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 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1节 原电池 课件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1节 原电池 课件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 有关电化学的知识是无机化学中很重要的知 识,它既涉及到理论知识,又与元素化合物 知识密切相关。
• 燃料电池公共汽车
• 化学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而 且严格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化学能和电能通 过一定的装置也可以相互转换,从能量转换 角度看,电化学反应过程(包括装置)可分两 类:一是化学能转换为电能,二是电能转换 为化学能。通过化学能和电能之间的相互转 换,能够使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及化 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认识更加深刻。
• 5.盐桥是装有饱和KCl琼脂溶胶的 U 形管, 溶液不致流出来,但离子则可以在其中自由 移动。试推断,盐桥中是通过什么微粒的定 向移动使整个装置构成回路的? • 提示:是溶在琼脂溶胶中的电解质电离出的 阴阳离子,在电场中做定向移动的结果,在 此要特别注意的是盐桥中的电解质不会(或很 少)进入相连的两池中。
新思维•名师讲堂
• 原电池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 ●教材点拨
1.原电池的相关概念 (1)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 池。 (2)原电池的电极。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流向正极)的一极。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来自负极)的一极。
• (3)原电池中电荷的移动。 • 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在外电路(电解质 溶液以外),电子由负极经导线(包括电流计 和其他用电器)流向正极,使负极呈正电性趋 势,正极呈负电性趋势。由电性作用原理可 知,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正 电荷)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带负电荷)向负极 移动。这样就形成了电荷连续定向移动,电 性趋向平衡的闭合电路。
• 你知道在上述水果电池中,电流的强弱与两 极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吗?影响电流的因素还 可能有哪些呢? •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 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 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 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的呢?我们这节课先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 池的相关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doc全册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依据新课标理念,教育改革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对本册书作如下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是高中化学八大课程标准之一,是在高一必修课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所设置的课程模块。

重在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认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从理论上认识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绪言绪言作为全书的开篇,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一开头就对本书的基本内容,学习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简要的介绍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以及催化剂对化学科学和化工生产的巨大作用,以起到提纲挈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兴趣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学习方法—概念模型法;2、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与活化能的概念模型;教学方法通过列举事例;逐步抽象,揭示本质,概念模型法。

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本章属于热化化学基础知识,其中常涉及的内容有: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或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比较反应热的大小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从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运用盖斯定律等方法求有关反应热的计算;教学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先思后教——及时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总课时 6 课时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 课时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课时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2 课时复习 1 课时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等化学反应原理,是在学习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加深以前所学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及化学反应的学习,同时,为下一章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在中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优教通】高二人教版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3-2-1《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其次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第1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课标要求1.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

2.初步把握pH测定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争辩中的重要应用。

●课标解读1.了解水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意义。

●教学地位本课时介绍了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在确定条件下水的离子积是常数。

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

利用pH,c(H +),c(OH-)等推断水溶液的酸碱性是本章的基础。

●新课导入建议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人们首先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宝、地位和幸福。

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假如没有水,就不行能有生命。

风靡日本、欧美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离子水比一般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有利于消退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体年轻,且对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挂念治疗的作用。

它的诞生,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饮水领域的革命,善待生命,从水开头。

你知道水中有哪些粒子吗?【提示】水中有H2O、H+、OH-三种微粒。

●教学流程设计课前预习支配:(1)看教材P45~46,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1,水的电离”,并完成【思考沟通1】;(2)看教材P46~47页,填写【课前自主导学】中的“学问2,溶液的酸碱性与pH”,并完成【思考沟通2】。

⇒步骤1:导入新课并对本课时教材地位分析。

⇒步骤2:建议对【思考沟通1、2】多提问几个同学,使80%以上的同学都能把握该内容,以利于下一步对该重点学问的探究。

⇓步骤5:在老师指导下同学自主完成【变式训练1】和【当堂双基达标】中的1、4、5三题,验证同学对探究点的理解把握状况。

⇐步骤4:老师通过【例1】和教材P45~46页的讲解研析,对“探究1”的内容进行总结。

⇐步骤3: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及水的离子积”可利用【问题导思】的设问由浅入深的进行,建议老师除【例1】外,再变换一下命题角度,可接受【老师备课资源】,以拓展同学的思路。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3节第2课时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3节第2课时化学平衡的移动练习

第二章第三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解析: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应增大压强。

因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Z的浓度,平衡也正向移动。

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⑥。

答案:C2.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A.逆反应速率加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减小压强,气体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降低,则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减小压强,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C3.已知反应A2(g)+3B2(g)2AB3(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A错;升温,反应速率增加,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对;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错;减小压强,平衡向增大体积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向移动,D错。

答案:B4.(2014·武汉调研)将2 mol A与2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3B(g)2C(g)+z D(g),若2分钟后达到平衡,A 的转化率为50%,测得v (D)=0.25 mol/(L·min),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v (C)=0.2 mol/(L·min)B .z =3C .B 的转化率为25%D .C 的体积分数约为28.6%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返回导航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思考辨析: (1)pH=7 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2)水电离的 H 浓度一定等于水电离的 OH 浓度 (3)可用 pH 试纸测氯水的 pH 值 (4)常温时水电离的 c(H )=10
+ -13 + -
(× ) ( √ ) (× ) (
×
的溶液呈碱性
)
返回导航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返回导航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二、溶液的酸碱性和pH
1.溶液的酸碱性 (1)常温下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酸性 ①pH<7,溶液呈_____________ ;
中性 ②pH=7,溶液呈_____________ ;
碱性 ③pH>7,溶液呈_____________ 。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 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①c(H+)___________ c(OH-),溶液呈酸性。 = ②c(H+)___________ c(OH-),溶液呈中性。 < ③c(H+)___________ c(OH-),溶液呈碱性。
返回导航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人的健康与体液的酸碱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血液的pH 是 7.35 ~ 7. 45 ,血液的 pH 哪怕发生极微小的变化,就会造成身体不适,当 pH>7. 45时会发生碱中毒而pH<7. 35时则发生酸中毒,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那么溶液为何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血液等体液又是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课件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电解原理 课件

• ●变式训练 • 1.(2013·高考北京理综)用石墨电极电解 CuCl2溶液(见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解析:电解过程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 动, 阴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阳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A 项正确;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是因为水分子的作用,与通 电无关, B 项错误; 电解过程中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阳极反应为 2Cl--2e-=====Cl2↑,在阳极附近可观察到黄绿 色气体,C、D 项错误。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解原理
新情境•激趣入题
• 1807年,当英国化学家戴维将铂电极插入到 熔融的氢氧化钾中并接通直流电源时,奇迹 发生了,在阴极附近产生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随即形成紫色的火焰。这就是发现钾元素的 主要过程,当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这其中 的奥妙是什么呢?电解时物质的变化是如何
• • • •
2.电解产物的判断 (1)阳极产物的判断。 ①活性金属电极 电极金属失电子,被溶解,生成对应金属阳 离子。 • ②惰性电极(Pt、Au、C) • 阴离子失电子,生成对应非金属单质。 •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 含氧酸根> F-。
• 使电流通过__________而在阴阳两个电极上 反应
电解质溶液
氧化还原
引起________ ____的过程。
• 2.电解装置及原理
电能 化学能
• (1)定义:将____转化为______的装置,叫 外加电源 做电解池或电解糟。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 (2)构成。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2章 第2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2章 第2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课件
全相同的锌分 别放入足量的相同浓度的两份盐酸中,一份 10 mL,另一份20 mL。刚开始反应时,二者 速率大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 温馨提示:反应速率相等;因为两块锌表面 积相同,两份盐酸c(H+)相等。 • 4.为什么常把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进行反 应? • 温馨提示:配成溶液可以使反应物分散成更 小的粒子,扩大了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 快,且能使反应更充分。
• 4.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 • (1)影响: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反应 减小 速率______;降低温度,反应速率 活化分子百分数 __________。 碰撞频率 有效碰撞几率 • (2)原因: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 增大 提高、较高能量的分子 →_______________ 间的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提 高→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
•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1)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相同温 加快 度下,增大压强(减小容器容积 ),反应速率 减慢 ______;减小压强 (增大容器容积),反应速 率________。 反应物的浓度 加快 • (2)原因: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在相同温度 减慢 下,增大压强→_____________增大→反应 速率________;反之,减小压强,反应速率 __________。
• ●自主探究 •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冰箱已经走进 了千家万户,你知道人们为什么使用冰箱保 存食物吗? • 温馨提示:有很多在高温或常温时进行得很 快的化学反应,在低温下则进行得比较慢。 食物在低温下保存时间长,不容易变质。所 以人们使用电冰箱保存食物。
• 2.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 有何影响?改变溶液的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 有何影响? • 温馨提示:对于固体或纯液体物质,一般情 况下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改变固体或纯 液体的用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但固体 物质的表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一般,固体的颗粒越细,表面积越大,反应 速率就越快。改变溶液的用量时,由于浓度 不变,因此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课件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3节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应用 课件

• ●典例透析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 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 a;X、Y 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 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 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 酞试液,则: •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 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该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 (2)如果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
• 【解析】 (1)X为阴极:2H++2e- ===H2↑。Y为阳极:2Cl--2e-===Cl2↑,用 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可检验Cl2。 • (2)精炼铜时,粗铜接阳极。Y电极是粗铜,X 电极是精铜。 • 【答案】 (1)①2H++2e-===H2↑ • ②2Cl--2e-===Cl2↑ 把湿润的KI淀粉试纸 电解 ③2NaCl +2H2O=====2NaOH+H2↑+Cl2↑ 放在 Y电极附近,试纸变蓝色
(2)①精铜 ②粗铜 Cu2++2e-===Cu Cu-2e-===Cu2+
【点评】 根据外 ―→ 判断阴极和阳极 电解原理 电极反 接电源 ――→ 应式等 电极材料
• ●变式训练 • 1.(2014·荷泽统考)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 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已知:氧化性Fe2+ <Ni2+<Cu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 +2e-===Ni •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 量的增加相等 •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 Fe2+和Zn2+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本课件【全册】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 化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4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6页 0028页 0082页 0142页 0162页 0232页 0405页 0456页 0509页 0565页 0607页 0639页
绪言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化学电源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附录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专题复习 课件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专题复习 课件
ΔH<0;吸热反应,用“+”表示反应体系能
量升高,ΔH>0。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是指
ΔH的相对大小,即包含有“+”或“-”
• ΔH的单位“kJ·mol-1”并不是指每摩具体物 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是多少千焦,而是 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以各物质的化学计 量数来计量其物质的量时伴随的能量变化, 因此当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发生变化 时,ΔH的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 2.燃烧热 • 燃烧热是指在25℃、101 kPa时1 mol纯物质 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 燃烧反应的反应热并不一定就是燃烧热,而 是要满足上述限定条件。不同的物质燃烧热
• ●变式训练
1. 已知反应: ①101 kPa 时, 2C(s)+O2(g)===2CO(g) ΔH =-221 kJ· mol-1 ②稀溶液中, H+ (aq)+ OH- (aq)===H2O(l) kJ· mol-1 1 ③H2(g)+ O2(g)===H2O(g) ΔH=-241.8 kJ· mol-1 2 ④H2O(g)===H2O(l) ΔH=-44.0 kJ· mol-1 ΔH=-57.3
• 3.中和热 • 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生 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也应满足上述限定条件时,才表示中和热。 不同的中和反应其反应热可能不同,但中和 热的数值不变ΔH=-57.3 kJ/mol。
• ●典例透析 • 【例1】 (2014·河南洛阳统考)下列热化学 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 确)( ) • A.C2H5OH(l)+3O2(g)===2CO2(g)+ 3H2O(g) ΔH=-1 367.0 kJ·mol-1(燃烧热) • B.NaOH(aq)+HCl(aq)===NaCl(aq)+ H2O(l) ΔH=+57.3 kJ·mol-1(中和热) • C.2NO2===O2+2NO kJ·mol-1(反应热) ΔH=+116.2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3节第1课时电解原理练习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3节第1课时电解原理练习

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④电解池两个电极材料可以相同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③解析:电解质溶液导电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仅是电子的定向移动,是物理变化。

电解池的两极只要能导电即可。

答案:B2.如图所示的装置能够组成电解池的是()解析:电解池要有外接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答案:D3.(2014·杭州高二检测)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A.HCl B.NaOHC.Na2SO4D.NaCl解析:由阴、阳离子的放电顺序知,电解HCl溶液实质是电解HCl,使pH增大,电解NaOH、Na2SO4溶液的实质是电解水;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故NaOH溶液pH增大,但Na2SO4溶液的pH不变,电解NaCl生成NaOH,使溶液pH增大。

答案:C4.(2014·辽宁开原联考)如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

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

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A .逸出气体的体积,a 电极的小于b 电极的B .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 .a 电极附近呈红色,b 电极附近呈蓝色D .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解析:a 、b 电极分别为电解池的阴极和阳极,其电极反应分别是4H ++4e -===2H 2↑和4OH --4e -===O 2↑+2H 2O ;即a 极气体体积比b 极大。

a 极和b 极溶液分别显碱性和酸性,故可以看到a 电极附近呈蓝色,b 电极附近呈红色。

答案:D5.(2014·运城高二检测)如图所示装置中,a 、b 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 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x 是正极,y 是负极B .a 极产生氢气,b 极生成I 2C .a 极和Pt 电极都有气泡产生D .U 形管中溶液的碱性增强解析:淀粉遇碘变蓝→b 极生I 2,即确定b 极发生反应2I --2e -===I 2,则b 极是阳极,x 是负极,y 是正极,a 极H +放电,发生反应2H ++2e -===H 2↑,产生氢气,U 形管中总反应式为2KI +2H 2O=====电解2KOH +H 2↑+I 2,溶液的碱性增强,故A 错误,B 、D 正确;石墨为阴极,铂为阳极,电极反应分别是Cu 2++2e -===Cu,4OH --4e -===2H 2O +O 2↑,C 正确。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2节 化学电源 课件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 第4章 第2节 化学电源 课件

• 2.二次电池充电、放电时两极发生的反应相 同吗? • 提示:不相同。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氧化 反应,充电时,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放电 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作阳极发 生氧化反应。 • 3.化学电源电极反应遵循最基本的规律是什 么? • 提示:无论什么电池,电极反应规律都是负 极失电子被氧化,正极得电子被还原;两极
- -
- -
6.铅蓄电池 反应表示为: Pb(s)+PbO2(s)+2H2SO4(aq) 放电 2PbSO4(s)+2H2O(l) 充电
铅 蓄 电 池 的 优 点 : 电压稳定 ________ 、使用方便 ________ 、安全可靠 ________ 、
价格低廉,又可以循环使用。 ________ 笨重 ,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缺点:比能量低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新知识•导学探究
• ●新知导学
化学能 转变为 原电池 原理,将________ 1.化学电池:是利用 ________ 电能 。 ________
2.化学电池的分类 一次 电池如普通锌锰电池 化学电池 二次 电池如铅蓄电池 燃料 电池如氢氧燃料电池
能量转换效率 • 3.化学电池的优点(1)化学电池的 ______________较高,供能稳定可靠。 形状和大小 容量不同 电压 • (2)可以制成各种 ___________ _____和 _____的电池及电池组。 • (3)使用方便,易于维护。 • 4.判断电池优劣的主要标准 输出电能 • (1)比能量:即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 __________的多少,单位(W·h)/kg或 输出功率 (W·h)/L。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类型 (1)根据装置书写电极反应式 ①先分析题目给定的图示装置,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上的 反应物质。 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负极:活泼金属或 H2 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若电解质溶 液中的阴离子与生成的阳离子不共存,则该阴离子应写入负极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精品(人教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课件---精品(人教版)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结合物质结构,体会 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思维激活
现在新兴的“即食即热型快餐盒”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适合外出旅行使用。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
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一包是生 石灰,另一包是水。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 学物质混合,几分钟后,饭菜就变得热腾腾的。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化学反应速率
• 第四章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电化学基础
原电池 化学电源 电解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一章
第一节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焓变 反应热
第1课时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 化 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重点) 1.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 应热产生的原因 2.从反应体系能量的升高与降低角度认识ΔH的“+”与 “-” 3.通过分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领悟化学反应中能量守 恒的思想
自学导引
一、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表现形式 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 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电能、光能等形式表现出 来。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 应叫做吸热反应。 3.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 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 思考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3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练习

《精品备课资源包》2015年春高二下期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4章第3节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练习

第四章 第三节 第2课时一、选择题1.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黄色C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解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2NaCl +2H 2O=====电解2NaOH +H 2↑+Cl 2↑,故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呈碱性。

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 --2e -===Cl 2↑,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时,发生反应2I -+Cl 2===2Cl -+I 2,故溶液呈黄色;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H ++2e -===H 2↑,因而阴极附近的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试液变红。

答案:B2.关于电解法精炼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B .纯铜作阳极,粗铜作阴极,硫酸铜为电解质溶液C .电解结束后,溶液中Cu 2+浓度不变D .电解结束后,溶液中Cu 2+浓度变大 解析: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CuSO 4为电解质溶液,因粗铜中活泼金属失电子形成的阳离子如Zn 2+,会逐渐代替Cu 2+,故c (Cu 2+)将会有所减小。

答案:A3.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甲、乙、丙三种装置(C 1、C 2、C 3均为石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丙中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乙中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 .C 1、C 2分别是阳极、阴极,锌片、铁片上都发生氧化反应C .C 1上和C 3上放出的气体相同,铜片上和铁片上放出的气体也相同D .甲中溶液的pH 逐渐升高,丙中溶液的pH 逐渐减小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考查考生结合实验装置判断电池类型和根据电极反应式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难度中等。

A项,甲图为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丙为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 项,C1、C2分别做电解池的阳极和阴极,原电池中Zn和Cu分别为负极和正极,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C项,C1和C3上均为Cl-失电子被氧化生成Cl2,甲中Cu片和丙中Fe 片上均生成H2;D项,甲中不断消耗H+,溶液的pH升高,丙中生成NaOH溶液,pH也逐渐升高。

高二选修4第三章第一二节知识+练习(含答案)

高二选修4第三章第一二节知识+练习(含答案)

高二选修4第三章第一二节知识+练习答案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SO2、CO2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 、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二)知识点: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有关,但不由化学键类型决定。

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键,但含有强极性键的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如H2O、HF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度无关。

如BaSO4、CaCO3等③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

说明: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或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共价化合物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导电.因此,可通过使一个化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能否导电的实验来判定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导电能力①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NaCl晶体、无水醋酸),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

离子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③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浓度可不同);饱和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④电解质的导电条件是水溶液或高温熔融液(熔液)。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4-3-2 电解池 课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4-3-2  电解池 课件
①用惰性(石墨 、Pt、Au)电极时:
溶液中还原性强的阴离子先失电子;
S2->I->Br->Cl->OH->含氧酸根>F-
探究2
以铜为阳极,石墨为阴极,电解氯 化铜溶液,结果如何 ?
实验现象:
阳极:铜电极溶解无气体生成 阴极:有红色物质生成 说明:Cu电极本身参加了氧化 反应而溶解
阳极: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 电解池中电子的流向
•从电源负极到阴极,又从阳极回到电源正 极
思考
H+向阴极移动 +,OH- 2+ -向阳极移动 -还存在哪些 H OH (1)CuCl2溶液中除了Cu 和Cl
阴阳离子?分别向哪极移动?
(2)在阴极上为什么没有得到H2?
H+没有在阴极 上得电子而放电
(3)阳离子和阴离子的 放电顺序与
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
• • • • • 阴极:与电源的( 负 )相连的电极 阳极:与电源的( 正 )相连的电极 电极反应式 阴极: Cu2+ + 2e- = Cu 2Cl- _2e- →Cl2↑ 阳极:
想一想
• 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1.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活性可相同或不同) 2.有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4.(2003上海)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 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C ) A a为负极、b为正极 B a为阳极、b为阴极
C 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 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高考链接
5.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 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BC)
A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 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

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

【最新更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极品教案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4.能正确认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与交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问题。

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反应热与键能教学难点:反应热与键能教学过程:第一节 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一、概念1.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总不会相等的。

在新物质产生的同时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放热反应:即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即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对于该“示意图”可理解为下列形式: 由能量守恒可得: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放热反应)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量(吸热反应)能量反应过程 反应过程能量4.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有热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因为反应热除跟物质的量有关外,还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关。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只表示各物质对应的物质的量,因此,有时可用分数表示,但要注意反应热也发生相应变化。

5.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明确以下问题:(1)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外界的温度和压强有关,需要注明,不注明的指101kPa和25℃时的数据。

(2)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此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2015版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课件:第1章 第3节

2015版高中化学(人教版 选修4)课件:第1章 第3节

●变式训练
1.(2014· 郑州市质检一)在 1 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 会发生下列反应 3 H2S(g)+ O2(g)===SO2(g)+H2O(g) ΔH1 2 1 H2S(g)+ O2(g)===S(g)+H2O(g) ΔH2 2 3 2H2S(g)+SO2(g)=== S2(g)+2H2O(g) 2 2S(g)===S2(g) ΔH4
答案:D
第一章
第三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反应热的计算 ●教材点拨
1.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和类型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 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计算: ΔH=生成物的能量 和-反应物的能量和。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计算: ΔH=反应物的键能 和-生成物的键能和。
第一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方法二:也可以设计一个途径,使反应物经过一些中间步
骤最后回到产物:
可见,ΔH4=ΔH2+2ΔH3-ΔH1=-74.8 kJ·mol-1 【答案】 ΔH4=-74.8 kJ·mol-1
第一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则ΔH=ΔH1+ΔH2=ΔH3+ΔH4+ΔH5。
(3)从能量守恒角度 我们先从S变化到L,这时体系放出热量(ΔH1<0),然后从 L变回到S,这时体系吸收热量(ΔH2>0)。 整个过程中ΔH1+ΔH2=0,能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
少,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第一章
第三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选修4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3章 第1节

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3章 第1节

第三章 第一节基 础 巩 固1.已知25 ℃下,醋酸溶液中各微粒存在下述关系: K =c (CH 3COO -)·c (H +)c (CH 3COOH )=1.75×10-5。

下列有关说法可能成立的是( D ) A .25 ℃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 =8×10-5 B .25 ℃条件下,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时,K =2×10-4 C .标准状况下,醋酸溶液中K =1.75×10-5 D .升高到一定温度,K =7.2×10-5 解析:题中K 为醋酸电离常数的表达式,由于电离常数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排除A 、B 两项。

因为醋酸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升高温度,K 增大,降低温度,K 减小,标准状况下(0 ℃),温度低于25 ℃,则K 小于1.75×10-5,所以C 项错误。

2.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标准是( C )A .导电能力B .相对分子质量C .电离程度D .溶解度解析:依据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可知,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的大小。

3.(2018·河北邯郸) 向0.1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滴入0.1 mol·L -1过量的Ba(OH)2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其电流强度(I )随加入Ba(OH)2溶液的体积(V )的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解析: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其溶液导电能力越大,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硫酸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H 2SO 4+Ba(OH)2===BaSO 4↓+2H 2O ,硫酸钡是难溶物,水是弱电解质,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则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溶液的导电能力将增大,则整个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是先减小后增大,A项正确;答案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三章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章 第1课时 水的电离 溶液
的酸碱性与pH
新情境•激趣入题
• 追求健康长寿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人们首先 要拥有健康,才有可能获得财富、地位和幸 福。健康从哪里来呢?水是生命之源,如果 没有水,就不可能有生命。风靡日本、欧美
等国的活性离子水是一种高品质的饮用水。
+ -
(2)水的离子积常数
c(H+)· c(OH-)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______ 增大 , KW=_____________
+ - - 10-7 在室温下,纯水中的 c(H ) = c(OH ) = _____mol· L 1 , KW =
1.0×10-14 。 ___________
(2)KW 不仅适用于纯水,还适用于酸性或碱性的稀溶液, 不管哪种溶液均有 c(H+)水=c(OH-)水。 如酸性溶液中,[c(H+)酸+c(H+)水]×c(OH-)水=KW; 碱性溶液中,[c(OH-)碱+c(OH-)水]×c(H+)水=KW。 (3) 水的离子积常数揭示了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 离平衡,都有 H+和 OH-共存,只是相对含量不同而已,并且 在稀酸和稀碱溶液中,当温度为 25℃时,水的离子积:KW= c(H+)溶液×c(OH-)溶液=1×10-14 仍为同一常数。
• 3.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H2O 条件变化 升高温度 加酸 加碱 加活泼金属如 Na 移动方向 向右移动 向左移动 向左移动 向右移动 H++OH- c(H+)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ΔH>0 KW 增大 不变 不变 不变 c(OH-) 增大 减小 增大 增大Fra bibliotekH +OH
ΔH>0
从实验可知,在 25℃时,1 L 纯水中只有 1×10-7mol H2O 电离,根据平衡常数定义有:
cH · cOH K= ,则:c(H+)· c(OH-)=K· c(H2O) cH2O
+ -
由于电离的水很少,故 c(H2O)=55.6 mol· L-1 为一常数,K 也为一常数。常数乘常数必然为一个新的常数,用 KW 表示, 因此有:c(H+)· c(OH-)=KW。KW 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水 的离子积。在 25℃时,水中 H 浓度和 OH 浓度都是 1×10
7
+ + - -
mol· L- 1 , 即 c(H+)=c(OH-)=1×10-7mol· L-1, 所以: KW=c(H )· c(OH-)=1×10-7×1×10-7=1×10-14。 理解 KW 时应注意: (1)KW 与温度有关,因为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
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W 增大,如 100℃时,KW=1×10-12。
+ -
• 3.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吗? • 提示:不一定。25℃时,pH=7的溶液呈中 性,温度高于25℃时,由于水的电离程度增 大,KW>1.0×10-14,此时pH=7呈碱性。判 断溶液酸碱性的唯一标准是溶液中c(H+)和 c(OH-)的相对大小,不应看pH的大小,因此 只有满足c(H+)=c(OH-)的溶液才一定呈中 性。
• 4.某温度时,水溶液中KW=4×10-14,那 么该温度比室温(25℃)高还是低?该温度下 +)是多少? 纯水中 c (H 提示:25℃时,KW=1.0×10 14,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

离,KW 增大,4×10-14>1×10-14,故该温度高于 25℃。纯水 中 c(H )= c(OH ), c(H )· c(OH )= 4×10 4×10
-14 + - + - - 14
,所以 c(H )=

mol· L 1=2×10 7mol· L 1。
- - -
新思维•名师讲堂
•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 ●教材点拨
1.水的电离平衡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发生微弱的电离, H2O+H2O H3O +OH
+ + -
ΔH>0

通常简写为:H2O 2.水的离子积常数
离子水比普通水分子团直径小,渗透作用快,
有利于消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能够延缓机
• 人的健康与体液的酸碱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血液的pH是7.35~7. 45, 血液的pH哪怕发生极微小的变化,就会造成 身体不适,当pH>7. 45时会发生碱中毒而 pH<7. 35时则发生酸中毒,严重时会有生命 危险。那么溶液为何会呈现不同的酸碱性? 如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血液等体液又是如 何维持pH恒定的呢? • 你知道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与c(H+)、c(OH-) 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吗?
• (3)适用范围 电解质 • 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稀的 ________溶液。 +) c(OH-) c (H • 3.判断溶液酸碱性的依据 • ________和 ________ 的相对大小。 -lgc(H+) 强 弱 • 4.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0~14 • pH=_________,pH越小,溶液的酸性___, 碱性越___,pH的适用范围是 ________ 。 pH试纸 指示剂 • 5.溶液pH的测定方法 • 溶液pH的测定方法有________法、 ________法、pH计法。
• ●自主探究 • 1.酸性溶液中一定不存在OH-,碱性溶液 中一定不存在H+吗? • 提示:不是,由于水的电离,故水溶液中一 定有H+和OH-,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 和c(OH-)的相对大小。 • 2.离子积表达式KW=c(H+)·c(OH-)中的 c(H+)和c(OH-)一定是水电离出的c(H+)和 c(OH-)吗? • 提示:表达式中c(H+)和c(OH-)均表示整个 溶液中的c(H+)和c(OH-),不一定只是水电
新知识•导学探究
• ●新知导学
1.水的电离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2H2O H3O +OH
+ - + -
H2O H +OH 。 也可简写为________________
2.水的离子积常数
cH · cOH cH2O 。 (1)水的电离常数:K 电离=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