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高考化学 高无机综合推断 综合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
一、无机综合推断
1.现有常见金属单质A、B、C和常见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具体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乙气体时,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_____以除去________________。

(4)向烧杯中装有的物质F中加入物质D,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物质F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在隔绝空气时加强热,可以得到红色固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答案】Na>Al>Fe2Al+2OH-+2H2O=2AlO2-+3H2↑饱和食盐水HCl(氯化氢)先有白.色沉淀
...2FeCO3Fe2O3+CO↑+CO2↑...生成,,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解析】
【分析】
由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A为金属Na,由反应①可知,D为NaOH,气体甲为H2;氢氧化钠与金属B反应生成氢气,则B为金属Al;黄绿色气体乙为Cl2,与氢气反应生成丙为HCl,HCl溶于水得物质E为盐酸;氢氧化钠与物质G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是Fe (OH)3,故物质G中含有Fe3+,由转化关系可知C为Fe金属,物质F为FeCl2,物质G 为FeCl3。

【详解】
(1) A为金属Na,B为金属Al, C为Fe金属,由金属活动顺序表可知,三种金属的还原性强弱由强到弱的顺序是Na>Al>Fe,故答案为:Na>Al>Fe;
(2)反应③为铝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
(3)实验室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制取氯气,浓盐酸受热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先将气体生成物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以除去极易溶于水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HCl(氯化氢);
(4)向装有为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NaOH溶液与Fe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亚铁沉淀不稳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氢氧化铁,白色沉淀立刻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物质F同价态阳离子的碳酸盐为FeCO3,在隔绝空气
时加强热,得到红色固体为Fe2O3,化学方程式为2FeCO3Fe2O3+CO↑+CO2↑,
故答案为: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立刻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FeCO3Fe2O3+CO↑+CO2↑。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推断与性质,注意特殊的颜色与特殊反应是推断的突破口,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某新型无机材料A3M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 A族。

D、E、H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化合物C、E均含A元素。

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

请回答:
(1)写出H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A3M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AgCl共价键SiO2+2OH- = SiO32-+H2O
【解析】
根据题中各物质转化关系,D受热得E,E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F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D,说明D为弱酸且能受热分解;新型无机材料A3M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元素M位于第二周期VA族,应为N元素,A元素为四价元素,C、E均为含A元素,可知A3M4应为Si3N4,可以确定A为Si,E为SiO2,F为Na2SiO3,则D为H2SiO3,G与硝酸银反应生成
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H,则可知G中有Cl-
,H为AgCl,故C为SiCl4,B为Cl2;由SiCl4+3H2═4HCl+H2SiO3,生成G:HCl;
(1)H的化学式为AgCl;
(2)化合物Si3N4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
(3)SiO2溶解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 = SiO32-+H2O。

3.某盐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有一种为常见金属元素,某研究小组按如下流程图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写出组成 A的三种元素符号______。

(2)混合气体B的组成成份______。

(3)写出图中由C转化为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检验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案______。

(5)当A中金属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时,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答案】Fe、O、S SO2和SO3 Fe2O3+6H+=2Fe3++3H2O 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中阳离子为Fe3+ Fe-2eˉ=Fe2+
【解析】
【分析】
由红棕色固体溶于盐酸得到棕黄色溶液,可知C为氧化铁、E为氯化铁溶液,说明A中含
有铁元素和氧元素,1.6g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为 1.6g
160g/mol
=0.01mol;由气体B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白色沉淀D为硫酸钡、气体B中含有三氧化硫,由硫原子个数
守恒可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mol
=0.01mol,气体B的物质的量为
0.448 22.4/L
L mol
=0.02mol,由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知,A中含有硫元素、气体B为二
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0.02—0.01)mol=0.01mol,m (SO3)+m(SO2)+m(Fe2O3)=0.01mol×80g/mol+0.01mol×64g/mol+1.6g=3.04g,说明A 中nFe):n(S):n(O)=1:1:4,则A为FeSO4。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FeSO4,含有的三种元素为Fe、O、S,故答案为:Fe、O、S;
(2)由分析可知,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为 2.33g
233g/mol
=0.01mol,气体B的物质的量为
0.448 22.4/L
L mol
=0.02mol,由A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知,A中含有硫元素、气体B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混合气体,故答案为:SO2和SO3;
(3)C为氧化铁、E为氯化铁溶液,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
(3)E为氯化铁溶液,检验铁离子的实验方案为可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中阳离子为Fe3+,故答案为: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中阳离子为Fe3+;
(5)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铁做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ˉ=Fe2+,故答案为:Fe-2eˉ=Fe2+。

【点睛】
注意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A的化学式,把握二氧化硫的性质、铁离子检验为解答的关键。

4.为探究某黄色固体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 的化学式是_______。

(2)X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溶液 A 与烧碱反应生成 B 和浅黄色沉淀(0.01mol)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CuFeS2 4CuFeS2+13O2=4CuO+2Fe2O3+8SO2 3Fe2(SO4)3+12NaOH=Na2Fe6 (SO4)4(OH)12+5Na2SO4
【解析】
【分析】
根据流程图,11.04g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二氧化硫,生成的黑色固体氧化物应该为CuO,得到红褐色固体氧化物应该为 Fe2O3,根据图示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含有S、Cu、Fe元素的物质的量确定X的化学式以及物质的量;氧化铁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溶液为Fe2(SO4)3溶液,再加入NaOH反应生成溶液为7.1g,单一溶质且只含一种金属元素,B为Na2SO4,结合元素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判断黄色沉淀所含成分,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流程图,11.04g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气体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n(SO2)=
2.688L
22.4L/mol=0.12mol,生成的黑色固体氧化物应该为CuO,物质的量
n(CuO)=
4.8g
80g/mol=0.06mol,得到红褐色固体氧化物应该为 Fe2O3,物质的量
n(Fe2O3)=
4.8g
160g/mol=0.03mol,则化合物中含Fe、Cu、S,物质的量之比
n(Fe) ∶n(Cu)) ∶n(S)=0.03×2∶0.06∶0.12=1∶1∶2,因此X化学式为FeCuS2,物质的量0.06mol,质量=0.06mol×(56+64+64)g/mol=11.04g,符合题意,上述推断正确,氧化铁加入适量稀硫酸溶解得到含一种溶质的溶液为Fe2(SO4)3溶液,则n[Fe2(SO4)3]=0.03mol,
4.8gNaOH反应生成溶液为7.1g,单一溶质且只含一种金属元素,推断为Na2SO4,
n(NaOH)=
4.8g
40g/mol=0.12mol,n(Na2SO4)=
7.1g
142g/mol=0.05mol,结合元素守恒和电荷守
恒,0.03molFe2(SO4)3和0.12molNaOH反应得到0.05molNa2SO4和浅黄色沉淀,浅黄色沉淀
中含n(Na+)=0.12mol-0.05mol×2=0.02mol,n(Fe3+)=0.06mol,n(OH-)=0.12mol,n(SO42-
)=0.03mol×3-0.05mol=0.04mol,得到浅黄色沉淀组成:n(Na+)∶n(Fe3+)∶n(OH-)∶n(SO42-
)=0.02∶0.06∶0.12∶0.04=1∶3∶6∶2,组成为NaFe3 (SO4)2(OH)6。

(1)根据上述计算可知X为FeCuS2,故答案为:FeCuS2;
(2X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硫、氧化铁、氧化铜,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得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CuS2+13O24CuO+2Fe2O3+8SO2,故答案为:4FeCuS2+13O2 4CuO+2Fe2O3+8SO2;
(3)溶液A与烧碱反应生成B和浅黄色沉淀(0.01mol)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浅黄色沉淀,结合上述计算得到沉淀化学式为Na2Fe6 (SO4)4 (OH)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SO4)3+12NaOH=5Na2SO4+ Na2Fe6 (SO4)4 (OH)12↓,故答案为:
3Fe2(SO4)3+12NaOH=5Na2SO4+ Na2Fe6 (SO4)4 (OH)12↓。

【点睛】
大胆判断煅烧得到的黑色固体和红褐色固体的成分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的难点为浅黄色沉淀组成的判断,要注意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元素守恒的计算和化学式的确定方法的应用。

5.已知A为一种盐,C、D、F、N、O在常温常压下均为无色气体,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N、H、L为高中常见的单质,I为常见的无氧强酸,M的焰色反应为紫色,反应①常用于气体F的检验。

(1)写出D的电子式: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
(3)已知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且A分解产生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B):n(C):n(D):n(E):n(F)=1:2:2:1:2,则A的化学式为:___。

【答案】 4NH3+3O22N2+6H2O (NH4)2Fe(C2O4)2
【解析】
【分析】
E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则E为H2O;I为常见的无氧强酸,则为盐酸;常用浓盐酸检验气体F,则F为NH3;则L为O2,N为N2,O为NO,P为NO2,Q为HNO3;K
为Fe(NO 3)3,J 为FeCl 2,H 为Fe ,B 为FeO(由B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进行计算),C 为CO ,D 为CO 2。

(1)由以上分析知,为2CO ,电此可写出其电子式。

()2反应②是氨气氧化生成氮气,由此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3A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产生的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C :D :E :F 1=:2:2:1:2,由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代数和为0,结合推断中生成物的性质推断出A 的化学式为
【详解】
通过上面分析,可推知,E 为H 2O ,I 为盐酸,F 为NH 3;L 为O 2,N 为N 2,O 为NO ,P 为NO 2,Q 为HNO 3;K 为Fe(NO 3)3,J 为FeCl 2,H 为Fe ,B 为FeO ,C 为CO ,D 为CO 2。

()1D 为2CO ,电子式为 。

答案为: 。

()2反应②是氨气的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2224NH 3O ?2N 6H O -
++点燃。

答案为:32224NH 3O 2N 6H O -++点燃;
()3A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解产生的各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B :C :D :E :F 1=:2:2:1:2,即FeO :CO :2CO :2H O :3NH 1=:2:2:1:2,由原子守恒和化合价代数和为0,结合推断中生成物的性质推断出A 的化学式为42242(NH )Fe(C O )。

答案为:42242(NH )Fe(C O )。

【点睛】
本题涉及的物质多,推断难度大,所以要大胆假设,然后进行求证。

首先从F+I(常见的无氧强酸)用于F 气体的检验切入,确定F 为NH 3,I 为盐酸,然后才能逐步深入推断。

由F 推出一连串物质:F 为NH 3,L 为O 2,N 为N 2,O 为NO ,P 为NO 2,Q 为HNO 3,K 为Fe(NO 3)3。

由Q 与J 的反应,推出J 为FeCl 2,H 为Fe ,再利用信息“已知B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2%”推出B 为FeO ,最后完成C 、D 的推断。

6.暗红色固体X 由三种常见的元素组成(式量为412),不溶于水,微热易分解,高温爆炸。

己知:气体B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 -1,混合气体通过CuSO 4,CuSO 4固体变为蓝色。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体X可由A与过量气体C的浓溶液反应生成,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4)有人提出气体C在加热条件下与Fe2O3反应,经研究固体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固体产物中可能的成分(限用化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O2+I2+BaCl2+2H2O=BaSO4↓+2HI+2HCl
3I2+5NH3·H2O=NI3·NH3+3NH4++3I-+5H2O取固体产物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若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铁,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还有氧化亚铁。

【解析】
【分析】
气体B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其摩尔质量为22.4L/mol×1.25 g.L-1=28
g/mol,为氮气。

混合气体通过CuSO4,CuSO4固体变为蓝色,说明混合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氮气。

根据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分析,无色气体C为氨气。

紫黑色固体A应为碘单质,能与二氧化硫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白色沉淀6.99克为硫酸钡沉淀,即
0.03mol,通过电子计算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0.03mol,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02mol,计算三种物质的质量和为8.24克,正好是固体X的质量,所以X 的化学式为NI3·NH3。

【详解】
(1)A为碘单质,电子式为:;
(2)碘单质和二氧化硫和氯化钡和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碘化氢和盐酸,方程式为:SO2+I2+BaCl2+2H2O=BaSO4↓+2HI+2HCl;
(3)固体X可由碘与过量气体氨气的浓溶液反应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3I2+5NH3·H2O=NI3·NH3+3NH4++3I-+5H2O ;
(4)固体产物中不含+3价的铁元素,所以反应后可能产生铁或氧化亚铁,利用铁和硫酸铜反应置换出红色固体铜检验是否有铁,氧化亚铁的检验可以利用铁离子遇到硫氰化钾显红色的性质进行,故实验操作为:取固体产物少许,溶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若有红色固体出现,证明有铁,过滤所得的滤渣溶于稀盐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现象,再滴加氯水,若溶液呈红色,则证明还有氧化亚铁。

7.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C是海水中最多的盐,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

E和G 为无色气体,其中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B、C、I、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其中I 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

⑴F的化学式为______。

E的电子式为______。

⑵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⑶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NH3·H2O NH4++OH-NH3↑+H2O NaCl+NH4HCO3=NH4Cl+
NaHCO3↓ 2NaHCO3CO2↑+H2O+Na2CO3
【解析】
【分析】
由C是海水中最多的盐可知,C为氯化钠;由D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可知,D为水;由E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知,E为氨气;由B、C、I、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B、C、I、J为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由I可用于制发酵粉或治疗胃酸过多可知,I为碳酸氢钠;由转化关系可知A为氯化铵,氯化铵溶液与氧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B为氢氧化钠、F为一水合氨、G为二氧化碳、H为碳酸氢铵、J为碳酸钠。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F为一水合氨;E为氨气,氨气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答案为:NH3·H2O;;
(2)反应①为氯化铵溶液与氧氧化钠溶液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OH-NH3↑+H2O,故答案为:NH4++OH-NH3↑+H2O;
(3)反应②为碳酸氢铵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4HCO3=NH4Cl+NaHCO3↓,故答案为:NaCl+NH4HCO3=NH4Cl+NaHCO3↓;
(4)反应③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CO2↑+H2O+Na2CO3,故答案为:2NaHCO3CO2↑+H2O+Na2CO3。

【点睛】
由题意推出C为氯化钠、D为水、E为氨气,并由此确定A为氯化铵、B为氢氧化钠是推断的难点,也是推断的突破口。

8.M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M与其他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1)若A是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将A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的沉淀物中A元素与溶液中A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的该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3)若A是一种正盐,A能分别与B、F溶液反应生成无色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4)若A是一种盐,A溶液与B溶液混合将产生白色絮状沉淀且瞬间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E,向G溶液中加入KSCN后溶液显红色,则由A转化成E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A是一种溶液,只可能含有H+、NH4+、Mg2+、Fe3+、Al3+、SO42-、CO3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B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溶液的体积发生如右图所示变化,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或者2:7 Na2CO3和NaHCO3 1:1(NH4)2SO34Fe2++8OH-+O2+2H2O=4Fe(OH)3↓
或者分步写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H+、NH4+、Al3+、SO42-
【解析】
【分析】
已知C可在D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所以C为氢气;D为氯气;若A是地売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A为铝;AlCl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l3++3OH﹣= Al(OH)3↓、Al(OH)3+OH﹣=AlO2﹣+H2O,所以生成偏铝酸钠的总反应为Al3++4OH﹣= AlO2﹣+2H2O。

若A是CO2气体,A与B溶液反应即CO2+2NaOH=Na2CO3+H2O 、Na2CO3+HCl= NaHCO3+ NaCl、 NaHCO3+HCl= NaCl+H2O+ CO2
【详解】
(1)当得到的沉淀物中A元素与溶液中A元素的质量相等,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碱过量时n[Al(OH)3]=n(AlO2﹣),此时c( AlCl3):c(NaOH)=2:7当碱量不足时,
n[Al(OH)3]=n(AlCl3) ,此时c( AlCl3):c(NaOH)=2:3所以A的氯化物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可能为2:3或2:7。

(2)图所示知00.1V盐酸时没有气体放出,发生的是Na2CO3+HCl= NaHCO3+
NaCl ;0.10.3V时气体完全放出,发生的是NaHCO3+HCl= NaCl+H2O+ CO2,所以A与B溶液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根据消耗盐酸的体积知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Na2CO3和NaHCO3、1:1。

(3)因为B为NaOH,A是一种正盐能和NaOH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中含有NH4+;因为F为HCl,A是一种正盐且A能与大ddd HCl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中含有SO32_;所以A为(NH4)2SO3。

答案:(NH4)2SO3。

(4)若A是一种盐,A溶液与B溶液混合将产生白色絮状沉淀且瞬间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E,向G溶液中加入KSCN后溶液显红色,推断出A为亚铁盐溶液,E为
Fe(OH)3,则由A转化成E的离子方程式是Fe2++8OH-+O2+2H2O=4Fe(OH)3↓或Fe2++2OH-
=Fe(OH)2↓,4Fe(OH)2+O2+2H2O=4Fe(OH)3)。

(5)由图可以知道,开始加入NaOH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CO32-,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一定含有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NH4++OH-= NH3H2O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以知道一定含有SO42-,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H+、NH4+、Al3+、SO42-。

9.现有金属单质A、B、C、D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已知A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其氧化物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
(3)①、④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FeCl2 2Na2O2+2CO2= 2Na2CO3+O2 2Na+2H2O =2NaOH+H2↑ Fe3+ +3OH-
=Fe(OH)3
【解析】
【分析】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A是Na,Na与水发生产生氢气和NaOH,所以气体甲是H2,物质I是NaOH,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的金属B是Al,H2与Cl2反应产生气体丙是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是盐酸,盐酸与金属单质C反应产生的物质F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具有可变的化合价,生成物G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则H 是Fe(OH)3,G是FeCl3,F是FeCl2,所以金属C是Fe,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金属单质A是Na,Na与水发生产生氢气和NaOH,所以气体甲是H2,物质I是NaOH,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的金属B是Al,H2与Cl2反应产生气体丙是HCl,HCl溶于水得到的物质E是盐酸,盐酸与金属单质C反应产生的物质F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说明该金属具有可变的化合价,生成物G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H,则H 是Fe(OH)3,G是FeCl3,F是FeCl2,所以金属C是Fe,
(1)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物质B的化学式是Al;物质F的化学式是FeCl2;
(2)A的一种氧化物可以做核潜艇的供氧剂,则该氧化物是Na2O2,其作供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
(3)①钠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Na+2H2O
=2NaOH+H2↑;
④氢氧化钠与FeCl3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
+3OH- =Fe(OH)3。

10.下图表示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1)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若B 与F 物质的量之比为4∶3,G ,H 分别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反应③产物中K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Na 2O 2 2H 2O +Na 2O 2 =4NaOH+O 2↑、2Al+ 2NaOH+2H 2O=2NaAlO 2+3H 2↑ CO 2 CO 1:1 Na 2CO 3 22AlO -+CO 2+3H 2O=2Al(OH)3↓+23CO -
【解析】
【分析】
题干信息,A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推断为C ,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可以推断为H 2O ,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判断为Na 2O 2,E 、F 为O 2和H 2的反应生成水,A 是常见金属,与另一种固体在水中反应生成O 2和H 2,则该固体金属为Al ,固体D 为Na 2O 2,能与水和CO 2反应,则G 为CO 2;说明K 为Na 2CO 3,F 为O 2; 题给信息黑色单质B 与氧气(F)反应得到G(CO 2),说明B 为C(碳),C 和O 2反应可生成CO 2和CO ,则H 为CO ;依据F(O 2)与E 反应生成C(水)可知E 为氢气,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详解】
推断可知A 为Al ,B 为C ,C 为H 2O ,D 为Na 2O 2,E 为H 2,F 为O 2,G 为CO 2,H 为CO ,K 为Na 2CO 3;
(1) 依据推断可知,A 、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Al 、Na 2O 2;
(2) 反应①中的C 、D 均过量,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和A 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 2O+2Na 2O 2=4NaOH+O 2↑、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3) 依据反应C+O 2=CO 2:n(C):n(O 2)=1:1,发生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依据反应2C+O 2=2CO ;n(C):n(O 2)=2:1,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反应②中,若B(C)与F(O 2)物质的量之比为4:3,1:1<n(C):n(O 2)=4:3<2:1;判断G 、H 分别是:CO 2、CO ;设CO 2的物质的量为amol 、CO 的物质的量为bmol ,则a+b=4、2a+b=6,解得:a=2、b=2,故CO 2和CO 物质的量之比为2mol :2mol=1:1;
(4) 反应③是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F 为氧气,产物中K 为碳
酸钠,化学式为:Na2CO3;分析判断G为CO2,溶液乙是碳酸钠溶液,G+溶液甲=溶液乙+沉淀L,所以甲溶液中的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点睛】
考查无机物的推断,此类题的解答一般有以下步骤:思维起点的选择:思维起点是指开始时的思维指向、思维对象或思维角度,推断题中的思维起点应是最具特征的某个条件(包括文字叙述或某个变化过程);思维过程的展开:解题者在确定思维起点的基础上,利用题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解题经验,不断地缩小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距离;思维过程的检验:将上述思维过程的结果代入题中,检查一下是否符合题中条件;本题可从C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和D是淡黄色的固体化合物,展开思维的空间,寻找目标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