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必修)(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宁市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必修)(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3题;共72分)
1. (6分)下列天体和天体系统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 . 太阳系—木星—冥王星
B . 宇宙—太阳系—银河系
C . 太阳系—地月系—月球
D . 太阳—地球—哈雷彗星
2. (2分) GPS技术给测绘界带来了一场革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利用GPS技术,测量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的程度
B . 与传统的手工测量手段相比,GPS技术有着测量精度高的优点
C . GPS技术操作简便,仪器体积小,便于携带
D . 当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资源勘查、地壳运动观测、地籍测量等领域
3. (2分) (2017高一下·台州月考) 2013年2月15日中午时分,俄罗斯发生天体坠落事件,产生大量碎片,陨星形成了“陨石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天体坠落现象常发生,但“陨星”落入陆地的情况不多。

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 . 大气层厚度
B . 聚落分布
C . 大气环流状况
D . 海陆分布
(2)
下列有关俄罗斯“陨石雨”发生时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 此时江淮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 . 此季节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C . 此季节正值蒙古高压势力强劲时
D . 此季节非洲南端气候温和多雨
4. (2分) (2018高一上·钦州月考) 下列关于太阳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太阳活动和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B . 太阳活动对部分地区的短波通信会造成严重干扰
C . 太阳活动的高峰期会引起地球上的“磁暴”现象
D . 太阳活动会使得地球上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频发
5. (2分)下图中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同,但b处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a处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到达b处的太阳辐射少
②b处的地面辐射强
③b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④b处大气的保温效应差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6. (4分)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 .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 .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 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 . 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7. (2分)太阳巨大的辐射能量来自()
A .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B . 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C . 太阳表面剧烈的太阳活动
D . 太阳表面的磁爆炸
8. (4分)下列现象中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 . 月相的变化;
B . 大气的运动;
C . 石油、煤炭形成;
D . 极光的形成
9. (2分)下列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岩石圈是地壳的一部分
B . 岩石圈是地幔的一部分
C .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的一部分
D .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10. (4分)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 . 地壳
B . 岩石圈
C . 地幔
D . 地核
11. (4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
A . 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
B . 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
C . 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D . 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
12. (4分) (2016高一上·邢台月考) 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下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 . 岩浆岩
B . 变质岩
C . 沉积岩
D . 花岗岩
(2)
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3. (2分) (2018高一上·广安期末) 下图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也不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该关系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A . 100cm/s
B . 200cm/s
C . 300cm/s
D . 400cm/s
(2)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就会发生沉积。

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A . 黏土、粗砂、砾石、石块
B . 黏土、石块、粗砂、砾石
C . 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 . 石块、砾石、粗砂、黏土
14. (4分) (2013高一上·杭州期中) 读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下题.
(1)
四幅图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2)
对①②③④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①处的内力作用主要是张力作用
B . ②处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 . ③处主要发育在河流的中上游
D . ④处常形成沟谷、河流
15. (4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
B . 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是古登堡界面
C . 横波可以通过地核
D .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16. (2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
A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B . 地表淡水资源的数量
C . 年降水总量的多少
D . 地表水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
17. (2分)能够使陆地上的淡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是()
A . 海上内循环
B . 海陆间循环
C .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D . 生物循环
18. (2分)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则通过地心,与此人所在地点相对的地理位置是()
A . 160°E,23.5°N
B . 20°W,23.5°N
C . 160°E,23.5°S
D . 20°W,23.5°S
19. (2分) (2013高一上·安溪月考) 如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题.
(1)
此刻,乙地风向是()
A . 西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东北风
(2)
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甲地至丙地之间气象要素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20. (4分)(2019·金山模拟) 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读对应正确的是()
A . ①是反气旋②是气旋
B . ①是低压系统②是高压系统
C . ③是暖锋④是冷锋
D . ③是准静止锋④是冷锋
21. (4分)病、虫、鼠害等生物灾害发生的共同的原因是()
A . 气候变异造成的不良环境
B . 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数量失去平衡
C . 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
D . 外来毒原体的入侵
22. (4分) (2016高一下·衡阳期中) 世纪的前十年。

下表为2011年我国投资移民的热门目的地统计表。

第三次移民高潮对我国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 减轻了我国的就业压力
B . 导致人才外流,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
C . 加重了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压力
D . 加快了老龄化步伐
23. (4分) (2017高一下·三台月考) 下表为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

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
北京市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
A . 自然增长率增加
B . 迁入量增加
C . 出生率增加
D . 死亡率下降
(2)
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
A . 环境承载量约为2300万人
B .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3000万人
C . 环境承载量约为1961万人
D .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2300万人
(3)
与合理人口容量不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 .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 科技发展水平
C .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D . 消费水平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24. (20分) (2018高一上·长春期末) 读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乙地空气________(上升或下沉);丙、丁两地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丁之间热力环流模式为________(顺或逆)时针。

(3)图中甲、乙两地中,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________地,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若此时为白天,则表示陆地的是________地,表示海洋的是________地。

25. (5分) (2013高一上·济宁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________,夏季盛行________风,从②到①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
③处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__.
(3)
丁附近是否可以建水库?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6. (2分) (2014高一下·兰陵期中) 读我国部分省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图A和人口分布密度
统计图B,回答下列问题.
(1)
习惯上,当一个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时,说明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从图A中可以看出我国的________等省市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试分析这些地区老龄化产生的原因:________.(2)
以图B为依据,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具有什么特点?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3题;共72分)
1-1、
2-1、
3-1、
3-2、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2-2、
13-1、
13-2、
14-1、
14-2、
15-1、
16-1、
17-1、
18-1、
19-1、
19-2、
20-1、
21-1、
22-1、
23-1、
23-2、
23-3、
二、综合题 (共3题;共27分)
24-1、
24-2、
24-3、
25-1、
25-2、
25-3、
26-1、
2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