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精讲课件)高二化学同步学习讲学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22·河北武强中学高二期中)2NO(g)+O2(g)⇌2NO2(g)体 系中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扩大容器体积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答案】C
3.(2020·安徽省怀宁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 释的是( ) 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B.700K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H < 0)反应 C.H2、I2、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D.SO2制SO3的反应要使用催化剂 【答案】A
B.X+Y<Z
C.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D
6.(2021·江苏南通市·高二开学考试)一定温度下,在两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容器编号 温度/℃ CH3OH(g)
c.原理中的“减弱”不等于“消除”,更不是“扭转”,即平衡移动不能将 外界影响完全消除,而只能减弱。 例如,平衡体系的压强为P,若其他条件不变,将体系的压强增大到2P,平 衡将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达到新平衡的体系,压强介于P—2P之间。
【典例】
“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热水
冰水
四.催化剂
使用正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相同,化学平衡不移动。
【思考与讨论】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没有影响?工业生产往往使用催化剂,其目 的是什么? 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所以使用催化剂 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但是可以改变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工业生产往往使用催化剂,其目的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 单位时间内的产量。
其它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
比较可逆反应两边气体计量系数和的相对大小, 若是等体积反应,则压强变化不影响平衡状态。 原因:v正、v逆改变程度相同,仍然相等,化学平衡不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
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
效果检测
1.(2021·长春市清蒲中学)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N2(g)+3H2(g)⇌2NH3(g)+Q(Q>0),改变条件,其平衡移动方向 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催化剂,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往正反应方向移动 D.移走氮气,往正方向方向移动 【答案】A
Z(g)+W(g),
5.(2022·山西·临汾第一中学校高二期末)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A(g)+yB(g) zC(g),达到平衡后测得
A的浓度为0.5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密闭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
来的一半,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7mol/L,则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C的体积分数降低
课堂导入
2.过程分析
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课堂导入
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3.方向判断 (1)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 (2)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2-1 向盛有2mL0.05mol/L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mL0.15mol/L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 将上述溶液平均分装在a、b、c三支试管中,向试管b中加少量铁粉,向试 管c中滴加4滴1mol/LKSCN溶液,观察b、c中溶液颜色变化,并均与试管a 对比。
【答案】D
本课结束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NO2 (g) ⇋ N2O4(g) △H=-56.9KJ/mol
红棕色
无色
实验2-2 50mL注射器吸入20mL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
实验
体系压强增大
体系压强减小
现象
Ⅰ中颜色先变深 后逐渐变浅
Ⅱ中颜色先变浅 后逐渐变深
结论
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 (气体分子数减少) 减少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气体分子数增多)
【归纳】其它条件不变时(单一变量), 1.浓度(g或aq)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2.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 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向移动; 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移动。 3.温度(适用于所有反应)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
其它条件不变时,改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g或aq): 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减少反应物浓度(或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在等温条件下,对于一个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当改变反应物 或生成物的浓度时,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可以判 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1)当Q=K时,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不移动。 (2)当Q<K时,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3)当Q>K时,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NO2 (g) ⇋ N2O4(g) △H=-56.9KJ/mol
红棕色
无色
实验
放进热水中
放进冷水中
现象
红色加深
红色变浅
结论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吸热反应方向) 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放热反应方向)
2NO2 (g) ⇋ N2O4(g) △H=-56.9KJ/mol
其它条件不变时: 红棕色
无色
4.在固定容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 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T/℃ 700 800 900 1000 1200 K 0.6 0.9 1.3 1.8 2.7
对该反应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温度不变,增加X的量,K增大 C.达平衡后,加入催化剂,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D.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D
三.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导航
课堂导入
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1.概念理解 (1)含义: 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浓度、压强、温度等反应条件 改变,原来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化学平衡会移动,在一段时间后 会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2)实质: 改变条件后,①v正≠v逆; ②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改变。
b加入少量铁粉
a对照组 c滴入4滴 1 mol·L-1 KSCN 溶液
a试管中溶液呈红色,b试管溶液红色变浅,c试管中溶液红色变深
【结论】 增大c(Fe3+)或c(SCN-)后,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Fe(SCN)3的浓度均增大,溶液红色加深;滴加少量铁粉, 由于Fe+2Fe3+===3Fe2+,使Fe3+的浓度减小,化学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减小,溶液红色变浅。
五.勒夏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及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平 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结论就是勒夏特列原理。
解读: a.原理仅适用于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不可逆过程或者未达到平衡的 可逆过程均不能使用该原理。
b.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一个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节 化学平衡
第二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本课件内嵌有高清视频供老师参考使用 视频: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本页可自行删除
【考纲要求】
一.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会根据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化 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二.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 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CH3OCH3(g )
H2O(g)

387 0.20
0.080
0.080
A.该Ⅱ反应的正反20应7为吸热0.反20应
0Hale Waihona Puke 0900.090B.向平衡后的容器Ⅰ中充入少量CH3OH,平衡不移动 C.达到平衡时的逆反应速率:vⅠ(H2O)<vⅡ(H2O)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CH3OH 0.15 mol、CH3OCH3 0.15 mol和H2O 0.10 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