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特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城的美女,南城的汉,环城的痞子满街串;
太平的花,姚岗的果,新市的名菜是炖鹅;
琚湾的帅哥,兴隆的狼,七方到处是流氓;
鹿头的黄酒,吉河的床,刘升的女生吓死郎;
熊集的田,耿集的湾,梁集的白菜靠河滩;
清潭的水,平林的山,吴店人进城会做官;
资山的茶,王城的鱼,随阳的姑娘任人骑;
蔡阳的棉花,罗岗的鸡,嫖娼还得到城西;
车河的牛,钱岗的羊,杨档镇的面条美名扬
皇城厚土蕴文化
——谈枣阳的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
枣阳是汉光武刘秀故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积,民风淳朴。
湖北历史上出了两个皇帝都是枣阳人,一个是更始帝刘玄,一个就是光武帝刘秀,枣阳素有“帝乡”之称,即渊于此。
说起枣阳的乡风民俗和地方文化,还要从枣阳历史文化资源谈起。
雕龙碑,是枣阳境内距今约6000年以前古人类遗址,曾经轰动一时,其中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生产生活用品。
其原始村落推拉式古建筑,在国内首次发现,其文化特征是南北文化交汇典型代表。
位于枣阳吴店镇的九连墩战国古墓,被誉为2002年国内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出土的乐器、礼器、兵器及车马坑、竹简,在国内十分罕见,该古墓的发掘,不仅揭示了枣阳在“随枣走廊”和中原腹地的战略军事地位,而且用实物证明了枣阳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汉光武刘秀是枣阳吴店镇皇村人,他从家乡白水起事,历经艰难,横扫中原,最终当了皇帝,并且成就了“光武中兴”的大业。
椐《后汉书》记载,刘秀初骑牛,杀湖阳尉,乃得马。
他年轻时喜欢种田种地,还贩过私盐,因此后人曾经赞曰,就是那个“性情于稼穑的贩盐人,骑着牛也当了帝王。
”刘秀还是一个文韬武略的皇帝,他内秀而不外扬,大智大勇,在战场上他出奇制胜,用兵如神。
他亲自指挥和身先士卒经历了若干次战争,有些地方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可比的,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宽博容纳,计虑如神” 的杰出军事指挥家。
治理国家他以怀柔治天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释放奴卑,恢复生产,善待功臣,表现出了一代明君的大家风范。
现在的枣阳人既有北方人的豪爽、坦诚,又有南方人细腻、聪明,这大慨与古文化的熏陶和继承先贤的遗风有关。
南北文化交汇的典型代表雕龙碑,楚天绝伦战国古墓九连墩,骑着牛当了皇帝的汉光武帝刘秀。
这三件让枣阳人受用不尽历史文化宝藏,为枣阳这块皇城厚土注进了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之中的枣阳人,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在创造物质财富,编织幸福生活的同时,也把浓郁多彩的地方文化潇洒地写在了自己的土地上。
枣阳地处鄂西北,与河南接壤,人口110万,是典型的**带温湿气候。
在形如盾牌版图面积327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北方以平原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区。
传说境内有九十九条岗,并有九条岗象九个龙头围着市区的开阔的盆地,故有“九龙戏金盆”之说。
这里南北气候兼有,物种丰富,是“水果之乡”。
不仅盛产北方的苹果、梨子,而且特别奇特的是南方才能生长的柑橘,在这里也能自然生长,再往北就见不到了。
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才形成了枣阳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造就了枣阳人南北兼备独特格性:坦诚厚道,聪明睿智,讲礼义,重情感。
“古道热肠”如北方汉子样粗旷,“细致如微”似南方小桥流水般温柔。
这些不仅表现在为人处事上,而且在饮食习惯上也有具体生动的体现。
就说枣阳吃吧,了解枣阳
的都知道枣南人爱吃米饭,枣北人爱吃面食。
为了满足枣阳人这种生活习惯,在枣阳地界上请客,不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主人一般必须准备米面两道主食,以备南北客人选择。
枣阳是个农业大市,盛产小麦,枣阳人在这上面做尽了文章。
全市有大大小小十几家面粉场,象金华、三杰麦面集团等,开发出的鸡蛋面、绿豆面、长寿面、银丝面和系列面粉等,更是畅销大江南北。
这些麦面主导企业,就象是一个个产业龙头,网络了一大批小麦种植农户,龙头带动龙身,舞活了枣阳的经济,装满了农民的钱袋子,枣阳人自豪的叫自己的麦面产业为“面条经济”呢!
在枣阳以面为原料的熟食,更是比比皆是,象馒头、炸馍、油条、麻花和各种汤面等。
特别要提的有两样,一个是枣阳的“彭家酸浆面”,这是象什么阳春面、炸酱面、烩面所不能比的。
是只有枣阳才有的地地道道的土特产。
据说是枣阳琚湾一家姓彭的祖传秘方,用百年的老汤腌制的上好白菜水和猪肠子作汤料,配上久煮不浑汤的枣阳面条,再用被张衡称之为“龙飞白水”的白水河的水去煮,才能吃起来满口生香、肥而不腻,是不可多得的“绿色食品”。
再一个就是“锅巴溜”,制作工艺虽然并不复杂,就是用木柴将农家做饭的铁锅烧到一定的火候,用鸡蛋和上好的白面绞拌调成面糊状,然后顺着锅把面糊溜下去,加入葱姜蒜,用清水烧开就可以了。
吃这种饭在枣阳叫“吃软饭”,是过去农村刚生下小孩的“月母子”,吃不得硬食,用这种软食作“补品”,现在已经成了枣阳人招待贵客的家常便饭。
由此可见,枣阳人不仅把“面条经济”做得象模象样,更把“面条文化”作的有鼻子有眼。
大凡到过枣阳或是接触过枣阳人的外地人都知道,枣阳人对酒的“顶礼膜拜”,枣阳人仿佛把自己文化和情感统统融到酒里面去了。
在枣阳北方的农村几乎家家都有酿制黄酒的习惯,据说在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中就有酿制黄酒的秘方。
枣阳黄酒是用无污染的糯米和蜂蜜酿制而成的,喝了之后上下通气,健脾养胃,和血养颜,是上好的滋补保健佳品。
枣阳人喝黄酒不是用杯子喝,而是用碗喝,不是喝一斤两斤,而是一次喝几十斤。
那种“喝到醉时还嫌少”的酣畅与潇洒,足以让外人叹为观止。
“敬酒”是枣阳酒席上的传统保留项目,席面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好客的枣阳人会站起来用双手捧着斟满酒杯给客人敬酒,让客人独饮。
这与外地碰酒当敬酒,主客对饮,是不一样的。
虽然很多人不适应这样的习俗,但终究拗不过主人的热情,只有一饮而尽。
枣阳人自己解释这种风俗是因为过去家里穷,没有过多的酒,为了让客人喝好,只有自己不喝让给客人多喝点。
这其实是一种托词,他更多的体现了枣阳人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也客观地再现了枣阳人“诚待八方客”式的厚道与智彗。
民间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文化背景和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
枣阳悠久的历史,厚积的文明,淳朴的民风蕴育了枣阳的地方文化。
枣阳丰富的地域文化也活龙活现的折射出了枣阳人的热情坦诚、乐观向上的精神气质。
在枣阳,无论是平时,还是节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你都能听到歌声、乐声,你都能看到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小戏小品、锁啦弹唱、狮子龙灯。
从枣南的秧歌、旱船到枣北的地方戏曲;从枣东的轰天锣鼓到枣西的花鼓小品;再到郊区的舞龙舞狮。
从农村的文化中心户到市中心的周末文化广场,到处都是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花的天空。
尽管形式不一,内容各异。
但是,那种群众自发组织,主动参与的热情,那种政府引导,社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
让人们感受到的是古帝乡人的大气和豪爽;让人们品味出的是皇城厚土的文化底蕴;让人们觉察出的是腰包鼓起来的枣阳人丰收后的喜悦和欢畅。
说枣阳人爱文化,那可不是一句虚话,枣阳人把文化当作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一种追求,融进了自己的骨髓里,放进了自己的生活中。
婚丧嫁娶,逢年过节,孩子上学,朋友小聚,总少不了请台戏班子,放几场电影,扯开嗓子喊几句,热闹热闹。
加上近年来,全市大力开展文化中心户建设,在农村建起了300多个文化中心户,有了这样的文化氛围,一些民间艺术形式似乎找到了生存的土壤。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渐兴盛起来。
比如,枣阳人爱放风筝,一到春季,大人小孩都到场子上去了,大的小的风筝,花样众多。
枣阳是出过皇帝的地
方,被称为“龙飞白水”,因此龙形的风筝最多。
枣阳七方的农民更是把放风筝编成了戏,叫《风筝舞》,不仅在本乡本土演,还到外地和省城去演,还得过大奖呢!踩高跷是一门群众性的娱乐项目,枣阳兴隆的农民也把他排成了戏,叫《大头和尚戏柳翠》,那种恢谐幽默的表演,真让人叫绝呢!皮影戏是一门频临失传的艺术,在我国北方较为多见,但是,在枣阳也有呢,枣阳鹿头的皮影戏,老艺人几十年如一日,一直象宝贝一样守着这门家当。
当他撒手人寰时,也没有忘记把自己的皮影戏作为传家宝留给后人。
现在的皮影戏加进了声光电新技术,内容也跟上了时代的节拍,老少皆宜,一年要演出几十场,成了农村群众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枣阳的地方民间文化不仅“土”味十足,而且上档次,他们自编自演的地方戏《刘秀还乡》,在北京上演,场场暴满,轰动京城,并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为了提升枣阳的文化品位,增加城市和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含量,枣阳人正在实施新的文化兴市工程,全市每年要举行一系列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动,如“桃花节”、“苹果节”、“刘秀文化节”“白水艺术节”等。
以文化揽活经济,以经济带动文化,实现文商双赢,共同发展。
同时,加大城市改造力度,净化、美化城市,增加人文境观,打造城市名片,奋力向中等城市冲刺。
龙飞飞白水看今朝。
如果说过去枣阳曾经出了一代明君汉光武帝刘秀而辉煌过的话,那么今天站在厚积文化积淀上的枣阳人所打造的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新社会,一定会更加灿烂。
未来的枣阳将是一片新绿!
2006年元月19日
儿娃子-男孩.
二杆子-说话.做事不讲方式的人.
俩子-女孩 .
砍不成-不正干的人
兄娃-弟弟
甩货-不正干的人
蛋也不蛋--说别人没什么了不起
白弄弄儿--雪白好看
烧火--做饭
黄花苗---蒲公英
克膝包-膝盖
灶户-厨房
堂屋-正屋瘦不拉机的-瘦的不象样下汉口-喻小孩尿床
长虫-蛇尸气-饭菜变质的气味死麻缠-是指纠缠不休的人赚头-舌头
老上-用肩膀扛东西.
疯俩子------ 多指大人指责淘气的女孩
不成伙------ 多指大人指责淘气的男孩
铴(tang 4声)饭------ 用剩饭兑水熬制的粥状食品(枣阳人节俭啊)
瓠子粑------ 用油煎炒的一种原料是瓠子对食品
扳秤------ 形容商品自身密度大,质量大,但有利用的部分太少,不划算
刀菜-----夹菜的意思
干饭---米饭
臣(chen 三声)哈子------ 按一下
难(nan 四声)哈子------ 同上
搁锅里哭楚哈子------ 放在锅里煮一下
粉条------ 1.红薯面制食品 2.鼻涕(多指小孩)
片片子------ 薄片状的东西
膜膜----馒头
做假------指吃饭时客气
俩娃------指女孩子
儿娃------指男孩子
洋火---火柴
老恳(ken 三声)头儿------ 生活节俭的人
牛皮筋------ 1.牛的蹄间筋 2.形容倔强性格的人
牛板筋------ 同上
犟筋------ 同上2.号解释
隔亦人------ 使别人不自在
方作儿------ 1.耍花样,不安分的做事情(通常引向坏的结局) 2.麻烦别人做事情<方作人>
咕隆------ 翻身的动作(翻来覆去的状态)
激豆啦------ 形容突然的环境转变所带来的不适(热天出汗后用冷水冲凉造成头晕肚痛等症状)
洋马---自行车
腮话包------ 话多的人
窝囊蛋------ 1.不注意卫生的人 2.生性胆小的人
二流子------ 不务正业的人
小几把娃子------ 1.心理性格均不成熟的人 2.(脏话)
晕不吐露哩------ 形容踏实做事不善言谈到人(深藏不露)
招呼------ 1.照顾 2.招待 3.提醒注意(最近招呼豆,有人搞你人)
摸鳖------ 形容做事很慢的人
钓鱼娃------ 1.垂钓 2.不专心做事,打瞌睡得样子
瞌儿啦------ 困倦啦
吹牛逼------ 说大话
茅湿--厕所
托拉板----------------拖鞋
燕黑了----------------昨天晚上
堰坑------------------池塘
穴岔走岔--不像话的意思
铁闲---------------铁锹
蛆芽子------------蛆
曲圈----------------蚯蚓
可蚂----------------青蛙
癞头皮样的----------形容皮肤或脸部不平整
滚球蛋--就是一边去的意思
瞎话包-----------老爱撒谎的人
黑泡--------------口袋
莲菜--------------藕
藕莲撮-----------莲子
窝囊包鼻子桶酣水包---就是不讲卫生的意思
衅不岔哩----- 愚蠢
你标人---------你是骗人的.
老呱--------乌鸦
被火--------被子
胰子--------肥皂
去球------ 不怎么样了(不好了)
蚂虾精-------形容一个人很瘦
不呆劲--------不舒服
呆劲的很-------很合适
niao巴巴地-------多指小孩不温顺
恁球大---- 那么大
指甲花-------凤仙花
酸瓜----------西红柿
落生----------花生
小雀----------麻雀
门儿地——明天夜蚊子——蚊子后儿地——后天蚊子——苍蝇大后儿地——大后天夜老鼠——蝙蝠前儿地——前天克马——青蛙上前儿地——上前天癞凸——蟾蜍前买儿——上午鹊哟子——鸟后买儿——下午
黑儿老——晚上
放你奶奶的屁------ 骗人
班杂---旁边
前满儿---上午
后满儿---下午眼乞------ 羡慕
烧班烧毛--骄傲的意思
下捉---不该做的意思
闲皮脸---调皮的意思
下三奈球样看---不好看的意思
老个老码码----年龄大的老人
瞎整扯蛋胡球扯--说大话
:茅寺----厕所
窑子----窗户
辣酒-----白酒
吊人-----戏弄或勾引的意思
搞么家------干什么
留个坡-----留个地方或位置.
亲家母-----有情人的意思
相好的-----有情人和小蜜的意思
扒灰-----专指公爹对儿媳妇的不淑之举
八瓜------乌龟
过细-------客气
门个老里头---- 门后面的角落里
脏灭灭哩----- 非常肮脏的
去伙----- 算了,罢了
咋子----- 怎么?什么?
花狗娃儿屁股---- 不整洁
条树----- 扫帚
搓起----- 撮子狗形----- 瞧你那样
装狗歪----- 生病了
鳖子----- 没有出息的
一担挑----- 姨夫
舅官儿----- 小舅子卖野眼...小孩走路东张西望, /开匙....钥匙,,
/买卖儿....小孩的玩具
/老马马子----- 老年妇人(不雅)
豁牙子----- 掉牙的小孩儿
带把儿哩----- 小男孩
嘎自窝----- 腋窝
糊弄----- 喉咙
脚可漏----- 脚丫子
里面热夯夯(hang)哩----- 很热
好吃佬----- 馋嘴的人
凛人----- 恶心人癃了......东西稀烂
旁臭----- 很臭
豆是哩----- 一定是这样的(肯定语气)
黑漆摸黑哩------ 漆黑一片
到末了------ 最后
捣壳儿------ 开玩笑的吧
胡扯芝麻叶------ 没有根据的说话
七喉八喉哩------ 气喘吁吁的
尿泡儿------- 小便
牙八骨多-----话多
走叉儿------走斜歪门邪道之类
下三赖------无耻,无赖
丢西腿------丢人
婆娘调------娘娘腔
鹊子------ 麻雀
燕憋付----- 蝙蝠
水老鼠子----- 水獭
老鸹------ 乌鸦
激了------ 知了
刀螂------ 螳螂
马抓------ 蚂蚱
瘸子------ 茄子
掰子------ 腿部残疾者(有歧视)
丝瓜篓------ 丝瓜死的细胞壁
“小毛驴”------ 一种小时候被同龄人骗着吃的一种不知道是什么对野果子,石榴籽般大小胡露票------ 葫芦
板藤娃儿----- 小板凳
打漂儿------- 1.一种游戏 2.腿没有劲儿
憨娃子----不聪明的孩子
可(kei)哪啊------去哪??
吃茬儿----- 赴宴
下馆子----- 吃请
包圆儿----- 请客
失岔儿----- 失误
鳖形------ 形容人落魄的样子
蛮子------ 带有南方口音的外地人(有歧视)
鱼克朗子------ 鱼的腹腔以前腮部以后的部分
鱼尿(sui)泡----- 鱼鳔你
别镖(biao)我----- 不要欺骗我
不是骇大哩------ 有胆识
打坨子------ 送礼
贱尿------ 眼泪(有鄙视)
糖陀螺------ 一种糯米面做的油炸食品
角子------ 油百合
超出------ 饺子
打糖------ 粗制麦芽糖
捏影儿------ 摄影
合捞------ (用肢体)聚拢
隆不脱儿哩------ 不经意的
粘(nian)不哒哒哩------ 形容十分沾粘的
行不岔儿哩------ 经常性的
二敢子------ 做事冲动的
悻瓜------ 愚蠢的人
黄不曲留哩------ 颜色很黄
白咔咔哩------ 颜色很白
绿不唧哩------ 颜色很绿
怏不拉查哩------ 状态不好(通常指身体虚弱)
水猴子------ 一种传说中的水生类人生物(主动袭击人类?)
沙趴儿------ 一种浅水区常见底栖鱼种
螺蛳旧儿------ 小田螺
大烟壳儿------ 1.干燥的罂粟果实 2.罂粟成株
猪猪网------ 蜘蛛网
夜猫子------ 我:)
半出窑哩------ 在物体的中部或近似一半的地方
灭灭眼儿------ 小眼睛的人(有歧视)
猛哈子------ 一下子(形容情况突然)
恍哈子------ 在眼前闪过
奏啥人儿------ 以自身的能力完成不了(旁人的指责
老扣------- 脑袋
耳刀------- 耳朵
鼻子------- 1.就指鼻 2.鼻涕(较恶心)
腰子------- 脾脏部内脏器官
糊弄管------- 食道及咽喉处
不粘闲儿------- 不顶用,不中用
死马缠儿------- “粘人”的人
小拨浪鼓子------ 小孩子(指男孩较多)
小克岔儿------- 不听话的女孩(有贬义)
鼾水------ 口水(多指睡眠状态下流的)
补充:幌哈子------ 在日光下晾晒
没得哩------ 没有
吸溜------ 吮吸
找不到------ 不清楚,不知道
皮卯(mao)------ 皮球
曲留拐弯儿----- 形状弯曲的样子
×不拉岔哩------ 形容程度很深(如:憨不拉岔哩----- 很愚笨)
喉嘴----- 形容很咸
撅(jue)头----- 锄头
走人家----- 拜访亲朋好友(通常新春)
香香----- 通常指润肤护肤化学品
饼----- 1.油酥饼 2.通指饼类 3.特指油作物轧后的固体饼装物
狗屎----- 1.犬类粪便 2.粗语(骂人) 3.指人类的粪便
隔隔叨叨哩------ 口中不停地唠叨(有不耐烦之意)
管茬撮一顿搞一茬--请客吃饭
撒地坡---在那吃妈儿──吃奶 God Is a girl 大家都听过吧?枣阳翻译;上帝是个俩挖
门个老里------门后面
满到里克玩---到处玩
咋番儿-----怎么办
老鳖衣-------吝啬鬼
土克拉------土块儿
楔死你--------打死你
个宜人-------- 恶心人
刀菜----------夹菜
胳夹窝-------腋窝
踢拉板儿----拖鞋
打pia pia ----把纸叠成三角形或正方形在地上拍的游戏
打得罗儿----打陀螺
各楼儿-------瘙痒别人腋窝
能不忒儿-------突然
那儿嗨儿------那里
儿娲子----男孩
白脖子----外行
捞欠------好吃
nia娃儿-----女孩
克哪撒-----去哪啊
日白扯-------说话不着边际瞎说
歇豁-------说话声音大
下抓皮----厚脸的人。
白扯子------说谎话的人
吃妈儿------吃奶
老坟包----- 土葬坟墓突出地表的部分
一骨拢子----- 一团的什么东西
炕死人哩----- 形容空气干燥又有阳光
渗人----- 形容恐惧的状态
在这儿吃夜饭?------ 委婉逐客令(枣阳爱面子)
歇夜----- 在客家留宿
莽撞----- 1.形容不计后果干事 2.指小孩儿健康
老轰了--指人老糊涂了还瓜熟透了
六豆汤---绿(lv)豆汤
流哈呐子------流口水
毛了----发火的意思
烧班------ 爱招摇
摸曲------ 形容碌碌无为的样子
气道------ 气味不好(通常指食物馊了以后的味道)
扒岔------ 翻箱倒柜的查找
板到了------- 摔跤了
板它------ 丢弃掉
噔(den)到了------- 形容路面不整使人上下颠簸(通常是人力交通或拖拉机
葛杂------ 传统锅做米饭时米饭底层形成的酥脆硬壳
焦葛加儿------- 同上
一包壳------- 1.形容作物华而不实 2.形容人身体瘦弱
待豆那哈莫噔,老子夹个洋马儿一哈儿豆克啦------- 原地不动,我骑自行车一会儿就到稀Pia pia哩----- 通常指路面在雨后很稀的样子
包包洼洼哩------ 表面凸凹不平
激末----- 吝啬的人决人------ 骂人牙花子------ 牙垢
豁牙齿子------- 处于换牙期的小孩儿
原子碑------ 圆珠笔
信佛儿------ 信封
撮锨------ 铁铲
耳隆子------ 耳罩
须溜子------ 一般指织物边缘散开的较长毛边
说不醒------- 跟不通情的人讲不过话
闷葫芦------- 不爱说话的人
扒不了得------- 形容十分渴望放到锅里
qu 一下子------ 用水煎一下
跑气儿了------ 容器密封不好
一扑棱子(事)------ 一摊子(事情)
忌讳------ 食醋
七炒------ 一种油炸食品,状似大豆
馓子------ 一种油炸食品,状如硬面条,但蓬松着连在一起
麻叶------ 一种油炸食品,状如干燥的豆巾
梅豆角----- 1.一种油炸甜点,状如豆角,内灌糖稀 2.蔬菜的一种才料子
拿一麻袋钱,换回一麻袋书,卖了一麻袋书,却买不起一个麻袋。
大学?
四年过去,当大学冷冷地提起裤子才知道,不是你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