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温州市八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8八下·漯河月考) 甲、乙两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乙一下,其结果是()
A . 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
B . 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
C .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 . 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2. (2分)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A . 4:9
B . 9:4
C . 1:1
D . 2:3
3. (2分)如图所示,物理课本涉及的几个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 筷子
B . 手推车
C . 扫帚
D . 钓鱼竿
4. (2分)如图所示,一弹簧秤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向左的力F1和水平向右的力F2作用后仍保持不动.那么()
A . 必定是F1=F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F
B . 必定是F1=F2=2F,且弹簧秤的读数为2F
C . 有可能F2>F1 ,且弹簧秤的读数为F1
D . 有可能F1>F2 ,且弹簧秤的计数为F1
5. (2分)在空气中飞行的足球受力情况是()
A . 受重力和阻力
B . 只受重力
C . 受重力和向上升的力
D . 受重力和向下落的力
6. (2分)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擦力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
A . 120N
B . 60N
C . 240N
D . 30N
二、多选题 (共2题;共6分)
7. (3分)(2017·牡丹江模拟) 夹子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如图给出了用手捏开和夹住物品时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当我们用手将其捏开时,它是省力的
B . 当我们用其夹住物品时,它是费力的
C .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省力的
D . 无论用手将其捏开还是夹住物品时,它都是费力的
8. (3分) (2018八下·保定期末) 如甲图所示,小明先后两次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在同一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相同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第2次比第1次木块运动的速度小
B . 第2次比第1次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
C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D .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
9. (2分) (2017八下·无锡期中) 运动员游泳比赛时,用手向后划水,运动员就前进.这说明:________.使
运动员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0. (2分)(2019·常熟模拟) 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婚庆车队中的乙车内利用无人机定焦航拍,所拍摄画面利用________传到自己的手机上观看,感觉屏幕上甲车风驰电掣,但始终处在屏幕内的固定位置且大小保持不变,则这时甲车一定和________(选填“乙车”或“无人机”)保持相对静止.
11. (3分) (2018八下·广州期中)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50N将重20N的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

若突然松手,木块将沿墙壁下滑,不考虑空气阻力,分析此时木块受到的力,并在“●”代表木块的A点上作出木块受到的力________。

12. (1分) (2016九上·房山期中) 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__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或“OB”)
13. (3分)(2012·北海) 各种剪刀都属于杠杆,如图所示中,________剪刀属于费力杠杆,________剪刀属于省力杠杆(选填“甲”或“乙”),给剪刀涂上润滑油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14. (3分) (2017八下·无锡期中) 链球比赛时,运动员两手握着链球的把手,人和球同时旋转,最后加力使链球脱手而出,以链球掷得远者为胜,假设某段时间内链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此时链球受到__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运动员对链球的拉力和链球对运动员的拉力大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等”),若链球脱手后不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则链球将做________运动
15. (2分)(2016·兴庆模拟) 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两次运
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和F2 ,功率分别为P1和P2 ,则他们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选择理由:________.
16. (1分)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若光在光缆中传播速度为2×108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则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_______ s.
17. (2分)如图所示,物体A和B所受到重力都为1000牛,滑轮重力不计.当用力分别匀速提起物体A和B时,力FA为________牛,力FB为________牛.
18. (3分) (2018九上·汉滨期中)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如图所示,用10N的拉力F将重为15N的物体体匀速提升0.4m,用时4s,拉力做的总功W总=________J,有用功W有用=6J,滑轮组机械效率η=________,拉力的功率P=________W。

四、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19. (5分)如图所示,将一只手放在桌面上,第一次轻轻地滑动,第二次用力下压再滑动,两次滑动,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请说出你的一种感觉,并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20. (5分) (2016八上·丰润期中) 长100m的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900m的大桥.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21. (15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 甲、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重力都为5.4N。

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轻质杠杆的A端。

当把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AO︰OB=2︰1,如图a所示,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为1350Pa;当把圆柱体乙放入底面积为30c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M中,将质量为450g的水注入容器,圆柱体乙刚好有3/4体积浸在水中,水在容器中的深度为20cm,如图b所示。

(已知ρ水=1.0×103kg/m3)求:
(1)
圆柱体甲的底面积是多少cm2?
(2)
当圆柱体乙刚好有3/4体积浸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
(3)
圆柱体甲的密度是多少kg/m3?
22. (15分) (2018八下·韶关期末) 如图,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人站在地上利用滑轮组将此物体匀速提到楼上,每个滑轮重为225N,人对绳子的拉力是375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要想使人所用的拉力最小,请在图上画出滑轮组上绳子的绕法。

(2)若物体上升的速度是0.2m/s,人拉绳的功率是多少?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3. (5分) (2018八下·江津月考) 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

根据这一现象,小亮和小慧提出如下猜想(如图所示)。

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小亮和小慧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________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________。

③要判断小慧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________(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__。

24. (6分) (2018八上·长春期中) 小嘉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________,vAC=________m/s;tBC=________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________(填大或小)。

25. (7分) (2017八下·大石桥月考)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在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实验时沿________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做________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__相同,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小明将木块和铜块做为一个整体竖着放置在长木板上,如丁图,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并与乙比较。

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________。

26. (8分) (2017九上·泰兴期中)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便于
在杠杆上直接测量__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________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6题;共12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多选题 (共2题;共6分)
7-1、
8-1、
三、填空题 (共10题;共22分)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四、简答题 (共1题;共5分) 19-1、
五、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20-1、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六、实验题 (共4题;共26分)
23-1、
23-2、
24-1、24-2、
24-3、24-4、
25-1、25-2、25-3、25-4、
26-1、
26-2、2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