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古诗二首所见苏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古诗二首所见苏教版
4、教师领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个别字的发音。
5、要求学生朗读古诗,画 / 号表示停顿。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中看到的画面。
图中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
(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
)
这是我们看到的,想象一下,他还在干什么?
(他在唱歌)
2、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振:传遍的意思。
“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师:他的歌声怎么样?诗人是怎么描述的?
生:他的唱歌优美动听、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过渡语:作者袁枚看到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听到那悦耳的歌声,正欣赏着,突然,歌声停了,为什么呢?
2、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意欲:在诗中的意思是“心想”。
捕:“捉”的意思。
鸣蝉:“正在鸣叫的知了。
提问:谁来说说为什么歌声停了?
(学生举手回答)
3、多可爱的孩子啊,多美的古诗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出示古诗、请个别学生来读一读)
四、背诵古诗。
采用多种方法背诵这首古诗,看看谁先背会。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大部分同学都已经背诵下来了,大家课后再去感受古诗中描写的美景吧!
板书设计:
所见
牧童黄牛
林樾鸣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