤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到街上漫步。
走着走着,我来到一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跟老板闲聊起来。
我好奇地问:“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些蜡烛卖呢?”
⑥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
原来,老阿婆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不卖蜡烛。
⑦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1.请你概括第②—④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是对老阿婆家摊位的描写,从中你可以感受到
_____________。
3.在买蜡烛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请把心理变化过程填写完整:
纳闷——(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
4.在与杂货铺老板的交谈中,“我”知道了蜡烛里的秘密是_____________,他们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5.“听了店主的话,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感动“我”的是()
A.老阿婆身体残疾,却还自食其力。
B.三家杂货铺都不卖蜡烛,“我”在第四家买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