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级(上)数学圆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圆的周长》教学反思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篇一」[案例]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同桌间利用圆形物体互相指一指)师:对呀,圆是一个曲线图形。
你们有办法测量它的周长吗?生1:“滚动”——把实物圆(如硬币)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所经过的长度即为这个圆的周长。
生2:“缠绕”——用棉线绕圆一周并打开,然后将棉线拉直,测量出它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生3:我同意刚才两人的观点。
我还有一个建议:将一个圆纸片对折后再滚一滚或是用棉线绕一绕,把测量得出的数据再乘2就行了。
这样测量比较快。
生4:“剪圆”——沿着这个圆的边缘剪下一圈,越细越好,可以将这一圈近似地看成是一条线段,然后测出纸条的长度,即为圆的周长。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测量圆的周长,并进行演示。
)师:看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把圆的周长曲线段转化成直的线段。
(板书:曲转化直)[点评]: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及时带领学生进行过程整理。
因为学生的体验一方面来自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对经历过程所带来的情绪回味。
师:在显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大小不同的圆,如果每次测量圆周长都用大家提出的这些方法,你觉得怎样?有什么好主意吗?生:我觉得可以像其他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那样,研究出圆周长的计算的一般方法,这样就好办了。
[点评]:在矛盾冲突中,使学生感到“滚动”、“缠绕”等方法测量圆周长有一定的局限性。
甚至根本做不到。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欲望,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师:你们认为圆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生:我认为圆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直径越大的圆,它的周长也越长。
师:对呀,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
(出示图)猜猜看:圆周长会是直径的几倍呢?图示:生1:在这幅图中,正方形的边长与圆的直径相等,而圆正好套在正方形内,所以,我认为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生2:我还可以观察得出:因为圆周长的一半是打援直径的,所以我认为圆周长大于直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简单依靠模仿和记忆,亲身实践,独立探索和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活泼,积极和丰富的人格过程。
根据这个概念,在本课设计中,我强调两点,一是让学生主动体验猜测动手操作,练习和演示过程的数学结论;第二是让学生,也是学生的自主空间,自我探索,合作和交流的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室。
二,教材与学习分析:教科书是在掌握了矩形和正方形圆周的学生的基础上学习的,以及对圆的初步理解。
它是学生初步学习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是学习圆形区域和未来学习圆柱形,锥形等知识的基础。
学习分析:虽然学生有计算线图长度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更抽象的概念不容易理解,推导出圆周的计算方法,理解pi的意义有一些困难。
三,教学目标,关键和难点:1,知识和技能:学习学生理解圆的周长,掌握圆的圆周的计算,理解pi的含义,并正确应用公式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工艺和方法:(1)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和实验活动,指导学生体验猜测归纳,一般学习过程,理解pi。
(2)体验圆周圆周的发现,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和发现法律的能力。
3,情绪和态度:(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找到,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探索问题的乐趣;(2)结合引进pi,使学生受爱国科学精神的教育。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意识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生使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验证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圆的计算方法。
理解pi。
教学准备:⒈圆形对象实物,课件。
⒉每个学生准备三种不同尺寸的光盘,一条线,一条尺。
四,教学方法:1,独立探索法。
通过实践学生的实践,找到长途的测量学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激活学生思维。
2,合作交流法。
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通过学生的团结合作,自我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兴趣。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课(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
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周长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5、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要求: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反思三篇一、存有的问题1、学生对相关圆的概念理解不深刻。
(1)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写成周长与面积或其它的关系,理解不清;如: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所得的商是()。
有的学生填写的是一个固定的数,还有的同学填的是3.14,准确答案应是圆周率或π。
(2)半圆的周长总容易理解成圆的周长的一半,其实是圆周长的一半加上它的一条直径或两条半径。
(3)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有点混淆。
明明知道是求面积,不过却去求周长,自己还不知道错了。
2、学生对相关圆的生活实际不熟悉。
(1)在实际生活使用中不知道“牛围绕木桩”是什么样的,不能把实际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缰绳的长是圆的半径,不是直径。
木桩的位置,是指圆心。
(2)不知道钟面上的分针是圆的半径,常常理解成直径,造成解题错误。
3、学生对组合图形的周长理解不到。
(1)“周长”是指图形一周所有线的长度,小学六年级阶段所理解的“线”只有两种能够计算长度的线,一是线段,二是圆形的曲线。
学生往往会把不在一周上的线段计入周长,也会不计凹进图形的线,或者减去凹进图形的线的长度。
(2)长方形和其内切圆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看不出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直径,找不出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对应关系,求不出长和宽各是多少,求长方形的周长就无从下手。
4、学生对组合图形的面积掌握情况。
(1)因为学生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比较感兴趣,所以对组合图形的面积掌握较好,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找到比较简洁的计算方法。
(2)在求半圆的面积时,有些学生总是在求得圆的面积后,忘记乘二分之一或除以2.5、学生不愿意动手操作或操作水平不高。
对于没有图形的解答环形面积的应用题,学生不愿动手画草图来分析,所以找不对两个圆的半径。
对动手操作题目不知道怎样下手。
6、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比的关系两个圆的半径、直径、周长的比是一致的,如果半径比是3:1,则直径和周长的比都是3:1,也就是长度单位的比相同;两个圆的面积的倍数关系,是长度单位的平方倍,长度单位是3倍,面积单位就是9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圆的周长 人教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圆的周长》。
【课标与教材分析】《圆的周长》在课标中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的,同时它又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因而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该课时有了前边圆的认识做基础,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圆的面积奠定了基础,该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班级学生基础一般,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因为六年级学生正在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究、猜测验证、推导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从而使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固定值“π”是如何得来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七窍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准备】一套多媒体课件、多个大小不同的圆片、多把直尺、多根绳子、多个计算器。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周长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数学软件的辅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圆的模型、直尺、绳子、数学软件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圆形的物品,如圆的模型、硬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周长、圆桌的周长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圆的周长-人教版(含答案)

第十讲圆的周长一、知识梳理1.圆的认识:2.圆是轴对称图形:3.圆的周长公式:4.半圆周长公式:5.圆的周长的实际应用:二、方法归纳1.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2r r=d÷22.圆的周长公式:c=2 ∏r c= ∏d3.半圆的周长C=2r+∏r4.r=c÷2∏d=c÷∏三、课堂精讲例题(一)圆的认识r d2①圆是一种曲线图形②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O 表示③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④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
在同一个圆里, 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⑤在同一个圆里,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例 1 (1)从()到(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2) 通过()并且()都在()的线段叫做直径.(3)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所有的直径()【规律方法】巩固半径、直径的定义,及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搭配课堂训练题】【难度分级】 A1. 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一般用字母()表示。
连接圆心和 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 )表示。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 ),一般用字母()表示。
2. ()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
3.在同一个圆里,有()条半径,有()条直径,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是( )或()。
(二)轴对称图形1.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或)都是它的对称轴。
例 2 1.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几条?d=2r2. 圆的旋转不变性:圆是旋转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任一角度都和原来图形()。
【规律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和圆的旋转不变性。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62-64《圆的周长》.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理解圆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2.在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及实践能力;3.通过揭示圆周率的意义及介绍古人研究史料,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硬纸板圆片8个、绳子、软尺、直尺、计算器等。
学具准备:学具圆、剪刀、绳子、直尺、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5分钟)师:今天来到这个会场,面临这么多的老师,你们紧张吗?生:不紧张师:孩子们真棒!老师发现有少数同学还是有一点紧张,没关系,我们先来放松放松,请大家先来欣赏一段牛人画圆的视频。
(播放视频)师:牛不牛?但有些动作我们可不要轻易模仿哦。
师:视频中的牛人很有创造力,发挥一下我们的创造力,你能用自己的身材画圆吗?看看谁最有创意?(熟悉学生时提早孕伏)抽三四个学生上台表演,轻松氛围。
师:同学们太有想象了!老师也想画一个圆,请一位同学跟老师配合一下(抽小的男生)。
师生面向讲台左面,两手侧平举,作向后转的动作。
(来,两手侧平举,向后——转——)师:看清楚我们画的圆了吗?我们再来一遍,现在看清楚了吗?(课件出示)请同砚们细致观察,我俩谁画的圆大?(老师)为什么老师画的圆大?(因为老师的臂展长)师:我的臂展长,所以我画的圆大。
就做这个动作,有同学能画一个比老师的圆更大的圆吗?(如果没有,就问为什么?如果有,就让其他学生判断,然后师生面对面比较臂展。
注意调动情绪,活跃气氛。
)有同学能画一个比这位同学的圆更小的圆吗?(同上)师:这个游戏有趣吗?大家现在还紧张吗?好,请静息,筹办上课。
上课——一、揭露圆周长的意义1.揭示课题教师出示一个较大的圆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圆的周长》复习课件

提升点1 利用圆的周长解决问题
3.王老师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选择骑自行 车上班。自行车轮胎的外直径是80 cm,王老师 从家到学校用了10分钟,如果自行车每分钟转 150圈,那么王老师家距学校多少米?
3.14×80×150×10=376800(cm) 376800 cm=3768 m 答:王老师家距学校3768 m。
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7m。这个 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77÷3.14≈1.2(米) 答:这个圆柱的直径约1.2米。
看图填空(单位:cm)。
(1)
正方形的周长是( 16 )cm,
圆的周长是(12.56 )cm。
(2)
其中一个圆的周长是(9.42)cm, 长方形的周长是( 21 )cm。
3.用圆规画一个圆,如果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6 cm, 画出的这个圆的周长是( 37.68)cm。
4.武汉“东湖之眼”摩天轮转一圈的时间正好是 13分14秒,寓意“一生一世”。“东湖之眼” 摩天轮的周长是多少米?
3.14×50=157(m) 答:“东湖之眼”摩天轮的周 长是157 m。
提升点1 已知圆的周长求直径和半径
2×3.14×20×3600=62.8(cm) 2×3.14×20×4650=94.2(cm)
答:经过30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62.8cm。 经过45分钟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94.2cm。
一个圆形牛栏的半径是15m,要用多长的粗铁丝才能把牛栏 围上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如果每隔2m打一根木桩, 大约要打多少根木桩?
(2)计算圆的周长,可以用圆的( 直径 )乘( 圆周率),
圆的周长公式用字母表示是C=( πd )或C=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的周长》。
2、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
教学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
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但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图形,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
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也较为抽象,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是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
4、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知道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理解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和计算公式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想方法。
5、教学重难点:为了使学生比较顺利的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 圆的周长》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共20张PPT)
应用反馈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2×3.14×3 3.14×6
2×3.14×5
=18.84(cm) =18.84(cm) =31.4(cm)
2.这个圆桌面的直径是多少? 我用卷尺量得圆桌面 的周长是4.71m。
4.71÷3.14=1.5(m)
课堂练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5单元《第4课时 圆的周长(2)》 人教版 (共20张PPT)
4.根据条件,求圆的周长。 r=6.5dm d=16m r=3.25米 d=18.2m
合作探究 请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O
r=2cm
C=2πr =2×3.14×2 =12.56
d=8cm
C=πd =3.14×8 =25.12
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 径大约是33cm。
自行车车轮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数). 小明家离学校1km,车轮大约转了多少圈? (π取两位小数3.14)
算结果要保留整数。 问题(2)是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km的单位名称与问题(1)中的单位名称“米” 不统一,应先进行单位换算。
3.规范解答
C =2πr
2×3.14×33=207.24(cm)≈2(m) 1km=1000m 1000÷2=500(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58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r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m求:d=?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1.2(米)x=3.773.14x1.2(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米R=c(2)求:r=?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6.28x=1.2=0.191x=0.1910.19(米)x0.19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⑵3.1482⑶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教案三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教案一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计算.成功之处1.充分理解周长的概念,加强对意义的理解.学生以前学过周长的概念,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周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理解〝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在教学中通过复习以前学过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引出主题图,通过实际场景丰富学生已有经验,逐渐内化为学生对周长的意义的理解,明确周长就是一条线,但是这条线是由曲线构成的图形.2.加强动手操作,探索发现规律.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绕绳法.滚动法和折叠法得出直径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总是3倍多一些,从而使学生明确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倍,由此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不足之处由于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这部分内容,导致有一个组没有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的结果都是3._倍,看来学生对于操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注重了结果的得出,而忽略了规律的呈现.再教设计在教学完圆的周长时,要让学生注意区别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周长,要注意呈现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即当圆的直径或半径扩大2倍.3倍,圆的周长扩大几倍的练习拓展,并藉此联系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和体积中,当棱长扩大2倍.3倍,正方体的棱长之和.表面积和体积扩大几倍的练习拓展,以此来增加彼此之间的联系.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教案二本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断设置合理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猜想.验证,初步体现了〝创设情境大胆猜想合作探索反思归纳〞的探索性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地体现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力求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培养〝做数学〞的能力.教学后留给我很深的思考首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给了本节课创新的舞台,虽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精彩的思维,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分工合作的过程显然对他们更适合.有些问题虽然可以独立思考加以解决,但在时间和精力上是不允许的.把不同的思维加以整合,并不断的加以补充.完善,这对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训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课堂上的许多发言就是如此,有时候一个人说的并不完整,但经过补充,修改后就大不一样了,系统而完整,并且富有创造性,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其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成长也是必要的,有利的.在学习中,他们必须学会合理分工.与人交流,倾听发言等等,这些正是老师希望他们学习和掌握的,可以看到:许多平时并不合群的学生在交流中也很活跃,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目标,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知道,这时候他们不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小组中的一员,他们会积极的为了整个小组的荣誉而团结在一起,而在获得肯定和表扬后那种由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是那样的珍贵,学生会因此激发起更大的学习兴趣,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中去.这样的教学效果正是我们每个教师所追求的.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学生人人是可造之材,只要引导正确,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价值,这节课上很多方法是那些中差生提供的,他们虽然在计算.表达.理解上有一定的问题,但他们生活经验并不缺少,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想出巧妙的方法他们一样出色,教师在此时趁热打铁的教育将是的契机了.当然,本节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收获,还有关于教学不足的思考,比如课堂纪律和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和独立思考,全部参与和个体培养等等的关系处理,都给我提出了课题,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扬长避短,日趋进步提供了很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教案三圆的周长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是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课前我布置让学生每人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硬纸片和一条细绳及直尺.我利用提问:〝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机会,首先通过触摸圆周长,使学生建立充分的亲身体验,接着通过对圆周长概念的个性化描述,引导学生尝试具体表象向抽象提炼之间的转轨.尽管学生在这里的表达显得肤浅,但正是这些富有个性的思想,恰恰显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的触摸体验,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探索圆周长计算这一环节: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测量活动,使学生自主创造出〝测绳〞和〝滚动〞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反思及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测绳〞和〝滚动〞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的心情,为继续研究圆周长的计算作好了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什么有关?是直径的多少倍?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然后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把自己测量的数据填在课前研究的设计的表格中,计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这时候让学生组与组交流成果,发现了规律: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本课的难点.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脑展示,验证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从而引出圆周率,学生有了这一发现,建立了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新知的价值.当然,本节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收获,还有关于教学不足的思考,比如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和独立思考,全部参与和个体培养等等的关系处理,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尊严;各抒己见的思想交锋,可以培养学生民主的人文作风;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生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道德. 〝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请你大胆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究竟圆周长与直径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圆周长,只要知道什么就可以了?请举例证明你的想法.〞都是探索过程中人文交融的真实体现.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让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这节课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实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也能像科学家那样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英语教学反思简短记录五篇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以期提高自己幼儿园大班教育教学活动反思5篇作为一名教师,经常性地.习惯性地开展教学反思,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意义数学教学反思简短评语5篇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贴近生活教学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反思随笔六篇小学语文教学是特别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在每一次的教学结束后进行反思,努力提升教学质。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专项练习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
《圆的周长》专项练习题
圆的周长的计算
1.圆周长=圆周率×直径,字母公式:C=πd。
2.圆周长= 圆周率×半径×2,字母公式:C=2πr。
1.饭店的大厅内挂着一只大钟,它针长4分米8厘米。
这根分
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
3.14×48×2=301.44(cm)
2.一个半圆的直径10分米,这个半圆的周长多少分米?
2.57×10=25.7(dm)
3.一个圆形的铁环,直径是40厘米,做这样一个铁环需要用多长的铁条?
3.14×40=125.6(m)
4.儿童公园有一个直径是15米的圆形金鱼池,在金鱼池周围要做2圈圆形栏杆至少要用多少钢条?
3.14×15×2=9
4.2(m)
5.砂子堆在地面上占地正好是圆形,量出它一周的长度是15.7米,那么砂子堆的直径是多少米?
15.7÷3.14=5(m)
6.一个铁环直径是60厘米,从操场东端滚到西端转了90圈,
另一个铁环的直径是40厘米,它从东端滚到西端要转多少圈?60×3.14×90÷(3.14×40)=135(圈)。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第1课时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2~43页。
教学提示圆的周长是指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度,圆的周长一般用字母“C,,来表示。
可用绳测法、滚动法等动手操作的形式解决圆的周长问题,在操作中加深对圆这个封闭曲线图形的认识,再从操作提升为总结性地引入圆周率与直径、半径、周长的关系,使知识上升为用公式法来解决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1.在观察、讨论、测量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圆周率以及总结圆周长公式的过程。
2.认识圆周率,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能运用周长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圆周率的探索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以合作实践,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究圆周率的含义,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半径和直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模型圆,几个直径不同的圆,线,直尺。
学生准备:每组1份实验报告单、圆形纸片、1元硬币、1条大约100厘米的没有弹性的线,直尺。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屏幕显示教材第42页情境图)师: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生1:一位小朋友和他的爸爸妈妈去郊游。
生2:他们去的地方景色很美。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么车轮转动一周,谁的车走得远?为什么?小组讨论?(教材第42页议一议)生:爸爸的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走得远,因为他的自行车车轮大。
师:很好,咱们一起来看。
(课件演示动画随鼠杯点动,围成车轮的弧线闪动) 生:我发现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就是车轮一周的长度,也就是车轮的周长。
让学生描述其他物体上圆形的周长。
(圆桌、洗脸盆、光盘等)教师在黑板上用圆规画一个圆,并说明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师:车轮转动一周走的距离和什么有关系?(教材第42页议一议)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初步感知车轮的周长与车轮辐条的长度有关,也就是直径(或半径)有关,学生很容易联想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将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联系起来,可能需要借助图形的割补法或动态演示来辅助理解。
-对于π的近似值应用,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体验使用3.14和更多小数位数进行计算的区别,理解精确度的重要性。
-在提高测量精确度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如何固定圆规,如何对齐直尺等,并通过重复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的周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圆的周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程围绕圆的周长展开,我发现学生们对圆周长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章节,内容包括:
1.圆的周长概念:通过直观教具,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
2.圆周率的含义:介绍圆周率π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3.圆的周长公式:推导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圆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2—64页。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深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圆周长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2.使学生经历操作、探究、猜想等学习活动,体验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提升数学思维水平,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圆周率的深刻理解,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2.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探究。
四、教学准备:课件、圆形物体、尺子、细线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知道了圆各部分的名称,而且还学会了用圆规画圆,这节课我们接着往下学习。
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课件演示)师:小白兔绕着直径为1km的圆跑一圈,小灰兔绕着边长为1km的正方形跑一圈。
你认为它们谁跑的路程长?生:小灰兔师:长多少?要想知道长多少,我们该怎么办?师:先来看一下灰兔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说),算出正方形的周长,那小白兔呢?实际上就是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板书:圆的周长)(二)探索交流,引导归纳1.什么是圆的周长(课件演示)师:在计算圆的周长之前,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利用你手中的圆,对小组内其他成员指一指,说一说。
生:圆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师:原来围成圆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圆的周长。
这一周是一条什么线?生:曲线师:所以我们把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 测量圆的周长。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了,那么我们怎么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好,同学们,现在就利用你手中的工具,用你想到的方法测量你手中黄色圆的周长。
(1)学生上台边汇报方法边演示,接着课件演示(分别为绕线法和滚动法)。
(2)师: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测量曲线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测量线段的长度,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化曲为直师:大家已经探索出了两种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现在你能不能帮助小白兔测量一下它跑的路程有多长?刚才的这两种方法并不能量出所有的圆的周长,老师就在想,如果有一个公式能够直接计算出圆的周长该多好啊,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先看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3.引导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听课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听课评课稿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听课评课稿(通用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评课稿准备工作,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听课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听课评课稿篇11.简单而富有内涵的引入余老师原先的引入是从一则广告开始的,香飘飘奶茶一年所卖出的杯子有3亿多,接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周。
看广告、说周长、找关系、再化繁为简,这样引入有三个好处: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看到广告进入课堂,很新鲜;二是从地球赤道整个巨大的圆回到纸上的小圆,要研究大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们先从小圆开始研究,这就是华罗庚所说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三是生活中的一般实例都是先测量出周长再求直径,比如,测量一棵树的直径,就是先量出它的周长等,这个广告也是先有周长,我们再来探究赤道直径是多少。
有三个这么明显的优点,为什么会弃而不用呢?因为它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时间!整个过程大约用了10分钟,才进入新课探究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一个缺点把所有的优点都掩盖了,所以,余老师改成下面的引入。
先出示一个普通三角形,问它的周长在哪里,要测量什么,怎么计算?再出示一个正方形,也是问同样的问题,最后再追问:为什么只要测量一次,正方形的周长时边长的几倍?最后在出示圆。
这种引入的优点是什么呢?一是从平面图形的周长引入,和前面所学的连成一条线,形成知识系统;二是这节课的一个内在线索是探寻圆周长和直径的关系,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正方形正好具备了相似的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时变长的4倍,也是一个固定的数;三是时间,前后不到3分钟!因为课的导入追求迅速、高效,所以余老师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导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一)》学情反馈
1.填空。
一个圆的半径为2厘米,这个圆的周长为()厘米,如果半径增加3厘米,直径为()厘米,周长为()厘米。
2.选择。
有一个半径为1厘米的圆和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C.大圆的圆周率等于小圆的圆周率
B.大圆的圆周率小于小圆的圆周率 D.大圆的圆周长等于小圆的圆周长
3.求下列各圆的周长。
4.解决问题。
圆形花坛的半径为6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5.拓展题。
在一个周长为100cm的正方形纸片内,要剪一个最大的圆,剪下最大圆的周长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