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多芳皮山找水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多芳皮山找水记
4月上旬的一天,记者来到皮山县采访,听说的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陈多芳一行6人正在皮山县沙漠里做水文地质物探,记者兴起了去探访的念头。

皮山县地处沙漠边缘,水资源一直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查清家底,合理布局,加快编制皮山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沙漠地区水文地质物探。

下午4点40分,记者跟随援疆干部、皮山县水利局副局长陈新宇向县城西偏北23度的戈壁滩行进,“我们的勘测集中在阿克坦区域和巴西拉克区域各50平方公里的区域,现在找水的阿克坦地区设定了68个测点,已经完成了3个剖面23个点的勘测”,指着一张“皮山县(阿克坦区块)物探找水布点位置图”陈新宇说。

车在沙漠上走了半个多小时,只看到光秃秃的沙漠和戈壁,并没有半点人烟。

在沙漠上绕了很久,已经下午6点多了,我们只好往回走,打算在砂场的路口等着勘测队回来。

终于回到砂石场的路口。

附近乡里的民兵也等在这里,勘测队进沙漠找水,中午吃饭等后勤保障就由他们负责。

等了很久,7点多才看到勘测队的3辆车从带着漫天尘土归来,记者急忙挤进陈多芳的车子里了解情况。

今年75岁高龄陈多芳精神矍铄,他告诉记者,皮山的绿洲被沙漠分割成54个小片,绿洲越小对沙漠化的抗侵蚀能力就越差,要想发展就必须摸清水资源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家底。

别看这里现在是沙漠,也曾经是海洋,后来还有河道,因为地质变动这里的河流从地上变成地下,勘探队的任务就是找到地下水源,方便为今后皮山的发展布局。

“地下水也有浅层、中层、深层,只有3个层次布局合理的开发才能保证地下水持续供给,否则会难以为继。

”陈多芳告诉记者,因为沙漠找水在国内还是第一次,所以从去年接到任务起他和同事做了大量的资料准备,决定采取激电电阻找水等3种方法找水。

今年3月10日开始进入沙漠作业,“刚开始心里没底,睡不着觉,现在有了初步成果,能睡着觉了!”
陈多芳拿出几张图给记者看,在“二十线等断面图”上标着一眼农民打的90米深井,因为打在河漫滩上而不是河道中心,所以水量不是很理想。

指着《二十四线等断面图》上一片曲线密集的区域,陈多芳激动地说:“这里显示有3个水源丰富的地区,是这次找水的初步战果。


勘测队一行6人中,除了75岁的陈多芳还有65岁的徐长顺,年龄最小的印红军刚工作不久,1987年才出生,被大家戏称为“80后”。

刚来皮山时大家都不太习惯,因为干燥上火出现流鼻血、嘴巴干裂等问题。

每天早晨10点钟进沙漠,下午6点出来,在沙漠里风吹日晒一天,中午就着矿泉水吃点馕,吃不惯抓饭也要吃,“馕上面沾满沙子,吃的时候要甩一甩”。

陈多芳告诉记者,午饭不回县城吃每天可以做4、5个测点,否则只能做3个。

这次沙漠找水不仅是皮山新建15万亩绿洲的基础,而且沙漠找水的经验也将在全国推广,再苦再累大家也觉得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