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力量模拟课说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压 强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课件

第八章  压  强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课件

讲授新课
实验1
冷水浇铁皮罐实验
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 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 视察铁皮罐是否有变化? 现象:在大气压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
分析: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 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讲授新课
实验2
将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
用手按住,并颠倒过来,放手后
讲授新课
大气压强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 大气压除了受高度的影响外,还受天气、季节的影响。 结论: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越小。 应用:根据大气压强的大小可估计当地的海拔高度。
随堂训练
1.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C)
A 伽利略 B 牛顿 C 托里拆利 D 奥托格里克
相等,在重力作用下,塑料片和水落下。
讲授新课
从以上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得出了什么结论?
可见,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 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大气压存在的原因:
大气受重力的作用 大气有流动性
讲授新课
运用你手边的材料怎么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呢?
排除吸盘内的空 气,大气压把吸 盘紧压在墙面。
讲授新课
三 大气压强的变化
思考 我们生活在低海拔地区,当我们乘车旅游到西藏等高 海拔地区时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适?Leabharlann 授新课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思考 大气压强变化有哪些规律?
讲授新课
实验 拿着自制气压计从楼下到楼上, 视察玻璃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
实验结论: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自制气压计
F气
看到什么现象?
G F气
现象:硬塑料片落下

空气的力量PPT课件

空气的力量PPT课件

PART 02
气流运动原理与规律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气流产生原因及条件
气流产生原因
空气受到某种力的作用,如压力差、 温度差等,使其产生流动。
气流产生条件
空气流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存 在压力梯度、温度梯度或外力作用等 。
伯努利定理及其应用实例
伯努利定理
在不可压缩、无粘性流体中,流速增加时,静压力减小;流速减小时,静压力 增加。
空气的力量ppt课件
https://
REPORTING
• 空气基本性质与特点 • 气流运动原理与规律 • 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应用 • 气象现象解读与预测方法探讨 • 空气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研究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目录
PART 01
空气基本性质与特点
REPORTING
飞行原理与空气动力学应 用
REPORTING
WENKU DESIGN
飞机升力产生机制剖析
机翼形状与升力产生
飞机稳定性与升力分布
通过伯努利定理和库塔-儒可夫斯基定 理解释机翼形状如何导致升力产生。
探讨飞机稳定性与升力分布之间的关 系,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实现稳定飞行。
迎角与升力系数
分析迎角对升力系数的影响,以及如 何通过调整迎角来控制飞行高度和速 度。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https://
介绍空气的热力学性质,如比热容、热传 导等,以及空气温度、湿度等参数对人体 舒适度和环境的影响。
新型技术在空气领域应用前景预测
空气净化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空 气净化技术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高效、低能耗的空气净化
技术将成为研究热点。

1.2 空气的“力量” 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1.2 空气的“力量” 课件(沪科版八年级全册)

原理:
P大气= P 液体 = ρgh
大气压强
h=760mm
大气压强
4.测量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强相当于760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约为1.013×105帕。
Hale Waihona Puke 分组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取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课堂练习——利用大气压解释以下事例
1.把吸盘挂衣钩紧贴在墙上后可挂衣服。 2.针筒吸药水。 3.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如果将孔堵上发现壶 里的水不会倒出。 4.喝利乐包的饮料,喝完以后 利乐包饮料变形。

马徳堡半球实验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且
很大。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的定义:空气内部各个方向
趣味实验——广口瓶吸鸡蛋

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空气减少气压降低,当 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强时,鸡蛋在大气 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
利用大气压解释以下事例:



例1.挤钢笔胶管吸墨水 原理: 外力挤压笔内橡胶管后将笔尖浸入墨水,然后撤去外 力(由于橡胶管本身具有保持其原有形状的特性)橡胶管内的 体积增大,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墨水被大气压压进 钢笔胶管。 例2.吸尘器吸尘 原理:吸尘器中的空气被风机高速排出,吸尘器内形成真空, 外界大气压强大于吸尘器内部压强,含有灰尘的空气在大气 压强的作用下进入吸尘器。 例3.用吸管可以把杯中的饮料吸入嘴里 原理:吸管里的气压原来是跟外界一样的,因为嘴把吸管里 的空气吸进嘴里了,在一样的体积下,气体的质量减少,所以吸 管里的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吸管内的压强,所以把液 体压进嘴里

《空气的力量》ppt2

《空气的力量》ppt2

(2)水银柱的高度与
无关
大气压强等于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
760mmHg产生的压强:
P0=ρ水银gh =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Pa
人们通常把760mm汞柱所产生的压强 叫1个标准大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
金属盒气压计
水银气压计

巩 固 练 习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D )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壶里的水不容易倒出
B 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
C 托里拆利实验
D 船闸
巩 固 练 习
2、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主要原因是( B ) A、高空温度低,像皮膜的耐压能力减弱 B、高空中大气压变小,球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大得多, 将气球胀破 C、高空大气压较大,将气球压破 D、高空温度低球内气压增大,将球胀破
1、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如 在玻璃管的顶部开一个小洞,那么管内的水 银柱将( C )
A
B
向上喷出
稍微下降一些
C
D
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2、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然后用手握 住筒底向上提,在管口离开水面前,量筒露出水面 的部分 C ( ) A 是空的 C 充满水
实验证明:
(1)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类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1) 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2) 空气具有流动性
3、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托里拆利实验

《空气的“力量”》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空气的“力量”》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1.013×105 Pa
760 mmHg=1 atm= 1.013×105 Pa
脑力风暴
二、测量大气压
如果用水测定大气压,则需要多长的玻璃管? ρHgghHg= ρ水gh水
解得h水=10.336 m。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
大气压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小。 一般登山的人,在海拔 3~4 km的高度时,就会感到头晕、头 痛、耳鸣,甚至恶心、呕吐。
外地去西藏旅游的人经常会出现高原反应。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大气压越低,水的沸点越低。
大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摄氏度。在青 藏高原有的地方,水的沸点不到80摄氏度,做饭时会出现水已沸腾, 但饭或菜煮不熟的情况。用高压锅做饭可增大水的沸点。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典题剖析
例3 一根试管竖直放置,5cm长水银柱封住一部分气体,那么 气体的压强为( )
A.81cm水银柱 B.71cm水银柱 C.76cm水银柱 D.86cm水银柱
典题剖析
例4 生活和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事例很多,以下不能说明大气 压存在的是( )
A.超市买来的吸盘挂钩可以挂毛巾 B.农场里利用抽水机抽水 C.医院里护士用注射器从药瓶中取出药水 D.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八章 压强
第三节 空气的“力量”
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
水为什么没有流出? 硬纸片为什么不掉落?
内容讲解
一、大气压强
F?
将硬纸片和水看成一个整体。
G
一、大气压强
什么原因使两个半球结合得如此牢固?
二、测量大气压
(1)取一根长约1 m、一端封 闭的细玻璃管,将玻璃管灌满汞;

8年级物理 空气的"力量" PPT

8年级物理 空气的"力量" PPT

这些现象告诉了我们
1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盖住,反倒过来 之后,水不 会流下来 2细口瓶中放入点燃的酒精棉,燃烧过程中,瓶 口的熟鸡蛋会被挤压进去
这是为什么呢?
大气
大气
我们生活的环境,由大气包 围着,大气对其中的物体有 压强.
大气压强
空气,具有质量,也向 液体那样能够流动,空 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都 有压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 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A B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实验 测量大气压强大小的实验是 托里拆利实验 2.某同学在做托里拆利实验中,不慎在玻璃 管中混入了少量空D。都有 可能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已测得管内外水 银面高度差为76cm,若再向槽内加水银, 使槽内水银面上升1cm,则管内外的高度差 为
如图所示 一只水银气 压计,倾斜放 入水银槽中, 若用刻度尺沿 玻璃管测量, 则测得的管中 水银的长度将 大于 76cm.
本课小结
1。空气,具有质量,也向液体那样能够流 动,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都有压强。 2。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 气压强 3。大气压强的值:
P0=760mmHg P0=1.01×105pa
还有哪些实例是运用大 气压的原理呢?
大气压强的值
托里拆利实验
一 端 开 口 的 玻 璃 管
水银
真空
760mm
760mmHg=??Pa
真空
计算:
p0
h
ρ水银gh+ ρ水银gh1=p0+ ρ水银gh1 P0=ρ水银gh
=13.6 ×103Kg/m3 h1 ×9.8N/Kg × 0.76m =1.01 ×105pa
作业布置
目标与检测P11~P12

8《空气的“力量”》ppt(省优)获奖课件1

8《空气的“力量”》ppt(省优)获奖课件1

凹透 镜 成 像
A
A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在(
)与(
)之间, 如果
要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应把物体放在(

之内。
一、已知 f=10cm,如果把物体放在25cm的地
方,则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 倒 立
),
( 缩小
)的(
)像。
二、人们使用的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透镜的距
离在(
)成正立的、放大的、
虚像的原理工作。
三、如果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应把物体放
因为房子内也有大气,房子内外受到 大气的压力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房子不 会被压塌内有空气。
概念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练习
实像 虚像
物距大于2f
物 距
物距等于2f
小于2f大于f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③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下面请同学们计算760mm汞高产生的压强?
已知:ρ汞=13.6×103kg/m3 h=760mm=0.76m
g=9.8N/kg 求:P=?
解:由P= ρgh
=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Pa 答:大气压值约为1×105Pa

《空气的“力量”》ppt课件1

《空气的“力量”》ppt课件1

人们通常把760mm 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叫 1个标准大气压,
620hPa
一个标准大气压 =1013hPa(百帕)
800hPa
说说大气压 的变化规律
4km
2km
1013hPa
海平面
1、为什么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值越小?
离地面越高的地方,空气越稀薄、 那里的大气压值就越小。
2、一般认为海拔高度每升高12m,大气压强 的值降低1mm(133Pa)汞柱。
第八章 压强
空气的“力量”
l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l那么,空气也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我们 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坚实的土地,养育、 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厚厚的气体人 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1m3的空气有的质量,算算你 教室的空气的质量。
巩固练习
2、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 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
A 橡皮管有吸力 B 弹簧片有吸力
C 大气压的作用 D 橡皮管里真空有吸力
巩固练习
3.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如在玻璃 管的顶部开一个小洞,那么管内的水银柱将( )
A. 向上喷出 B. 稍微下降一些 C . 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 D . 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PPT课件:
一、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 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硬纸片掉下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
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
象?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 么现象?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空气的“力量”ppt2 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空气的“力量”ppt2 沪科版优质课件优质课件
大气压强这样大, 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
将一气球适量充气后放入瓶中,用塞子塞住瓶口, 塞上打孔与抽气、打气两用机相连
大气压这么大,我们感觉不到是因为人体内 部也有压强 还因为人类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习 惯了的缘故。
宇航员穿宇航 服的作用之一 就是利用宇航 服产生适当的 压强、以保障 生命安全。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由于空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对其他方 向也有压强。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空气 有质量,但实际上1m3的空气有1.29kg的 质量,空气体积很大,其质量也是相当大 的。
试计算充满你的教室的空气的质量等于多少?
教室的体积约为168m3,空气的质量约为217kg。
二、测量大气压
大气压强这样大,怎样才能测 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呢?我们先 看看历史上是怎样测量大气压 强的。
练习一
1、下列现象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B )
A、堵住茶壶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流出来
B、用注射器将药水推入肌肉
C、
用一张纸可以托住一杯水
D、
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很难将它们分开
2、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B )
A、用离心泵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
帕斯卡用几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C、夏
鸡蛋为 什么会 自动落 到瓶中?
拿一个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 上烧开。水烧开后,分别做以下实验:
(1)将未盖盖子的铁皮罐小心放入盒内,然后冷 水浇铁皮罐。
(2)将铁皮罐罐口用盖盖子盖紧,小心放入盒内, 然后冷水浇铁皮罐。
没盖盖子 时,安然 无恙;盖 盖子时铁 皮罐塌陷。
当铁皮罐口打开, 罐内外空气相通, 罐内外所受的压力 相同,内外平衡, 铁皮罐安然无恙。

空气的力量(物理课件)

空气的力量(物理课件)

水银压强计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原因:越高空气越稀薄)
2、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 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swf
托里拆利实验失败的分析(或试管中水银柱 低于760mm):
可能引起的原因: 1、试管内进了空气; 2、可能是在高山上做实验。
课堂练习5Pa =760mmHg =76cmHg=10.34m水柱
5、大气压的测定:金属盒气压计,汞气压计 6、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7、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
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成功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然后狠狠去做。 种子最后是果实;努力最后是成功;放弃最后是失败。 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我们不希望自己是什么天才。没有从天而降的成功,每从跌倒里站起来一次,成功就近了一寸。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威信。每正确一次,威信就 增加一分。 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 我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 为你制造一些困难和障碍的人未必是你的敌人,把你从困境里拉出来的人未必是你的朋友。不要用眼前的利益得失看人,要看长远,所谓路遥 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不要让追求之舟停泊在幻想的港湾,而应扬起奋斗的风帆,驶向现实生活的大海。
第四节 空气的“力量”
是真是假?
硬纸片 不会掉下来
真的
喝不到 瓶里的饮料
真的
管中的水柱 不会下降
真的
倒过来后 小试管不掉下来
真的
千疮百孔的瓶子 也能装水
真的
实验证明: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四上)科学优秀课件-5空气的力量 沪教版 PPT(12页)

(四上)科学优秀课件-5空气的力量 沪教版 PPT(12页)
空气有力量吗
贺兰县回民小学 朱丽娟
合作要求:
(1)先由小组长带领大家认真学习操作步骤。
(2)小组长分配任务,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完 成实验。
(指挥官:1人 操作员:2人 观察员:2人 记录员:1人)
(3)实验完成后,组长组织大家进行讨论。
趣味实验一:
材料:饮料瓶一个(有小孔)、烧杯、水槽、水
操作步骤:

6.由于不同转基因食品在人们食品消 费中的 比重大 不相同 ,其可 能的危 害性自 然也不 会一致 。但就 原则而 言,在 没有明 确的科 学结论 之前, 任何对 转基因 食品在 安全性 之外其 他方面 的重大 意义的 欢呼, 都不是 一件明 智之举 。

7..穿越浩瀚的银河,被月亮镶嵌的梦 ,具备 了无限 的属性 。自然 之子天 真而崇 高的想 象力是 对我们 神五、 神六的 理想设 计。当 我们通 过超越 自身而 实现人 类对月 的最好 抵达。 华夏人 几千年 的美好 向往, 终于与 多少代 人的热 烈渴望 有了一 个完美 的对称 。

4.在我们看来,转基因食品在当下中 国所引 发的争 议,看 起来相 当复杂 ,但归 结起来 ,不外 是科学 逻辑与 商业逻 辑共同 作用下 的结果 。从科 学角度 看,这 件事情 很麻烦 ,是因 为转基 因食品 的安全 性在短 期内得 不到明 确认证 。

5.鉴于转基因食品,特别是主粮的安 全性研 究需要 一个漫 长的周 期,主 管部门 断不可 急于宣 布转基 因主粮 的安全 性。
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是什么力量 在起作用,如何起作用,有条理的说清楚原因。
我来设计科学小实验:
妈妈今天做饭的时候,想把鸡蛋的蛋清和蛋黄 分离出来,请你用我们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帮帮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说教学过程
[设计情景] 展示易拉罐被压扁、覆杯实验,
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气压压扁易拉罐
采用实验导入的方式,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二、基础探究
活动一:学生设计实验证明 大气压强的存在
(1) “被吸住”的乒乓球
(2) “堵口的注射器拉不开”
(3)只有一个小孔时,饮料罐 里的饮料不易倒出
(1)通过探究活 动,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乐于 探索自然现象和 日常生活中的物 理问题。 (2)培养学生参 与、交流、合作 意识及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
过程与方法
第一部分 说教材
3 教学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确定重、难点
大气压强是紧 密联系实际生 活、生产劳动 的一个重要的 物理概念,所 以理解大气压 强存在的教学 和大气压测量 是本节的教学 重点。
1.在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的目的是什么? 2. 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松开手后管内的水银 柱为什么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水银柱不再下降, 这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空间处于什么状态?水银柱 能保持一定高度不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是利用大气压等于 的 压强,从而测得大气压的大小。 4.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理由 是什么?若实验用的玻璃管换用粗一些的,会有影响 吗?
教法 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演示 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法、学生分组自主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 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分 以下五个环节。
(一)教学流程图
拓 展 创 新 总 结 明 学 布 置 作 业
精 导 引 标
基 础 探 究
环节一、精导引标
四、说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中,我采用实验使学生迅速进入情景,从而 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大气压强的好奇。 2.大气压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 际,并且通过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与学生实验相结合 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培养 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小结.
(1).出示课堂练习题 (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
环节五、作业布置
对有余力的学生留自由发展的空间。
一、必做题 二、选做题:探究一:收集更多生活中关于 大气压强的事例和现象 探究二:还有测量大气压的方法吗?说说你 的想法,想想你的方法较托里拆利实验的优 缺点
教学背景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具有强 烈的好奇心、求知 欲和表现欲,喜欢 动手动脑,他们的 思维方式正在由形 象思维向逻辑思维 过渡,已经具备了 一定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问题能力。尽 管大气压比较抽象, 但在教学中通过实 验和多媒体,以感 性认识为依托,学 生完全能够完成本 节内容的学习。
第一部分 说教材
3、不足:课堂上留给学生的时间还是太少,没有让每 个同学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课堂上,鼓励后进生 充分参与活动和交流方面做得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 会尽量避免以上的问题。
《空气的“力量”》模拟课说课
林甸四中 肖艳冬
说教材、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
说 教 材
• 教学背景 • 教学目标 • 教学重难点 • 教法 • 学法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精教细导
说教学反思
•优点 •不足
• 基础探究
• 拓展创新 •总结明学 •作业布置
第一部分 说教材
1
《空气的“力 量”》是本章的第 三节,是在学习了 压力、固体压强、 液体压强等知识的 基础上来进一步研 究气体的压强的。 本节课是压强知识 的延续,也是流体 压强的基础,在知 识结构上起着承上 启下的作用,更是 与生活紧密相联的 一部分知识。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的特点,以及未来教育的 发展方向。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 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 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 大气压的大小。 (1)观 察与大气压 有关的现象, 感知大气压 是一种客观 存在; (2)通过认 识托里拆利 实验过程知 道大气压的 大小。
(4)吸饮料时,饮料罐纸盒会 变扁 (5)用两个吸盘相对用力挤压, 再往外侧拉,很难被拉开。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二、基础探究
马德堡半球实验
选择生动、兴趣性强,直观的视频不但有力地说明 大气压的存在,降低教学重点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二、基础探究
活动二:测量大气压强
大气压支持10米高水柱
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小组进行交流、 讨论。
重 点
难 点
大气压的测量实 验不能在课堂上 完成,托里拆利 实验中分析玻璃 管中水银柱产生 的压强等于大气 压强要有综合分 析能力是教学难 点,故选择多媒 体教学演示托里 拆利实验过程和 分析过程突破教 学难点。
第二部分 说教法学法
本着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获取知识能力,我采取以 下的教法学法
,通 过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更好地 突破这节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三、拓展创新
让学生解释日常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例 子,使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养成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学习物 理的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环节四、总结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