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下《我的五样》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五样(毕淑敏)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读,用心体会、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2、通过活动,认识自我,思考未来,与自我心灵对话。

3、通过斟酌,细心领悟散文语言耐人寻味的词句美。

【学习重点】
1、品读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感悟热播生的意义。

2、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学法指津】
1、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走进心灵,学会与心灵的对话。

2、衬托和对比的写法。

【资料链接】
走近作家: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出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

国家一级作家,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代表作有《红磨坊》<昆仑殇》。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经典语录
1、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困难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映的一个眼神。

2、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3、生总是有灾难。

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4、阅读是一种精神的按摩。

当合上书的时候,你一下子苍老又顿时年轻。

菲薄的纸页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灵魂和它发生共振,为精神增添了新的钙质。

5、尴尬其实是人生经常遭遇到的一种状态,它有个小小的规律,你越是害怕它,它就越张牙舞爪,让你不知所措。

如果你坦然处之,心想人非完人,谁都有出糗的时刻,它也就泄了气,...
6、自卑出现了并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摆到桌面上来,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现,从容面对,自卑就成了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了。

【自主学习】
一、基础积累
1、据汉字写拼音或据拼音写汉字
斟酌()bānlán()雏()形妥帖()甄()别纤()巧绚()烂觑()了一眼tǎntè()不安
思忖()墓zhǒng()商què()屏窒()不啻()犄()角四肢百hái()濡()养
2、下列各句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开始,人家送礼他都不收,时间长了,他就认为是小事一桩,犯不着太认真,也就不.以为然
...了。

B我们把当事人抓了起来,这个案子自然会水落石出
....。

C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
....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D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
....来形容,实不为过。

3、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他物,续写一个句子。

绚烂有刺的鲜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辛,我愿有一束美丽的玫瑰,陪伴我到天涯。

二、整体把握
提示:阅读时,要能够分清作者对其余四样东西的舍弃顺序,并用心体会其中的理由。

2、《我的五样》一文采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分析他们的作用。

(1)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的笔对比,意在突出________________
三、文本研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①这种充满痛苦和抉择的测验,像一个渐渐缩窄的闸门,将激越的水流凝聚成最后的能量,冲刷着我们的纷繁的取向。

当那通道变得、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简洁而挺拔地凸现了。

②感谢这一过程,让我清晰地得知什么是我生命中的真爱——就是我手中的这一支笔啊。

它噗噗跳动着,击打着我的掌心,犹如我的另一颗心脏,推动我的一腔热血四肢百骸。

③我安静下来,突然发现周围此时也很安静。

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

④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

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
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1)段①中横线处的句子是出自李白《蜀道难》中的一个名句,请补写出这个句子。

,万夫莫开。

(2)段②“它噗噗跳动着”中的“它”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噗噗跳动着”?
答:
(3)段③中作者说“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抓住句中“支点”、“单纯”、“明朗”三个关键词语,具体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4)段④“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

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这句话表明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
四、自主质疑
五、小组点评
六、教师点拨
【巩固提高】
与心灵对话活动设计:
毕淑敏生命的意义是努力创作,为人类奉献更多精神产品;马克思生命意义是:为人类幸福而献身;保尔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同学们,你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是
【总结反思】
【分层作业】
阅读“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完成文后1-4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自惭自秽。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
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

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空间的概念。

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

人的心灵活动,也需要空间。

那容心之所,该有怎样的面积和布置?
人们常常说,安居才能乐业。

如今的城里人一见面,就问,你是住两居室还是三居室啊?……喔,两居室窄巴点,三居室虽说并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可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

于是,宜选月冷风清竹木潇潇之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对父母的尊爱,对伴侣的情爱,对子女的疼爱,对朋友的关爱,对万物的慈爱,对生命的珍爱……对丑恶的仇恨,对污浊的厌烦,对虚伪的憎恶,对卑劣的蔑视……这些复杂而对立的情感,林林总总,会将这间小屋挤得满满,间不容发。

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彷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

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

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气。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厉鬼出没,你的精神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如果想重温祥和,就得净手焚香,洒扫庭除。

销毁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

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暗影。

哪怕是只多一个百分点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

所以,在布置我们的精神空间时,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一个人从二十五岁开始做工,直到六十岁退休,他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整整三十五年的时光。

按一日工作八小时,一周工作五天,每年就要为你的职业付出两千个小时。

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七万个小时。

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

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我不晓得一下子就找对了行业的人,能占多大比例?从大多数人谈到工作时乏味麻木的表情推算,估计这样的幸运儿不多。

不要轻觑了事业对精神的濡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它以深远的力度和广度,挟持着我们的精神,以成为它麾下持久的人质。

适合你的事业,不靠天赐,主要靠自我寻找。

这不但是因为相宜的事业,并非像雨后白桦林中的菌子一样,俯拾即是,而且因为我们对自身的认识,也是抽丝剥茧,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

你很难预知,将在十八岁还是四十岁甚至更沧桑的时分,才真正触摸到倾心的爱好。

当我们太年轻的时候,因为尚无法真正独立,受种种条件的制约,那附着在事业外壳上的金
钱地位,或是其他显赫的光环,也许会灼晃了我们的眼睛。

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赘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

然费时弥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

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

我们背负着它,播种着,耕耘着,收获着,欣喜地走向生命的远方。

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

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

这好像是一个怪异的说法。

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
可它又确是我们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误--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惟独没有我们自己。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说出的话,无论声音多么嘹亮,都是别的喉咙嘟嚷过的。

我们发表的意见,无论多么周全,都是别的手指圈划过的。

我们把世界万物保管得很好,偏偏弄丢了开启自己的钥匙。

在自己独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经生存的证据。

如果真是那样,我们精神的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风中就悄无声息地坍塌了。

它纸糊的墙壁化为灰烬,白雪的顶棚变作泥泞,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泽,江米纸的窗棂破裂,露出惨淡而真实的世界。

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的义务,每人都有如此的权利。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

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

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

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

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辽阔啊。

1、作者开头为什么从两句名言写起?
2、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爱与恨,作者是什么态度?
3、“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4、本文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试结合例句作简要分析。

《我的五样》学案参答:
【基础积累】
1、略
2、B
3、葱茏的柔弱的野草,象征着生命的蓬勃和短暂的沉寂,我愿有一方如茵的无望我,伴随我走四方。

【整体把握】
2、(1)生命要素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将会失去更多的光彩。

(2)笔在生命中的中的重要性。

(3)自己对笔的钟爱的理由。

【巩固提高】略
【文本研习】1、一夫当关
2、它”指笔。

原因是说它“噗噗跳动着”是因为把它比作了“另一颗心脏”。

形象地写出自己在明确人生奋斗目标后追求不止、奋斗不息的生命状态。

3、在明确生命意义和人生选择(“支点”)之后的一种指向单一(“单纯”)、方向清晰(“明朗”)的人生境界:把我的一生交给创作。

4、表明作者决心在有着狂风骤雨的生活里用自己的笔奋力划出一条有价值的生命航道,为社会奉献出尽可能多的宝贵的精神产品。

【分层作业】
1、从两句名言写起,为下文写人需要修建精神的三间小屋做好铺垫,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2、作者主张,“让一束圣洁的阳光,从天窗洒入”,即心灵充满爱,人才能永远快乐。

3、没有事业,充实的精神世界必然被其他杂乱的东西填满,人就不会快乐和高尚。

4、本文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善用比喻,说明道理浅显通俗,让人很容易理解。

如表现林林总总的复杂感情对人的影响时,用了“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血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的比喻,非常形象。

还有,“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形象地表现了没有自己的精神的可悲。

《我的五样》学案
丁蜀高级中学高一语文组
一、知识储备
㈠、散文的特点
1、散文题材多样自由
凡宇宙间一切事物,大至永恒的星球,小至花鸟鱼虫,皆可入文。

而且,行文的方式也无拘无束,可漫谈,回忆,日记,对话……散文家秦牧以“海阔天空”形容之,一点也不为过。

鲁迅的散文是这方面最好的典范。

他的散文,被人称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打开他那十几册散文(杂文)集,里面有的是“大题小作”,如《关于女人》《拿来主义》;有的是“小题大做”,如《论雷峰塔的倒掉》;有的是“借题发挥”,如《谈皇帝》……他的散文随心所欲,运思落笔也似漫不经心,但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饱含作者的满腔激情和精深的思想内涵。

2、散文结构“形散神不散”
散文反映生活,不像小说,戏剧,要刻画人物,构造情节。

它不需以某个人物为中心,也不需有前后连贯的情节。

散文作家总是在平素的生活和日常的见闻中有所触动。

于是信手拈来,生发开去,把深刻的道理寓于信笔所至的叙述上。

他依据的往往只是自己的思想轨迹,描述的只是自己的一些生活片段,看似有很强的随意性,这就是“形散”;实际上,这些描述的东西却有一条思想的红线把它们串成一体,这就的“神不散”。

散文的魅力就在于“一散一不神不散”之间。

由于有了“散”,作家可以放开思路,放开笔端,运笔如风,不拘成法;由于有了“不散”,散文能深邃含蓄,包含感情,成为反映社会的有力武器。

3、散文有浓厚的主观情感
散文往往是作者真实情感的直接流露,抒情散文自不待言,叙事散文也往往寓情于事。

秦牧在《散文领域—海阔天空》中如此说:“文学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的。

它时常要求作者不回避表现自己。

诗和散文,对作者这种要求更加显著。

‘直诉胸臆’和倾泻感情的时候,如果一个作家回避自己,就不可能写出精彩动人的文字,也不可能给人任何亲切的感觉。

……真正动人的散文,那个作者的音容笑貌是总会浮现在读者面前的。

”可以这么说,在所有的文学样式里,散文作者是最直接向读者敞开自己心扉的。

4、散文有美的意境
散文看似平淡,但在平淡中往往有着深远的意境。

所谓意境,简单的说就是情景交融,把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与外界事物结合起来,融成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

读者欣赏散文就
要主动随作者一起进入这个境界,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脉搏。

5、散文语言优美
散文又被称为“美文”。

这“美”不仅在它的意境,还美在它的语言。

散文篇幅不长,也不像小说那样以描写的栩栩如生见长;它以语言的凝练取胜,它的诗意也有赖于语言的优美动人。

当然,不同的散文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典雅细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深沉老练;刘白羽的《长江三峡》热烈欢快;秦牧的《土地》明丽清新……但优秀的散文语言,一定有个总的语言特点,即:精粹简洁,富有绘画美和音乐美。

如果语言繁冗乏味,缺乏生活的鲜明的色彩和动人的旋律,即使有深刻的思想和较好的生活内容,也难以感动读者。

㈡、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

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

1980年转业回北京。

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200万字。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二、鉴赏要点: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自己对美好东西的热爱,揭示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东西一定是你的真爱这一人生感悟。

阅读时要用心体会。

2、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的“神”就是文章的主旨和情感。

读这篇散模欢ㄒ鲜兜阶髡咴谖恼轮兴泶锏摹岸陨囊恢终姘保巧凶畋蟮亩鳌?
3、散文的语言往往是美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阅读这篇散文,要用心体会语言美。

如“挂着露滴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巧,我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了一个玩笑。

但我真是如此的挚爱它们,觉得它们不可或缺。

绚烂的有刺的鲜花,象征着生活的美好和短暂的艰难,我愿有一束美丽的玫瑰,陪伴我到天涯。

”用细腻生动的文笔,描绘了鲜花的美好。

再如“诺大一张纸,在反复勾勒的班驳墨迹中,只残存下来一个字—‘笔’。

”一段,作者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告诉人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是自己真爱着的事业。

4、这篇文章结构清晰,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作者认为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第二部分,写出了作者对生命中五样东西的舍弃时的痛苦和无奈的过程,揭示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是自己真爱着的事业。

阅读时,要能够分清作者对其余四样东西的舍弃顺序,并用心体会其中的理由。

三、课前自学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斟酌zhēng zhuó甄别zhēn 偷觑qù
B、泵bèng 奢侈shēchì墓冢zhǒng
C、噗噗pū四肢百骸hái 纤巧qiān
D、商榷què瞠目结舌chēng 刹那间chà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脉膊度假貌合神离坐收鱼利
B、凋敝谍血既往不究金碧辉煌
C、辖制勘误层峦叠嶂墨守成规
D、沉缅幅员人才倍出反映问题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舍弃的顺序舍弃的理由舍弃时作者的心

四、课外延伸训练
带着村庄上路
卢年初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只能有出息点。

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那是一个炎热的晌午,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

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相对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

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

在寄宿的同学里,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辣椒。

这几道菜都是干的,耐放,很拌饭。

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先炒米,炒黄豆、芝麻,炒熟后,用石磨磨成粉,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

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我又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

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

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

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

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

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弥补我的家用,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在了大桌上。

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

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

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

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

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

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在一起聚会,在街道、在集市、在公园旁若无人地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

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把名利修炼成淡、成轻,这时,我的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

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有愿望回一趟村庄,回一趟家,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

村庄最初不认识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