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教案(精选五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产教案(精选五篇)
第一篇:特产教案
《特产》教案(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本册的开放单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并了解家乡和祖国的物产相关知识,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要点
1、调查了解家乡的特产。
2、认字6个,写字5个。
3、自读《我爱故乡的杨梅》。
4、学习阅读字号、广告,学写产品介绍或广告。
5、练习在活动中写学过的应用文。
课时分配: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知道我国有多少个省、市、自治区吗?(学生回答)(课件2)
2、师:你说得真准确!我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还有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而且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呢!让我们来看看我国的《中国行政区划图》吧!(课件:3)
二、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a.新疆
1、师:眼尖的孩子找到你的家乡了吗?(课件:3)
2、师:在区划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域是多么的辽阔,各地有着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物产,各具特色。
来看看这幅图(课件:4)看出是哪个地方的人了吗?知道新疆在区划图上的哪个位置吗?(课件:5)
3、师:哦,新疆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地区。
这个地方,不但人们能歌善舞,还是著名的瓜果之乡。
你们收集到新疆的资料了吗?说给大家听听。
(课件:6----17)你收集的资料真详细!
b.海南
1、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优美的风景图。
(课件:18)能看出这是哪吗?(学生回答)你知道的真多!知道海南在我国什么位置吗?(课件:19)
2、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是个风光秀丽的小岛。
你有什么想说?(课件:20---27)
3、老师这里有一段海南的视频。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28)
c.东北
1、(课件:29)
师:哎,这是什么?(学生回答)你可真了不起!看来你也是有备而来啊!跟大家分享一下吧!(课件:30--36)
2、师:老师要为你们竖大拇指了。
真棒!为了奖励你们的出色表现,老师送你们一首歌,听听看,能不能听出是什么歌?(课件:37)
d.景德镇
1、师:对了,是周杰伦的《青花瓷》。
(课件:38)景德镇是我国瓷器的主要产地。
那景德镇属于我国的哪个省呢?(课件:39)有谁收集有关景德镇的资料了吗?(课件:40---44)老师找到了一段介绍景德镇瓷器的资料片,一起来看看吧!(课件:45)
三、揭示课题,继续交流资料
师: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你们的介绍真是让老师增长见识了。
这些遍布我国东西南北的各种各样的物产把我们带进了第七单元--《特产》。
(课件:46)(课件:47)谁还收集到其他省份或其他特产的资料了,我们一起来交流。
1、(课件:48---58)
2、(课件:59---65)
3、(课件:66---76)师:多么精美的绣品啊!说到绣花,就不得不提到绣花的主要材料丝绸了。
好,你来说。
4、(课件:77---81)师:想了解丝绸之路吗?看看吧!(课件:82)
5、师:丝绸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古代。
这一到古代,老师又想起
了古代人的学习用具,就是前面第五单元语文天地中出现的文房四宝。
有没有收集这方面资料的。
嗯,你来说说。
(课件:83---91)师:老师这收集了一些书法家的名作,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课件:92---94)
6、师:你们收集的这些有关各地特产的资料,让老师觉得好像被你们领着到这些地方游览了一圈似的,让我大开眼界。
老师决定授予你们“特产小导游”称号。
(课件:95)
第二篇:特产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特产》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1、你的爸爸、妈妈到过外地出差吗?都到过哪?他们会给你带回什么?(或你到过亲戚朋友家,他们给过你什么礼品?)
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出示中国地图,相机点出学生说的地方。
(从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的直接认识程度,也为教师更好地把握学生对全国各地的特产情况做了必要的准备。
)
2、揭示课题:爸爸妈妈带回(或亲戚朋友送给你的)这些当地特有的产品,我们都把它叫做特产。
(板书课题)
二、交流讨论
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展示有关特产的包装袋、盒。
2、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吃的、用的、观赏的等词汇,请学生们分类展示自己的资料。
3、请学生说出这些物产的产地(有些物产的产地不是唯一的,可鼓励学生多说,但要求学生注意倾听,不重复别人的发言。
)(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他就会乐于去表现。
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学会从多方面吸取经验。
)
三、播放有关地方特产的录像(如景德镇的陶瓷、新疆的葡萄干等)
(通过录像资料,学生会对各地的特产有更深的了解。
)
四、自读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
1、自读。
要求字音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一边读一边想,你都读
懂了什么?
2、交流。
把自己读课文的体会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朗读。
个人自由读、小组互相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观看有关杨梅的课件,让学生跟着音乐想象情境,感受杨梅的可爱,从中体会到作者喜爱故乡杨梅的感情)
4、读完短文后,讨论课文抓住了哪些特点来描写水果类特产的?
(这篇课文描述了江南杨梅树的美丽和杨梅果的可爱。
作者按杨梅的生长过程特点进行观察的,先写了杨梅树,再写了杨梅果的形、色、味叙述顺序清楚,使我们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
)
五、观看本地特产的录象
1、谈话。
我们的家乡玉林也有许多特产,谁能说说?(如:玉林牛巴、茶泡、城隍酸料、北流陶瓷。
)
2、观看课件
甲:(玉林大蒜头)玉林大蒜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其个头大、粒瓣结实、辛辣多汁、肉脆味香,茎皮颜色多为紫色,亦有白色。
被列为广西土特产品,销路广,出口价值高,经济效益好。
产地集中在仁东、仁厚、福绵、大平山等地。
大蒜头气味辛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钙、铁和维生素A、B、C等营养物质,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消炎、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之功效。
大蒜头还是常用的调料,在煮瓜、菜、鱼、肉时,放入几瓣,芳香可口。
乙:(玉林茶泡)玉林特产,一种工艺茶品。
始于宋代。
将优质石瓜(冬瓜的一种,形长竖实)或木瓜去皮与瓤后,切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圆形瓜片,在瓜片上雕刻上飞禽走兽、花卉、民众风情、如意吉祥的图案纹饰,配以白糖等多种佐料。
经浸泡、过矾、浇糖、消毒、晒干等多道工序,历时4~6天方成成品。
成品造型逼真,滋味软甜而不烂腻,清香可口。
饮用时,放入盛好热茶的杯中,浸泡数分钟后饮用。
3、谈谈收获,读了《我爱故乡的杨梅》,看了玉林特产的介绍,
你最喜欢哪一种介绍的方法?
六、小结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家乡特产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向同学们介绍。
第三篇:一、家乡特产教案范文
五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第一单元
一、家乡特产
选题背景:
提到“特产”农村孩子还比较陌生,即使了解一些,思维也会局限在物产方面,甚至认为特产就是好吃的物品,但事实上“特产”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物产、民族工艺、非物质特产等等。
广东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许多传统特色农产品,已在国内享有盛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有哪些特产,感受家乡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组织开展实践活动课《家乡的特产》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感情。
第一课时:家乡特产大搜查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和什么叫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同学之间了解各个地方的特产有那些。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知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
教学过程:
1、内容导入:放映一些特产的录像(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一:你喜欢那些特产,为什么?(个别提问)
部分学生讲完后,试问学生:你知道它们的产地在那里吗?(提问)师讲: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产。
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广西北海的珍珠,云南周城镇的扎染,吉林长白山的人参,福建武夷山的铁,观音茶,浙江金华的火腿等,都是我国各地著名的特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有自己家乡的特产。
二:小组之间相互说说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老师设问:像很多地方都生产大米,为什么说你家乡的大米
是特产呢?(激发学生)
四:小组之间讨论,总结(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呢?)老师举例说明:什么物产才算是特产。
区别在那里?五: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家乡特产的认识。
六:引导学生搜索家乡特产。
七:组织学生建立一个调查小组搞一个调查活动。
八:作业,小组完成特产调查活动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特产。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乡的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者经济发展的直接联系。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特产与自然环境教学用具: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顺德生活学习这么多年,你知道我们顺德的特产是什么吗?
师讲诉。
2、现在哪位同学能够把你所了解的情况说给大家同学听呢?3:同学自由发言。
二、描绘家乡特产:
1、你们可以用照片或图画描绘你最喜欢的家乡特产吗?
2、把描绘好的同学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
3:师讲:同学们,为什么橡胶只生长在海南,而不在其他地方生长呢?武夷山铁观音茶为什么这样出名?(小组讨论)
三、老师总结:其实,特产出产与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或经济发展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
四、调查:请每位同学做一个小调查为什么只会家乡出产某种特产。
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
五、特产资料欣赏:
武夷山的茶(自然环境,气候,地理位置)
六、实践:
1、要求学生参观特产生产场地,或访问专业人士,了解家乡特产的生产和制作过程。
并向大家介绍家乡特产的生产和制作流程,以及技巧。
2、讲一段关于“双皮奶”的来由。
3、提问学生:同学们,你家乡的特产是不是也有这样动人的故事呢?搜索有关的故事传说与诗歌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内容: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教学目的:让学生学会怎样宣传;教学重点:制作宣传画册教学难点:制作宣传画册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为家乡特产作宣传”,同学们,你们在调查中,你发现家乡的特产是不是有需要改进(改良)的地方?
2、谁来说说?
二、问题为家乡特产作宣传:
1、采访中,你发现家乡特产的产销情况如何,对家乡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小组先说说)
2、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家乡,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家乡的特产,你怎样为家乡特产作宣传?(讨论)
(1)、为家乡特产设计商标和广告语(2)、创作赞美家乡特产的文章和诗歌
(3)、制作并播发介绍家乡特产的小影片或广告片老师总结:(4)举行家乡特产展示会
(5)在学校或到社区宣传自己家乡的特产
三、总结:请和你的小组同学展示你的创意设计,并说说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预期成果展示:
手抄报家乡特产分享会
教学反思:
第四篇:家乡的特产教案
我爱我的家乡青海
美丽的青海我的家,成群的牛羊满天下
三江的源头在这里,请你做客我的家
巍巍昆仑山脚下是我心中最美的家
千山万水曾走过脚下始终眷恋深爱着它
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胜似一幅美丽的画
香气怡人的郁金香朵朵绽放阳光下
遥望山间的一群群白羊像白云游走山脚下
粒粒青稞酿出美酒迎天下
聆听嘹亮的青海花儿唱出心中幸福的话
神圣庄严的塔尔寺播洒福祉传天下
无论我走到海角天涯最爱青海我的家
清澈甘甜古老的三江源默默的哺育我长大
无论我走到海角天涯最爱青海我的家
勤劳善良纯朴的青海人等你做客我的家
家乡的特产
学习目标:
了解家乡的特产,特长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选其中的一种特产作广告
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效果以小红旗来呈现口
号:
我爱(我的)家乡——青海
准备:课件
小红旗多面
分组:以这句话“我爱家乡——青海”共分为六组组名:
组徽:
口号:
组员:学习过程:
一、聆听歌曲
合作学习一:朗读诗歌:最爱青海我的家要求:
1、可以读全文,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小节
2、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3、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
方法:
1、小组讨论读的内容,在讨论读的技巧
2、可以小组的全员出动,也可选一个你们小组朗读特长的代表来读。
合作学习二:家乡的特产了解我做多小组合作要求:
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至少写出四中最熟悉的特产,哪个小组合作最快,给小组奖一面红旗,相反,最减掉一面红旗。
补充:了解广告语合作学习三;特产大推销
特色比拼要求:
1、首先要小组内确定推销的一种特产。
2、小组讨论这种特产有什么好处我们从那几个方面进行推销。
3、把推销的语句写成精炼的书面文字,已备推销
4、做广告时,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少一人扣一面红旗。
5、表演时,形式独特、花样新颖,奖两面红旗。
最终,评出一个做广告特色奖,三个优胜奖。
吃的:吃的吃了有什么营养,对人有什么好处喝的:喝了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还能治什么?
唱的:唱了以后能够使人的精神怎样,听了又能使人怎样舞的:舞了以后能活动身体的哪些关节等反败为胜:挑战超越优胜组要求:
1、挑战优胜小组,对他们小组的广告推销注入你们小组的元素,再次大胆推销,加一面红旗
总结:评选本节课的优胜小组前三名。
再次感情朗读《我爱我的家乡----青海》
第五篇:北京特产-教学教案
技术的发源地,现存最早的景泰蓝是元代的产品,已有近千年的历
史。
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
这道工序完成后才是反复烧结,磨光镀金。
可以说,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
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鬃人”受皮影戏和京剧影响而产生,具有浓郁民间色彩,有上百年历史。
鬃人身高约9厘米,设计巧妙、制作精细。
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以秫秸做身架,外裹彩衣,内絮棉花,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做出组组不同的戏剧人物。
放置于铜茶盘内,只要轻轻敲击铜盘的边,鬃人便会随着铜盘有节奏地转动表演起来,故老北京人称它为“铜盘人”或“盘中好戏”。
鬃人适合于表现京剧“八大锤”、“三岔口”、“大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棍、棒、刀、枪对打的场面,以及民间“花会”中的高跷、旱船、舞狮、五虎棍之类民间舞蹈节目。
内画壶即鼻烟壶,鼻烟是一种赭色的粉末,往鼻孔内一吸,能够提神醒脑。
烟壶的质料不同,有料壶、瓷壶、翡翠壶、玛瑙壶、水晶壶、玻璃壶等等。
一般玉石、晶石的烟壶多带兽头浮琢双耳,烟壶面上,外雕内画,谓之“内画壶”。
壶的内壁绘有微型图画,凡日月山川、花草树木、楼台殿阁、历史人物、行书篆刻,包罗万象。
内画壶的体积大者不足5寸,一般3-4寸,形状扁平,壶口不过一粒黄豆大小。
宫灯是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
它既能照明,又能点缀环境,如在节日里悬挂起各种宫灯则会增添喜庆气氛,如果在宫殿、厅堂、馆舍里悬挂起宫灯,更会显得雍容华贵。
宫灯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六方宫灯”和“花灯”。
“六方宫灯”是北京宫灯的主要形式,是用紫檀、红木、花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纱绢的画屏而制成。
画屏图案有青山绿水,亭台楼阁、折枝花卉、飞禽鸟兽等,丰富多采。
“花灯”花灯大部分也是用红木、紫檀木、花梨、楠木等贵重木材作框架,再镶上纱绢、玻璃而制成。
常见的有吊灯、壁灯、台
灯和戳灯4种。
风筝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北京的风筝以精巧、绚丽著称,造形有五种基本形式:硬膀、软膀、长串、排了、桶形。
硬膀风筝有沙燕、雏燕、胖燕、瘦燕、金鱼、人物;软膀风筝有蜻蜓、蝴蝶、老鹰;长串风筝有蜈蚣、龙;排子风筝有花蓝、鼎、蝉、八卦;桶形风筝是北京特有的,如桶形宫灯等。
北京制作风筝的民间艺人,最著名的一家叫风筝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风筝哈的第三代哈奎明制作的“肥沙燕”,堪称风筝中的杰作,极受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