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光刻工艺A
光刻工艺步骤介绍课件PPT

圆片低速渐静止或静止
喷显影液
圆片轻转(依靠圆片表面张力显影液在圆片表面停留一段时间)
较高速旋转(甩去圆片表面的显影液)
喷水旋转
加速旋转(甩干)
停止旋转并取片
显影后烘(坚膜)
圆片送回片架显影工艺完成
显影方式
显影方式 静态浸渍显影 圆片静止显影液喷在圆片表面,依靠圆片表面张
力使显影液停留在圆片上,圆片轻轻的转动,让显影液在圆片表 面充分浸润,一段时间后,高速旋转将显影液甩掉。如:SVG、 DNS、TEL设备。 旋转喷雾显影 圆片旋转由高压氮气将流经喷嘴的显影液打成微小 的液珠喷射在圆片表面,数秒钟显影液就能均匀地覆盖在整个圆 片表面。如:以前5寸SVG设备。 影响显影质量因素 显影时间 影响条宽控制精度 显影液的温度 影响显影的速率
曝光工艺流程 蚀工序就能将图形留在圆片上。
光刻工艺步骤实例-N-WELL的形成
高精度光刻图形与曝光光源有着直接的关系。
红其外中线 对 圆辐光片射刻加胶从热感片光起架主中要作取用出是波长为435. 预对位(找平边)
如:SVG、DNS、TEL设备。
圆片由机械手臂传输到载 片台(Stage)上
1光刻机自身的定位精度包括光学、机械、电子等系统的设计精度和热效应;
热板传导加热
基本原理:光刻工艺中最关键的工序它直接关系到光刻分辨率、留膜率、条宽控 制等。
2 硅片的加工精度和硅片在热加工氧化、扩散、注入、烘片等过程中的形变;
静态浸渍显影 圆片静止显影液喷在圆片表面,依靠圆片表面张力使显影液停留在圆片上,圆片轻轻的转动,让显影液在圆片表面充
分浸润,一段时间后,高速旋转将显影液甩掉。
基8n本m(原g理线:)光、刻3工65艺n流中m(最程i关线单键)的、上工24的序8n它批m直(号接DU关:V系远到紫光外刻线分)辨等率光、谱留线膜。率、条宽控 制等。
光刻工艺主要步骤

光刻工艺主要步骤
1. 基片前处理
为确保光刻胶能和晶圆表面很好粘贴,形成平滑且结合得很好的膜,必须进行表面准备,保持表面干燥且干净,
2. 涂光刻胶
涂胶的目标是在晶圆表面建立薄的、均匀的,并且没有缺陷的光刻胶膜。
3. 前烘(软烘焙)
前烘的目的是去除胶层内的溶剂,提高光刻胶与衬底的粘附力及胶膜的机械擦伤能力。
4. 对准和曝光(A&E)
保证器件和电路正常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图形的准确对准,以及光刻胶上精确的图形尺寸的形成。
所以,涂好光刻胶后,第一步是把所需图形在晶圆表面上准确定位或对准。
第二步是通过曝光将图形转移到光刻胶涂层上。
5. 显影
显影是指把掩膜版图案复制到光刻胶上。
6. 后烘(坚膜)
经显影以后的胶膜发生了软化、膨胀,胶膜与硅片表面粘附力下降。
为了保证下一道刻蚀工序能顺利进行,使光刻胶和晶圆表面更好地粘结,必须继续蒸发溶剂以固化光刻胶。
7. 刻蚀
刻蚀是通过光刻胶暴露区域来去掉晶圆最表层的工艺,主要目标是将光刻掩膜版上的图案精确地转移到晶圆表面。
8. 去除光刻胶
刻蚀之后,图案成为晶圆最表层永久的一部分。
作为刻蚀阻挡层的光刻胶层不再需要了,必须从表面去掉。
正胶的纵横比更高、负胶的粘结力更强曝光速度更快、正胶的针孔数量更好阶梯覆盖度更好,但成本更高、正胶使用水溶性溶剂显影而负胶使用有机溶剂显影。
光刻工艺知识点总结

光刻工艺知识点总结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光刻技术可以实现微米级甚至纳米级的精密图案转移至半导体芯片上,是芯片制造中最关键的工艺之一。
光刻工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将图案投射到光刻胶上,然后通过化学蚀刻将图案转移到芯片表面。
下面将对光刻工艺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光刻工艺的基本原理1. 光刻胶光刻胶是光刻工艺的核心材料,主要由树脂和溶剂组成。
树脂的种类和分子结构直接影响着光刻胶的分辨率和对光的敏感度,而溶剂的选择和比例则会影响着光刻胶的黏度、流动性和干燥速度。
光刻胶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如分辨率、坚固度、湿膜厚度等。
2. 掩模掩模是用来投射光刻图案的模板,通常是通过电子束刻蚀或光刻工艺制备的。
掩模上有所需的图形样式,光在通过掩模时会形成所需的图案。
3. 曝光曝光是将掩模上的图案投射到光刻胶表面的过程。
曝光机通过紫外线光源产生紫外线,通过透镜将掩模上的图案投射到光刻胶表面,形成图案的暗部和亮部。
4. 显影显影是通过化学溶液将光刻胶上的图案显现出来的过程。
曝光后,光刻胶在图案暗部和亮部会有不同的化学反应,显影溶液可以去除未暴露的光刻胶,留下所需的图案。
5. 蚀刻蚀刻是将图案转移到硅片上的过程,通过化学腐蚀的方式去除光刻胶未遮盖的部分,使得图案转移到硅片表面。
二、光刻工艺中的关键技术1.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光刻工艺能够实现的最小图案尺寸,通常用实际图案中两个相邻细线或空隙的宽度之和来表示。
分辨率受到光刻机、光刻胶和曝光技术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是衡量光刻工艺性能的重要指标。
2. 等效焦距等效焦距是光刻机的重要参数,指的是曝光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影响光刻图案在光刻胶表面的清晰度和分辨率。
3. 曝光剂量曝光剂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接收的光能量,通常用mJ/cm^2或μC/cm^2来表示。
曝光剂量的选择对分辨率和光刻胶的副反应有重要影响。
4. 曝光对位精度曝光对位精度是指光刻胶上已存在的图案和新的曝光对位的精度,是保证多层曝光图案对位一致的重要因素。
《光刻工艺A》课件

4 接触问题和剥离问题
解释显影不良的可能原因,并给出解决该 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讨论在光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接触和剥离 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光领域的最新技术 创新和发展趋势。
可持续发展
探讨光刻工艺在可持续发展方 面的前景和应用。
自动化和智能化
讨论光刻工艺自动化和智能化 的发展,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详细介绍光罩的制备过程,包括设计、 制造和检验。
曝光和显影
说明曝光机的原理和显影剂的使用, 在光罩模板上形成图案。
常见光刻工艺问题和解决方案
1 反射和折射问题
2 曝光不均匀问题
探讨光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反射和折射问 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介绍曝光不均匀的原因和影响,提供解决 此问题的有效策略。
3 显影不良问题
《光刻工艺A》PPT课件
欢迎来到《光刻工艺A》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光刻工艺的概念、 基本原理和步骤,解决常见问题,并讨论光刻工艺的发展趋势。
引言和目的
在本节中,我们将讨论光刻工艺的引言和目的。了解光刻工艺的背景和目标,为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光刻工艺概述
什么是光刻工艺
介绍光刻工艺的定义,涵 盖其在制造过程中的重要 作用。
光刻工艺的应用领域
探讨光刻工艺在半导体、 微电子和光学等领域中的 广泛应用。
光刻工艺的重要性
说明光刻工艺在现代科技 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和影响。
基本原理和步骤
1
涂覆和预烘烤
2
解释光刻胶的涂覆和预烘烤过程,确
保合适的薄膜厚度和均匀性。
3
清洗和后处理
4
讨论清洗步骤和后处理过程,确保成 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光罩制备
光刻工艺流程和步骤

光刻工艺流程和步骤The photolithography process is a key step in the fabrication of microelectronic devices. This process involves transferring a pattern from a mask onto a substrate coated with a photosensitive material.光刻工艺流程是微电子器件制造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涉及将一个掩模上的图案转移到涂有光敏材料的衬底上。
The first step in the photolithography process is to prepare the substrate. This involves cleaning the substrate to remove any contaminants that could interfere with the patterning process. Once clean, a thin layer of photoresist is spin-coated onto the substrate.在光刻工艺流程中的第一步是准备衬底。
这涉及清洁衬底,以去除可能干扰图案形成过程的任何污染物。
一旦清洁,就会在衬底上旋涂一层薄薄的光刻胶。
After the photoresist is applied, the next step is to align and expose the substrate to UV light through a mask. The mask contains the pattern that needs to be transferred onto the substrate. The UV lightpasses through the transparent areas of the mask and exposes the underlying photoresist.在涂了光刻胶之后,下一步是将衬底对准并暴露于透过掩模的紫外光。
光刻工艺质量的基本要求

光刻工艺质量的基本要求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在半导体芯片制造过程中主要用于制造芯片的图形和电路结构。
光刻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刻工艺的基本要求。
1.光刻胶的均匀性:光刻胶是在薄片上形成图案的关键材料,因此光刻胶的均匀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均匀的光刻胶可以保证芯片图案的精度和一致性。
2.曝光能量和均匀性:曝光能量和均匀性直接决定了图案的分辨率和清晰度。
曝光能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图案失真或者模糊,因此需要准确控制曝光能量并且保证能量的均匀性。
3.针对不同材料的选择:不同的芯片材料需要不同的光刻工艺参数,例如光刻胶的选择、曝光能量的调节等。
对于不同材料的芯片,需要针对性地确定适合的光刻工艺参数。
4.对于多层结构的对位精度:在一些芯片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多次的光刻步骤来形成多层结构。
因此,对位精度非常重要,不同层之间的图案需要对位准确,以确保芯片工作正常。
5.光刻胶的去胶效果:光刻胶在曝光和显影之后需要去胶,去胶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芯片的图案清晰度。
去胶不彻底或者过度去胶都会影响到芯片的可靠性和性能。
6.柔印的缺陷控制:在柔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例如颗粒、气泡等。
这些缺陷会影响到图案的清晰度和芯片的可靠性,因此需要在柔印中严格控制这些缺陷。
7.结构的平直度和光滑度:一些特定的结构需要在光刻过程中保持平直和光滑的表面。
这对于一些特定的芯片结构非常重要,例如光波导、微透镜等。
8.光学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在光刻工艺中,光学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芯片质量的关键。
精确的光学系统可以保证曝光和对位的准确性,稳定的光学系统可以保证芯片的一致性和重复性。
总之,光刻工艺的质量对于芯片制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保证光刻胶均匀性、准确控制曝光能量和对位精度、光刻胶去胶效果、缺陷控制以及结构的平直度和光滑度等方面的要求,可以确保光刻工艺的质量,从而保证芯片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刻工艺资料整理

光刻工艺资料整理上一篇/ 下一篇 2007-12-10 20:10:25 / 个人分类:光刻查看( 121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光刻工艺资料整理概述:光刻技术是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整个产品制造中是重要的经济影响因子,光刻成本占据了整个制造成本的35%。
光刻也是决定集成电路按照摩尔定律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光刻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就不可能从微米进入深亚微米再进入纳米时代。
所以说光刻系统的先进程度也就决定了光刻工程的高低。
1.光刻工艺简介光刻是通过一系列生产步骤将晶圆表面薄膜的特定部分除去的工艺。
在此之后,晶圆表面会留下带有微图形结构的薄膜,被除去的部分可能形状是薄膜内的孔或是残留的岛状部分。
光刻工艺也被称为大家熟知的Photomasking, masking, photolithography, 或microlithography。
在晶圆的制造过程中,晶体三极管、二极管、电容、电阻和金属层的各种物理部件在晶圆表面或表层内构成。
这些部件是每次在一个掩膜层上生成的,并且结合生成薄膜及去除特定部分,通过光刻工艺过程,最终在晶圆上保留特征图形的部分。
光刻生产的目标是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生成尺寸精确的特征图形,并且在晶圆表面的位置正确且与其它部件(parts)的关联正确。
光刻是所有四个基本工艺中最关键的。
光刻确定了器件的关键尺寸。
光刻过程中的错误可造成图形歪曲或套准不好,最终可转化为对器件的电特性产生影响。
图形的错位也会导致类似的不良结果。
光刻工艺中的另一个问题是缺陷。
光刻是高科技版本的照相术,只不过是在难以置信的微小尺寸下完成。
在制程中的污染物会造成缺陷。
事实上由于光刻在晶圆生产过程中要完成5层至20层或更多,所以污染问题将会放大。
光刻工艺过程包括有:涂胶、前烘、曝光、显影、坚膜、腐蚀、去胶等。
课程内容:1 光刻前的准备工作1.1 准备要求1.2 准备方法1.2.1 光刻前待光刻片子置于干燥塔中1.2.2 氧化片出炉后可立即送光刻工序涂胶1.2.3 对氧化片可在涂胶前重吹段时间干氧(氧化温度)1.2.4 涂胶前片子置于80度烘箱中烘30分钟2 涂胶2.1 涂胶的要求2.2 涂胶的方法2.2.1 旋转涂胶法2.2.2 喷涂法2.2.3 浸涂法3 前烘3.1 前烘要求3.2 前烘的方法3.2.1 在80度烘箱中烘15分钟-20分钟3.2.2 在红外烘箱中烘3分钟-5分钟4 曝光4.1 曝光的要求4.2 曝光的方法5 显影5.1 显影的要求5.2 显影的方法6 坚膜6.1 坚膜的要求6.2 坚膜的方法6.2.1 置于恒温箱中,在180度烘30 分钟左右6.2.2 置于红外烘箱中烘10分钟左右7 腐蚀7.1 腐蚀的要求7.2 腐蚀的方法7.2.1 腐蚀二氧化硅的方法7.2.2 腐蚀铝电极的方法8 去胶8.1 去胶的要求8.2 去胶的方法课程重点:本节介绍了光刻工艺及对各光刻工艺步骤的要求。
光刻工艺过程

6. 造成光刻返工的原用错涂胶程序(包括 HMDS,涂胶和前烘的程序)
2.
胶面发花,均匀性差.
3.
回溅严重,胶面上有很多圆形或彗星状斑点.
4.
胶被打空,片子表面未涂上胶.
5.
未做去边(去边剂压力罐的压力未加)
6.
胶中有大量的杂质.
7.
换错胶.
曝光:
1.
用错掩模版.
2.
曝光量不正确,造成片子显不干净或条宽超标.
光刻一般用到的试剂有:
①
光刻胶:3 种
S9912-L:用于多晶光刻
S6818-H:用于金属光刻
S6812:用于除多晶和金属外的其它光刻层次(包括平坦化涂胶)
② 去边剂:用于涂胶后的去边
③ HMDS:用于涂胶前的硅片增粘处理
④ 显影液:MF-319
⑤ 丙酮:用于清洁,可溶解光刻胶
⑥ 乙醇:用于清洁,擦拭设备,桌面等
3.
交接班时的注意事项
交接班时应做如下内容:
① 对在制品情况进行交接
② 交代设备的工作状况及其它注意事项
③ 检查胶瓶中的胶量,显影液罐中的显影液量,去边剂的量,废胶罐是否已满
④ 检查工作现场是否整洁
八.
其它
1.
颗粒沾污对光刻工艺质量的影响
颗粒沾污对光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 涂胶前硅片上若落有较大的颗粒,会影响局部胶的均匀性,若该颗粒落在曝光区,会造成电
光刻胶无法与亲水的硅片表面结合良好。通常的方法是使用 hydroxy getter 化学方法去除表面
的 OH 基团,一般采用 alkylsilane compounds,如 HMDS.
2. 使用烘箱进行 HMDS 增粘处理要注意那些问题?
光刻工艺介绍

光刻工艺原理
将电路图案转移到晶元上 为了将电路图案转移到晶片上,将光罩暴露在光 下。通过使用缩小透镜聚焦光,甚至可以转移更 精细的电路图案。电路图中的线越窄,可传输的 半导体元件数量越多,因此芯片的性能和功能也 就越高
当暴露在光下时,光刻胶会 发生变化,并且使用显影溶 液去除暴露部分,这样电路 图案就转移到了晶元上
负胶:曝光后显影时没有曝光部分被溶解,而曝光的 部分被留下来——聚乙烯醇肉桂酸酯和聚乙烯氧乙基肉 桂酸酯
光刻胶对大部分可见光敏感,但对黄光不敏感
光刻三要素
光刻胶主要成分
1.树脂(聚合物):光照不发生反应,保证光刻胶的附着性和抗腐 蚀性,决定光刻胶薄膜的膜厚,弹性和热稳定性。
2.光敏剂(PAC):受光辐照后发生化学反应,如果聚合物中不添 加光敏剂,那么他对光的敏感性差,而且光谱范围较宽,添加特 定的光敏剂后,可以增加感光灵敏度,而且限制反应光的光谱范 围,或者把反应光限制在某一特定的波长。
3.溶剂:使光刻胶在涂到晶元表面之前保持液态,添加溶剂的目 的是使光刻胶处于液态,以便光刻胶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涂在晶 元表面
光刻三要素 掩膜版(光罩)
掩膜版上的图形代表一层IC设计,将 综合的布局图按照工艺分成各层掩膜
版,如隔离区为一层,栅极区为另一 层等,这些掩膜版的组合就是一组IC 工艺流程
光刻三要素
普通光源
波长范围大,图形边缘衍射现象严 重,满足不了特征尺寸的要求
晶元生产曝光光源
光刻机种类
光学
接触式 投影式
非光学
X射线 电子束
短波长(波长越短可曝光的特征尺寸越小)
高强度(为了保持合适的曝光时间)
高稳定性
光刻三要素
光刻机——曝光光源
光刻与刻蚀工艺

等离子刻蚀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纳米科技、光电子等领域,用于 制造集成电路、微机械器件和光电器件等。
特点
等离子刻蚀具有高精度、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等特点,但同时也具有 设备昂贵、维护成本高等问题。
反应离子刻蚀(RIE)
原理
反应离子刻蚀是通过将气体分子电离产生离子,然后利用离子与材料表面相互作用来去除 材料表面的涂层或氧化层。同时,反应离子刻蚀过程中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使得刻蚀更加 深入。
要点二
损伤控制
是指在刻蚀过程中避免对材料产生损伤。对于某些特殊 材料,如脆性材料,损伤控制尤为重要。如果刻蚀过程 中产生过多损伤,可能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破裂。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光刻工艺对于提高芯片性能、降低 成本、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02
光刻工艺的类型
接触式光刻
直接接触
掩膜板直接与光刻胶接触,优点是简单、高效,缺点是容易造成掩膜板损伤 和光刻胶涂层的污染。
烘烤式接触
光刻胶涂层在掩膜板下进行烘烤,优点是改善了光刻胶的流动性,提高了图 像质量,缺点是操作复杂。
刻蚀速率
指的是材料被刻蚀的速度,通常以单位时 间内被刻蚀材料的厚度来衡量。刻蚀速率 快,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材 料刻蚀,提高生产效率。
选择比
指的是不同材料被刻蚀的速度之比。选择 比高,意味着对某些材料的刻蚀速度远高 于其他材料,因此在刻蚀过程中能更好地 保护某些材料不被过度刻蚀。
刻蚀均匀性
刻蚀工艺的基本步骤
1 2
准备样品
将待刻蚀的基底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清洗 、干燥等。
选择合适的刻蚀气体
根据待刻蚀的基底材料选择合适的刻蚀气体。
光刻工艺参数

光刻工艺参数一、光刻工艺参数概述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的核心环节,其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制程质量和产品性能。
这些参数共同决定了光刻的分辨率、对比度和曝光剂量等关键因素,从而在微观层面上塑造了集成电路的几何形状和结构。
在光刻工艺中,参数主要包括光源波长、曝光剂量、焦距、数值孔径等。
它们相互关联,共同决定了光刻的质量和效果。
二、光刻工艺参数详解1.光源波长:光源波长是光刻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它决定了光的分辨率。
短波长的光源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设备和材料来支持。
目前,深紫外(DUV)和极紫外(EUV)光源是主流的选择。
2.曝光剂量:曝光剂量决定了曝光过程中光能量的多少,它影响着曝光时间和光强。
曝光剂量要适量,太少会导致曝光不足,太多则可能导致过度曝光。
3.焦距:焦距是指光束通过镜头时,主平面与镜头光轴之间的距离。
在光刻工艺中,焦距的准确性对成像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4.数值孔径:数值孔径(NA)描述了镜头聚光的性能,是镜头与光刻胶之间的透镜效应的量度。
数值孔径越大,光线的汇聚能力越强,成像质量越好。
三、光刻工艺参数优化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光刻工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制程质量和产品性能,必须对光刻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优化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设备条件、材料特性、环境因素等。
此外,为了实现更精细的制程和更高的产能,科研人员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光源技术、镜头技术和光刻胶技术等。
四、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光刻工艺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摩尔定律的延续,集成电路的制程将会越来越小,对光刻工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另一方面,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应用,光刻工艺也将面临新的变革和突破。
例如,极紫外光刻技术(EUV)被认为是下一代光刻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它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低的制造成本等优势。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光刻工艺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管理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第七章光刻工艺A

2)光刻机 根据曝光方式的不同,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触式、接近式和 投影式三种。
(一)接触式光刻机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光的衍射效应最小而分辨率高,
特征尺寸小。
■ 主要缺点:
容易造成掩膜版和光刻胶的 损伤。每一次接触都有可能 在掩膜版和光刻胶上造成缺 陷。
(二)接近式光刻机
■ 优点:掩膜版悬浮在硅片表面的氮气气垫上,
通过改变进入的氮气流量控制间隙.
■ 缺点:由于掩膜版和光刻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经过掩膜版后的光会发生衍射,从而使光
刻的分辨率降低。
对于一个宽度为W的单孔掩膜,
它与硅片之间的距离为 g
■ 当: λ< g < W2/λ
系统处于菲涅耳衍射的近场范围。
分辨率: Wmin≈ (λg)1/2, 对于20 µ m间隙,436nm曝光, 最小特征尺寸约为3 µ m。 10 µ m, 365nm曝光, 2 µ m
6?制作掩膜版首先必须有版图件参数所需要的几何形状与尺寸依据生产集成电路的工艺所确定的设计规则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设计出的生产上所要求的掩膜图案
第七章 光刻工艺
前面工艺的遗留问题
1、 氧化、扩散、离子注入、外延、CVD等一系列工艺都是 对整个硅园片进行处理,不涉及任何图形。 2、 在同一集成电路制造流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加工工艺后: a. 如何在一片硅片上定义、区分和制造出不同类型、
f. 坚固耐用,不易变形。
掩膜版上形成图形后,图形可 通过与数据库对比检查进行
确认。任何不希望有的铬可
用激光烧化剥离。铬层的针孔 可用额外的淀积来修理。
三、光刻机
1、光刻技术的主体: 光刻机(曝光机 + 对准机)
半导体工艺(第7章)光刻

90
否
一般
单片
90
否
差(一般) 单片
60
否
电子束辐照
目的:
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与抗蚀剂相互作用, 使照射区抗蚀剂发生变化。
显影和坚膜
显影:
将照射后的掩膜基片用适当的溶剂浸渍或 喷淋,使抗蚀膜上下不需要的区域溶解掉, 从而获得抗蚀膜图形;
显影剂和显影条件要根据抗蚀剂的种类、 照射条件等来选择;
分辨率:所能加工的最小线宽;线宽越小, 分辨率越高;
高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光刻速度。为了提高产量,要 求曝光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越好;
精密的套刻对准
一块集成电路制作需要十多次甚至几十次 光刻,每次光刻都要互相套准;
大尺寸硅片的加工
低缺陷
集成电路加工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缺 陷,即使这些缺陷尺寸小于图形的线条宽 度,也会使集成电路失效;
成分功能聚合物当被对准机光源曝光时聚合物结构由可溶变成聚合或反之溶剂稀化光刻胶通过旋转形成薄膜感光剂在曝光过程中控制和或调节光刻胶的化学反应添加剂各种添加的化学成分实现工艺效果例如染色掩膜版制版方式光学制版?光学制版中普遍采用的感光底板是超微粒干版又叫乳胶版
学习情景五: 图形加工
学习子情景一: 光刻
烘焙时间15~30min左右;温度85~105℃ 下表总结了不同的烘焙方式:
方法
烘焙时间(分钟) 温度控制 生产率
速度
排队
类型
Waf/Hr
热板
5~15
对流烘箱
30
真空烘箱
30
移动带式红外烘箱
5~7
导热移动带
5~7
微波
0.25
好
单片(小批量) 60
光刻工艺简要流程介绍

光刻工艺简要流程介绍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制造中最为重要的工艺步骤之一。
主要作用是将掩膜板上的图形复制到硅片上,为下一步进行刻蚀或者离子注入工序做好准备。
光刻的成本约为整个硅片制造工艺的1/3,耗费时间约占整个硅片工艺的40~60%。
光刻机是生产线上最贵的机台,5~15百万美元/台。
主要是贵在成像系统(由15~20个直径为200~300mm的透镜组成)和定位系统(定位精度小于10nm)。
其折旧速度非常快,大约3~9万人民币/天,所以也称之为印钞机。
光刻部分的主要机台包括两部分:轨道机(Tracker),用于涂胶显影;扫描曝光机(Scanning)光刻工艺的要求:光刻工具具有高的分辨率;光刻胶具有高的光学敏感性;准确地对准;大尺寸硅片的制造;低的缺陷密度。
光刻工艺过程一般的光刻工艺要经历硅片表面清洗烘干、涂底、旋涂光刻胶、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检测等工序。
1、硅片清洗烘干(Cleaning and Pre-Baking)方法:湿法清洗+去离子水冲洗+脱水烘焙(热板150~2500C,1~2分钟,氮气保护)目的:a、除去表面的污染物(颗粒、有机物、工艺残余、可动离子);b、除去水蒸气,是基底表面由亲水性变为憎水性,增强表面的黏附性(对光刻胶或者是HMDS-〉六甲基二硅胺烷)。
2、涂底(Priming)方法:a、气相成底膜的热板涂底。
HMDS蒸汽淀积,200~2500C,30秒钟;优点:涂底均匀、避免颗粒污染;b、旋转涂底。
缺点:颗粒污染、涂底不均匀、HMDS用量大。
目的:使表面具有疏水性,增强基底表面与光刻胶的黏附性。
3、旋转涂胶(Spin-on PR Coating)方法:a、静态涂胶(Static)。
硅片静止时,滴胶、加速旋转、甩胶、挥发溶剂(原光刻胶的溶剂约占65~85%,旋涂后约占10~20%);b、动态(Dynamic)。
低速旋转(500rpm_rotation per minute)、滴胶、加速旋转(3000rpm)、甩胶、挥发溶剂。
光刻工艺过程

光刻工艺过程一. 总纲1. 什么是光刻?对光刻总的质量要求是什么?光刻就是将掩膜版上的几何图形转移到涂有一层光刻胶的硅片表面的工艺过程。
对光刻总的质量要求为:①条宽符合指标要求②套刻精度符合指标要求③胶厚符合指标要求④无缺陷⑤胶图形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2. 在我们生产线的工艺中,一般有那些光刻工序层次?其中那些是关键层,为什么称之为关键层?对不同的工艺流程,光刻的层次可能会有所不同,一个典型的1.0微米单多晶双铝工艺一般需要有如下的光刻层次:阱,有源区,场注,多晶,N-LDD,N+S/D,P+S/D,接触孔,孔注,金属-1,通孔,金属-2,钝化孔。
其中,有源区,多晶,接触孔,金属-1,通孔,金属-2我们称之为关键层。
之所以称之为关键层,是因为这些层次的光刻:①直接影响器件的电学性能或对最终成品率有重大影响②条宽要求最严格③套刻精度要求最严格. 典型的光刻流程。
一个典型的光刻全过程为:硅片表面预处理→涂胶(去边)→前烘→(对位)曝光→PEB烘→显影→后烘→显检(测量)二. 涂胶前处理1. 涂胶前为什么要进行增粘处理?一般可利用亲水/疏水理论对其进行解释。
由于衬底表面吸水存在氢氧基团,使疏水的光刻胶无法与亲水的硅片表面结合良好。
通常的方法是使用hydroxy getter化学方法去除表面的OH基团,一般采用alkylsilane compounds,如HMDS.2. 使用烘箱进行HMDS增粘处理要注意那些问题?使用烘箱进行HMDS增粘处理的注意事项:①预处理完的硅片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尽快涂胶,以免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降低增粘效果。
但同时也要充分冷却,因硅片的温度对胶厚有很大的影响。
②反复预处理反而会降低增粘效果。
③HMDS的瓶盖打开后,其寿命有限,一定要尽快用完。
三. 涂胶1. 对涂胶总的质量要求是什么?对涂胶总的质量要求为:①胶厚符合指标要求②均匀性符合指标要求③缺陷少④去边整齐⑤硅片背面沾污小2. 涂胶的典型过程。
光刻工艺介绍

光刻工艺介绍一、定义与简介光刻是所有四个基本工艺中最关键的,也就是被称为大家熟知的photo,lithography,photomasking, masking, 或microlithography。
在晶圆的制造过程中,晶体三极管、二极管、电容、电阻和金属层的各种物理部件在晶圆表面或表层内构成,这些部件是预先做在一块或者数块光罩上,并且结合生成薄膜,通过光刻工艺过程,去除特定部分,最终在晶圆上保留特征图形的部分。
光刻其实就是高科技版本的照相术,只不过是在难以置信的微小尺寸下完成,现在先进的硅12英寸生产线已经做到22nm,我们这条线的目标6英寸砷化镓片上做到0.11um。
光刻生产的目标是根据电路设计的要求,生成尺寸精确的特征图形,并且在晶圆表面的位置正确且与其它部件的关联正确。
二、光刻工艺流程介绍光刻与照相类似,其工艺流程也类似:实际上,普通光刻工艺流程包括下面的流程:1)Substrate Pretreatment 即预处理,目的是改变晶圆表面的性质,使其能和光刻胶(PR)粘连牢固。
主要方法就是涂HMDS,在密闭腔体内晶圆下面加热到120℃,上面用喷入氮气加压的雾状HMDS,使得HMDS和晶圆表面的-OH健发生反应已除去水汽和亲水健结构,反应充分后在23℃冷板上降温。
该方法效果远比传统的热板加热除湿好。
2)Spin coat即旋转涂光刻胶,用旋转涂布法能提高光刻胶薄膜的均匀性与稳定性。
光刻胶中主要物质有树脂、溶剂、感光剂和其它添加剂,感光剂在光照下会迅速反应。
一般设备的稳定工作最高转速不超过4000rpm,而最好的工作转速在2000~3000rpm。
3)Soft Bake(Pre-bake)即软烘,目的是除去光刻胶中溶剂。
一般是在90℃的热板中完成。
4)Exposure即曝光,这也是光刻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紫外线把光罩上的图形成像到晶圆表面,从而把光罩上面的图形转移到晶圆表面上的光刻胶中。
光刻工艺的基本步骤

光刻工艺的基本步骤传统的光刻工艺是相对目前已经或尚未应用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先进光刻工艺而言的,普遍认为193nm 波长的ArF 深紫外光刻工艺是分水岭(见下表)。
这是因为 193nm 的光刻依靠浸没式和多重曝光技术的支撑,可以满足从 0.13um至7nm 共9个技术节点的光刻需要。
光源与波段光波长应用技术节点紫外线(汞灯)g线436nm 0.5um以上i线365nm 0.35~0.25um深紫外线(DUV)KrF 248nm 0.25~0.13umArF 193nm 0.13um~7nmF2 157nm 无产业化应用等离子体极紫外线极紫外线(软X)13.5nm 7nm/5nm以下为了将掩模版(也称掩膜版)上的设计线路图形转移到硅片上,首先需要通过曝光工艺(俗称光刻)来实现转移,然后通过刻蚀工艺得到硅图形:由于光刻工艺区的照明采用的是感光材料不敏感的黄色光源,因此又称黄光区。
光刻技术最先应用于印刷行业,并且是早期制造 PCB 的主要技术。
自20世纪50年代起,光刻技术逐步成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中图形转移的主流技术。
光刻工艺的关键指标包括分辦率、灵敏度、套准精度、缺陷率等。
光刻工艺中最关键的材料是作为感光材料的光刻胶,由于光刻胶的敏感性依赖于光源波长,所以g/i线、248nm KrF、193nm ArF 等光刻工艺需要采用不同的光刻胶材料,如i线光刻胶中最常见的重氮荼醌(DNQ)线性酚醛树脂就不适用于 193nm 光刻工艺。
光刻胶按极性可分为正光刻胶(简称正胶)和负光刻胶(简称负胶)两种,其性能差别在于:负光刻胶曝光区域在曝光显影后变硬而留在圆片表面,未曝光部分被显影剂溶解;正光刻胶经过曝光后,曝光区域的胶连状聚合物会因为光溶解作用而断裂变软,最后被显影剂溶解,而未曝光的部分则保留在圆片表面。
先进芯片的制造大都使用正光刻胶,这是因为正光刻胶能达到纳米图形尺寸所要求的高分辦率。
16nm/14nm 及以下技术代在通孔和金属层又发展出正胶负显影技术,将末经曝光的正光刻胶使用负显影液清洗掉,留下曝光的光刻胶,这种方法可提高小尺寸沟槽的成像对比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是IC设计与IC制造之间的接口与桥梁。 b. 决定了组成集成电路芯片每一层的横向结构与尺寸。 c. 掩膜版的数量决定了工艺流程中所需的最少光刻次数。 (3) 掩膜版的版图。所谓版图就是根据电路器件的几何形状 与尺寸,依据集成电路工艺的设计规则,利用计算机辅 助设计(CAD)软件所设计出的掩膜图案。
3、说明:
(1) 三要素:光刻胶、掩膜版和曝光系统(光刻机)。 (2) 目的:就是在二氧化硅、氮化硅、多晶硅和金属等薄膜
表面的光刻胶上形成与掩膜版完全对应的几何图形。这 样光刻胶就可以用作刻蚀下面薄膜时的掩蔽膜或用作离 子掺杂注入的掩蔽膜。
二、掩膜版 (概念、版图设计、制版程序、基本结构)
1、基本概念
(2) 基版材料:玻璃、石英。
要求:在曝光波长下的透光度高,热膨胀系数 与掩膜材料匹配、表面平坦且精细抛光。
(3) 对掩膜版的质量要求 a. 图形尺寸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b. 整套掩膜版中的各块版应能依次套准,套准误差应尽可能小; c. 图形黑白区域之间的反差要高; d. 图形边缘要光滑陡直,过渡区小; e. 图形及整个版面上无针孔、小岛、划痕等缺陷; f. 坚固耐用,不易变形。
(2) 数据转换成图形发生器的专用文件(CIF文件、PG
文件等) (3) 驱动和控制图形发生器,以一定的间距和布局,将
掩膜图形印制于掩膜材料上,进而制备出批量生产
用的掩膜版。
说明
a. 根据使用的光刻机,掩膜可以与最后完缩小。通常缩小倍数为 4 和 5。
b. 制版工艺: 可分光学制版和电子束制版。 光学制版主要用于3 µm以上图形的制造。
4、掩模版的基本结构
(1) 掩膜材料:主要是铬、氧化铬或氧化铁等金属或金属氧化 物薄膜。
a. 作用:有选择的遮挡照射到硅片表面光刻胶膜上的光。 厚度几十~几百纳米。
b.要求:与玻璃粘附力强,针孔小,易加工成图形,机械 强度与化学稳定性好,分辨率高。
波长越短,可曝光的特征尺寸越小。λ/2 b. 曝光要求有一定的能量,且必须均匀的加在硅片上。为了
保持合适的曝光时间,曝光波长下的光源必须足够亮。 c. 常见的曝光光源 I) 汞灯光源在可见光和近紫外波长是有效的辐照源 II) 曝光光源从最初的紫外光波段的多波长汞灯光源,发展到
g线光源、90年代中期,采用i线的光刻机成为主流机型。
7.1 7.2 7.3 7.4
等等
接触孔尺寸(固定) 最小接触孔间距 最小有源区对接触孔覆盖 最小接触孔与栅间距 最大接触孔与栅间距 对于标准器件性能文件
1.0m × 1.0m 1.2m 1.2m 0.8m 1.5m
一组典型的设计规则的例子
3、制版程序:
(1) 绘制版图
将电路设计数据转化为物理图形的装置
2、版图设计规则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1) 同一层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 (2) 不同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说明
■ 对于每一层版图,版图设计规则规定:允许的最小特征尺 寸、最小间隔、该层图形与其它层图形的最小覆盖,与它 下面层图形的最小间隔等。
层次索引
接触孔(#14) 第一层金属(#15) 有源区(#3) 栅(#10)
是物镜接收角的一半; n 是物镜与硅片间媒介的折射率,空气中为1
3)投影式光刻系统的两个基本参数
由瑞利定则确定
a. 分辨率R b. 焦深DOF
Wmin =k1λ/NA k1为与系统有关的常数。
沿着光通路,硅片可移动并能保持图形聚焦 的移动距离。
DOF=k2λ/(NA)2
k2为与系统有关的常数。
g line -λ= 436nm i line -λ= 365nm (used for 0.5,0.35 µm)
III) 在深紫外(DUV,180nm~330nm)波段范围内,准分子激光是最 亮的光源。
主要优点:输出的光波波长短,强度高,数个脉冲就可以完成 图形的曝光要求,光束截面上的光强分布在视场范围非常好, 谱线宽度窄,色差小,输出模式众多,光路设计上可以省去滤 波部分等。
10 µm, 365nm曝光, 2 µm
■ 当: g> W2/λ
系统处于夫琅禾费衍射的远场范 接近式光刻机系统中,硅片表面光
围。
强度与硅片位置的函数关系,间隙 g从0增加到15µm
(三)投影式光刻机
1) 定义:采用光学投影的方法,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聚焦于硅 片表面的光刻胶上进行曝光的光刻机
2) 系统的数值孔径(NA): NA= n sin( ) ——代表着物镜收集衍射光的能力。
■ 继承了扫描投影光刻机的优点:光学系统只需在更小的面积内更 加完善,因此容易增大数值孔径NA。
■ 也具有分布重复光刻机的优点:用4X 或5X的掩膜版来简化对掩膜板 的制造,曝光场比硅片小的多,从而消除了硅片尺寸问题(可以局部 对准)、简化了透镜的设计。
习题
1、某一投影曝光系统,其数值孔径为0.6,试计算并画出其理论 分辨率和聚焦深度与曝光波长的关系曲线。假设k1=0.6, k2=0.5 (以上假设的数值均为实际系统的典型值)。曝光波长从100nm 到1000nm(DUV到可见光)。在你的曲线上标出常见的曝光波 长(G线,I线,KrF和ArF)。根据这一曲线,你认为ArF光源 适合作为0.13微米和0.1微米技术节点的曝光光源吗?
说明
I 提高分辨率方法:λ↓, NA↑。 II NA↑(透镜↑), DOF ↓
取λ=365nm,NA=0.4,则DOF=2.3 µm NA=0.6,则DOF=1 µm,
4)扫描投影光刻机
a. 光源通过一个窄的弧 形对掩膜和硅片进行 辐照扫描。
b. 通过掩膜照射的弧形 光经过两个球面反光 镜反射,可以实现全 反射。
3、 图形转移技术:光刻与刻蚀
光刻工艺
■ 概述 ■ 掩膜版 ■ 光刻机 ■ 光刻胶 ■ 典型的光刻工艺流程
参考资料: 《微电子制造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第7、8章 (电子讲稿中出现的图号是该书中的图号)
一、概述
(光刻、工序及说明)
1、光刻: 是指通过曝光和选择性化学腐蚀等工序将掩膜版上的
集成电路图形印制到硅片上的精密表面加工技术。
■ 缺点:由于掩膜版和光刻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经过掩膜版后的光会发生衍射,从而使光 刻的分辨率降低。
对于一个宽度为W的单孔掩膜,
它与硅片之间的距离为 g
■ 当: λ< g < W2/λ
系统处于菲涅耳衍射的近场范围。
分辨率: Wmin≈ (λg)1/2, 对于20 µm间隙,436nm曝光,
最小特征尺寸约为3 µm。
第七章 光刻工艺
前面工艺的遗留问题
1、 氧化、扩散、离子注入、外延、CVD等一系列工艺都是 对整个硅园片进行处理,不涉及任何图形。
2、 在同一集成电路制造流程中,经历了一系列加工工艺后: a. 如何在一片硅片上定义、区分和制造出不同类型、 不同结构和尺寸的元件? b. 如何把这些数以亿计的元件集成在一起获得我们 所要求的电路功能? c. 如何在同一硅片上制造出具有不同功能的集成电路。
2)光刻机 根据曝光方式的不同,光刻机可以分为接触式、接近式和 投影式三种。
(一)接触式光刻机
■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光的衍射效应最小而分辨率高, 特征尺寸小。
■ 主要缺点: 容易造成掩膜版和光刻胶的 损伤。每一次接触都有可能 在掩膜版和光刻胶上造成缺 陷。
(二)接近式光刻机
■ 优点:掩膜版悬浮在硅片表面的氮气气垫上, 通过改变进入的氮气流量控制间隙.
2、光刻机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
(1) 分辨率:是可以曝光出来的最小特征尺寸。通常指能分辩的 并能保持一定尺寸容差的最小特征尺寸。极限分辨率为λ/2。
(2) 对准和套刻精度:是描述光刻机加工图形重复性能的一个指 标,是层间套刻精度的度量,主要取决于掩模版和硅片的支撑 平台图形对准和移动控制精度性能。 套刻精度约为分辨率的1/3。
光源
光阑 快门 掩膜 光刻胶 硅片 一个简单的光刻曝光系统示意图
像纸上的感光材料 光刻胶 胶卷(底片) 掩膜版 曝光系统(印像机) 光刻机 暗室(小红灯) 光刻间(黄灯) 显影液 定影液
2、工序:
(1) 利用旋转涂敷法在硅片表面上制备一层光刻胶; (2) 将一束光通过掩膜版对光刻胶进行选择性曝光; (3) 对光刻胶显影从而将掩膜版上的图形转移到硅片上。
(3) 产率:指每小时可加工的硅片数,是判断光刻系统性能的一 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决定了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成本。
补充
影响工艺效果的一些参数
■ 对于指定的光刻机,分辨率、对准和套刻精度、产量
都不是一个固定值。
表7.2 某些光刻胶参数对工艺效果的影响
分 辨 率 对 准 片间的控制
批间的控制
产量
曝光系统 衬底 掩膜 光刻胶 显影机 润湿剂 工艺 操作员
IV) 目前的主流技术中采用的是深紫外(DUV)波段的KrF准分子 激光光源。 KrF- λ= 248nm (used for 0.25 , 0.18µm, 0.13 µm)
说明
I. 即将采用的ArF准分子激光光源, ArF- λ= 193nm for <0.13 µm
II.正在研发157nmF2准分子激光光源和X射线、电子束、 离子束等新型曝光光源。 F2 - λ= 157nm for 100~70nm
(0.7),并避免了许多与高NA有关的聚焦深度问题,加大了
大直径硅片生产可行性。
c. 采用了分步对准聚焦技术。
■ 主要问题:
需要制造像差小,并对深紫外光
高度透明的非常大的透镜,而这
是非常困难的。
6)分步扫描投影光刻机
■ 目前大多数先进光刻机已采用分步重复扫描投影技术,在一个曝 光场中进行图形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