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 .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约为2 A
B . 成人正常两步间距2.5 m
C . 普通中学生从一楼爬到三楼教室做的功约1 500 J
D . “暖如春”是冬季室内供暖温度的基本标准约为18℃
2. (2分) (2018九下·弥勒月考) 近年来,为了控制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区禁止汽车鸣笛、道路两边种花植树、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等措施。
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如图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 . “海市蜃楼”
B . “杯弓蛇影”
C . “镜花水月”
D . “立竿见影”
4.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在15℃的温度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⑤大冶中心城区4月30日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5. (2分)(2018·乐山) 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A . 蜡烛燃烧留出的烛"泪"
B . 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 . 冬天河水结"冰"
D . 厨房蒸笼上的"白汽"
6. (2分)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智能机器人Troika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
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 机器人的声音与运动员的声音音色不同
D .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7. (2分) (2018八上·运城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属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 .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 .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
D . 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 ℃
8. (2分) (2017九上·四川期末)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真伪
B .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
C . 看到河水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
D . 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9. (2分) (2018八上·乌鲁木齐期末) 下列光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 . 雨后的彩虹
B . 小孔成像
C . 池水映明月
D . 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10. (2分) (2017八上·武清期中) 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 (2016八上·深圳期中) 小春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用如上方法给她检查视力,根据图中的数据正确选项()
A . 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
B . 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
C . 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
D . 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
12. (2分)在炎热的夏天,城市街道上经常有洒水车:洒水,以降低路面的温度,这是利用了()
A . 洒水后减少了路面热量的散发
B . 水的温度低,从而有效地降低路面的温度
C . 洒水后增加路面热量的对流
D . 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路面温度有所降低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5分)
13. (1分) (2019八上·涡阳月考) 1994年,苏梅尔一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碎片撞向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身处地球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这是因为________。
14. (2分) (2019八上·泉山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种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___来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时液柱向________(左/右)移动。
15. (3分) (2018八上·扬州期中)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 ;紫外线灭菌灯和型超声波检测仪是医院中常用设备,若紫外线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 ,则v1________v2( / /=);对于①验钞机、②电视机遥控器、③声呐探测鱼群④预报台风地震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16. (2分)(2017·思茅模拟) 如图所示,在一些大型演出中,人们会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制造出“云雾缭绕”的场景.由于干冰发生________变成气态,大量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而变成了液态的白雾(以上两空都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7. (3分)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__min;加热至第10min时,物质的状态为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为:________。
18. (2分)(2019·长春模拟) 小致同学身高1.8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
由于光的________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
19. (7分) (2019八上·江都月考) 厨房里处处都有物态变化(本题除选填外,其他空只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一杯水的前世今生充满了神奇,人们通常的饮用水约 70%来自于固体冰川________形成的淡水,图甲是水壶烧水的情景,“白气”的形成是水经历了先________后________的过程。
(2)舌尖上的美味离不开肉,图乙是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一块冻肉,过一会儿看到其表面有一层“白粉”,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触摸片刻会感觉手指被“黏”住了,这是因为冻肉上的冰遇热熔化成水后又________的原因。
(3)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光滑细嫩的冻豆腐(图丙)涮火锅必备,它经冷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小孔产生的原因是豆腐里的水________(选填“先凝固后汽化”、“先汽化后凝华”或“先凝固后熔化”)而形成的.此时,端上来的一盆海鲜,仙雾缭绕美轮美奂,如图丁所示,这是利用干冰________吸热形成的.
20. (2分)红色三角梅在阳光下十分鲜艳,它反射了太阳光中的________色光;若只被蓝光照射,该三角梅看起来是________色的。
21. (1分)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________ 传播声音。
(选填“能”或“不能”)
22. (2分)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________ 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________ 定律。
三、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23. (5分)(2020·邵阳)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根据平面镜中的像画出物体。
四、实验题 (共5题;共23分)
24. (7分) (2018八上·郾城期中)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
(2)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给水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4)图中(a)、(b)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4min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6min,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0123456789
温度T/℃0929496989898959898停止加热,沸腾停止,说明沸腾过程需要________(吸/放)热.
25. (1分)图中是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时所做的实验。
将蒙有橡皮膜的金属盒作为探头与压强计相连,在一个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金属盒放在水中不同的位置,实验现象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26. (4分)如图甲是小婧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婧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它能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实验时,小婧同学应在________(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像的位置A′、B′、C′与对应物的位置A、B、C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为了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否为虚像,接下来小婧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7. (6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_______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
28. (5分)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_ 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__ ℃.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 ℃;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_ ℃.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五、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29. (5分)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碾碎的卫生球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25分)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19-2、
19-3、
20-1、
21-1、
22-1、
三、作图题 (共1题;共5分)
23-1、
四、实验题 (共5题;共23分) 24-1、
24-2、
24-3、
24-4、
25-1、
26-1、
26-2、
26-3、
26-4、
27-1
、
27-2、
27-3、
28-1、
28-2、
五、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29-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