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弗内尔:近代法国长笛之父
论法国长笛学派对我国长笛演奏的影响

论法国长笛学派对我国长笛演奏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不断的成长,长笛开始传入我国,成为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乐器。
我国广泛的吸收了法国长笛学派关于长笛演奏的知识。
法国长笛学派对我国长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文从法国长笛学派系统性的整体认识着手,对法国长笛学派对我国长笛演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法国长笛学派我国长笛演奏影响一、法国长笛学派。
法国长笛学派的音乐作品可以分为巴洛克、古典、浪漫主义、近代以及先锋派五个时期。
法国长笛学派对长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贡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对长笛这一乐器进行了革新。
欧洲中世纪的横笛是长笛的原型,最初是由木头制成。
横笛在17世纪上半叶的复杂的交叉指法,使得横笛的高音区不够完美,在1670年,奥特泰尔为弥补这一不足,追做出一键圆锥形的管腔长笛。
在18世纪末,四键、六键、八键的长笛在法国被制作出,这就使演奏者能够更加方便的对音高进行控制和调节。
巴黎的不菲特对长笛的机械装置进行了改革、对弹簧、套管以及联动该进行改良。
其次,法国长笛学派的不同时期都进行了大量的有关长笛教学的理论著作的编写。
法国长笛演奏的第一步教学著作是由演奏家夹克奥黛尔编写的,他将巴洛克长笛演奏指法编入其中,不仅如此,他还将发音以及吐音技术的运用写入其中。
德维安的教学法种,将二度或者八度音程的音节进行练习声音的方法,为吹口的位置和银色的发展做了极为重要的铺垫。
第三,法国长笛学派在国际中也具备着极大的影响力。
对法国长笛学派的传承没有局限在法国,而是发展到了世界各地。
在二十世纪中期,美国成为了法国长笛学派的第二家乡。
二十世纪早期时,路易斯等人在英国进行长笛巡演的过程中,受到了英国广大听众的喜爱。
在二十世纪末,各种录音资料以及大师们的现场演奏,使亚洲学生开始接触到了长笛,并开始进行学习。
二、我国长笛教学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更加的频繁。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上册课件:外国著名音乐家年表

莫扎特
• •
沃尔夫冈· 阿玛多伊斯· 莫扎特 (WolfgangAmadeusMozart,1756-1791)
莫扎特是一位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家里。他从少年时代就展现 出杰出的音乐才能,一生作品极其丰富。他创作的最重要领域是歌剧,共22部,另一重要创作部分 是交响乐,共45部。他的音乐创作即继承和发展了海顿等前辈的成果,又对后来的贝多芬等人的 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莫扎特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就连一生狂妄不羁 的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称作是音乐的基督。曾有人这么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 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1756年,沃尔夫冈· 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出生于萨尔兹堡,自幼他便展现出那无 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 第一部歌剧,14岁是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 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时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虽然在这段时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 优秀作品,但他无法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任意欺凌。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 琴的佣人,他曾向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在宫廷晚餐上的同伴:两名男仆,管家,点心师父,两名 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厨师之上。终于在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成 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来到了维也纳发展。在维也纳,莫扎特靠教私人学生,举行音 乐会演出和出版作品为生。在这段时间,莫扎特接触到了巴赫、亨得尔的作品,并结识了海顿, 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理念。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 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 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 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可怜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他正当壮年的时候却因为感 染风寒而去世了,死时年仅35岁。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1971年12月9日),他仍在创作,可惜 天嫉英才,莫扎特留下了他那未完成的《安魂曲》,而撒手人间,成为了音乐史上最大的遗憾之 一。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的是真正的纯美。著名的音乐 评论家罗曼· 罗兰为莫扎特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 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 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 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 当然,想要完整的评论莫扎特的音乐,绝非这区区近千字能够表达的。而想要真正地体会莫 扎特,最主要地还是去听他的作品,而他的千余部作品,几乎每一部都是超凡脱俗的经典之作。
外国音乐史知识点精细梳理

外国音乐史知识点精细梳理外国音乐家莫扎特的创作几乎包含了音乐的所有领域,对音乐的最大贡献体现在歌剧领域。
他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创作了一部部世人为之震撼的作品,在巴洛克协奏曲的基础上确立了18世纪古典主义协奏曲的结构模式,成为近代协奏曲形式的创始人。
创作作品:歌剧:德奥歌唱剧形式《后宫诱逃》、《魔笛》(1791年。
为德国歌唱剧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等4部;意大利正歌剧形式《伊多梅纽》、《蒂托的仁慈》等4部;意大利喜歌剧形式《费加罗的婚礼》(成为喜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I《唐璜》(1787年\《女人心》等7部。
歌剧代表作还有《伊多梅纽斯•克里特王》(1780年)。
41 部交响曲:代表性的有《第35交响曲〃哈夫那〃》、《第36交响曲〃林茨〃》、《第39交响曲〃布拉格〃》、《第40交响曲〃维特”》《第41交响曲〃朱庇特'》27首钢琴协奏曲:«d 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23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20钢琴协奏曲》等。
6首小提琴协奏曲:《G大调第3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第4小提琴协奏曲》、《A大调第5小提琴协奏曲》等;单簧管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17 首钢琴奏鸣曲;35不小提琴奏鸣曲;26首弦乐四重奏(最优秀的是献给海顿的6首);室内乐有《9小调弦乐五重奏》、《C大调弦乐五重奏》;宗教体裁的有《安魂曲》(«d小调安魂曲X是世界三大安魂曲之一1《c小调弥撒》、《加冕弥撒》。
《法国民谣变奏曲》是莫扎特旅居巴黎时写的钢琴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18世纪中叶器乐小夜曲的典范,是莫扎特所作十多首组曲型小夜曲中最受欢迎的一首。
《渴望春天》莫扎特所作的一首抒情少儿歌曲,1791年(终年)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
创作作品:贝多芬最重要的创作领域是交响曲,为人类留下了100多部光辉作品。
笛卡尔

(二)“我思故我在”
这句被笛卡儿当作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出发点的名言。 命题的含义: (1)我在怀疑,实际上说我在思想,而说某物在思维时却又 不存在是自相矛盾的;
(2)当我否定一切时,由于我在思想所以我是存在着的;
(3)因而我是一个以思想为本性的实体。
方法论
基本原则
良知是世界上分配的最均匀的东西,我们的意见之所 以不同,并不是由于一些人所具有的理性比另一些人更多, 而只是由于我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运用我们的思想。所以仅 仅有良好的心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的使用它,换言之, 必须有正确科学的方法。所以,笛卡尔认为,要想重建哲学 的基础,关键在于构建科学的方法。
心理学方面
他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理论著名的代表。他的反射和反 射弧的重大发现,为“动物是机器”的论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并提出,反应----刺激的假设。 笛卡尔的反射概念是机械性的,他强调人和动物的区别,动 物没有心灵,人是有心灵的。他认为,人的肉体是由物质实 体构成的,人的心灵是由精神实体构成的。心灵和人体即可 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 他认为人的原始情绪有六种:惊奇、爱悦、憎恶、欲望、欢 乐和悲哀,其他的情绪都是这六种原始情绪的分支,或者组 合。
笛卡尔强调思想是不可怀疑的这个出发点,对此后的欧洲 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思故我在所产生的争议在于所 谓的上帝存在及动物一元论(黑猩猩、章鱼、鹦鹉、海豚、 大象等等都证实有智力),而怀疑的主要思想,确实对研 究方面很有贡献。
物理学方面
对光的本质、反射与折射率以及磨制透镜的研究。对人眼 进行光学分析,解释了视力失常的原因是晶状体变形,设 计了矫正视力的透镜。
离世
1650年2月去世,享年54岁。终生未婚。由于教会的阻止, 仅有几个友人为其送葬。 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笛卡尔的骨灰和遗物被送进法国历史 博物馆。
音乐鉴赏试题答案

音乐鉴赏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作曲家被誉为“交响乐之父”?A. 约瑟夫·海顿B.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C.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D.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答案:A. 约瑟夫·海顿2. “小夜曲”是哪种音乐形式的别称?A. 交响曲B. 奏鸣曲C. 室内乐D. 协奏曲答案:C. 室内乐3. 歌剧《图兰朵》的作曲家是谁?A. 朱塞佩·威尔第B.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C. 理查德·瓦格纳D. 克劳德·德彪西答案:A. 朱塞佩·威尔第4. 以下哪个乐器不属于弦乐器?A. 小提琴B. 大提琴C. 长笛D. 吉他答案:C. 长笛5. “圆舞曲”起源于哪个国家?A. 德国B. 奥地利C. 法国D. 意大利答案:B. 奥地利二、填空题1. ________ 是一种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故事的戏剧形式,通常由唱词、音乐、表演和舞蹈组成。
答案:歌剧2. ________ 是一种键盘乐器,通过键盘上的键来操作内部的钢片或弦来发声。
答案:钢琴3. 在音乐术语中,________ 指的是音乐的速度,快慢的变化可以极大地影响乐曲的情感表达。
答案:节奏4. ________ 是一种由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乐队,通常用于演奏进行曲和仪式音乐。
答案:铜管乐队5. ________ 是一种通过吹气使乐器内部的空气柱振动来发声的乐器,如长笛和双簧管。
答案:木管乐器三、简答题1. 描述巴赫与莫扎特音乐风格的不同之处。
答案:巴赫的音乐风格以复杂的对位和和声技巧为特点,他的作品往往具有宗教性质和深刻的内涵。
而莫扎特的音乐则以其旋律的流畅和清晰、和声的简洁明快而著称,他的作品更注重旋律的美感和表现力,常常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2. 请解释何为“调性”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调性是音乐中音阶和和弦的一种组织方式,它决定了一首曲子的基本情绪和色彩。
浅析弗朗索瓦·博尔纳长笛作品《卡门幻想曲》

浅析弗朗索瓦博尔纳长笛作品《卡门幻想曲》徐戈【摘要】Anatole France, a neoclassical composer. "Carmen Fatansy" is adapted from several representative fragments extracted from the opera "Carmen", but also the popularity up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fragments of a much - loved, Anatole France Into the creative adaptation of the concep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music, new variations, bold his ability to understand it with a music performance. Not only to make original music melody burst forth with new vitality, but given this variation works more melodies color. Moreover the most outstanding feature of this work than the composer through this work the flute this existing character to play the most, have done a lot of breakthroughs in tone, technique, melody, playing method.%弗朗索瓦·博尔纳是古典主义的作曲家,这首《卡门幻想曲》是由歌剧《卡门》中提取的几个代表性片段改编而成,也是普及度最高同时深受人们喜爱的两个片段。
管乐团乐器介绍

管乐团乐器介绍长笛长笛的历史长笛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无箕木管乐器,长约两英尺,在古代即有多种样式。
长笛的前身可追溯至古埃及时代,它是十分简陋的陶管,仅有几个音孔。
在数百年的历史中,经过许多变化及改进。
而最早的长笛是用木料制成,虽然现在多以金属合金制成;但仍将其划分在木管乐器族。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而创造或重新改造过的各种笛子中,在中世纪普遍吹奏是一种与嘴保持垂直状态的木制笛子,即所谓的直笛(flauta dulce)。
在十八世纪,横笛(flauta travesera)被引进,其最有力的传播者是普鲁士的菲特烈二世国王,(Federico II de Prusia),他迷恋此种乐器,亲自演奏。
为了普及和学习演奏这种乐器,他将当时最杰出的作曲召进宫廷,其中有一人叫匡兹(Johnn Joachim Quantz),他就是第一本关于横笛专论作者。
长笛的特性由于吹口吹进气体,除了一个音孔用于排出吹奏着所吹进的气体外,按住其它所有音孔,即可发出声音。
管腔内的气柱自由振动,不须藉助任何簧片,这使笛子发出一种柔和和非物质的音色,除了吹奏音阶中最高音之外,并不刺耳,几乎没有泛音,过常被作为纯正音的模范。
长笛的构造现在普遍所用的长笛是18世纪前半的一键长笛所改良的。
在莫扎特的时代里,这种以一个键及六个指穴制作而成的乐器已能做精彩的演奏了!其后,经历过数年,长笛的键数增加,1772年四键的长笛诞生。
四键长笛被广泛的应用还是经过了相当的时日。
到贝多芬时代,长笛的键数从五键七键八键。
后来,随者键数增加,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系统的长笛。
严格说起来,我们现今所用的,都可说是贝姆型(十九世纪时,贝姆(Theobald Bohm)对长笛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改造(1823),发明了一种开孔方法,加上创用复指法,使以前不可能吹奏的乐句成为可能,将其结构现代化,克服了正常演奏时的障碍,这些改变为金属长笛的出现)。
不过,以其构造上又可分为德式与法式两种。
音乐专业基础知识

这些都是平时老师上课提到的一些比较常识的东西,有很多都是经典。
1. 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札特的《D小调安魂曲》、威尔第的《安魂曲》和佛瑞的《安魂曲》。
2. 三大神剧是指哪三首呢三大神剧是指韩德尔的《弥赛亚》、海顿的《创世纪》和门德尔松的《伊利亚》3. 中国乐器有哪几类呢中国乐器依八音分类法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4. 中国传统音乐如何分类呢中国传统音乐分为民间歌曲,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民间器乐!5. 西方乐器如何分类呢西方乐器总括分为擦弦、木管、铜管及敲击四大类6. 五大纲琴协奏曲是指哪几首呢贝多芬的《第五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舒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合称为“五大纲琴协奏曲”》其实还有拉赫曼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这是公认的世界最难钢琴曲。
7. 六大交响曲是指哪几首呢六大交响曲包含了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舒伯特的《第八未完成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8. 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哪几首呢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老师提的问题,很遗憾当时没有答上。
11. 音乐史上的3B(4B)是指哪些人呢布拉姆斯(Brahms, Johannes)、巴赫(Bach, Johann Sebastian)与贝多芬(Beethoven, Ludwig van)三人并称为音乐史上的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尔托克(Bartok, Bela)12· 音乐的新旧约是指什么呢在音乐史上,通常我们会把巴赫的,《钢琴十二平均律曲集》比喻为旧约圣经,且把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新约圣经,这是去年考试没有答上的问题!13 ·约翰·斯特劳斯家族的音乐家.小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老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父),其最出名的作品《拉德斯基进行曲》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押尾曲目.爱德华·斯特劳斯。
西方音乐史——精选推荐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
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
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
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
②以拉丁文为歌词。
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
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
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
试析古典主义时期的均衡与理性——以库劳《三首宏大的长笛独奏曲》op57no1为例

试析古典主义时期的均衡与理性——以库劳《三首宏大的长笛独奏曲》op57no1为例文/宋正东扌商要:库劳是一位成长于古典主义晚期的作曲家,也是这一时期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尤其是在长笛音乐的创作方面,库劳为西方长笛音乐创作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长笛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以《三首宏大的长笛独奏曲》0P57no1的第一乐章为文本,旨在通过音乐作品剖析古典时期均衡、纯净的创作理念对其的影响。
关键词:库劳古典主义晚期长笛作品音乐分析一、作曲家简介库劳,1786年9丿J出生于徳国,丹麦籍作曲家。
父亲是-轻军乐队的演奏员,家中有着良好的音乐氛围,幼年时不慎右眼失明,因身体上的残缺令其决圧从事音乐行业,并积极地投身于作曲的学习中。
初中毕业后,库劳赴德国汉堡向舒文克⑴学习音乐理论及作曲相关知识,经由舒文克介绍,结识了汉堡音乐界人士,并借此契机走入汉堡音乐界。
库劳在汉傑定居期间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自1804年开始定期举行钢琴音乐会,1808年出版了艺术作品集。
1810年因拿破仑攻陷汉堡,库劳辗转到哥木哈根以演奏、创作维持生计,1811年因在皇家剧院成功举办了音乐会,受到女王召见,并于两年丿讦任哥木哈根宫廷音乐家、作曲家,并加入丹麦国籍。
1821年、1825年前往维也纳游历,并与贝多芬产生了深厚的友谊。
库劳以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身份活跃于音乐舞台,并在音乐教学领域也収得较大成就,1828年获名誉廨士称号。
1831年因房屋失火,烧毁多部音乐作品,本人也在大火中心肺严重受损,于1832年在哥本哈根逝世。
库劳在其职业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长笛作品,仃“长笛贝多芬”之称,其作品打破了世人对长笛的漠视,令人们重新审视这个乐器。
库劳《三首宏大长笛独奏曲》()p57出版F1824年,是创作的唯----部独奏曲。
二、不同时期的长笛音乐风格因长笛悠久的历史,不断更迭的制式、制琴技术,以及不同时期的音乐审美追求,故存在着时代风格的差异,而把握这种时代赋予音乐的独特个性,是每位长笛演奏者无法跳过,也不可缺失的一个重要部分。
现代法国长笛学派的兴起

现代法国长笛学派的兴起作者:刘宁来源:《音乐生活》2019年第11期现代法国长笛学派一般是指形成于19世纪中期,由巴黎音乐学院长笛教授保罗·塔法内尔开创,并由其弟子们传承发展而来的长笛学派,其演奏及教学风格对现代长笛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现代法国长笛学派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杰出的长笛演奏家和教育家,其影响通过遍布欧美各大交响院团的演奏家、法国长笛教育背景的长笛教授、以及数量可观的演奏会、电视广播和录音媒体传播到世界各地,其演奏和教学理念,所留下的录音、教材和著作至今仍是长笛演奏者们得以借鉴和学习的瑰宝。
回顾19、20世纪法国长笛的发展状况,四个重要因素为现代法国长笛学派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一方面是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成立以及波姆主导的十九世纪长笛的乐器技术革新,另一方面则是塔法内尔和法国教育背景的长笛家们的努力以及现代唱片业发展的推波助澜。
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经历了频繁的政治动荡,音乐环境产生了剧烈变化。
音乐会不再是宫廷享有的特权,市民音乐会开始流行。
法国大革命促使权力从教会转移到国家,从前作为音乐传播和音乐教育主要载体的宗教音乐逐渐衰落,宣扬自由和爱国主义的歌曲取代了教会音乐,成为宣传和影响公共舆论的武器。
巴黎国立音乐学院的前身是萨雷特领导的国家近卫军乐队,其建立可以说是革命的直接产物。
萨雷特觉察到国家对节日和游行等大规模公共音乐活动的创作和演出的需求,以及当时音乐教育方面的空白,经由申请,于1792年将“国家近卫军乐队”改组为“国家近卫军音乐学校”,旨在为军队系统培养音乐人才。
“国家近卫军音乐学校”后改为“国家音乐学会”,并于1795年正式更名为“国家音乐学院”。
巴黎国立音乐学院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机构之一,其建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法国国内唯一一所系统的、有组织的音乐学院。
到了20世纪30年代,学院已经拥有“23个分院,21个国家级分校以及20所市立级分校” 。
这所中央集权式的音乐学院素以高规格著称,几乎是一成立就成为法国音乐环境的主导者,其影响力也巩固了巴黎作为法国音乐中心坚不可摧的地位。
现代长笛演奏法创始人莫伊兹

现代长笛演奏法创始人莫伊兹作者:朴美香来源:《音乐爱好者》2012年第03期长笛大师马歇尔·莫伊兹(Marcel Moyse)于1889年5月7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靠近瑞士边境汝拉(Jura)山脉的山间小村圣阿穆尔(Saint-Amour)。
在莫伊兹出生两个小时后他的生母因严重产后后遗症离开人世。
时隔不久他的父亲也将他抛弃,离家出走。
成为孤儿的莫伊兹七岁之前被一位农场主妇领养。
在七岁那年的某一天,他偶遇了自己的亲祖父母。
其实,这七年当中他的祖父母一直都在寻找他。
这时他才被告知自己亲生父母的事情,这对幼小的他造成极大的心灵冲击。
之后,他离开一心呵护他、养育他的养母身边,跟随祖父母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件事情成为了莫伊兹在其后的音乐道路上成长的契机。
莫伊兹的祖父是位歌剧演员,而他的两位叔父,一位是大提琴手,一位是双簧管演奏者。
在这样的音乐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九岁前时常被祖父带着去观赏诸多著名的歌剧演出。
晚年时的莫伊兹曾经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听着著名歌手的歌剧,不知不觉之间我就会用心去感受何谓真正的音乐,并且很自然地把它融入到全身心中去。
这对培养我自身的音乐性而言,具有很深的意义。
我的长笛演奏生涯中一贯坚守的,如歌剧演员歌唱般进行演奏的习惯便是由此而来。
”莫伊兹七岁时就喜欢吹笛子,当时的他还自己动手用柳树的树枝做成笛子。
十岁那年莫伊兹实在太想拥有长笛,为了积攒购买长笛的钱还悄悄上街捡空饮料瓶卖钱,察觉到他这般举动的祖父母则欣然拿出不足部分的钱给他买了一支长笛。
1900年十一岁的莫伊兹开始跟随叔父介绍的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首席学习长笛。
十四岁时正式考进了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当时世界最富声望的法国长笛演奏家、教育家、指挥家、被视为现代法国长笛演奏学派之父的塔弗内尔(Paul Taffanel,1844-1908)学习长笛。
翌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同年,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独奏音乐会。
毕业后他跟随塔弗内尔继续深造了三年长笛。
音乐厅墙上的这幅画竟然暗藏玄机?

音乐厅墙上的这幅画竟然暗藏玄机?上海音乐厅修缮前观众席二楼西厅长廊(摄影/I Shang Hai )曾经在大厅二楼听音乐会的观众或许会在休闲时刻经过西厅的长廊,这座欧式建筑里装饰着许多的油画和雕塑。
而你知道这些画都是谁的作品吗?就在小提琴雕塑的旁边,有这样一幅油画它其实是一幅局部临摹图而这幅画的原作就是下面这一张《腓特烈大帝在无忧宫的长笛音乐会》德国油画家阿道夫·门采尔(Adolph Menzel,1852)在这幅1852年的油画里,记录了当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在演奏长笛协奏曲时的生动瞬间。
而为国王伴奏的这位羽管键琴就是被大家所熟知的C.P.E.巴赫,而整幅画最低调地靠在右边墙角的这位则是腓特烈大帝的长笛老师,也是说到巴洛克长笛不得不提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德国长笛演奏家、制笛师和巴洛克音乐作曲家J. J. 匡茨(Johann Joachim Quantz,1697-1773)1697年,他出生在一个铁匠之家11岁跟从叔叔开始了音乐学习生涯17岁匡茨广泛地从各种音乐家的作品中学习作曲的方法,并最终形成他自己的风格21岁他进入波兰王国担任双簧管演奏家27岁壮游欧洲完成学业,匡茨在罗马学习对位法,在那不勒斯他遇到了斯卡拉蒂,在巴黎他遇到了长笛演奏家布拉维(Michel Blavet),在伦敦他遇到了亨德尔,并收到他的鼓励留在当地。
31岁开始担任普鲁士国王国腓特烈王子的私人长笛老师44岁(1741年)腓特烈王子登基为普鲁士国王后,匡茨以优渥的条件受聘于王室担任室内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
匡茨在世的时候,他的作品鲜被出版。
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写给长笛,包括200首奏鸣曲,300首协奏曲,另外还有几十部写给长笛与室内乐团的作品。
匡茨还写下长笛演奏家必备的“圣经”《长笛演奏法试论》(On Playing the Flute),他的作品也深受巴赫和莫扎特的喜爱。
巴洛克长笛在18世纪早期的英国和德国流行起来。
马歇尔·莫伊斯长笛艺术成就研究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1]:魏巍(1987~),沈阳音乐学院讲师,长笛演奏博士。
马歇尔·莫伊斯长笛艺术成就研究魏巍[1]20世纪上半叶,是法国长笛学派在世界长笛乐坛独领风骚的时期。
这一时期,法国长笛界人才辈出,如群星璀璨,出现了一批蜚声世界的长笛大师,而马歇尔·莫伊斯就是其中一颗闪耀的明星。
如果说保罗·塔法耐尔作为法国长笛学派的鼻祖和奠基人,奠定了法国长笛学派,而菲利普·高贝尔将这一学派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高度的话,那么马歇尔·莫伊斯则把法国长笛学派推向世界,并推动了世界长笛艺术的蓬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一、艺术生平马歇尔·莫伊斯(Marcel Moyse )1889年3月17日出生在法国东部汝拉山区(Jura )的圣阿姆(St.Amour )村庄。
他从小被一名富于同情心的人士收养,并在一个充满着爱的环境中成长。
莫伊斯从小就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经常去教堂祈祷和参加弥撒。
教堂中的音乐引起了他的兴趣并受到感染,或许这也是对他音乐启蒙的开始。
幼儿时,家乡的生活和养母的慈爱,对莫伊斯的影响非常之深,在他日后成为著名的长笛家并达到其艺术生涯的顶峰时,依旧怀念儿时的生活和曾经使他度过幸福童年的村庄。
这些乡下生活的经历,使他日后的教学方法更加具有多元性。
后来莫伊斯迁居到了贝藏松。
由于受其祖父(贝藏松合唱团员和业余唱诗班歌手)的影响,莫伊斯10岁时开始对音乐包括对歌剧有了更多的了解。
为培养莫伊斯,祖父给他报名了贝藏松的一所音乐学校,此时莫伊斯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训练并正式开始学习长笛。
他的第一位老师叫安格罗斯(Ang-elloz ),莫伊斯后来回忆说,他是一名非常好的老师,也是借给他真正金属长笛的人,这只长笛采用波姆体系,在波姆体系当时尚不被法国长笛界广泛接受时,他是较早演奏波姆式长笛的人。
德国长笛的翘楚A.B.福斯坦诺

德国长笛的翘楚A.B.福斯坦诺2019-08-23A.B.福斯坦诺(A.B.Fürstenau)是德国浪漫时期与其⽗卡斯帕尔(C.Fürstenau,1772-1819)、其⼦莫利兹(M.Fürstenau,1824-1889)齐名的长笛演奏家、⾳乐教育家,⽗⼦三代先后活跃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乐团。
⼗九世纪最具影响⼒的⾳乐评论家菲蒂斯(F.J. Fétis,1784-1871)曾经如此评论福斯坦诺:“他那纯正的⾳⾊既美妙⼜饱满,他的演奏表情丰富、细腻,他是⼀位引领⼗九世纪上半叶欧洲长笛演奏的⼤师。
”另外,有关福斯坦诺独树⼀帜的⾳乐风格,当时在莱⽐锡出版发⾏的《⼀般⾳乐新闻》(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1844年第46期)中有以下描述:“虽然他的技巧已达到惊⼈的完美程度,但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论在长笛简易的调性吹奏中,还是在任何艰深的调性吹奏中,都能保持完美⽆缺;这⼀点在他的作曲风格中也有着充分显现,⼏乎在所有的调性中他都⾃如地运⽤了极富多样性的快速⾳群、颤指等吹奏法,这些技法轻盈地流动并绽放喷涌地表现在⾳乐中……演奏中的他决不轻易冒险,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很好地驾驭⾃⼰所做的⼀切,因此其演奏极富沉着、成熟,从⽽获得听众的认可,给听众带来真正的愉悦……他决不会以冒失的技巧来引发听众的惊叹,他所指向的是⼼灵深处,乐器所能触及的⼀切情感得以觉醒并幸福地徜徉在艺术家的⼼⽥⾥。
”1792年10⽉20⽇,福斯坦诺出⽣于明斯特(Münster),六岁时就开始跟随当时已是欧洲颇具知名度的长笛演奏家的⽗亲学习长笛,⼀年之后便为奥尔登堡伯爵威廉(P.F. Wilhelm von Oldenburg,1754-1823)演奏并得到赞赏,获赠了当时最新改良的长笛。
1811年⼗九岁的他随着⽗亲开始到德国境内的主要城市以及丹麦的哥本哈根、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等当时欧洲诸多主要城市进⾏巡演,⽗⼦俩的演奏在所到之处都引起了极⼤的轰动。
腓特烈二世大帝以“斜击战术”横扫欧洲,却是个吹长笛的文艺青年

腓特烈二世大帝以“斜击战术”横扫欧洲,却是个吹长笛的文艺青年普鲁士的崛起,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和意大利的统一,在近代世界史上是三件重大事件。
普鲁士能从众多的德意志地方诸侯邦国中脱颖而出,变身为强悍的帝国,得益于普鲁士王室出现了威廉父子这两位都堪称大帝的君王,其中,腓特烈·威廉二世尤其伟大,他是一位可与凯撒大帝、彼得大帝、拿破仑齐名的君主和统帅,在他的统治下,普鲁士取得了德意志的霸权,跻身欧洲主要强国。
1740年5月31日-1786年8月17日在位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史称腓特烈二世大帝,他在政治和军事上把普鲁士推上一个颠峰的同时,在经济、哲学、法律、音乐等方面也都建树颇丰。
他是一个思想深邃的学者和作家,经常与伏尔泰等人讨论哲学和文学问题。
他的法语著作《反马基雅维利》,一经发表就震动欧洲学界,在当时广受好评。
德意志民族不仅善于理性思维,还极具音乐天赋,在历史上,德意志涌现出的伟大音乐家灿若星辰。
巴赫、贝多芬、瓦格纳,这些闪亮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人类的最高音乐成就。
所以,在德意志人中从来不缺乏高水平的的音乐爱好者,腓特烈二世大帝还是王子时,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与当时欧洲的著名音乐家多有交往;巴赫的儿子小巴赫、捷克小提琴家兼作曲家班达、长笛演奏家兼作曲家匡兹等都是他的坐上宾,他们时常在他的宫廷里举行音乐派对,切磋演奏及作曲技巧。
腓特烈二世大帝最钟爱的乐器是长笛,他不但长笛演奏水平极高,还是个一流的作曲家,他的作品《C大调长笛协奏曲》是长笛演奏的经典传世作品。
他还不遗余力地推广长笛,为这种乐器的完善和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
腓特烈二世大帝的父亲是威廉一世,他性格凶猛彪悍,作风粗暴严酷,一生迷恋战争和军队,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奠基人,从普鲁士到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就是肇始于他。
他在军队里强力推行残酷的军事训练。
为了增强普鲁士军队的威力,他还选拔身材魁梧的人组建了一个巨人掷弹兵团。
威廉一世的粗暴蛮横和穷兵黩武,使普鲁士人深感压抑和痛苦,但他不顾一切地整军经武却为普鲁士日后的崛起和扩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长笛“伯爵”格拉夫

长笛“伯爵”格拉夫经常听音乐会或唱片的乐迷们大多对所要欣赏的表演艺术家心里都有一本谱。
就一般欣赏的经验而论,大约声乐听意大利人的,弦乐听俄罗斯或犹太裔演奏家的,其艺术含量总不至于差到哪儿去。
至于说到长笛么,似乎从这个角度去衡量其演奏家水平的人要少得多。
如今的一流交响乐团里总少不了拥有一两位女长笛手,她们大都长发垂肩,雍容端庄,金色的头发与手中金光闪闪的长笛交相辉映,成为交响乐演奏中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
其实,世界上最杰出的长笛演奏家基本上还都是男性。
而在那些顶级的长笛演奏大师里,如果考量其学派渊源,又当以法国人居首。
故而可以说,长笛听法国人的同样保险系数相当高。
在音乐史上,法国长笛学派可谓是蜚声乐坛。
法国之所以成为长笛大师辈出的发祥之地大致与以下这两位著名的人物有着莫大的关系。
第一位是吕利。
尽管吕利是出生于文艺复兴之乡佛罗伦萨的意大利人,但他十四岁就到了法国,得到有“太阳王”之称的路易十四的赏识,成为宫廷乐长。
他一手奠定了法国歌剧和芭蕾的诞生和成长。
正是他首次倡导在乐队中使用长笛,因而激发起了法国人比其他欧洲人更大的学习、演奏这种乐器的兴趣,久而久之,成为强项。
而第二位与长笛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许多人也许做梦都想不到,他竟是皮埃尔·博马舍(Pierre Beaumarchais,1732-1799)。
不错,正是那位曾以创作了戏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后来分别被罗西尼和莫扎特谱写成不朽歌剧的那位法国剧作家!事实上,博马舍称得上是法国历史上一位堪与达芬奇相媲美的“百科全书”式的伟人,他不仅是杰出的剧作家,还是一位发明家、钟表匠、福尔摩斯式的侦探、军火商,还是分别参加过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两场大革命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当然,与我们论述有关的他还是一位音乐家,艺术造诣相当高超,其中尤以吹得一口好长笛、弹得一手好竖琴而负盛名。
当时的法王路易十五(路易十四的曾孙)慕名将他召入宫中,任命他为家庭乐师,负责自己四个女儿的音乐教育,后来他又成了整个皇室家族的音乐顾问。
2021年音乐知识题库

2021年音乐知识题库音乐知识题库91问1.三大安魂曲是指哪三首呢三大安魂曲是指莫札特D小调安魂曲、尔第安魂曲和佛瑞安魂曲2.三大神剧是指哪三首呢三大神剧是指韩德尔弥赛亚、海顿天地创造和孟德尔颂伊利亚3.中华人民共和国乐器有哪几类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乐器依八音分类法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4.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音乐如何分类呢国老式音乐分为器乐、民歌、曲艺及戏曲四类5.西方乐器如何分类呢西方乐器总括分为擦弦、木管、铜管及敲击四大类6.五大纲琴协奏曲是指哪几首呢贝多芬第五号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柴可夫斯基第一号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拉赫曼尼诺夫第二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舒曼A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李斯特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合称为“五大纲琴协奏曲”7.六大交响曲是指哪几首呢六大交响曲包括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舒伯特未完毕交响曲、德佛札克新世界交响曲、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和白辽士幻想交响曲8.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是哪几首呢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孟德尔颂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和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四大小提琴协奏曲9.什么是自然音呢指的是自然音阶的音准,涉及(自然)大调和自然小调的音准!10.什么是声音基本要素呢声音的基本要素包括音高、音量、持续时间和音色。
11.音乐史上3B(4B)是指哪些人呢布拉姆斯(Brahms,Johannes)、巴哈(Bach,Johann Sebastian)与贝多芬(Beethoven,Ludwig van)三人并称为音乐史上3B,若是4B就要另加巴尔托克(Bartok,Bela)12.有哪些音乐元素?音乐的本质是通过音乐元素来传达和体现的,音乐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合唱。
13.新旧音乐契约意味着什么?在音乐史上,普通咱们会把巴哈十二平均律比喻为旧约圣经,且把贝多芬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比喻为14.绝对音感与相对音感是指什么呢能瞬间听出某个音音高能力称为绝对音感;相对于绝对音感而言,在某音比较下才干听出音高能力称为相对音感15.圆舞曲之父是谁呢圆舞曲之父指是大概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Vater))16.圆舞曲之王是谁呢圆舞曲之王指是小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Sohn))17.谁是歌曲之王呢奥地利舒伯特(Schubert,Franz (Peter))由于留有超过六百首歌曲而被称为歌曲之王18.什么是原则音高呢伦敦国际会议(1939年)决定“原则a”的音高应为440,这是现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音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弗内尔:近代法国长笛之父
作者:朴美香
来源:《音乐爱好者》2012年第04期
十九世纪,随着长笛演奏法、教育法不断完善与发展,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一批既能从事音乐演奏、音乐教育又能编曲的长笛音乐家们。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十九世纪法国长笛之父——塔弗内尔(Clande-Paul Taffanel)。
他终其一生,将长笛艺术提升到了前无古人的巅峰状态。
塔弗内尔这位伟大得足以与小提琴界的帕格尼尼相媲美的长笛演奏家的名字,只要是吹奏长笛的人都有所耳闻。
甚至可以负责任地说,当今世界上所有长笛演奏者的每一天训练都是从塔弗内尔和学生高贝尔(P.Gaubert,1879-1941)共同编著的《日课练习》(Grands Exercices Journaliers de Mecanism)以及其学生莫伊兹(M.Moyse,1889-1984)编写的《发声训练》(De La Sonorite)开始的。
塔弗内尔对长笛的贡献不仅在于他那超凡的演奏上,更在于他对长笛音乐教育所作的革新以及他给后人留下的杰出的音乐作品和著作上。
塔弗内尔在继承前人长笛名家传统的基础上,全面采用了博姆式近代长笛乐器,同时创立了“音乐学校”式长笛教育模式,使法国巴黎成为了“长笛圣地”。
而他的长笛音乐教育模式则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教育模式的成功在他那些“直系”传承者——高贝尔、莫伊兹、乔奈、尼克莱、朗帕尔、拉汝德、马列翁、格拉夫、拉柳、高尔威、德鲍斯特、阿多利杨等人的身上得以充分体现。
1844年9月16日,塔弗内尔出生在法国葡萄酒产地波尔多。
当时的法国盛行“圣歌队”式音乐教育,从小注重强化视唱练耳等基础教育。
塔弗内尔从小就在父亲指导下受到了高水准的音乐教育并掌握了很高的长笛技术。
他十四岁时赴巴黎跟随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的杜鲁斯(L.Dorus,1813-1896)学习长笛,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第二年就作为杜鲁斯班级的最优秀学生以第一名成绩毕业。
之后,他在巴黎音乐学院还专修了和声、对位法、赋格,借此铺平了以后向指挥家、作曲家的方向发展的道路。
塔弗内尔十八岁时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演奏家生涯,先后在巴黎科米克歌剧院、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担任首席长笛直至1892年,这期间他以独奏家的身份多次到欧洲各地,在比利时、英国、德国、俄罗斯、瑞士等国进行巡回演出,并赢得了极大的好评。
自1892年起他还相继担任了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和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并首次将瓦格纳和威尔第的音乐介绍到法国。
1893年,四十八岁的他作为阿尔特斯(H.Altes,1826-1895)的后任开始担任巴黎音乐学院的长笛教授。
遗憾的是现今塔弗内尔本人的演奏录音未存于世,但根据记载以及学生的回忆,我们仍能猜想出,他的演奏应为优雅、柔美、细腻的风格。
他一生坚持追求完美的音色,认为任何有损于完美音色的技法都不足取,其声音既饱满又富于引人入胜的魅力,虽然拥有超凡的技巧,但他无意去炫耀,致力于尊重乐谱,忌讳修饰外表的风格。
莫伊兹有段回忆:“我在巴黎音乐学
院学习的时候,塔弗内尔经常让我吹奏被称之为长笛‘肖邦练习曲’的‘安德森练习曲’,每当我听到塔弗内尔示范演奏时总感到是那么的优美,有一次安德森(K.J.Andersen,1847-1909)本人前来观摩上课时,当听完塔弗内尔的演奏,他竟为自己居然写了如此优美的曲子而惊讶。
”
自上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以来,塔弗内尔对学校以往的长笛演奏曲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把传统的大师班教学模式改变成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他热情要求学生尝试新的、更流畅的演奏风格,在演奏法上他在反对过分颤音的同时提倡让学生采用悦耳动听、恰如其分的轻柔颤音。
此外,贯通整个音域的音色的同一性可以称得上是起始于塔弗内尔的法国长笛学派的吹奏法。
他在有意识地把当时被遗忘的巴洛克时期及古典时期的音乐作品(亨德尔、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等)重新予以重视、采用的同时还积极引入了西欧各国同时期的诸多长笛作品。
如今耳熟能详的巴赫奏鸣曲、莫扎特协奏曲以及福雷、沙米娜德、埃内斯库等作曲家的长笛作品由此登上了国际舞台。
同时,他还在当时的图卢、德梅斯曼式的华丽的演奏方向中明确了音乐本位主义的观点,从而使法国长笛学派的本色焕然一新。
塔弗内尔不仅在长笛演奏、音乐教育领域有所建树,而且在编写长笛作品方面也做出了极大贡献。
他以歌剧中的梦幻般旋律作为题材谱写了多首著名的幻想曲。
1876年编曲的《魔弹射手主题幻想曲》来自于韦伯的德国第一部浪漫主义歌剧《魔弹射手》,乐曲随着变奏曲风格的主题展开,出现很多能够发挥长笛技巧的场面,塔弗内尔在曲中把长笛乐器的魅力呈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根据托玛的歌剧《迷娘》所编的《迷娘幻想曲》等乐曲都是要求高难度长笛技巧的名曲。
而他的《田园风行板与诙谐曲》(Andante pastoral et Scherzettino)的优美程度已达无与伦比的境界,当听到乐曲随着前奏的推进开始显现行板部分的时候,听者仿佛置身于寥远的、诱发人无尽思念的田园风景之中。
极富耐人寻味之意的是这首乐曲完成于塔弗内尔去世的前一年(时年六十三岁),整首乐曲中充溢着的“黄昏晚景”或许是在暗示当时他内心深处的忧思。
塔弗内尔以及高贝尔之后,长笛演奏家谱写的长笛音乐作品骤然减少,长笛发展史上以这两人为分水岭,长笛演奏家创作长笛作品的时代也随之宣告结束。
当时塔弗内尔的声誉迎来了不少有名望的作曲家纷纷为其谱写长笛乐曲的热潮。
其中,1898年任巴黎音乐学院院长的作曲家福雷谱写的《福雷幻想曲》、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维多(C.M.Widor,1844-1937)的《长笛组曲》(Op.34),以及罗马尼亚最伟大的音乐家埃内斯库的《如歌与急板》等尤其著名。
另外,从1888年塔弗内尔与柴科夫斯基的书信往来中也能看出,当时柴科夫斯基明确表示要为塔弗内尔谱写长笛协奏曲,但却因为1893年突然去世而未能实现。
此外,塔弗内尔还是位具备极高音乐修养与渊博知识的艺术家。
他一生都在追求两个梦想:《音乐学院音乐百科事典》的编撰,以及《长笛教程》的完成。
为此塔弗内尔长年作了大量准备并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文字记录,1908年去世后,与其如父子般相处的学生高贝尔和弗路里(L.Fleury,1878-1926)继承了他的遗志,高贝尔负责完成《长笛教程》,而弗路里负责完成《音乐学院音乐百科事典》(长笛部分)的编写并于1923年在巴黎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