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平谷区初三化学毕业考试及统一练习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平谷区初三化学毕业考试及统一练习无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平谷区2011年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O-16、Na-23、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酒精燃烧
B. 矿石粉碎
C. 菜刀生锈
D. 葡萄酿酒
2.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
2 B. P
2
O
5
C. NaOH
D. CaCO
3
4.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A. CO
2 B. N
2
C. O
2
D. CO
5.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B.面粉 C.食盐 D.花生油
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B.镁条 C.红磷 D.铁丝
7.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8.为防止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
A.铁 B.锌 C.钙 D.碳
9.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Mg C.Fe D.Cu
101.下列物质中,能作钾肥的是
A.NH
4HCO
3
B.CO(NH
2
)
2
C.K
2
CO
3
D.Ca(H
2
PO
4
)
2
11.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 H
2 B. 2H C. 2H+ D. 2H
2
12.下列物质中,不需
..密封保存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大理石 D.浓盐酸
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
...的是
A.加热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14.北京是极度缺水的城市。

作为北京市民,下列生活习惯应该摒弃的是A.用盆接水洗菜 B.用养鱼水浇花草
C.使用节水龙头 D.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15.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6. 用食盐和蒸馏水配制500g5%生理盐水,正确的操作步骤的是
A. 计算、称量、溶解、量取
B.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C. 称量、量取、计算、溶解
D. 称量、计算、量取、溶解
17.古人曾有赞美菊花的诗句“冲天香阵透长安”。

浓郁的花香遍布长安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8.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氮气N
2 B. 氯化铁FeCl
2
C. 氧化镁MgO
2
D. 氯化钙CaCl
19.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
...的是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
20.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
C.用石灰水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用灼烧闻味的方法可区别羊毛和化纤织物
21. 下图是某个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
2
CO
N
CO
NO+
=
+ B. CO
NO
CO
NO
2
2
+
=
+
C. CO
NO
CO
NO
2
2
+
=
+ D. 2
2
CO
NO
CO
NO+
=
+
22.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2℃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 g甲和w 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23.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向一定量铁粉中
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硫酸铜
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加热一定量高锰
酸钾固体
向一定量氢氧化

溶液中滴加稀盐

24.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及除去这些杂质所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其组合正确的是组别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甲CaCO3K2CO3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
乙NaCl Na2CO3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丙NaOH Na2CO3③加适量C a(O H)2溶液,过滤,蒸

丁C粉CuO ④加稍过量稀盐酸,蒸发
A.甲—②,乙—④ B.丙—①,丁—②
C.乙—②,丙—③D.甲—③,丁—①
25.烧杯中盛有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溶液全部倒出后,用蒸馏水洗涤2次,每次用20 mL蒸馏水,若烧杯内每次残留 mL溶液,经2次洗涤后烧杯内残留的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原NaCl溶液的(NaCl溶液的密度均按1 g/cm3计算)
A.1/81 B.1/400 C.1/820 D.1/1681
二、填空题(共30分)
26.(5分)化学就在你身边。

(1)鸡蛋的蛋黄中含有脂肪、水分、维生素、蛋白质、无机盐等,由此可知蛋黄中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

(2)右图是家庭饮水机中净化水的装置,其中起吸附作用的物质是
___▲___;图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

(3)右图是家用豆浆机,其制作材料中属于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___▲___(填物质编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
是___▲___。

27.(6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

(1)人们对下列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能
(2)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导致海啸和核泄漏引发全世界恐慌。

其福岛核电站用过的燃料棒都含有“钚”。

已知钚原子核内有94个质子,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3)大量燃煤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___▲___。

A. 温室效应
B. 白色污染
C. 臭氧空洞
D. 酸雨
(4)为减少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氧化镁脱硫法”。

其原理是氧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再与二氧化硫反应而将其吸收固化。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已知氢氧化镁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原理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类似)
①氧化镁与水反应:___▲___;
②氢氧化镁与二氧化硫反应:___▲___。

(5)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已取得成功。

请将
+4 H22O+___▲___
CO2
28.(6分)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中,会用到许多“药剂”。

(1)过氧化氢溶液中的溶剂是___▲___;若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盛有二氧化锰固体的试管中会剧烈反应,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做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具有絮凝和杀菌消毒作用。

其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
___。

(3)市售除垢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写出其除去水垢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水垢的成分是CaCO3和Mg(OH)2]:___▲___。

29.(6分)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
▲___
(填字母,下同)。

A.铁锤 B.铁锅 C.铁丝 D.水龙头
(2)为防止水龙头生锈,其表面镀有一层铬。

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

(3)将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小明同学做了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他向Zn(NO3)2、AgNO3、Cu(NO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取滤渣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30、(7分)
(1)如图所示,某混合气体含有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将其依次通过装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甲乙两个试剂瓶,甲无明显现象,乙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___▲
___;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现有稀盐酸、石灰水、食盐水、碳酸钠溶液四种无色溶
液,为鉴别它们分别编号为A、B、C、D,然后各取少许进行两
两混合实验,现象见右表(图中“↓”“↑”“-”符号分别表示生成
沉淀、气体和无明显变化)。

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判断
①B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A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3)某课外学习小组用碳酸钠溶液分别鉴别澄清石灰水与盐酸。

实验后将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最后烧杯内液体澄清。

老师引导课外小组的同学讨论分析后认为,烧杯中澄清的溶液可能会含有下列
A B C D
A--↓-
B--↑-
C↓↑—-
D----
甲乙
混合气体
物质:Na2CO3、HCl、Ca(OH)2、NaOH、NaCl、CaCl2,请你根据初三化学所学知识判断:该烧杯澄清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三、实验题(共19分)
31.(6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C或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___▲___。

32、(4分)原煤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的混合气体。

同学们在实验室欲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他仪器用品略)。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

(3)上述装置组合后还有明显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___▲___。

(4)为达到实验目的,将上述装置组合后进行实验,其接口顺序为:混合气体→___▲___。

(填“a~h”接口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33、(8分)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从家中带来5包白色固体物质,分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
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

②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能共存。

③碳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CaCl2 = Ca CO3↓+ 2NaCl
(2)实验探究:同学们从5包白色固体物质中任取3包混合后,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3)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了全面反思。

老师指出:步骤②的上层氢液中只含有一种碳酸盐。

为进一步确定步骤②中的成分,你的实验方案是___▲___。

(4)实验反思:通过上面实验,混合后的白色粉末是___▲___ 。

四、计算题(共6分)
34.(3分)宇宙飞船内,宇航员所呼出的气体要通过盛有氢氧化锂(LiOH)的过滤网,以除去CO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LiOH+CO2=Li2CO3+H2O。

若过滤网内含有氢氧化锂48 g,最多可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
35.(3分)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化学小组同学在探究该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时,向11 g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加入稀盐酸 g,生成二氧化碳气体g。

试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