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摘要】为评估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60例,分成硬全联合组(GE)和全凭静脉麻醉组(GR和GS)。

GE采用硬膜外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GR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GS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病人诱导前、插管时、充气5min、切胆、取胆,拔管 1、5 、10 min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时间、应用麻黄素、阿托品的次数,丙泊酚、瑞芬用量及使用拮抗药的情况。

结果,三组病人麻醉时间,阿托品使用次数,麻醉清醒情况及发生费用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E组在插管、切皮时低血压发生率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全凭静脉麻醉可以取得和硬全联合麻醉相似的围术期麻醉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丙泊酚
随着靶控输注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微量泵在麻醉中应用的逐渐增多[1],速效和超短效静脉麻醉药(丙泊酚)、新型麻醉性镇痛药(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等镇静、镇痛药物的临床应用,全凭静脉麻醉的可控性明显改进,使静脉麻醉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2]。

本文比较了全凭静脉麻醉和硬全联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病人60例,
ASA I~Ⅱ级,年龄21~76岁,身高156~178cm,体重46~103kg,男27例,女33例,术中诊断胆囊炎、胆石症47例,胆囊息肉13例。

随机分成GE组、GR组和GS组,每组20例。

1.2 麻醉方法术前1h肌注苯巴比妥钠0.1g和阿托品0.5mg,常规开放静脉。

GE组:病人T9-10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管,平卧后推注2%利多卡因3mL,出现麻醉平面并无全脊麻发生、回抽无血后推注0.5%罗哌卡因8~10mL,开始全麻诱导;GR组和GS组:病人直接进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

GR和GE两组诱导药物及顺序相同:咪唑安定0.05mg/kg,丙泊酚效应部位靶控输注(TCI采用TCI-I型注射泵),浓度1.5μg/mL,瑞芬太尼1μg/kg 静脉推注后微量泵(TERUMO TE-312型)泵入,罗库溴铵0.45 mg/kg 静推。

GS组诱导时使用舒芬太尼0.4μg/kg 静脉推注代替瑞芬太尼。

术中维持:GE组:瑞芬太尼0.15~0.2μg/(kg·min),硬膜外间断追加局麻药0.5%罗哌卡因3mL/次,GR 组:瑞芬太尼0.3~0.4μg/(kg·min),GS组间断追加舒芬太尼0.15μg/(kg·次),三组均TCI维持丙泊酚浓度1.5μg/mL,根据肌松监测及手术的情况间断追加罗库溴铵5~10 mg。

在手术至要取出胆囊时,GE组停止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泵入,GR和GS组停止丙泊酚泵入,GR 组维持瑞芬太尼0.1μg/(kg·min)泵入至手术结束前,停止瑞芬太尼前给予芬太尼0.5μg/kg静注。

三组病人均在清醒、对答切题,Steward 苏醒评分达4分,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观察10min,充分吸氧吸痰,保持SpO2 95%(不吸氧)以上,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与评分观察病人诱导前、插管时、充气5min、
切胆、取胆,拔管 1、5 、10 min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收缩压下降低于基础值30%或低于90mmHg,给予麻黄素6mg静脉推注,心率低于55次/分,给予阿托品0.25~0.5mg静脉推注。

术毕清醒以Steward苏醒评分法给予评分:满分是6分,凡达4分以上者,给予拔除气管导管。

记录麻醉时间(从麻醉诱导开始至拔管时)、应用麻黄素、阿托品的次数,丙泊酚、瑞芬用量及使用拮抗药的情况,记录病人拔管后1、5min时的Steward苏醒评分。

同时记录三组病人费用的支出。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病人的年龄、身高、体重、阿托品使用次数(GE组5例,GR组4例,GS组4例),发生费用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GE组在插管、切皮时低血压发生率与其它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除2例病人由于手术时间较预期偏短而使用新斯的明、阿托品合剂拮抗外未再使用其他拮抗剂。

所有病人均无麻醉和手术并发症。

3 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以往都存在镇痛不足、维持深度难以掌握、生命体征不稳定、术毕清醒较差、需拮抗、躁动明显等缺点[3],硬全联合麻醉克服了全凭静脉麻醉的许多缺点,而逐渐成为胸腹盆腔的主要麻醉方式[4]。

由于硬膜外麻醉提供了良好镇痛与肌松作用,减少了应激反应,使术中维持只需表1 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GR和GS组相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