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二地理新人教版选修三学案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2.1 旅遊資源的分類與特性學案(人教版選修3)【學習目標】 1.瞭解旅遊資源的分類。

2.理解旅遊資源的內涵及其形成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3.掌握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

4.理解旅遊資源的特性。

5.掌握旅遊資源多樣性的表現。

6.形成健康、科學的審美觀。

基礎梳理知識點一旅遊資源的內涵1.定義: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凡能對旅遊者產生①__________,可以為旅遊業②________________,並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③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條件3.核心:⑩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識點二旅遊資源的類型屬性劃分對比專案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形成在自然界中通過⑪________過程而形成在人類社會中通過⑫________過程而形成組成由⑬________、水文、⑭________、生物等自然要素組成;其中⑮________要素相對重要古人類遺址、⑯______、宗教文物、⑰________等;其中⑱________是人文風景區構成的重要標誌分類地文景觀、⑲________、生物景觀、⑳__________景觀____________、建築與設施、____________、人文活動旅遊價值________、遊樂、療養等________性知識點三旅遊資源的特性思維點擊1.雲岡石窟、黃山、農民收割玉米這些地理事象,哪些屬於旅遊資源?2.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是什麼?3.為什麼旅遊資源具有多樣性?4.旅遊資源是否可以永久存在?一、旅遊資源的內涵和類型1.旅遊資源形成的條件旅遊資源的形成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1)對旅遊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遊者得到一定的物質享受和精神滿足。

(2)具有一定的經濟、社會、文化價值,能給旅遊業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上述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才能被稱為旅遊資源,其中對旅遊者的吸引力是旅遊資源的核心。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5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50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夯实基础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⑴,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⑵效益、社会效益和⑶效益的各种⑷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⑸;二是⑹。

3.旅游资源的核心是⑺。

巩固1.A.温泉B.台风C.溶洞D.雾凇答案:B提示: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台风能带来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等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可能吸引旅游者,也不可能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为之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台风不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热点精讲: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①旅游资源的内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如下图所示:②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a.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b.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夯实基础1.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⑴旅游资源和⑵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2.自然旅游资源,又称⑶,是在自然界中通过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⑷。

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包括⑸、⑹、⑺、⑻,其中⑼要素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

自然旅游资源对于⑽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3.人文旅游资源,又称⑾,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⑿,或者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⒀的各种设施。

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⒁、⒂、⒃、⒄等,其中⒅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人文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在⒆方面的意义。

4.有些旅游资源既有⒇旅游资源,又有(21)旅游资源。

巩固2.A旅游资源通常划分为自然景观、城市游憩景观及场所两种类型B.自然旅游资源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旅游方面C.城市游憩场所和景观一方面为市民所享用,另一方面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它属于人文旅游资源D.人文旅游资源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答案:C提示:旅游资源按本质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教学设计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已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具备一定的地理学科素养。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来源于生活体验和媒体报道,对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及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局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旅游资源的认知水平:他们对旅游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及价值等方面的认识不够深入。
3.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旅游资源的特点、优势与价值;
4.掌握评价旅游资源的方法,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分析法、归纳法等地理研究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研究;
5.学生的价值观:学生在面对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时,可能存在一定的价值观偏差,教师需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以加深对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
6.注重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保意识、传统文化保护等观念,让学生在认识旅游资源的同时,关注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展示一组我国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如长城、故宫、张家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旅游资源的魅力,引发他们对旅游资源分类与特性的思考。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这些旅游景点为什么会吸引大量游客?(2)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区别?(3)如何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旅行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1.简述旅行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行资源的多样性。

2.比较人文旅行资源与自然旅行资源的差别。

● 课标解读1.运用图解法,认识旅行资源的观点和内涵。

2.运用表格归纳法,归纳并掌握旅行资源的种类,比较自然旅行资源与人文旅行资源的区别。

3.理解旅行资源的特征。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近几年来,大陆居民赴台旅行的人数不停增添,大陆不停扩大赴台旅行开放地区和组团旅行社的数目,台湾则将大陆组团人数从 10 人降至 5 人 (即可成行 ),在台湾逗留时间从 10 天延伸至 15 天,台湾旅行成了炙手可热的字眼。

台湾的旅行资源主要有阿里山、日月潭、花莲、西子湾等自然景观,还有中正纪念堂、 101 大楼、风俗风情等人文景观,台湾青山绿水,无穷风光,不愧为“祖国的宝岛”。

思虑:台湾日月谭属于哪一种类的旅行资源?它向我们展现了哪些主要美景?导入新课——旅行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 教课流程设计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旅行资源的内涵。

(要点 )1.认识旅行资源的内涵及其实质特点。

2.人文旅行资源与自然旅行资源的区2.经过事例剖析区分自然旅行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

别。

(重难点 )3.举例说明旅行资源的主要特点。

3.旅行资源的特点。

(要点 )旅行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行者产生吸引力,能够为旅行业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样事物和因素。

2.形成条件3.核心:对旅行者的吸引力。

1.有人说“旅行资源是指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全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这类说法正确吗?为何?【提示】这类说法不全面。

“ 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全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 只重申了旅行对旅行者拥有吸引力,而成为旅行资源还须拥有必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价值。

旅行资源的种类分类观点内容意义又称自然景观,是在自然对于探险好奇、游玩、疗自然旅界中经过自然过程而形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养等性质的旅行拥有重要游资源的、拥有旅行吸引力的各物景观、天象与天气景观旅意义种自然因素和现象游又称人文景观,是在人类资社会中经过历史过程而形源更多地表此刻教育性 (知人文旅成的,拥有历史文化价旧址古迹、建筑与设备、识的、文化的 )旅行方面游资源值;或许是今世人建筑旅行商品、人文活动的意义的、拥有旅行价值的各样设备2.自然旅行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有什么联系?【提示】好多旅行资源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学习目标]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掌握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表现。

、旅游资源的内涵、型01 口主学习固根基主干引导夯基固本每年的阳历四月是我国傣族的传统节日一一泼水节。

节日期间,人们穿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并进行拜佛、赛龙舟、文艺会演等活动,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

据此回答1〜2题。

1 .傣族的泼水节属于()①旅游活动②旅游资源③具体的资源④抽象的资源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泼水节”属于节庆活动,没有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因此它属于旅游资源,且是抽象的资源。

2 •参加“泼水节”的旅游活动属于()A.游览观光B.度假休闲C.科考探险D.宗教朝觐答案A解析人们去参加“泼水节”,体验“泼水节”的欢乐气氛和独特的傣族风情,是对远方风土人情的崇拜,因此游客大多是为观光而来。

平遥古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中国县城的原型,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

据此完成3〜4题。

3 •旅游资源的本质特性是()A.多样性B.可创造性C.非凡性D.永续性答案C解析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非凡性特点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成为旅游资源,非凡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4 •平遥古城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并非出于旅游目的而建,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了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A.可创造性B.永续性C.非凡性D.多样性答案A解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兴趣、需要以及时尚潮流也在发生变化,使得许多最初并不具备旅游功能和吸引力的事物和因素逐步成为旅游资源,这就是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特征。

02 h主题探究提素能创设情境激活思维-----探究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分类飞速发展的山东旅游业特色何在?山东人概括总结并着力推广的是八个字:“山水圣人、黄金海岸”。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
⑷历史文化价值(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八大岭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 秦陵兵马俑、成都武侯祠、山西悬空寺等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优越方便: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
偏远不畅:交通费多,耗时长,增加心理顾虑
读图2.11思考:天柱山游客数量的变化说
明了什么问题? 读图2.12思考: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 飞机通航后游客量大增的原因? 说明了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 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
风 土 民 情
风土民情
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有哪些区别?
人文旅游资源 比较 自然旅游资源 项目 形 成 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人类创造的文化事 物和现象 变 化 一般比较缓慢 一般比较迅速 分 布 野外较多 居民地较多 功 能、 教育(知识、文化) 探险、猎奇、游乐、疗养 意义 保护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措施 恢复、保护为主
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 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 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 要素: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人物、民俗风貌等
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历史文化名城
建筑与设施:园林建筑、游乐设施、特色生产设施 旅游商品:旅游美食、旅游纪念品、特色商品
旅游资源如何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按照 本质属性划分为:
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景观,是在自然界中通过 自然过程而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 素和现象。 要素: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等,其中地貌最重要。
地文景观:地貌景观、地质过程遗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122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122

1.1 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分类
[考纲要求]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

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活动的作用。

(2)地理环境与旅游。

旅游资源及其特性。

旅游资源的价值。

中国的旅游资源。

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

(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的特性、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1、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多样性: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文化遗产、生产和生活是多样的。

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长存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

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
例: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第一章
第二節旅遊資源的類型
教學目的:
1、認識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的分類
2、比較自然與人文旅遊資源
重點與難點:比較兩類旅遊資源
課時:1
教學過程:
閱讀探索活動,問題:上述旅遊景觀可劃分為幾類?分類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回憶)旅遊資源多樣性,體現在許多方面,如:內容上:
(本質屬性)自然、人文
(存在形式?)景觀性的、文化性的
(形成年代)古代遺存、現代興建
(存在形式)實物性的、體察性的
——所以,要分類必須要按一定的標準。

根據旅遊資源的本質屬性,通常將旅遊資源劃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

(——此時將上述景觀劃分到這兩類中去)
我們憑直覺應該知道哪些是自然,哪些是人文旅遊資源。

那麼兩種資源是怎樣定義與劃分的呢?
一、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
P11與P12,兩類資源。

解釋:一般而言,自然旅遊資源以地貌景觀為核心,人文旅遊資源以建築景觀為核心。

前者主要與各地的自然條件相關,後者主要與人類歷史相關。

但:有時,兩類資源之間難以斷定其歸屬,因為自然旅遊資源的開發必須要經過人為的加工,不可能沒有人文附加成分。

而人類社會多數的創造,即使是最能體現人文色彩的民族風情,都與自然條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兩類資源又可細分為若干類,P11與P13閱讀材料。

二、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的比較(P13表)
另:
案例研究:實際上是為了說明有哪些旅遊資源?要求歸類列舉。

板書設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旅游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学案-旅游资源

第二章旅遊資源章末複習學案(人教版選修3)【學習目標】 1.瞭解旅遊資源分類與特性,掌握自然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的區別。

2.能夠運用實例進行旅遊資源開發條件評價。

3.掌握中國的世界遺產類型的分佈,瞭解中國申報世界遺產工作。

專題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比較種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形成自然形成的事物和現象人類創造的文化事物和現象規模一般較大一般較小變化一般比較緩慢一般比較迅速分佈野外較多居民地較多功能生態旅遊、探險旅遊、體育旅遊、度假旅遊、健身旅遊等文化旅遊、宗教旅遊、休閒旅遊、購物旅遊、會議旅遊等示例山體、水域、植被、野生動物群、氣象奇觀、天文奇觀等歷史古跡、園林、工藝品、民俗、宗教禮儀、社會風情等專題專練1下列各組景觀中,都屬於文化景觀的是(雙選)() A.岩畫、蒙古包、長城B.窯洞、溶洞、雲岡石窟C.三峽水庫、杭州西湖、滇池D.大運河、都江堰、梯田專題二旅遊資源定性評價的基本方法1.“六字標準”法評價標準含義注釋美資源給人的美感美感是欣賞者對於美的認識以及由於美所引起的主觀感情,美感固然有歷史性和階級性,但這種屬性與人們對美的欣賞的共同性並不是絕不相同的,而是可以互相滲透的。

在評價旅遊資源時,要注意資源給人們的聯想美和資源構成要素給人的綜合美古有悠久的如古廟、古塔、古城等古建築,古墓、古戰場、古書院等遺址。

歷史這些旅遊資源反映了古代文化和古人的生活,可以使人產生聯想,增加新的感受。

所以古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且越古越有歷史和科學價值。

在評價旅遊資源時,一般要與美結合觀賞,以領略歷史文物的藝術價值名具有名氣的事物或與名人有關的事物如埃及的金字塔、比薩的斜塔、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孔子歷代後裔居住的曲阜孔府等。

與名人有關的資源,一方面具有名聲,一方面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特點。

評價時要給予足夠重視特特有的、別處沒有或少見的資源如臨潼的兵馬俑、中國的長城,少數民族的節日、婚禮,以及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奇給人以新奇之感的資源如四川峨眉山金頂的佛光,雲南大理的蝴蝶泉,浙江海鹽縣的日月並升等。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旅游资源的内涵》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旅游资源的内涵》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三地理选修3《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旅游资源的内涵》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和特性。

2.掌握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3.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2.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旅游资源的分类1.自然景观资源:景观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是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岸、河流等。

2.人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文化、历史、艺术、民俗、风情等方面的旅游资源。

人文景观资源包括古迹、文化遗产、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街区等。

3.娱乐休闲资源:娱乐休闲资源是为游客提供身体和心理娱乐放松的旅游资源。

娱乐休闲资源包括文体活动、度假村、温泉等。

(2)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具有可塑性和不可再生性两方面特点。

旅游资源的可塑性表现为旅游资源可以通过人类的开发利用,变得更有吸引力,更符合游客需求。

而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表现为一旦被开发,资源就会逐渐减少,短期内无法再生,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和保护。

2.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2)图片展示法使用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让学生更具体地了解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特征、优缺点等。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的不同情况,学习如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

四、教学评价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清晰地分类旅游资源,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内涵,掌握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2.情感态度学生能够从保护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了解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学习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

3.实践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情况,学习如何在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了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和案例分析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word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word教案
第二节旅行资源的类型
教学目的:
1、认识自然旅行资源与人文旅行资源的分类
2、比较自然与人文旅行资源
重点与难点:比较两类旅行资源
课时:1
教学过程:
阅读探究活动,问题:上述旅行景观可划分为几类?分类的要紧依据是什么?
——(回忆)旅行资源多样性,表达在许多方面,如:内容上:
(本质属性)自然、人文
(存在形式?)景观性的、文化性的
(形成年代)古代遗存、现代兴建
(存在形式)实物性的、体察性的
——因此,要分类必须要按一定的标准。

依照旅行资源的本质属性,通常将旅行资源划分为自然旅行资源和人文旅行资源两大类。

(——现在将上述景观划分到这两类中去)
我们凭直觉应该明白哪些是自然,哪些是人文旅行资源。

那么两种资源是如何样定义与划分的呢?
一、自然旅行资源与人文旅行资源
P11与P12,两类资源。

说明:一样而言,自然旅行资源以地貌景观为核心,人文旅行资源以建筑景观为核心。

前者要紧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相关,后者要紧与人类历史相关。

但:有时,两类资源之间难以确信其归属,因为自然旅行资源的开发必须要通过人为的加工,不可能没有人文附加成分。

而人类社会多数的制造,即使是最能表达人文色彩的民族风情,都与自然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两类资源又可细分为若干类,P11与P13阅读材料。

二、自然旅行资源与人文旅行资源的比较(P13表)
另:
案例研究:实际上是为了说明有哪些旅行资源?要求归类列举。

板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2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21
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高二文科学生,学生经学习了高一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已具备良好的地理学习基础及地理素养。在完成前面一章内容学习基础上,对旅游地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都有提高。因此对旅游资源内涵和分类的学习相对容易,对此采用图文并茂和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理解旅游资源的类型,并能给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研学旅行,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对全国各地旅游资源的分类,了解我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欣赏旅游资源,渗透人地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旅游资源的分类
难点
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分类
教学资源
视频、微课、打印的6省份的旅游景点照片、101教育ppt及互动平台
三、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前期准备
1、收集峨眉山视频;
2、制作我国10大热门景点介绍的微课;
3、制作课件
4、指导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
5、制作课前自主探究作业
6、收集并打印照片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活动8
小结
给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对比表格
学生自我完成对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对比总结
深入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活动9
总结
总本节课的学内容
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梳理知识体系
学生达到知识体系化
板书设计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旅游资源的内涵

地理选修Ⅲ人教新课标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教学设计

地理选修Ⅲ人教新课标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教学设计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旅游资源
2.能够正确的给不同的旅游资源分类
3.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能力目标
1.通过看图,抓住事物的特征,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对旅游资源特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优美自然资源的认识,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性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树立热爱、爱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观点。
老师:我们已经给旅游资源分完类,接着我们该学习旅游资源的特性了。
旅游资源的特性
(一)多样性
表现:①内容上的多样性;②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通过一组景观图片,进一步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点拨: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能吸引游客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健身、体育、疗养、宗教、商务公务洽谈、会展、购物、修学、探险、探秘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并且具备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事物和现象,都成为旅游资源。
老师:下面同学们根据旅游资源的涵义,完成下表。
点拨:表中所列项目均可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
老师:上课的时候,给大家看了一组图片,我们会发现这些旅游景观都各有不同,有的景区以山为俊,有的以水为美,有的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我们就来给这些旅游资源分类。
②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
老师:下面同学们分组讨论,并每组给出不同类的旅游资源的例子至少一个
(小组代表发言)
点拨:自然景观的地文景观,如路南石林,水域风光,如杭州西湖,生物景观如黄山迎客松,天象与气候景观,如黄山云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2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_27

选修3: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2.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掌握一定的区域研究的方法。

2.学会评价某区域发展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地理科学实用性的认识。

2.建立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旅游资源特性的分析。

【教学过程】:【疑难剖析】1.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等方面。

结合下 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题组训练3.读“我国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a 、b 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 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 城市多70余万人。

(1)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 (2)说明b 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答案 (1)a 城市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为自然景观;b 城市旅游资源主要为人文景观。

(2)b 城市很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且b 城市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

解析 (1)a 城市(重庆辖区内)有三峡风光,属自然景观;b 城市(西安)是中国著名的古都,留下了丰富的古代人文景观,如秦陵兵马俑等。

(2)西安是中国古都的典型代表,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非凡性特点;同时人文历史古迹非常多,种类丰富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4.(2012·上海地理)阅读江西省三清山旅游景区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位于我国江西省东北部上饶市境内的三清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观。

该地断裂、裂隙发育,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造就了奇峰怪石的景观,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也是江西省重点开发的旅游景区。

(1)图中所列的景点名称反映该景区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各举两例。

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与价值

人教版选修三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与价值

(2) 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特性: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
气象气候景观——黄山云海
经济价值 (2) 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 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2)材料一显示,普陀山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5、季节性、地域性 ——自然景观 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 (2)材料一显示,普陀山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黄果树瀑布 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
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与价值
一、旅游资源的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
水文地理景观 、生物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
地质地貌景观——路南石林
气象气候景观——黄山云海
水文地理景观——黄果树瀑布
生物景观——黄山迎客松
建筑景观——园林 苏州园林
文化艺术景观——碑刻
(2) 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 b城市很多文化景观是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 非凡性更加突出;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 b城市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
礼佛
50.7%

56.5%
山、石
33.8%
沙滩
54.1%
林木
18.4%
消费者对普陀山旅游资源的偏好
(2)材料一显示,普陀山的旅游资源具有哪些特性? 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

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学案(人教版选修3)

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学案(人教版选修3)

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学案(人教版选修3)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学案(人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2.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5.掌握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表现。

6.形成健康、科学的审美观。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①__________,可以为旅游业②________________,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③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条件3.核心:⑩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旅游资源的类型属性划分对比项目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在自然界中通过⑪________过程而形成在人类社会中通过⑫________过程而形成组成由⑬________、水文、⑭________、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⑮________要素相对重要古人类遗址、⑯______、宗教文物、⑰________等;其中⑱________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分类地文景观、⑲________、生物景观、⑳__________景观____________、建筑与设施、____________、人文活动旅游价值________、游乐、疗养等________性知识点三旅游资源的特性思维点击1.云冈石窟、黄山、农民收割玉米这些地理事象,哪些属于旅游资源?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4.旅游资源是否可以永久存在?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类型1.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人教版选修三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教案

人教版选修三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教案

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结合实例掌握旅游资源的特性。

二、教学重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三、教学难点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估计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合理容量,各国须采取相应措施四、教学过程
3.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云冈石窟、黄山、农民收割玉米这些地理事物,哪些属于旅游资源?
探究一旅游资源内涵的理解
1.基础: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核心: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可能是自然因素
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民族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
主要表现:内容上的多样性、空间分布上的广泛性 非凡性越突出,吸引力越大、吸引空间范围越广,二是人们可以根据旅游者的需
学生“在照片中分清旅游资源的类型感受旅游资源的特性
生通过学习对
知识有
确的认

特性含义实例
季节性自然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呈
现不同特色,称为季节性
吉林市的雾凇、哈尔滨的
冰灯,香山红叶
本节课教学以景观图入手,教学结果是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身心愉悦。

热爱自然。

热爱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学案(人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 1.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2.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及其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3.掌握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4.理解旅游资源的特性。

5.掌握旅游资源多样性的表现。

6.形成健康、科学的审美观。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 旅游资源的内涵1.定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①__________,可以为旅游业②________________,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③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条件3.核心:⑩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 旅游资源的类型属性划分 对比项目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形成在自然界中通过⑪________过程而形成在人类社会中通过⑫________过程而形成组成 由⑬________、水文、⑭________、生物等自然要素组成;其中⑮________要素相对重要 古人类遗址、⑯______、宗教文物、⑰________等;其中⑱________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 分类地文景观、⑲________、生物景观、⑳__________景观____________、建筑与设施、 ____________、人文活动旅游价值 ________、游乐、疗养等 ________性思维点击1.云冈石窟、黄山、农民收割玉米这些地理事象,哪些属于旅游资源?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是什么?3.为什么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4.旅游资源是否可以永久存在?一、旅游资源的内涵和类型1.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

(2)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被称为旅游资源,其中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是旅游资源的核心。

2.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将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材料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

思路剖析 自然旅游资源又可以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四大类,据此可以将材料中罗列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更加详细的分类。

变式训练1 读下列景观图,完成(1)~(2)题。

(1)以上所示事物和因素属于旅游资源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②③⑤ (2)以上景观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⑤⑥D .③⑤ 二、结合实例分析旅游资源的特性吸引范围越广,开发价值越高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们根据不同的目的建设和创造的太空游、乡村游、海底探险游,应人类需求而生永续性旅游资源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并且使用是无消耗的(与其他资源相比最突出的特点),但是只有在适度开发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实现故宫的游览价值有增无减,承德避暑山庄的作用常年发挥[思维拓展]旅游资源的其他特性非凡性、多样性、永续性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有的特点。

除此之外,人文景观还具有可创造性、可变异性的特点,自然景观还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特点。

典例剖析2 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分别是①南京中山陵、②布达拉宫、③庐山三叠泉瀑布、④广西漓江。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资源通常被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大类,上述四处景观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是__________(填代码)。

(2)人文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其旅游方面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A.探险、猎奇B.游乐C.疗养D.教育性(3)图中旅游景观的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漓江独特的山水地貌和号称“庐山第一奇观”的三叠泉瀑布,是其他旅游景区所不具备的,这体现了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其中________(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旅游景区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旅游者,这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______性,但旅游资源的________性,意味着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会破坏旅游资源本身,只要正确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就会长久存在。

答案(1)人文旅游资源③④(2)D(3)多样非凡①②非凡永续思路剖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旅游资源的分类、意义及特性。

旅游资源按属性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永续性等特点。

变式训练2我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过程中留下许多优美的诗词、绝句,恰如其分地吟出了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意境;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也都非常重视旅游资源的宣传。

据此回答(1)~(3)题。

(1)“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F”说明()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②旅游最好游山③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特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的对联,主要体现出旅游资源()A.位置相对稳定B.具有永续性C.由许多景象组合而成D.具有季节性(3)山东威海宣传其重要的旅游胜地刘公岛时,使用的广告语是“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这句话暗含该旅游资源的特性是()A.多样性B.非凡性C.可创造性D.永续性易错易混点 不能准确判断旅游资源的分类和特性 错题诊断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性。

其中,________(填代码)旅游景观的可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它们所具有的__________价值。

旅游资源的永续性,__________(即、并不)意味着A 景观的欣赏不受时空限制。

(2)答案 (2)自左而右依次为:G E F C A B D错因分析 一是不能区分旅游景观的分类;二是对旅游资源的各种特性、本质不能区分。

纠错笔记(1)旅游资源的特性及旅游资源的分类(2)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点练习考查点1旅游资源的类型1.将下列景观分类填入下表中。

A.桂林山水B.傣族泼水节C.长江三峡D.武陵源群峰E.大理三塔F.北京故宫G.长城H.迪斯尼乐园I.人民英雄纪念碑J.天津水上公园K考查点2旅游资源的特性2.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旅游资源有地表类、水体类、生物类、气象和气候类、历史类、游乐类、体育类等,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吸引性B.深圳附近原没有旅游资源,现在深圳有“锦绣中华”景观,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C.埃及金字塔每年吸引大量游客,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D.我国北方海滨浴场夏季游客比冬季多,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重复使用性3.旅游资源特性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具备的是()A.可创造性、长存性B.季节性、地域性C.可变异性、可创造性D.多样性、非凡性活动(P14)1.这些说法是不全面的。

它们忽视了旅游资源的内涵的某些方面。

“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地方”所讲的范畴过大,而“自然风光加上文化古迹”既忽视了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这一限制条件,又漏掉了风土民情等一些文化现象。

“凡能达到娱乐目的的一切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则只强调了旅游的娱乐性,而忽视了购物、学习、疗养等旅游活动的存在。

活动(P16)1.本活动为一开放性题目,要完成该题目,一方面要了解当地有哪些旅游资源,另一方面要明确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是如何划分的,二者有什么区别。

2.区别:自然旅游资源是天然形成的自然事物和现象。

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历史,往往可以追溯到地质历史时期,以千百万年计算,一经形成,相对比较稳定,变化比较缓慢。

自然旅游资源的体积一般较大,往往以构景地貌(如花岗岩构景地貌、喀斯特构景地貌、丹霞构景地貌等)作为构架,一般分布在野外。

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功能主要集中在观光、生态、探险、度假、体育等旅游领域。

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人文事物和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历史相对自然旅游资源较短,容易发生变化,也容易遭受天灾人祸的破坏,因此应重视濒危人文旅游资源的抢救和保护。

人文旅游资源体积一般较小,要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比较困难,多集中在城市和其他居民点。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游览、生态、探秘、修学、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旅游领域。

思考(P18)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和现象不但千差万别,且随着时间而千变万化,其中能吸引旅游者的事物和现象也极其丰富多彩,这就导致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旅游资源多样性的另一个原因是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广泛,原先不是旅游资源的事物和现象逐渐变成旅游资源。

思考(P19)旅游资源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

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特征,只有那些在同类中具有超凡脱俗特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才能吸引旅游者。

如果盲目地重复兴建题材相同或相近的人文景观,失去了旅游资源的非凡性,从而会造成游人稀少、资金浪费的现象。

因此,在创造旅游资源时,必须考虑使所创造的旅游资源具有非凡性,避免兴建与邻近地区题材相同或相近的人文景观。

参考答案基础梳理①吸引力②开发利用③事物和因素④吸引力⑤精神满足⑥经济⑦社会⑧经济⑨社会⑩对旅游者的吸引力⑪自然⑫历史⑬地貌⑭气候⑮地貌⑯古建筑⑰民俗风貌⑱建筑景观⑲水域风光⑳天象与气候遗址遗迹旅游商品探险猎奇教育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思维点击1.判断一地理事象是否是旅游资源,要看它是否具备旅游资源形成的两个条件。

云冈石窟、黄山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而且有社会、经济、文化价值,属于旅游资源,而农民收割玉米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不属于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是通过自然过程形成的、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各种自然要素和现象;人文旅游资源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是当代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

3.无论是自然界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和现象不但千差万别,且随着时间而千变万化,这就导致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另一个原因是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越来越广泛,原先不是旅游资源的事物和现象逐渐变成旅游资源。

4.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但并非意味着永存,旅游资源也具有易损性,且损毁后难以恢复或复原,因此只有合理开发并注重保护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变式训练1.(1)C(2)C[第(1)题,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二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能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磁悬浮列车虽是新生事物,令人向往,但它的位置不固定,条件二基本不符合;水稻种植是农业生产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