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把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下册完整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下册完整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案下册完整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下册第三章《民族音乐欣赏》第一节,内容包括了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了解,重点分析了民族乐器、民族乐曲的构成及特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点,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风格。

2. 培养学生对民族乐器的识别和鉴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民族音乐的特点,民族乐器的识别与鉴赏。

难点: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音乐风格,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我国民族音乐的分类、特点。

(2)分析民族乐器的基本构成及演奏方法。

(3)讲解民族乐曲的构成要素及鉴赏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曲,如《春江花月夜》,分析乐曲的构成、演奏乐器及音乐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不同地域、民族的代表性音乐,让学生识别乐器、判断音乐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民族音乐及乐器,增进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民族音乐分类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2. 民族乐器及演奏方法3. 民族乐曲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我国民族音乐的分类及特点。

(3)分析《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特点。

2. 答案:(1)民族音乐分类及特点:见板书。

(2)民族乐器识别:见板书。

(3)《春江花月夜》音乐特点:以江南丝竹为主,运用了丰富的民族乐器,表现出优美、抒情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充分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及鉴赏方法。

【教案】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教案】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套

【教案】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教案全套湘艺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研究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2、过程与方法: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教学重点: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和热情激动的声音进;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的和谐、统一;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唱《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研究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2、过程与方法: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3、情绪与价值观:通过演唱和欣赏举动,能够感触感染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豪情。

爱好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教学重点: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和热情冲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豪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教学难点:歌曲二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歌曲《同一首歌》由XXX、迎节作词,XXX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XXX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二、研究歌词,领会词意1、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2、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伶仃、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2、研究曲调,了解结构1、唱曲调。

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

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全套教案一、课程介绍本课程为湘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的教案全套。

本课程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音乐基础理论、音乐作品欣赏、演唱技巧训练以及乐队指挥等各个方面,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艺术性和技术性。

八年级下册的音乐课程,将继续巩固学生之前所学的音乐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入探索音乐的世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学习不同的演唱技巧,以及探索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过程。

本课程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探索,享受音乐的乐趣。

本课程将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课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

二、教学内容音乐基础理论:深化对音高音长、音律节奏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并拓展音乐记号与音乐表现元素的认识,通过实例讲解与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音乐基础术语。

音乐作品欣赏:介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等。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作品中的艺术特征、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思想感情等,并提高学生独立鉴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技能实践:侧重于声乐与器乐的实践技能训练。

在声乐方面,注重歌曲演唱技巧的培养,包括发声方法、音色控制、情感表达等;在器乐方面,通过简单的乐器演奏实践,如钢琴、吉他等,提高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

多元文化认识:通过音乐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包括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介绍以及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引导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还将结合湘教版特色,融入地方音乐元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喜爱本土音乐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完整版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六章《民族音乐之旅》中的第二课时,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及代表性曲目赏析。

具体涉及的章节有:西北地区民间音乐、东北地区民间音乐、江南地区民间音乐及西南地区民间音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及区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吉他、笛子等。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民族音乐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特点。

a. 西北地区民间音乐:豪放、激昂,以秦腔、陕北民歌为代表。

b. 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粗犷、豪放,以东北二人转、东北民歌为代表。

c. 江南地区民间音乐:柔美、婉约,以苏州评弹、江南丝竹为代表。

d. 西南地区民间音乐:热情、奔放,以四川民歌、云南民歌为代表。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如《黄土高坡》、《小拜年》、《茉莉花》、《康定情歌》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区的音乐特点。

4. 随堂练习:播放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让学生判断其所属地区,并简要阐述原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民族音乐之旅2. 内容:a. 西北地区:秦腔、陕北民歌b. 东北地区:东北二人转、东北民歌c. 江南地区:苏州评弹、江南丝竹d. 西南地区:四川民歌、云南民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作品,分析其所属地区及音乐特点。

答案示例:《茉莉花》属于江南地区,音乐特点为柔美、婉约。

2.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如藏、蒙、维吾尔等民族的音乐。

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1)

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1)

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材下册第七章《民族音乐巡礼》中的第一节《西南风情》。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我国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特点,学唱彝族、苗族等民族的歌曲,欣赏和分析西南民族音乐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学唱和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如旋律、节奏、演唱方法等。

教学重点:学唱彝族、苗族等民族的歌曲,欣赏和分析西南民族音乐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黑板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西南风情。

2. 新课内容学习(15分钟)(1)介绍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演唱方法等。

(2)学唱彝族歌曲《阿细跳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演唱方法。

(3)学唱苗族歌曲《清水江上》,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彝族歌曲《阿细跳月》的节奏特点和演唱方法。

(2)分析苗族歌曲《清水江上》的旋律特点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练习学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欣赏与分析(10分钟)欣赏西南民族音乐作品,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彩云之南》等,分析其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六、板书设计1. 西南风情2. 内容:(1)西南地区民族音乐特点(2)彝族歌曲《阿细跳月》(3)苗族歌曲《清水江上》(4)欣赏作品:《月光下的凤尾竹》、《彩云之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喜欢的西南民族音乐作品,写出其音乐特点和你的感受。

2. 答案示例:作品名称:《月光下的凤尾竹》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悠扬,表现了月光下凤尾竹的美丽景象。

完整版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

完整版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第五章《民族音乐巡礼》中的第一节《民歌的海洋》。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特点,欣赏和分析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代表作品,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特点,培养他们的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2. 学会欣赏和分析不同民族的代表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掌握民歌的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培养音乐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手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各民族代表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各民族民歌的剪辑,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引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a. 汉族民歌:讲解《茉莉花》,分析其旋律、节奏特点。

b. 藏族民歌:讲解《青藏高原》,分析其独特的演唱技巧。

c. 蒙古族民歌:讲解《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分析其音乐表现手法。

d. 维吾尔族民歌:讲解《达坂城的姑娘》,分析其节奏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不同民族的演唱风格,进行互动交流。

4.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各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演唱不同民族的民歌,进行现场点评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民族音乐巡礼——民歌的海洋2. 内容:a. 汉族民歌:《茉莉花》b. 藏族民歌:《青藏高原》c. 蒙古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d. 维吾尔族民歌:《达坂城的姑娘》3. 民歌特点及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熟悉的民歌,写出其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2. 答案示例:a. 音乐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等。

b. 演唱技巧:运用真假声、气息控制等。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文档).doc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主备人:杨天学审核人:学科组审核:教导处审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第二章:民间音乐2.1 民歌的特点2.2 我国各地民歌鉴赏3.第三章:世界音乐3.1 世界音乐风格概述3.2 各国音乐鉴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了解世界音乐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鉴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教学重点: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

世界音乐风格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吉他等乐器。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问: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讲解第一章音乐与生活,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和生活中的音乐。

欣赏第二章民间音乐,分析各地民歌的特点。

介绍第三章世界音乐,分类讲解各国音乐风格。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分析其旋律、节奏等特点。

拓展练习:让学生模仿演唱,体验民间音乐的韵味。

4.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并判断其音乐风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音乐与生活、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知识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内容: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二章:民间音乐第三章:世界音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特点,并简述自己的感受。

鉴赏两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判断其音乐风格,并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歌曲《茉莉花》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悠扬,表现了我国南方民歌的特点。

感受:歌曲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1.2 音乐与情感2. 第二章:音乐与舞蹈2.1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2.2 舞蹈音乐的特点3. 第三章:民族音乐欣赏3.1 民族音乐概述3.2 各地民族音乐欣赏4. 第四章:流行音乐欣赏4.1 流行音乐的发展4.2 流行音乐的风格与代表作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舞蹈、民族及流行音乐的关系,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民族音乐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各类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钢琴、吉他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新课内容:(1)讲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

(2)介绍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舞蹈音乐的特点。

(3)带领学生欣赏各类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4)分析流行音乐的发展及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体验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具体音乐作品为例,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音乐与舞蹈的关系(3)民族音乐欣赏(4)流行音乐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舞蹈音乐的特点。

(3)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族音乐作品,谈谈其风格与特点。

2. 答案:(1)音乐与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能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精品教案下册完整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精品教案下册完整版范文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精品教案下册完整版范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材第三单元《民族音乐巡礼》的第1课时。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地区民族音乐的特点、代表性作品及音乐表现手法。

具体章节内容为:1. 东北地区音乐——《二人转》;2. 西北地区音乐——《信天游》;3. 华东地区音乐——《茉莉花》;4. 华南地区音乐——《月光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区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 学会欣赏和分析民族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其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各地区代表性民族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一段各地区民族音乐的剪辑,引导学生感受不同地区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1)介绍东北地区音乐——《二人转》,引导学生关注其音乐特点,如曲调、节奏等。

(2)讲解西北地区音乐——《信天游》,分析其歌词内容、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3)探讨华东地区音乐——《茉莉花》,学习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4)认识华南地区音乐——《月光光》,了解其独特的音乐元素和地域特色。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区音乐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其特点,准备进行课堂展示。

4. 例题讲解:以《茉莉花》为例,分析其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分析民族音乐作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跟随音乐,学唱《茉莉花》,并尝试分析其音乐元素。

6. 小组展示:各小组分别展示所选地区音乐的特色,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民族音乐巡礼2. 内容:(1)东北地区音乐——《二人转》(2)西北地区音乐——《信天游》(3)华东地区音乐——《茉莉花》(4)华南地区音乐——《月光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你所喜欢的民族音乐作品,说明其特点及音乐表现手法。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13课时)第1课时:音乐与情感表达第2课时:音乐与生活场景第3课时:音乐与时代特征2. 第二章:民族音乐(第46课时)第4课时:汉族民间音乐第5课时:少数民族音乐第6课时:民族音乐鉴赏3. 第三章:世界音乐(第79课时)第7课时:欧洲音乐第8课时:美洲音乐第9课时:亚洲音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特色,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吉他等。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乐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第1课时)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描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例题讲解: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2. 新课内容学习(第19课时)第13课时:讲解音乐与生活场景、时代特征的关系,进行实践演练。

第46课时: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进行音乐鉴赏。

第79课时:介绍欧洲、美洲、亚洲音乐特点,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3. 随堂练习(每课时)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音乐与情感、民族音乐特点、世界音乐风格等。

2. 板书形式:图表、关键词、流程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3课时: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录制一段视频。

第46课时:选择一首民族音乐,分析其特点并写一篇鉴赏文章。

第79课时:了解一种世界音乐风格,制作一份PPT介绍。

2. 答案:第13课时:情感表达准确,音乐选择合适。

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

八年级湘教版下册音乐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春天的故事》中的第1课时。

详细内容包括:1. 学唱歌曲《春天的故事》。

2.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王酩。

3. 学习音乐知识:音程、和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了解作曲家王酩及其创作背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3. 学习音程、和声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程、和声知识的学习。

2. 教学重点:歌曲《春天的故事》的学唱和音乐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春天的故事》。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分句教唱,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c.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指导。

3. 音乐知识学习:a. 讲解音程、和声的定义和作用。

b.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音程、和声在歌曲中的应用。

c.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创作简单的音程、和声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歌曲鉴赏:a. 介绍作曲家王酩及其创作背景。

b. 分析歌曲《春天的故事》的音乐特点。

c. 学生讨论:谈谈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看法。

六、板书设计1. 《春天的故事》2. 歌曲旋律简谱。

3. 音程、和声知识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分析其音乐特点。

2. 答案要点:a.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

b. 歌曲采用了音程、和声等音乐手法,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音程、和声知识点的讲解上,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a. 布置学生课后收集其他关于春天的歌曲,进行分享交流。

b.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提高创新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说课稿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说课稿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教材为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其中第一单元内容为"合唱节奏"。

二、说教学目标1. 了解合唱节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研究合唱节奏的基本表达形式,能够运用;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1. 了解合唱节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研究合唱节奏的基本表达形式,能够运用。

四、说教学难点研究合唱节奏的基本表达形式,能够运用。

五、说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说、唱、做的方式,巩固合唱节奏的研究。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合唱演唱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合唱节奏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第二步:复复上节课研究的合唱节奏的概念和表达形式,通过选取一段简单的合唱节奏让学生进行演唱。

第三步:讲解通过PPT讲解合唱节奏的基本表达形式和技巧,并分析合唱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第四步: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一段熟悉的歌曲,根据研究的合唱节奏表达形式进行模仿演唱。

第五步: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合唱表演,并得到同学们的评价和指导。

第六步:总结总结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强化合唱节奏的重要性和表达技巧。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内容:- 合唱节奏- 基本表达形式- 作用八、说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对合唱节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合唱节奏的运用能力。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教材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是八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涵盖了民族音乐、音乐表演、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方面的内容。

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逐步提高音乐技巧,增强音乐素养,培养良好的情感、审美和道德情操,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音乐的认知和理解,提高对音乐文化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基础元素,如音高、音符、节拍等。

2.熟悉音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如人声演唱、合奏、独奏等。

3.学习音乐欣赏的方法和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

4.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5.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第一单元:民族音乐第一节:民族器乐——古琴1.学生了解古琴的形态、音色、发展史等基础知识。

2.学生学习基本弹奏技巧和曲目演奏。

3.学生进行合奏和演出,展现古琴的艺术魅力。

第二节:民族声乐——民歌1.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民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学生学习歌曲的吟唱、节奏和情感表达。

3.学生进行合唱和独唱训练,展示自己的歌唱技巧。

第二单元:音乐表演第一节:舞台表演1.学生了解舞台演出基本要求和技巧。

2.学生学习音乐伴奏和舞蹈编排。

3.学生进行小组表演和评审,展现自己的才艺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二节:乐器演奏1.学生了解各类乐器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学生学习乐器演奏基本技巧和曲目选择。

3.学生进行独奏和合奏表演,展示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第一节:古典音乐1.学生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和流派。

2.学生学习欣赏古典音乐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进行作品评鉴和解读,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第二节:流行音乐1.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代表艺术家和作品。

2.学生学习流行音乐的节奏、和声和表现形式。

3.学生进行作品翻唱和创作,提高自己的音乐创作能力和艺术积累。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也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团队合作精神。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
爱之歌
1.一个真实的故事
2.桥
3.手拉手
4.让世界充满爱
5.你是这样的人
第二单元阳春三月
1.演练与探索
2.创造与表现
第三单元艺苑风景线
乐与意境
2.音乐与人物形象
3.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
4.电视栏目和电视剧的片头音乐
第四单元民乐奇葩
中国少数民族器乐
1.白骆驼
第七单元协奏曲品茗
独奏与乐队的交融、畅想
1.梁山伯与祝英台
2.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断)
3.声乐协奏曲(第二乐章)
2.黄骠马
3.风马旗
4.喜调
5.渔歌
6.月光下的凤尾竹
7.拉山号子
第五单元乐手的实验
1.试奏体验
2.实验与创造
3.朋友波尔卡
第六单元世界民族之声
欧洲音乐
1.比鲁比呐
2.云雀
3.小杜鹃
4.比托拉,我的家乡
5.夏日最后的玫瑰
6.我可爱的小女生
7.琉依的塔
8.利里亚是个好地方
9.桑塔.露琪亚
10.遥远的地方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下册最新版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下册最新版

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优质教案下册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教版八年级音乐教材下册,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章《春天的故事》中的第三节《春之声》,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春天的音乐元素,感受春天的美好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春之声》的旋律、节奏、歌词,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春天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节奏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2.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的熟练演唱及对春天音乐作品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教师带领学生跟唱《春之声》,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歌词,讲解歌曲中的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练习,互相纠正,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以歌曲《春之声》为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讲解如何运用音乐元素表达春天的氛围。

练习题:1. 请用简谱表示出《春之声》的主旋律。

2. 请举例说明歌曲《春之声》中运用了哪些音乐元素表达春天的氛围。

六、板书设计1. 《春之声》2. 内容:旋律特点:流畅、优美节奏特点:复杂、多变歌词: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钢琴弹奏《春之声》的主旋律。

(2)选择一首春天的诗歌,为它谱曲,并演唱出来。

2. 答案:(1)钢琴谱见教材附录。

(2)此题为主观题,要求学生发挥创意,自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的氛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初中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初中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主备人:杨天学审核人:学科组审核:教导处审核:【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八中学王安琪第一、二课时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导入(回忆式)“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 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 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表演)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

”提问:“同学们欣赏过很多次这首乐曲, 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 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 (《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 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 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 因秉公办案, 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 人们为了纪念他, 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 发现一墓穴, 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

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 一生行侠仗义, 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 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

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 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

从那以后, 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认识参照书P43四、知识点讲解: 协奏曲概念(播放光盘)五、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播放光盘)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引子: 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 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 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 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八中学王安琪第一、二课时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一、导入(回忆式)“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表演)下面老师为同学们演奏这首《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

”提问:“同学们欣赏过很多次这首乐曲,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这首作品?为什么呢?”(学生回答)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作品创作背景简析这是一部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为题材,以越剧音乐为素材而写成的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

如今已列入世界名曲,Butterfly-loves(《蝴蝶的爱情》)。

作品中的两位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两个人物呢?(讨论)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

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

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

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

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

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

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

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三、认识作者:参照书P43四、知识点讲解:协奏曲概念(播放光盘)五、乐曲的结构采用了欧洲古典传统的奏鸣曲式(见分析图—播放光盘)梁山伯与祝英台(奏鸣曲式)下面依结构图欣赏作品: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由双簧管奏出的主题音调,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呈示部:主部主题──在竖琴的伴奏下,小提琴演译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

”(这段旋律在整部作品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少人听了段旋律都为之陶醉。

作者在选取这段主题时可是费了一番苦心。

当年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

何占豪曾在杭州越剧团当演员,他对越剧音乐既熟悉又喜爱。

在创作《梁祝》时,故事流传在浙江一带,越剧是浙江的代表剧种,他决心从越剧音乐中取材。

据平时的观察,许多越剧名演员,不论他们演出任何剧目,只要唱到一段唱腔时,台下都会博得热烈地掌声为之呼应。

作者抓住了这段唱腔作为《梁祝》中“爱情主题”的基本音调。

这段主题是全曲的核心的音调。

)副部主题──与柔美、抒情的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音乐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

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描写梁祝同窗共读时的生活情景。

(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

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在这段快板过后,音乐转入慢板,副部主题中的结束部。

在弦乐颤音的衬托下,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音乐表现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依恋之情。

(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

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

展开部:由三部分构成,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铜管乐奏出了表现残暴的封建势力的主题。

紧接着小提琴采用戏曲的“散板”节奏,奏出英台惶惶不安和痛苦的心情。

乐队以强烈的全奏,衬托着主奏小提琴猛烈的切分和弦奏出反抗主题。

逐渐形成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但音乐突然停顿下来,又转入慢板乐段──“楼台会”(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如诉如泣的曲调。

接下去音乐急转而下──哭灵投坟,乐曲运用戏曲中的紧拉慢唱的手法,将祝英台悲切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至。

(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

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锣、鼓、管、弦齐鸣表现祝英台纵身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奏出赞颂的音调。

再现部:由两部分组成化碟、传颂。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

“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我们又再次听到了那段熟悉的“爱情主题”。

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这一动人的情节。

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

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六、总结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欣赏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我们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运共呼吸,是那动人的音乐调动了我们的情感,让我们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时而悲愤、时而憧憬等等。

这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并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交响乐作品,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被成为我们自己的交响乐。

如今,这首《梁祝》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上的“彩蝶”了。

欣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一、介绍作者(播放教学光盘)肖邦: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年少成名,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其一生不离钢琴,被称为“钢琴诗人”。

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

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

他临终嘱附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

二、乐章介绍:共3个乐章:1.庄严的快板,E小调。

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

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

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

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

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

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

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

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

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

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

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

三、欣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第三课时一、介绍格里埃尔格里埃尔(1875-1956),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代表作:《声乐协奏曲》、《第四弦乐四重奏》、舞剧《青铜战士》、《大提琴协奏曲》。

格里埃尔的作品很久不见上演了,我们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

但对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听古典音乐的人来说,听到这个名字很亲切。

因为那时广播电台经常播放他的作品。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格里埃尔已经以俄罗斯古典乐派继承者的面貌闻名于世。

他先后担任了基辅音乐学院教授和院长、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之职。

他的作品旋律优美如歌,气息宽广悠长,感情真挚动人,富有高加索山的迷人气质,常常体现出俄罗斯传奇勇士和庄严的史诗形象。

作品多次获俄国的音乐最高荣誉——格林卡奖。

二、介绍乐曲格里埃尔的创作扎根于欧洲古典音乐的传统,其多数作品中充盈着友好而与世无争的态度。

作为二十世纪的作曲家,他的作品较少前卫性,不像肖斯塔科维奇充满开拓精神和反思内涵,也不如他的得意门生普罗柯夫耶夫那样标新立异。

在其众多的作品中,有两部重要的传世之作:一部是应大提琴家罗斯特洛波维奇的要求写的大提琴协奏曲,这是一块里程碑,是俄国(包括苏联)的第一部大提琴协奏曲。

而更著名的则是作于二战中的1943年,被喻为“天国之歌吟”的《声乐协奏曲》。

这是一部将花腔女高音当作独奏乐器的协奏曲。

全曲没有歌词,歌者只是以“啊……” 唱出旋律,是真正意义的“无词歌”(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由钢琴在唱歌)。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首五歌词的《声乐协奏曲》。

三、欣赏乐曲1、参照书P46“听赏与探究”进行听赏;2、全班互动交流“听赏与探究”;四、小结,再次欣赏乐曲。

当今世界乐坛演唱此曲最受赞誉的是被称为“法国的歌唱之莺”的娜塔丽·德赛。

近年来我国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和迪里拜尔也多次献演此曲。

由于歌者文化地缘、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差异,运用歌喉又比驾驭乐器的自由度更高,加上格里埃尔也未在总谱上提供必要的固定换气提示,因此各人唱出的神韵和气质不尽相同。

娜塔丽·德赛的吟唱能引发听者心灵升华,如入天界。

而迪里拜尔在圆舞曲乐章中更善于挥洒自如地播撒欢乐。

上海交响乐团最近携手韩国女高音曹秀美于上海音乐厅献演格里埃尔的《声乐协奏曲》,让我们再次得以领略这部声乐名曲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