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代胡壮麟语言学课件Chapter 8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皇后号。)
b. 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我把手表遗赠给我弟弟。) c. I bet you sixpences it will rain tomorrow. (我用六便士跟你打赌明
天会下雨。)
d. I promise to finish it in time. (我答应按时完成。) e. I apologize. (我道歉。) f. 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 (我宣布会议开始。) g. I warn you that the bull will charge. (我警告你这头公牛会撞人。)
Language in Use 10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Act and locutionary(发话) – utterance meaning of illocutionary(行事)– purpose doing things perlocutionary(取效)– effect
Language in Use 4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semantic (related to words and sentences) (语义学/固定意义)
Meaning contextual (related to utterances) (语用学/附加意义) 但在文献中,"sentence句子"和"语句"并不总是分 得很清楚的。研究这种意义的学科叫语用学 pragmatics。因为这种意义部分来自语言的使用环 境,语用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pragmatics=meaning – semantics (语用学意义=意义 – 语义学意义)。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Language in Use
Meanings of “meaning”
lexical traditional structural
conceptual(概念) connotative(内涵) social approaches functional associative affective(情感) reflected collocative(搭配) thematic(主位)
Language in Use 8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In fact, there is no apparent distinguish between performatives and constatives.例如发誓,可以说"I promise",也可以说"I give my word for it"。另一方面, 所谓的表述句也可能必须满足其中的某些条件。例如,说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法国现在的国王是个 秃子)"是不合适的,就像一个没有手表的人说"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我把我的手表遗赠给我弟弟)一样。 他们都假定某种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存在。而且表述句中, 说话人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例如,我们 不能说"The cat is on the mat, but I don't believe it.(猫在垫 子上,但是我不相信)”
Language in Use 14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但是奥斯汀主张还是把语力(force)与意义(meaning) 区分开,后者只用作狭义,只指较稳定的固有的 意义。语力(force),或者叫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相当于说话者意义、语境意义或附加意义, 可以译成汉语的"言外之意"。不过illocutionary act 不能翻译成"言外行为",因为前缀il的意思是"在… 里面",而不是否定。
Language in Use
15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说话可以看成做事的第三种意义,涉及话语对听 话人产生的效果。通过告诉听话人某事,说话人 可以改变听话人对某件事的观点,或者误导他, 让他惊奇,诱导他做某事,等等。不管这些效果 是否符合说话人的本意,它们都可以看作说话人 行为的一部分。这种行为,叫做取效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这个概括性更强的理论适用于所有的句子。前面 所讲的施为句只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的行事语 力(illocutionary force)已由施为性动词清楚地表明。
pragmatic(语用)
Language in Use 2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假定有人对你说“You're a fool(你是个傻子)”,你 一般都会反问:“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 这并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句子中各词的意思,也不 是因为句子的结构太复杂,让你难以理解。你清 楚地知道you指谁,fool是什么涵义,也知道句子 的结构。你不知道的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究竟是什 么意思,有什么意图。或者,你知道说话人的意 图,却想用“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 来反驳对方的说法。你这里用的并不是句子的概 念意义。
Language in Use
12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然而,奥斯汀认为在发话行为中还有一种行为," 在实施发话行为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实施另一 种行为,例如: 提出或回答问题,提供信息、保证 或警告,宣告裁定或意图,公布判决或任命,提 出申诉或批评,作出辩认或描述,等等"。例如, 当有人说"Morning!"时,另一个人问"他做了什 么?”我们完全可以回答:"他表示了问候。"
Language in Use
13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换句话说,我们说话时,说明了我们的说话目的, 我们希望怎样被理解,也就是奥斯汀说的具有一定 的语力(force)。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 "Morning!"有问候的语力,或者说,它应该被理解 成问候。这是说话可以是做事的第二种意义,这种 行为叫行事行为。奥斯汀承认语力(force)可以被看 成意义(meaning)的一部分,这时的意义是广义的。 就我们刚才讨论的例子,我们也可以说"他的意思 是问候"。在本章开头的那个反问句"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中,mean也是广义的。
Language in Use 6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相反,化学老师在演示实验时说的例8-2,却不是施为句。 它只是描述了说话人说话的同时在做什么。说话人不能通 过说这句话把液体倒入试管,他必须同时做倒液体的动作。 否则,我们可以说他作了虚假陈述。该句子叫表述句 (constatives)。 例8-2 I pour some liquid into the tube. (我把一些液体倒入试管。)
Language in Use
7
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虽然施为句没有真假,但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是合适的。 我们把奥斯汀提出的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简化如下: A. (i)必须有一个相应的规约程序(There must be) a relevant conventional procedure。且 (ii)相关、合适的参与者和环境The relevant, appropriate participants and circumstances。 B. 该程序必须正确全面地得到执行executed (i)correctly and (ii)completely。 C. very often,(i)有关人员必须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with the requisite thoughts, feelings and intentions。且(ii) 能付诸实际行动actions to follow up。
Language in Use
11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根据他的观点,说话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被看成做 事。第一种是普通意义。In this sense, when “Morning!” is heard,we may ask:“What did he do?", but not “What did he say?"。答案可以是他发出了 一个声音,单词或者句子 – " Morning"。这种意义 上的行为叫作发话行为(locutionary act)。
Language in Use 5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例8-1 施为句 a.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 (我把这只船命名为伊丽莎
Language in Use 9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Pedestrians are warned to keep off the grass.(行人禁止践踏 草坪。) Turn right.(向右转。) I find you guilty.(我裁决你有罪。) You did it.(你犯了罪。) Thank you. I state that I„m alone responsible.(我声明我承担全部责任。) 换句话说,施为句和表述句的区分很难维持,所有的句子 都能用来做事。
Language in Use
3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这种意义与我们在 语义学semantics中研究的意义不同,对它的解释 更多地依赖于说话人是谁,听话人是谁,什么时 候在什么地方说这句话。总之就是取决于语境。 有时称为“说话者意义speaker’s meaning”、“语 句意义utterance meaning”(“utterance语句”可以定 义为实际运用中的语言片段或单位。 从这种角度,我们可以把意义分成两类:一类是与 词和句子相关的意义;另一类是与语句相关的意义。 词和句子是语言系统的抽象单位;语句是实际运用 中的语言的单位。
b. 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我把手表遗赠给我弟弟。) c. I bet you sixpences it will rain tomorrow. (我用六便士跟你打赌明
天会下雨。)
d. I promise to finish it in time. (我答应按时完成。) e. I apologize. (我道歉。) f. I declare the meeting open. (我宣布会议开始。) g. I warn you that the bull will charge. (我警告你这头公牛会撞人。)
Language in Use 10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Act and locutionary(发话) – utterance meaning of illocutionary(行事)– purpose doing things perlocutionary(取效)– effect
Language in Use 4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semantic (related to words and sentences) (语义学/固定意义)
Meaning contextual (related to utterances) (语用学/附加意义) 但在文献中,"sentence句子"和"语句"并不总是分 得很清楚的。研究这种意义的学科叫语用学 pragmatics。因为这种意义部分来自语言的使用环 境,语用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语言使用的学科。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pragmatics=meaning – semantics (语用学意义=意义 – 语义学意义)。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Language in Use
Meanings of “meaning”
lexical traditional structural
conceptual(概念) connotative(内涵) social approaches functional associative affective(情感) reflected collocative(搭配) thematic(主位)
Language in Use 8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In fact, there is no apparent distinguish between performatives and constatives.例如发誓,可以说"I promise",也可以说"I give my word for it"。另一方面, 所谓的表述句也可能必须满足其中的某些条件。例如,说 "The present King of France is bald(法国现在的国王是个 秃子)"是不合适的,就像一个没有手表的人说"I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我把我的手表遗赠给我弟弟)一样。 他们都假定某种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存在。而且表述句中, 说话人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例如,我们 不能说"The cat is on the mat, but I don't believe it.(猫在垫 子上,但是我不相信)”
Language in Use 14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但是奥斯汀主张还是把语力(force)与意义(meaning) 区分开,后者只用作狭义,只指较稳定的固有的 意义。语力(force),或者叫行事语力(illocutionary force),相当于说话者意义、语境意义或附加意义, 可以译成汉语的"言外之意"。不过illocutionary act 不能翻译成"言外行为",因为前缀il的意思是"在… 里面",而不是否定。
Language in Use
15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说话可以看成做事的第三种意义,涉及话语对听 话人产生的效果。通过告诉听话人某事,说话人 可以改变听话人对某件事的观点,或者误导他, 让他惊奇,诱导他做某事,等等。不管这些效果 是否符合说话人的本意,它们都可以看作说话人 行为的一部分。这种行为,叫做取效行为 (perlocutionary act)。 这个概括性更强的理论适用于所有的句子。前面 所讲的施为句只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的行事语 力(illocutionary force)已由施为性动词清楚地表明。
pragmatic(语用)
Language in Use 2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假定有人对你说“You're a fool(你是个傻子)”,你 一般都会反问:“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 这并不是因为你不知道句子中各词的意思,也不 是因为句子的结构太复杂,让你难以理解。你清 楚地知道you指谁,fool是什么涵义,也知道句子 的结构。你不知道的是说话人说这句话究竟是什 么意思,有什么意图。或者,你知道说话人的意 图,却想用“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 来反驳对方的说法。你这里用的并不是句子的概 念意义。
Language in Use
12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然而,奥斯汀认为在发话行为中还有一种行为," 在实施发话行为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在实施另一 种行为,例如: 提出或回答问题,提供信息、保证 或警告,宣告裁定或意图,公布判决或任命,提 出申诉或批评,作出辩认或描述,等等"。例如, 当有人说"Morning!"时,另一个人问"他做了什 么?”我们完全可以回答:"他表示了问候。"
Language in Use
13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换句话说,我们说话时,说明了我们的说话目的, 我们希望怎样被理解,也就是奥斯汀说的具有一定 的语力(force)。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 "Morning!"有问候的语力,或者说,它应该被理解 成问候。这是说话可以是做事的第二种意义,这种 行为叫行事行为。奥斯汀承认语力(force)可以被看 成意义(meaning)的一部分,这时的意义是广义的。 就我们刚才讨论的例子,我们也可以说"他的意思 是问候"。在本章开头的那个反问句"What do you mean?(你什么意思)”中,mean也是广义的。
Language in Use 6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相反,化学老师在演示实验时说的例8-2,却不是施为句。 它只是描述了说话人说话的同时在做什么。说话人不能通 过说这句话把液体倒入试管,他必须同时做倒液体的动作。 否则,我们可以说他作了虚假陈述。该句子叫表述句 (constatives)。 例8-2 I pour some liquid into the tube. (我把一些液体倒入试管。)
Language in Use
7
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虽然施为句没有真假,但必须满足一些条件才是合适的。 我们把奥斯汀提出的合适条件(felicity conditions)简化如下: A. (i)必须有一个相应的规约程序(There must be) a relevant conventional procedure。且 (ii)相关、合适的参与者和环境The relevant, appropriate participants and circumstances。 B. 该程序必须正确全面地得到执行executed (i)correctly and (ii)completely。 C. very often,(i)有关人员必须有相关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with the requisite thoughts, feelings and intentions。且(ii) 能付诸实际行动actions to follow up。
Language in Use
11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2 illocutionary act行事行为理论(by Austin) 根据他的观点,说话可以在三种意义上被看成做 事。第一种是普通意义。In this sense, when “Morning!” is heard,we may ask:“What did he do?", but not “What did he say?"。答案可以是他发出了 一个声音,单词或者句子 – " Morning"。这种意义 上的行为叫作发话行为(locutionary act)。
Language in Use 5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例8-1 施为句 a.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 (我把这只船命名为伊丽莎
Language in Use 9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8.1 Speech act theory言语行为理论(by Austin) 8.1.1 (performatives)施为句和(constatives)表述句
Pedestrians are warned to keep off the grass.(行人禁止践踏 草坪。) Turn right.(向右转。) I find you guilty.(我裁决你有罪。) You did it.(你犯了罪。) Thank you. I state that I„m alone responsible.(我声明我承担全部责任。) 换句话说,施为句和表述句的区分很难维持,所有的句子 都能用来做事。
Language in Use
3
Chapter 8
Language in Use
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这种意义与我们在 语义学semantics中研究的意义不同,对它的解释 更多地依赖于说话人是谁,听话人是谁,什么时 候在什么地方说这句话。总之就是取决于语境。 有时称为“说话者意义speaker’s meaning”、“语 句意义utterance meaning”(“utterance语句”可以定 义为实际运用中的语言片段或单位。 从这种角度,我们可以把意义分成两类:一类是与 词和句子相关的意义;另一类是与语句相关的意义。 词和句子是语言系统的抽象单位;语句是实际运用 中的语言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