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常考习题A(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施工组织概论
1、公路建设的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其资金来源有哪些?
答:公路建设的内容:公路的小修、保养;公路工程的大中修与技术改造;公路工程基本建设。

公路建筑产品的特点:产品的固定性、产品的多样性、产品形体的庞大性、产品部分结构的易损性。

公路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施工流动性大,施工协作性高,施工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

资金来源是:凡属于固定资产的维修、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由交通经费即养路费开支;而扩大再生产中的新建公路和新建大中桥等基本建设投资开支。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目的,任务是什么?
答:施工组织设计:从工程的全局出发,按照客观的施工规律和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统筹考虑施工活动中的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主要因素后,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资源消耗等做出的科学而合理的安排。

施工组织研究的目的是:从人力、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这五个主要因素进行科学而合理的安排,使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得以实现有组织、有计划、均衡地施工,使整个工程在施工中取得时间上消耗少、工期短;质量上精度高、功能好;经济上资金省、成本低。

任务:确定开工前必须完成的各项准备工作;计算工程量、合理部署施工力量、确定劳动力、机械、材料等的需要量和供应方案;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具;安排施工顺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地上的设备停放场、料场、仓库、办公室、预制场地等的平面布置;制定确保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的有效技术措施。

第二章施工过程组织原理
1、施工过程组织的原则是什么?保持施工过程连续性的意义是什么?
答:施工组织的原则是:施工过程的连续性,施工过程的协调性、施工过程的均衡性、施工过程的经济性。

保持施工过程连续性的意义是:可以缩短建设周期,减少在制品数量,节省流动资金,可以避免产品在停放等待时引起的损失,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2、施工过程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解决问题是什么?
答:施工过程时间组织解决的问题是:解决项目的施工作业方式,以及施工作业单位(工序)的排序和衔接问题。

施工过程空间组织解决的问题是:解决作业单位的设置问题和各种生产、生活、运输、行政等设施的空间分布问题,亦即施工平面设计。

3、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方式及特点是怎样的?
答:作业方式:顺序作业法、平行作业法、流水作业法。

特点:顺序作业法:总工期长,劳动力需要量较少,周期起伏不定。

材料供应作业班组的作业是间歇的,在工种和技工的使用上形成极大的不合理。

平行作业法:总工期短,劳动力需要量增加,设备、机具供应不易实现,出现人力高峰,易形成窝工,增加生活福利设施的支出,材料供应集中而间歇。

流水作业法:工期适中,劳动力得到合理的利用,避免了短期内的高峰现象,在整个施工期内显得均衡一致。

当各专业队都进入流水作业后,机具和材料的供应与使用都稳定而均衡。

流水作业法是组织专业队施工,工程质量有保证。

4、对下表工程进行排序,并绘制施工总工期图.
1# 2# 3# 4# 5#
任务
工序
准备8 7 9 5 7
挖基 2 4 5 2 1
砌基 4 5 8 3 3
解:此项目为三工序五施工段的工程项目,进行最优排序,应先进行工序合并。

t amin=t4a=5= t bmax=t3b=5 符合工序合并的条件。

ⅰⅱⅲⅳⅴ
将a、b工序合并为a+b:10 11 14 7 8
将b、c工序合并为b+c: 6 9 13 5 4
从a+b和b+c中找出最小的施工周期t min=t5(b+c)=4,后续工序,将5#任务排在最后第五施工。

从a+b 和b+c 中找出最小的施工周期t min =t 4(b+c )=5,后续工序,将4#
任务排在第四施工。

从a+b 和b+c 中找出最小的施工周期t min =t 1(b+c )=6,后续工序,将1#
任务排在第三施工。

从a+b 和b+c 中找出最小的施工周期t min =t 2(b+c )=9,后续工序,将2#任务排在第二施工。

3#
任务排在第一施工。

最优施工顺序为:3#
、2#
、1#
、4#
、5#
16C
进度A B 工序
84③

12②③




3224
②20①①④④2840
⑤36⑤
5、对下表工程进行最优排序,确定最短总工期并用1-5号施工顺序的总工期进行对比.
任务
工序 1# 2# 3# 4# 5#
a 10 2 6 9 4
b 4 3 2 4 5 c
8
5
9
6
7
解:t 2c =5=t imin = t 5b =5=t imax 符合条件2,可进行工序合并。

1 2 3 4 5 a+b 14 5 8 13 9 b+c 12 8 11 10 12 t 2(a+b ) =5=t imin 先行工序,2#
任务应排在第一施工。

t 3(a+b ) =8=t imin 先行工序,3#
任务应排在第二施工。

t 5(a+b ) =9=t imin 先行工序,5#
任务应排在第二施工。

t 4(b+c ) =10=t imin 后续工序,4#任务应排在第五施工。

1号任务应排在第四施工。

最优施工顺序为:2#
、3#
、5#
、1#
、4#


C
进度A B 工序


4
Ⅲ8ⅢⅤⅤ12
16Ⅳ


36Ⅰ

20
24Ⅳ32Ⅳ28
44
40
按1-5的自然顺序:

C
A B 工序
进度Ⅱ12

4
8Ⅱ

ⅢⅢ16
20Ⅳ



32


24
Ⅴ28Ⅴ364052
4448
20、流水施工有哪些主要参数,其定义是什么?
答:施工过程数:将一个最后的施工过程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工艺特点的个别施工过程,其数量为施工过程数,即工序数。

流水强度: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称流水强度。

流水节拍:某施工过程在某个施工段上的持续时间。

流水步距:两个相邻的施工队先后进入第一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

流水开展期:从第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起,至最后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止的时间间隔。

作业面:安置工人操作和布置机械地段的大小。

施工段:把劳动对象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同的段。

6、确定流水步距及划分施工段的目的是什么?
答:确定流水步距的目的:保证作业组在不同的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不出现窝工现象。

划分施工段的目的:保证不同工种在不同作业面上同时工作,为流水作业创造条件。

7、流水施工有哪些类型,其定义是什么,总工期如何计算?
答:流水施工包括:全等节拍流水、成倍节拍流水、分别流水和无节拍流水。

全等节拍流水:总工期t=(m+n-1)×t i 成倍节拍流水:总工期t=(m+∑b i -1)×t i
分别流水:总工期=流水开展期+最后施工队的作业时间= t 0 + t e 无节拍流水:总工期=流水开展期+最后施工队的作业时间= t 0 + t e
8、有节拍流水和全等节拍流水的特点是什么?
答:有节拍流水的特点流水节拍是常数t i =c 。

全等节拍流水的特点是流水节拍等于流水步距t i =b ij 。

9、有一施工项目,共有四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有5道工序,每道工序的工作时间为2天,相邻两个施工队进入第一施工段的时间间隔为2天,问该施工项目应用什么方法组织施工,确定其总工期,并绘制施工进度图.
答:按全等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总工期=(m+n-1)×t i =(4+5-1)2=16天。


ⅡⅢ6
5
4321进度
工序

2

Ⅱ4

ⅡⅠ

ⅡⅢⅢⅣⅢ

ⅣⅢⅣ8
Ⅳ101216
14
10、一钻孔灌注桩工程,共有12根桩,每根桩包括5道工序,各工序的工作时间依次为护筒2天,钻孔4天,清孔2天,浇筑混凝土6天,整理2天,确定施工组织方法,计算工期,并绘制施工进度图.
答:按成倍流水组织施工。

总工期t=(m+∑b i -1)×t i =(12+8-1)2=38天
5
4










工序②
23

1①
②③
2
进度4
6

⑤⑦
⑧⑥④①

②③


④⑤

⑥⑦
⑩⑧⑥


⑧⑨


⑩11
11
12
16
8
10
12
14
18
20
22
24



⑨⑩
11
⑨12
1112
12
12


1130262832343638
11、某路面工程6公里,包括垫层13天,基层20天,面层21天,保护层7天,计算流水步距,流水开展期,总工期,绘制水平.垂直进度图.
解:t 2=20>t 1=13 取b 12=1 d , t 3=21>t 2=20 取b 23=1 d t 4=7<t 3=21 计算b 34= t 3- t 4+ t a =21-7+1=15
总工期t= t 0+ t e = 1+1+15+7=24d 进度图
10保护层
面层垫层基层工序进度24861214161824
2220
12、有结构尺寸相同的涵洞5座,每个涵洞四道工序,各涵每道工序的工作时间为t1=3d,t2=2d,t3=4d,t4=5d,求总工期,绘制水平进度图.
解: t 1=15d t 2=10d t 3=20d t 4=25d t 2=10<t 1=15 计算b 12= t 1- t 2+ t a =15-10+2=7
t 3=20>t 2=10 取b 23=2 d , t 4=25>t 3=20 取b 34=4 d 总工期t= t 0+ t e = 7+2+4+25=38d 进度图
2
48
6
14
1612
10进度工序
1234

2018222426302832343638
③④
⑤①






⑤⑤
②③





13、某工程分六个施工段,每施工段有3道工序,工作时间
t1=10d,t2=30d,t3=20d,按成倍流水作业求总工期,写出步骤,绘制进度图.
解:按成倍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1)求各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 k=10 (2)求各施工过程的专业施工队数目bi
b1=1 b2=3 b3=2 (3)∑bi=n=6 ti=k=10 (4)计算总工期t
t=(m+∑bi -1)k=(6+6-1)10=110d
绘制进度图
10
20
30
40

2
3

③③②
⑥进度1
工序



③②




⑥⑤

50
60
708090100110
14、某工程有四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有四道工序,其工作时间如下表,确定施工组织方法,计算流水步距,总工期,绘制进度图.
施工段 工序 a
b
c
d
a 2 2 2 1
b 1 2 2 4
c 3 3 2 3 d
4
3
1
3
解:按无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计算b 12: 计算b 23:
2 4 6 7 1
3 5 9
-) 1 3 5 9 -) 3 6 8 11 2 3 3 2 -9 1 0 -1 1 -11
b 12=2 b 23=1
计算b 34:
3 6 8 11
-) 4 7 8 11 3 2 1 3 -11 b 34=3
总工期t= t 0+ t e =2+1+3+11=17d 进度图
1
243
7
865
进度工序A B C D
1091112131417
1615①
②③④①
②③


②③





15、某小桥工程分桩基,承台,桥台,主梁四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分立模,扎筋,浇混凝土三道工序,各工序工作时间如下表,计算流水步距,流水开展期,总工期,绘制水平,垂直进度图.
施工段
工序 桩基
承台
桥台
主梁
立模 3 4 5 7 扎筋 2 3 3 4 浇筑
3
3
4
5
解:按无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用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计算b 12: 计算b 23:
3 7 12 19 2 5 8 12
-) 2 5 8 12 -) 3 6 10 15 3 5 7 11 -12 2 2 2 2 -15 b 12= 11 b 23=2 总工期t= t 0+ t e =11+2+15=28d 进度图
桩基
主梁
16
浇混凝土
桩基
立模扎筋进度工序2
10
承台
46
8桩基承台桥台
1214桥台
承台
主梁
桥台主梁182022262428
第三章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程序;科学地安排施工顺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应用科学的计划方法制定最合理的施工方案;落实季节性施工的措施,确保全年连续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节约基建费用,降低工程成本。

2、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文件类型及作用是什么?
答: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是:依客观条件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方法。

分属于设计文件和指导施工的两类。

施工方案为编制设计概算服务,修正施工方案为编制修正概算服务,施工组织计划为编制施工图预算服务,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指导施工和为编制施工预算服务。

3、施工方案的内容及选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施工方案的内容是: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书的安排、流水施工的组织。

选择的基本要求:切实可行、施工工期满足业主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经济合理,工料消耗和施工费用最低。

4、按排施工顺序的原则是什么?施工机具选择的要求是什么?
答:安排施工顺序的原则:符合工艺要求、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及施工机具相协调、考虑施工质量的要求、考虑水文、地质、气候的影响、考虑影响全局的关键工程的合理施工顺序、遵从合理组织施工过程的基本原则、考虑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应使工期最短。

施工机具选
择的要求:只能在现有的或可能获得的机具中选择、所选机具必须满足施工的需要,但又要避免大机小用、选择机具时要考虑相互配套,充分发挥主机的作用、选择机具时应从全局出发。

5、施工进度图的形式和特点是什么?
答:横道图:优点:简单、直观、易懂、易制。

缺点:分项工程的相互关系步明确、施工地点和施工日期无法表示、工程数量实际分布情况不具体、仅反映平均流水速度。

适用于绘制集中性工程进度图、下列供应计划图或辅助性的图示。

垂直图:优点:工程项目的相互关系、施工的紧凑程度和施工速度十分清楚、工程的分布情况和施工日期一目了然。

缺点:反映不出某项目的提前或推迟对、整个项目的影响。

不能反映关键工程、计划安排的优劣难以评价、不能使用计算机。

适用于道路及管线等线形工程。

网络图:它能全面地反映各工序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可进行时间参数的计算,找出关键工序,确定工序是否有机动时间。

可以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优化。

施工地点和施工日期无法表示、工程数量实际分布情况不具体。

6、某实体式浆砌块石桥台高度8米,工程量250立方米,按预算承包给某砌筑班,该班20人,预计几天完成,若要求14天完成需增加几人?
解:查定额知:s=23.5工日/10m3,劳动量d=qs=25×23.5=588工日生产周期t=d/r=588÷20=30天,若要求14天完成则施工人数r=d/t=588/14=42人,需增加22人。

7、石砌挡土墙墙身q=100立方米单位工作量为20立方米,时间定额每立方米1.1工日,投入14人,求流水节排及全部工作时间.
解:流水节拍t=20×1.1÷14=1.57天
总工期t=100/20×1.57=8天
8、钢筋混凝土管涵,混凝土工程量400立方米,钢筋30吨,直径1.5米.有50名工人,250升混凝土搅拌机1台,采用一班制,求劳动量,主导工程,若要求60天完成如何解决?
解:人工劳动量=40×95.9+30×26.4=4628工日生产周期=4628/50=93
机械作业量=40×0.68=27.2台班生产周期=27.2/1=27天主导劳动量为人工劳动量4628工日。

若要求60天完成,则r=4628/60=77人。

即增加27人或采用2班制。

9、什么是劳动力不均衡系数及其数值的意义?
答:劳动力不均衡系数是施工中人数最高峰值与施工期间加权平均工人人数的比值。

其值越接近与1 ,说明劳动力安排月均衡。

10、资源需要量计划有哪些?
答: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计划;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临时过程计划;技术组织措施计划。

11、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定义及依据是什么?原则是什么?
答:施工平面图设计:是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具体成果,亦即根据施工过程空间组织的原则,对施工过程所需的工艺路线、施工设备、原材料堆放、动力供应、场内运输、半成品生产、仓库、料场、生活设施等进行空间特别是平面的科学规划与设计,并以平面图的形式加以表达。

这项工作就是施工平面图设计。

依据:工程平面图;施工进度计划和主要施工方案;各种材料、半成品的供应计划和运输方式;各类临时设施的性质、形式、面积和尺寸;各加工车间、场地规模和设备数量;水源、电源情况。

12、施工总平面图包括的内容是什么?
答:施工总平面图的内容:图中应标出原有河流、居民点、交通路线、车站、码头、通讯、运输点等及工地附近、与施工有关的建筑物;施工用地范围和工程主要项目;施工组织成果:临时便道、便桥、仓库等的位置;施工管理机构;其他与施工有关的内容。

第四章机械化施工组织
1、管理曲线的绘制过程.
答:做好横道图计划复制件,并将机械施工工序的机械作业量计算出来,按累计方法计算累计时间段的累计量(可按机械成本总费用比例与机械数量比例两方法累计)。

在横道图上用累计百分比的方法标注纵坐标刻度,以时间单位为横坐标刻度。

按计算出来的累计量在图纸上标点,并用曲线连接形成“s型”曲线。

当做出进度计划的曲线以后,随着实际日进度
的完成,统计机械作业量并将累计量在图纸上标点,并用曲线逐点连接各点,看是否形成s 型,并与计划s型曲线比较。

时刻关注实际进度点与计划点的差异,作出书面报告及时汇报。

2、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是什么?
答:1、把握各种机械的性能和用途。

确定在不同施工环境及施工方案下,保证施工机具的最佳配合。

布置不同机具的临时用地与分部分项工程的机械平面组织设计。

安排机械施工数量及调配计划。

确定关键工程个机械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机械化施工的进度计划。

机械的润滑保养和施工进度协调统一。

3、机械化施工总体计划内容是什么?
答:确定施工计划总工期。

重点工程的机械施工方案和方法。

机械化施工的步骤和操作规程,相关的机械管理人员。

机械最佳配合、各季度计划台班数量。

机械施工平面设置与机械占地部设。

确定机械施工的总体进度计划。

4、机械化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计划内容是什么?
答:分部分项工程日筋斗计划图表。

工程项目机械配合施工的安排计划(施工方法及机械种类)机械施工技术、安全保证措施。

机械检修、保养计划和措施。

机械的临时占地布置和现场平面组织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