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44夏的末日剪影:维捷布斯克-燃烧要塞(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944夏的末日剪影:维捷布斯克-燃烧要塞(2)
本文的作者:伊利里亚的马库斯,平头老百姓一枚,战争史和国际历史爱好者,也希望通过写作提高自己德文和俄文的水平。

系列目录:
1943冬季战役与要塞起源 - 第11号元首令
心有余力不足–衰弱的中央集团军群
从1943年年中在库尔斯克战役失败后,中央集团军群就很明智的在为下一步战斗做准备。

他们很鸡贼的用大踏步撤退来缩短战线。

整个夏秋,中央集团军群一口气向西跑了约160-440公里。

理论上讲,如果南边的南方集团军群不崩盘,中央集团军群的后撤将有效缩短长达330公里的防线,由此节约15个步兵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3个装甲师,1个SS骑兵师(“弗洛里安·盖尔” 骑兵师)以及若干直属单位。

这些节约下来的单位用作集团军群直属预备队刚刚好。

但是问题就出在,苏联人再也不会按照德国人的思路去打仗了。

整个1943年下半年,苏联人的铁拳把南面的曼施坦因部队一直砸过第聂伯河,直接怼到了加利西亚-罗马尼亚边境一线。

一来一回,中央集团军群的防线长度不仅没有减少,还增加了大概100多公里,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加单薄不堪。

其次,因为对苏军下一步进攻方向的一再判断失误(我们接下来会聊一聊),中央集团军群成了整个东线的血袋子,谁来都想吸一口。

5月10日,OKH(陆军总部)参谋长库尔特.蔡茨勒建议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第56军给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更名后的南方集团军群),12日正式调令下达。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恩斯特.布施对此命令十分不满,第56军调走后,中央集团军群一下子少了3个装甲师,5个步兵师和旅。

很快,仅剩的第20装甲师也被调走了。

布施发现,自己麾下没啥预备队了,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莱茵哈特大将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他的麾下已经没有装甲部队!堂堂中央集团军群,成了拔光了毛的雄鸡,更是一个装甲师都没有,只有3个装甲掷弹兵师在充数,整个东
线大家都在哭爹喊娘的要支援,凭啥只有布施元帅自己是倒霉蛋?
1944年5月30日0时,原属第2集团军(中央集团军群)的第56装甲军正式转属第4装甲集团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包括下属的3个装甲师,4个步兵师和1个滑雪旅,以及其他大量附属该军的直属单位。

虽然出让了科韦利这颗“烫手的山芋”,但却得不偿失的失
去了一个实力最强大的军团!任何人做了这样的亏本买卖的人都会连连叫屈。

不仅是缺乏机动部队,对于第11号元首令的执行,中央集团军群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维捷布斯克被纳入到第3装甲集团军的防区后,城防司令,第53军军长弗里德里希.戈尔维策上将为了城防事宜伤透了脑筋。

理论上,维捷布斯克有一个保安营作为永久的城防驻扎力量,但是谁都知道,苏军真的打过来,这个保安营就是一盘菜,真正顶用的还得是委派驻扎在城外的3个步兵师(第206步兵师,第4,6空军野战师)。

在原有野战工事的基础上,按照OKW的要求,维捷布斯克还需要完成数百个永备工事,完善弹药储存,兵站,炮兵预备阵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还需要储备足够的弹药物资补给来为长期坚守做准备。

在征调了超过2万名周边壮丁参加建设任务后,4月中旬,戈尔维策向他的上级,第3装甲集团军的莱茵哈特抱怨人力不足:“...为了满足3个步兵师被围困21天所需要的3个基数弹药和对应食物需求,(目前)维捷布斯克需要建设能满足储存6000吨弹药,1.2万吨食物和400吨燃料的仓储设施。


时任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莱因哈特大将
莱茵哈特进而对OKH报告:
“为了满足维捷布斯克的建设需求,需要第3装甲集团军停止全部其他前线的作业,以及后方的反游击战工作。


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后果就是维捷布斯克的城防工作无法顺利完工。

莱茵哈特因此向布施建议: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在苏军总攻开始后,第一时间撤出“要塞”,全军撤到西面的“老虎”防线上去,这样可以有效缩短防线长度,保存势力,而且逼迫苏军改变进攻部署”。

他的这个建议,怎么说呢,实操性基本不存在,首先你不知道苏军的攻击是不是主攻,万一是佯攻呢,你第一时间跑了,南北的友军咋办?第二,直接抛弃掉“全世界瞩目的维捷布斯克”,你是打算当面打元首的脸么?你这么跑了,剩下28个要塞还守不守?所以莱茵哈特的建议直接被否掉了,但是,即便如此,中央集团军群也没有给维捷布斯克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人力,甚至连建筑用的水泥都严重缺乏,没办法,OKH还趴在这边不断吸血,而另一边大西洋壁垒也缺建材,哪有多余的给你一个东线的要塞用啊。

维帖布斯克只是个缩影,还有其他的要塞在等着呢,所有防区的指挥官都在抱怨人力物力不足,估计布施的脑袋都要大了。

“理想与现实”,中央集团军群的撤退计划。

除了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预备力量掩护整支大军撤退,后撤途中所遭遇的来自游击队的袭扰也是难免的。

显然,1944年6月的中央集团军群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完成这样的撤退战。

维捷布斯克周边的防坦克系统,这是德军当时尽最大努力能做的了
截止到1944年6月,中央集团军群共有48个师(3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20装甲师被还回来了,3个装甲掷弹兵师,2个空军野战师,1个猎兵师,5个保安师,4个预备步兵师),划分为4个集团军,合计86.1万人(第3装甲集团军16.5万人,第4集团军16.8万人,第9集团军17.6万人,第2集团军17.6万人,集团军群直属预备队17.6万人)。

当然,这里面没有统计那些“东方辅助志愿者”(“希维人”),以及外国志愿者,类似这样的人,以第4集团军为例,有多达2.3万人,这些人在战斗中也可以发挥一定作用。

技术兵器方面,中央集团军群当时在册的炮兵有1513门轻型榴弹炮/加农炮(师一级),806门重型和25门超重型火炮。

6月初,集群麾下有9个突击炮旅,合计有三号突击炮215门。

装甲力量详见:第3装甲集团军
第4集团军
第9集团军
第2集团军
飞机方面,白俄罗斯方向不是德国空军的配置重心,东线全部飞机的15%配置在了这个方向。

白俄罗斯防区由空军第6师负责,在5月底,这个师只有66架战斗机(1个指挥部和2个战斗机中队),而到了6月中旬,这个数字下降到32架。

其他单位包括一个夜间战斗联队,一个对地攻击联队,3个轰炸机联队,七七八八加起来有500余架支援型飞机。

空军第6师师长,罗伯特.格莱姆
总之,到了1944年6月,中央集团军群的状态比起半年前没有任何好转,部分“指标”还下降了,整个集群就像一个虚弱的胖子,期待着对面的敌人把目光从自己身上挪开,去找自己南面的邻居,可是,真的会如其所愿么?
编辑:Geschich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