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南开中学高2016级高二(下)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西方现代的政治法律理论中,社会契约理论和功利主义是并列齐名的基础性学说,它
们为整个西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法律观念提供了哲学基础。

相比较而言,如果说社会契约理
论为民主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那么,功利主义政治学说则为法治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
支持。

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始终蕴含着这样一条现实主义的政治结论:每个人总是追求自己的
幸福和利益,这可能造成社会的矛盾与混乱,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协调公私关系的机制
就在于道德与立法。

道德和立法是两种不同的机制,具有不同的社会协调功能。

道德体现为
对“善”的追求,它更多的是从正面来倡导该做什么;而法律体现为对“恶”的逃避,它主
要从负面警告人们不该做什么。

该做什么有赖于公民的个人觉悟和自觉,但不该做什么则有
赖于法律的惩戒。

所以,一个治理良好的社会,至少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法律是维持一个社
会基本秩序的手段。

人性为恶,立法使之为善,边沁所阐明的功利主义思想则是西方法治主义国家政治理论
的核心内容。

众所周知,在政治理论中,对人性的估价历来不同,其中主要有性善论和性恶论之分。

性善论者一般是理想主义者,他们对人性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其思想当中应然的成分居多。

性恶论者多为现实主义者,他们对人性持悲观主义观点,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
法律才能使人为善。

“我不偷窃,这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但是除非有刑法的存在,这并不符
合我的利益”。

无疑,性恶论与性善论在方法上各执一端,难分伯仲。

但是,比较而言,在性恶论的基
础上推导出的却是更多的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更加行之有效的政治结论。

因为,一
种尽管是赤裸裸的、存有戒心的,但却是真正的、富有约束力和制裁力的物质力量(惩戒)
比基于性善说之上的任何道德劝告(劝诫)都更具有威力。

边沁功利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法治主义政治学。

追功逐利的人性特点是他的理
论分析的起点:强调立法和法治,实现法理型社会,成为他的理论合乎逻辑的终点。

既然每
个人行动的总则是“最大幸福主义”,那么,国家完全有可能通过立法来因势利导,使人向
善。

良好的立法是良好社会的开端,法治——社会生活的法律化、制度化——是扬善抑恶的
前提和保障。

这是边沁功利主义学说的现代意义之所在。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调节功能,但是道德说教不是一种强制行为。

道德
教化在社会生活中只能作为辅助手段,而不能成为现实政治的行为准则。

大公无私、为人民
服务的贤相良臣的确有,而且值得大力提倡。

但是,现实的政治并不能建立在这种“善良意
志”的基础之上。

制度的完善,政体的合理及法律的严密和严格实施,胜过对“清官”和“明
君”的厚望。

与上述结论相联系,一切政治估价都要建立在最大的保险系数之上。

依据这种现实主义
的结论,任何缺乏限制的东西都具有任意性,最大的效率原则必须辅之以必要的保护措施。

毫无疑问,这个原则用来对付公共权力的滥用同样适用。

(选自《政治学十五讲》)
1.下列关于“功利主义学说”的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分)
A.功利主义学说是西方现代政治法律理论中的一种基础性学说,它和社会契约理论为西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法律观念提供了哲学基础。

B.由边沁的功利主义学说可以推导出一条现实主义的政治结论,即每个人总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最终可能造成社会的矛盾与混乱。

C.西方法治主义国家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边沁所阐明的功利主义思想,且法治也是其现代意义之所在。

D.持功利主义观点的人往往是人性的悲观主义者,认为只有饥饿才能使人勤奋,只有法律才能使人为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道德和立法是两种不同的协调公私关系的机制,前者重子正面倡导,后者重于负面警告。

B.性善论者往往是理想主义者,对人的本性持乐观的看法,如孟子便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C.法治主义政治学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性恶论,正因为人有追功逐利的本性,所以需要法理型社会来压制人的本性。

D.惩戒富有约束力和制裁力,它比劝戒的威力更大,因此在性恶论基础上得出的政治结论,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为有效。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治理良好的社会,至少是一个法治的社会,但仅仅依靠法律是远远不够的,还有赖于公民的个人觉悟和自觉。

B.法律能使人避恶,也能使人向善,与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的观点不尽吻合。

C.倡导廉洁型社会,除了对官员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需完善制度和政体,使法律更严密并严格加以实施。

D.道德教化无法成为现实政治的行为准则,因此现实政治不能单纯的建立在对“清官”
和“明君”的期待上。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杜正伦,相州洹水人。

隋世重举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伦一门三秀才,皆高第,为世歆美。

太宗索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学馆。

贞观元年,魏征荐其才,擢兵部员外郎。

俄迁给事中,知起居注。

帝尝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于民,乃出诸口。

”正伦曰:“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

非止损百姓。

且笔之书。

千载累德。

”帝悦,赐彩段二百。

进累中书侍郎。

与韦挺、虞世南、姚思廉论事称旨,帝为设宴具,召四人者,谓曰:“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各赐帛有差。

太子监国。

诏正伦行左庶子,兼崇贤馆学士。

帝谓正伦:“吾儿幼,未有就德。

今当监国。

不得朝夕见,故辍卿于朝以佐太子。

慎之勖之。

”它日又言:“朕年十八,犹在人间,情伪无不尝;及即位,处置有失,必待谏,乃释然悟,况太子生深宫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骄,今若诏天下,敢谏者死,将无复发言矣。

故朕孜孜延进直言。

卿其以是晓太子,冀裨益之。

”擢中书侍郎,封南阳
..
县侯
..,仍兼太子左庶子。

出入两宫,典机密,以办治称。

后太子稍失道,帝语正伦:“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

教而不徒.其语我来。

”故正伦显谏无所避。

太子不从,辄道帝语督切,太子即表闻。

帝责曰:“何漏泄我语?”对曰:“开示不入,故以陛下语怖之。

冀当反善。

”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再贬交州都督。

显庆元年,擢黄门侍郎,兼崇贤馆学士,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又兼度支尚书,仍知政事。

迁中
书令,封襄阳县公。

正伦与城南诸杜
....昭穆素远,求同谱,不许,衔之。

诸杜所居号杜固,世传其地有壮气,故世衣冠。

正伦既执政,建言凿杜固通水以利人。

既凿,川流如血,阅十日止。

自是南杜稍不振。

(节选自《新唐书·杜正伦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
B.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
C.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
D.我闻神龙可扰以驯/然颔有逆鳞/婴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属遂犯吾鳞/裨阙失/朕其虑危亡哉/思卿至意/故举酒以相乐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秀才”为“优秀人才”之意,亦称“茂才”,与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中的最低一级功名——也称作“秀才”一一不能混为一谈。

B.表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奏章,《出师表》《陈情表》都是这一类文体。

此处指上表。

C.侯爵为我国封建时代五等爵位之一,在公爵、伯爵之下,在子爵、男爵之上。

南阳县侯以南阳县为封地。

D.高门大姓与其所在地的郡县相联系,称为“地望”“郡望”,如韩愈出身的昌黎韩氏、杜牧出身的京兆杜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正伦身具才华,颇有名声。

他在太宗继位前曾被荐举为秦王府幕僚,后来又得到魏征的赏识。

B.杜正伦敢于劝谏,不顾安危。

他在担任左史和中书侍郎的时候都因此受到唐太宗的称赞和赏赐。

C.杜正伦思虑不周,祸从口出。

他在劝谏太子时把与太宗的私下谈话说出,结果被贬为谷州刺史。

D.杜正伦心胸狭隘,公报私仇。

他因城南诸杜拒绝他的要求,就破坏其风水,此后南杜渐渐没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臣职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损百姓,且笔之书,千载累德。

(2)太子数私小人,卿可审喻之,教而不徙,其语我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壬辰寒食①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在清明前二日,按旧俗是扫墓的节日。

此诗是王安石在舒州通判任上到江宁给父亲扫墓时所作。

②冶城:在江宁西。

8.这首诗前两联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刻画出了在赤壁之战前夕曹操
踌躇满志的形象。

(2)杜甫《阁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描写表现了作
者对周边景象以及时局的感受。

(3)《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比兴的手法来警醒女性不要
沉迷于爱情中。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笔在答题卡上在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后的括号中打勾。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

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发呆李琦
诗人邹静之是我的朋友。

我们通电话,他告诉我,最近常坐在马路边上发呆,看来来往往的人群。

电话的那头,静之看不见我的微笑,却能懂得我的心领神会。

我想象着,在北京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个额头宽阔的诗人坐在马路矛子上,正痴望蓍人群。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那些过往的男女老少,未必有几个读过他的诗,却肯定有许多人看过他写的戏。

他们作为观众,曾经或正在被他笔下的人物,弄得牵肠挂肚。

他们却不知道,这个优秀的诗人、著名的剧作家、北京城里最会写故事的人,这个眉头一皱,就让康熙皇帝在自己笔下东游西走的人,其实是多么寂寞。

大才子,甚至中国第一编剧这样的关誉。

对诗人邹静之来说,就如从身边吹过的轻风。

此时,他怅然地坐在北京某一条马路边上,看滚滚红尘之中的人此来彼往。

在一场好像正在进行直播的人间情景长剧中,发呆的诗人,此时正扮演着他自己。

发呆是一种特别有趣的事。

除去弱智和痴呆者那种让人难过的呆头呆脑外,智者的发呆,犹如一棵大树倏然收住风中摇曳的声响,进入了对天地聆听的状态。

这是茶叶沉入杯底的安宁。

是在苍茫气韵的笼罩下,灵魂的飘然出巡,是风卷云舒前那一阵心神的聚拢和停顿。

如果你留意,小孩子有时会呈现一种极为可爱的发呆状态。

那呆萌的神情和自然流露的无邪与纯真,那像是没有来由却极为由衷、如花朵尽情绽放般的笑容,往往会让成人坚硬的眼神一瞬间变得柔软和疼惜。

天使这样招人怜爱,因为生性无邪,举止自然,丝毫没有那种故意的装扮。

穷人也常发呆。

在黑龙江开往最北方向的一列火车上,坐在我对面一个农民模样的中年男子忽
然发现已经坐过了站。

立刻,他惶惶然一头汗水。

而在此之前,他一直半张着嘴,呆呆地坐着,就像是被谁戳在座位上的一尊泥塑。

草根阶层的平民百姓有太多的忧愁和焦虑,生活中有太多的塌陷和意外,他们是不知不觉就要发呆啊。

记得我的一个来自乡下的同学说,从小到大,她对父亲最深的记忆,就是那双被穷困折磨得近于呆滞的目光。

当听到父亲去世的消息时。

本是噩耗,她的第一个感觉竟是松了一口气——那个几乎不会笑了的父亲,一生都在为还债焦虑。

外人眼里呆头呆脑的父亲,是愁懵了。

现在,他长眠了,再也不用为这个穷家发愁了。

同学噙着泪水告诉我的这几句话,曾强烈地震撼了我。

诗人们自然是更容易发呆的。

1999年,我们一群女诗人去台湾访问。

我就发现,我的好朋友傅天琳经常神情恍然。

她坐在那里静默的样子就像一个很小的女孩儿。

在阿里山上,她呆呆地望着那郁郁葱葱的山林,好像她到这里就是来发愣的。

天琳的眼睛很好看,当她痴望时,那眼睛就好像更大也更深远了。

这个从缙云山走出来的女子,此刻,一定是有什么触动了她敏感的心。

晚上,我俩在山上小茶馆喝茶时,她又一次陷进了那种呆呆的状态,一句话也不说,就那么坐着。

夜越来越深,她渐渐低下头去。

我还以为她困了,推她一下,一抬头,我看到了满脸泪水。

后来,她告诉我:阿里山上,满山青翠让她想到了死去的父亲,想到了她经历的一些苦涩的事情。

她忘了周围是什么,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掉进了无边无际的忧伤和迷茫。

善良的天琳,我只要一想到她那恍惚懵懂的样子,就特别牵挂她。

我知道这世上有些人是永远也不发呆的。

他们目光犀利,他们神采飞扬,他们精明强干,他们顾盼自如。

在人生的舞台上,这些人已然是如鱼得水,意气风发,所向披靡:他们目的明确,是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他们习惯了永不懈怠,游刃有余,唯恐稍有疏忽,就会带来不利:他们周旋于滚滚尘埃之中,警觉机敏,根本无暇甚至是不允许自己发呆的。

而此刻,远在重庆的天琳,还有正坐在北京某条马路边上的静之,我想和你们说一句:继续发呆吧。

在你们的背后,除了重庆的月色和北京的风,还有我遥远的、欣赏或者说默契的目光。

(选自《散文》2015.6)
(1)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隔着电话,静之看不见我微笑,却能懂得我的心领神会。

证明作者与静之关系密切,极为默契。

B.作者综合运用比拟、排比、借代等多种表现手法,阐述了智者发呆的内涵,言语之间充满了肯定与褒奖。

C.我的一位乡下同学在听到父亲去世的噩耗时,竞松了一口气,表明穷困的折磨会让人模糊生死的界限。

D.作者和傅天琳到台湾访问期间,傅神情恍然,坐在那里静默的样子像一个小女孩儿,证明经常发呆会让人显得年轻。

E.这世上有些人永远都不会发呆,因为他们目的明确,游刃有余,终日忙碌,作者认为这些人是可悲的。

(2)文中邹静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联系文章内容简析。

(6分)
(3)“发呆是一种特别有趣的事”,联系全文解释“有趣”的内涵。

作者写了哪些“有趣”
的发呆,请简析。

(6分)
(4)2014年中国先后举办了多场“发呆大赛”,比赛要求选手两小时内,不能动、不能笑
也不能睡着,否则将被淘汰。

你认为这种“发呆”与文中作者欣赏的“发呆”一样吗?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朱进:天文学是最不关心地球上现实生活的学科
走进各地的大中小学校,与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交流,是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乐于做的一件事。

但被问起是不是从小对天文感兴趣时,他却回答不是。

上初中时,朱进对数学非常感兴趣。

一位课外辅导他数学的老师,让朱进开始了解天文。

这位老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卷》责编。

高考之前,朱进觉得天文和数学的内容很相似,就报考了北师大的天文系,选择的专业是一个和数学很贴近的方向——天体测量和天体力学。

4年的大学学习,朱进真正爱上了天文。

本科毕业后朱进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天文系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了11年,之后调到北京天文馆。

对于人类为什么要仰望星空,朱进有自己的哲学思考:“天文学是最纯粹的基础研究。

以好奇心为出发点,只是想知道地球以外的东西。

”在朱进看来,天文学是最不关心地球上
现实生活的学科,这是天文与其他学科最不同的地方,“当你抬头看到一颗彗星。

或者突然
看到横跨天穹的银河时,会从内心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仰望星空,可以特别投入,特别忘我。


“骨子里的好奇心,是真正推动人类一代代繁衍发展的动力。

”他相信。

在国家天文台
工作时,朱进有一次到河北省兴隆天文站。

一天,他和一位同事在树下看到两群蚂蚁打架。

两个人蹲下来观察。

朱进有事先走了,这位刚毕业的博士就一直观察,直到两天后“战争结束”。

这位同事向朱进描述了过程:“是个头小的蚂蚁群打败了大个头的那群。


但是朱进很遗憾现在的孩子们好像没有了这种兴致,这些年教育的功利性,让很多孩子做事目的性太强。

他认为,孩子需要有完全遵从予兴趣而探索学习的经历。

朱进感觉与20多年前相比,人们对于天文的热情有所回归:开设天文课的申小学校多
起来,一些学校还把天文课作为校本课程,通过微博微信进行天文交流的网络活动活跃,各种机构以及民间自发的观星活动也多起来。

“我想这与社会的发展有关系,当不再更多地考虑温饱,人们才会把目光投向天空。

另外,随着高考以及教育评价改革,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

”朱进承认,神舟、嫦
娥等航天领域的探索也是促进剂,“如果太关注眼前,就很难把目光投向太空。


不过,朱进对于目前的状况仍不太满意,“北京天文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天文馆之一,每
年有六七十万的参观者,即使对于北京市人口来说,这个数字也还是很小的。


网络时代,借助网络进行天文科普,朱进认为这是重要渠道。

在微博上,他经常和网友就各式各样的问题进行交流。

望远镜的磨制,恒星定位,如何查天文年历,陨石鉴定,天文现象,UFO……但是现在网上各种天文信息的错误也让朱进非常头痛。

据他观察,现在很多
的天文书籍和网站内容中有错误,有误导。

一位星象爱好者还根据朱进的出生日期和时间,绘制出星象罗盘,用了几千字进行分析。

对此,朱进一笑,他不同意星座说,但还是与这些星座爱好者进行交流。

他说,天文不像其他学科,不是光看教科书就能学习的。

说起天文,人们很自然地会与外星生命、科学幻想相联。

而拥有北京UFO研究会副理
事长头衔的朱进经常会被人问起,到底有没有UFO,到底有没有外星人存在。

对于外星人是否存在,朱进一直是“乐天派”,他认为概率很大,“太阳系内除了地球外,没什么太适于高等智慧生物的地方。

如果有外星人,也在太阳系以外。

银河系中一共有1000 亿个恒星,估计银河系中也许会有1万亿个行星,假设其中每一亿个行星中有一个存在高级生命。

那么仅银河系中就应该有上万个外星人星球存在。


近几年大热的科幻小说《三体》就是以地球向外太空发射信号,被三体人收到展开宇宙
战争为主线;霍金也在近期的一次演讲中警告人类不要与外星人接触。

对此朱进解释,事实
上,自人类80多年前开始用无线电以来,所有无线电信号已经在向太空发射。

如果恰好80
光年内也有外星人在监测太空,那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能监测到80多年前的信号,知道人类
的存在。

但是,他认为太阳系内应该没有其他高等生命存在。

这些信号在恰好的时间内被高
度发达的N光年外的外星人偶然监测到的概率就更小。

他说:“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这是天文学永恒的课题。


(选编自《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访谈稿《银河系中应有上万个外星人星球》)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进乐意走进各地的大中小学,与大学生、中小学生交流,以激发他们观测天文研究天文学的兴趣。

B.朱进认为,骨子里的好奇心是推动人类一代代繁衍发展的动力,只是这些年教育的功利性让孩子们没有了探索的兴趣。

C.虽然朱进不同意星座说,但当有根据他的出生日期和时间绘制出星象罗盘的星座爱好者与他进行交流时,他并不排斥。

D.在朱进的眼里,最不关心现实生活的天文学,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天文不是光看教科书就能学习的。

E.朱进很乐观地认为,外星人存在于太阳系以外的概率很大,只是现在人类向太空发射的无线电信号被外星人监测到的概率很小。

(2)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天文学在我国民间普及的现状。

(6分)
(3)为什么说“天文学是最不关心地球上现实生活的学科”?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4)朱进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朱进能够成为天文学家的原因。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全国许多地方,随着积分入户政策的日益完善,流动人口落户大中城市的梦想不再______
②会议号召全系统95个单位再接再厉,通过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一个______的战斗堡垒。

③第四野战军成立后,先是南下华中,后向中南进军,最后挺进广西,大战粤桂边,直
捣海南岛,建立了______。

A.遥不可及坚不可摧不世之功 B.难以企及无坚不摧不世之功
C.难以企及坚不可摧贪天之功 D.遥不可及无坚不摧贪天之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端午节期间,有的人远离城市的喧嚣,逃离尘世的躁动,选择去偏远的地方探险,但这是有风险的,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旅客失联的案情。

B.“东方之星”上游客中多数来自“夕阳红”老年团,团员的年纪在50岁到80岁之间,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群体——忙了一辈子终于可以休息一下的爸爸妈妈们。

C.涪陵区出产的小樱桃因其甘甜可口而深受市民所喜爱,然而今年春天的一场低温霜冻却造成小樱桃大面积减产,给种植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D.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是层层累积的,对经典里传达的思想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的“照办不走样”。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