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6种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改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6种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方法改进
程诚;杨智慧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6种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1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5.0)-叔丁醇(15:22:3)为流动相A,以甲醇-0.01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5.0)-叔丁醇(30:7:3)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结果该制剂中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杂质G、富马酸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375~20.000 mg/mL;信噪比(S/N)≥3时,富马酸、杂质D、杂质E、杂质F 的检出限为7.5 ng/mL,杂质C和杂质G的检出限为0.15μg/mL;S/N≥10时,富马酸、杂质D、杂质E、杂质F的定量限为15 ng/mL,杂质C和杂质G的定量限为0.375μg/mL.富马酸、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和杂质G的回收率分别为98.70%,99.13%,98.90%,99.51%,99.10%,98.59%,RSD分别为
1.28%,1.04%,1.03%,0.97%,1.25%,0.94%(n=9).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更有效地控制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质量.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18(027)024
【总页数】4页(P31-34)
【关键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质量控制
【作者】程诚;杨智慧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00;江苏省连云港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2;R917;R979.5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是美国Gilead Sciences公司研制的新型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1-4];同时可通过干扰乙型病毒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DNA聚合酶的功能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5],降低血清及肝组织内的病毒载量。

目前关于该药的质量分析已有研究报道[6-12],有关物质一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检测[13-15]。

本研究中对该药生产工艺中可能存在的 6种有关物质对照品进行收集和分析[16-18],同时建立了采用HPLC法梯度洗脱测定该药原料药中6种有关物质的方法。

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U3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戴安公司);XS105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1.2 试药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照品(批号为G0M335,USP,纯度为 98.4% );杂质 C(批号为R044C0,USP,纯度为 100.0% );杂质 D(批号为
10M090,USP,纯度为 99.9% );杂质 E(批号为 1937 -020A7,TLC,纯度为 100.0% );杂质 F(批号为 1508 -099A3,TLC,纯度为 100.0% );杂质 G(批号为R038N0,USP,纯度为 98.0% );富马酸对照品(批号为
111541-20110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度为99.4%);富马酸替诺福
韦二吡呋酯样品(石家庄龙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分别为180101,180102,280201,纯度均为99.8%);甲醇、叔丁醇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Waters Symmery C18柱(250 mm ×4.6 mm,5 μm,美国 Waters
公司);流速:1.0 mL /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60 nm;流动相:以
甲醇-0.0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节 pH 至 5.0)-叔丁醇
(15 ∶22 ∶3)为流动相 A,以甲醇-0.05 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用磷酸调
节 pH 至 5.0)-叔丁醇(30 ∶7 ∶3)为流动相 B,按表1条件进行梯度洗脱。

表1 梯度洗脱条件时间(min)流动相B(%)0 2 0 0流动相B(%)100 30流
动相A(%)100 100 0100时间(min)45 50 60流动相A(%)0 100 100 0
2.2 溶液制备
杂质对照品溶液:称取富马酸、杂质 E、杂质 F、杂质G、杂质C、杂质D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成各成分质量浓度约为75 μg/mL的溶液,作为杂质对照品贮备液;取该贮备液适量,用流动相A稀释成各成分质量
浓度约为0.75 μg/mL的溶液,作为杂质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取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样品,精密称定,加流动相A溶解并稀
释成质量浓度为0.5 g/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系统适用性试验:称取富马酸、杂质 E、杂质 F、杂质G、杂质C、杂质D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流动相A溶解并稀释成各成分
质量浓度约为0.75 μg/mL的溶液,进样测定。

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图见图1。

图1 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图1.富马酸 2.杂质 C 3.杂质 D 4.杂质 E 5.杂质F 6.替诺
福韦二吡呋酯 7.杂质G A.对照品溶液 B.供试品溶液
专属性试验:为考察本色谱条件下主峰与各杂质峰的分离情况,对该制剂进行了酸(加1 mol/L盐酸溶液1 mL)、碱(加 1 mol/L 氢氧化钠溶液 1 mL)、高温(105℃)、氧化(加30%过氧化氢1 mL)与光照(置光照度为4 500 lx环境)破坏性试验,分别放置6 h后,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配制降解产物溶液后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见图2)。

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光照条件下较稳定,氧化、酸、碱条件下稍有降解,主成分峰能与降解产物峰良好分离,方法专属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图2 专属性试验色谱图1.富马酸 2.杂质E 3.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4.过氧化氢A.高温B.光照 C.氧化 D.酸 E.碱
线性关系考察:取各杂质对照品适量,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 0.375,0.750,
3.750,7.500,20.000 μg /mL的系列溶液,各精密量取10 μL,按 2.1项下色谱条件检测,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样质量浓度(X,μg/mL)为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

结果见表 2。

表2 线性关系考察结果(n=5)杂质富马酸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杂质G
回归方程Y=0.126 9 X +0.002 6 Y=0.441 6 X +0.041 5 Y=0.972 3 X +
0.038 9 Y=0.421 2 X +0.017 9 Y=0.204 6 X +0.002 0 Y=0.016 1 X +0.001 9 r 1.000 0 0.999 9 1.000 0 1.000 0 1.000 0 0.999 9线性范围( g/
mL)0.375 ~ 20.000 0.375 ~ 20.000 0.375 ~ 20.000 0.375 ~ 20.000
0.375 ~ 20.000 0.375 ~ 20.000
检出限和定量限测定:取“线性关系考察”项下最低质量浓度的对照品溶液,逐级稀释,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检测。

信噪比(S/N)≥3时,富马酸、杂质 D、杂质 E、杂质F的检出限为7.5 ng/mL,杂质C和杂质G的检出限为0.15 μg/
mL;S/N≥10 时,富马酸、杂质D、杂质 E、杂质F的定量限为15 ng/mL,杂质C和杂质G的定量限为0.375 μg /mL。

重复性试验:依法配制供试品溶液6份,按2.1项下色谱条件检测,计算6份供试品溶液中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主峰面积与称样量的比值(A/m),结果的RSD为0.79%(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精密度试验:依法配制供试品溶液1份,连续进样6次,记录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主峰面积。

结果的RSD为0.46%(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依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4,8,12,24 h时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检测。

结果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主峰面积的 RSD为0.63%(n=5),同时没有新杂质产生,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回收率试验:依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杂质对照品贮备液,配成含各杂质质量浓度分别为 0.75,1.00,1.50 μg/mL 的溶液,各平行配制 3 份,进样检测,计算回收率。

结果见表3。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试验数据见表4。

可见,3批样品种富马酸和杂质E均有检出,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控制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质量。

3 讨论
3.1 杂质来源分析
分析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合成生产工艺,确定了6种可能存在的有关物质。

富马酸为成盐过程的合成原料;杂质C为替诺福韦,为合成中间体;杂质D为腺嘌呤,为合成原料;杂质 E 为 9-[(R)-2-(羟基)(异丙氧基羰基)氧基]甲氧基]氧膦基]甲氧基]-丙基]腺嘌呤,是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脱去1个异丙氧基羰基氧基甲氧基的反应副产物;杂质F为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的异丙氧基被乙氧基取
代的副产物;杂质G为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脱去一个甲氧基羰基氧基的副产物。

可见,有必要对这6种杂质进行质量控制。

表3 各杂质回收率试验结果(%,n=9)成分富马酸杂质C杂质D杂质E杂质F 杂质G 1 2 3 4 5 97.72 99.33 97.72 98.68 101.02 100.52 97.66 99.44 100.01 100.74 97.81 98.13 97.00 99.69 97.26 100.90 99.64 98.40 98.21 97.88 98.69
98.71 99.59 98.87 99.88 98.98 98.35 99.03 100.69 98.03 6 7 8 9 100.09
99.93 99.27 100.16 97.37 98.11 98.28 97.15 100.21 100.12 98.60 97.77 100.72 100.52 99.79 98.82 98.88 99.63 98.72 99.29 98.78 98.45 98.32 97.84 X(%)98.70 99.13 98.90 99.51 99.10 98.59 RSD(%)1.28 1.04 1.03 0.97 1.25 0.94
表4 3批样品含量测定结果(%)批次20170101 20170102 20170103 X杂质C 杂质D 杂质F 杂质G富马酸0.53 0.52 0.52 0.52--------杂质E 0.08 0.08 0.09 0.08--------
3.2 流动相及检测波长选择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和6种有关物质在极性较大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好,同时供试品中反应起始物、中间体及副反应产物共涉及6种成分,等度洗脱不易分离且检测时间较长,最后采用反相色谱梯度洗脱进行检测,实现了良好的分离度和适当的检测时间。

对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供试品和6种有关物质的溶液进行全波长紫外扫描,结果显示,检测波长为260 nm时可采用外标法有效地对该6种有关物质进行限量检测。

3.3 方法评价
本试验中建立的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6种有关物质的HPLC梯度洗脱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可有效控制该制剂原料药的质量,同时也为该药相关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朱玉平,王海勇,刘运美.替诺福韦前药研究概况[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2,39(5):414 -416.
[2]娄金凤,孙继轩,周玲,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6):1918 -1922.
[3]宫旭,Adouani I,曾雪芳,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在健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3,22(6):686 - 690.
[4]王红艳,郎丽巍,朱珍真,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23):2145 - 2147.
[5]李洪波,俞曦,李明,等.扶正化瘀方联合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7,39(5):714 -718.
[6]周海云,陈晓红,李玮,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质谱分析及 NMR测定富马酸相对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2):2180 - 2183.
[7]孙伶,刘川,刘晓莉,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残留溶剂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验证[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5,32(2):142 - 144.
[8]李俊,乔玉清,杨志明.HPLC法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原料药的有关物质[J].广东化工,2016,43(1):129 -130.
[9]万红艳,张晴.HPLC法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原料药和胶囊中的有关物质[J].中国药房,2015,26(6):848 -850.
[10]陶静,李红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有关物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1(4):60 - 62.
[11]张竞,王雪芹,杨博涵,等.LC-MS/MS法测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中的9-丙烯基腺嘌呤[J].华西药学杂志,2016,31(1):90 - 92.
[12]高琳雁,山广志,刘宗英,等.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拆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映异构体[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3,38(1):44 - 49.
[13]沈丹丹,曾杰,梁涵雁,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黄酮哌酯原料和制剂中有关物质[J].中国药业,2018,27(5):16-21.
[14]尼珍,边巴卓玛,阿萍.替硝唑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改进[J].中国药业,2016,25(18):70 -73.
[15]杜碧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己酮可可碱中有关物质[J].中国药业,2015,24(21):123 -125.
[16]黄小光,朱少璇,余柱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关键中间体的合成工艺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2,29(7):45-47.
[17]黄小光,朱少璇,余柱明,等.(S)-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合成[J].合成化学,2015,23(3):268 -270.
[18]严楠,林春花,熊云奎,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的合成[J].精细化工,2014,31(8):983 -9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