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患者行胃肠减压时差异性置管深度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胀 例 数显著 多于对照 组 ,重度腹 胀 例数 显著 少于对 照 组 ,观 察 组腹 胀 缓解 时 间 ,置 胃管 时间 以及住 院 时间 均显著低 于对 照组 ,差 异均 含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均 < O . 0 5 ) 。结 论 对肠梗 阻 患者给 予差 异性 置管 深度 发现 ,将 胃管深度 延 伸 至 5 5 ~ 7 0 c m 能提 高 临床 减压 效果 ,值 得推
的连接 ,产生长效 的抗 菌和抑菌作 用。此外 ,正 电荷膜对 于带负 电荷 的细菌 、病 毒等产生 吸附 ,静 电力 会促使其破 裂和死亡 ,从而达 到物 理 杀菌的作用 ,不 会导 致细菌的耐药性 。 在本 组 中,对 实验 组患者应 用物理抗 菌剂J UC 进 行治疗 ,患者 的 渗出 、瘙痒 以及疼痛症状 改善非常 明显 ,对 比使 用硼酸溶 液治疗 的对 照组患者 ,治疗 有效率 明显要高 ,复 发率则 明显 要低 ,尤 其是采用 湿
断肠 为梗 阻 需行 胃肠 减压 。 以数 字法 随机 分成 观 察组 ( 4 7例 )和 对照 组 ( 4 7例 ) 。其 中观 察 组 置管 深度 为 5 5 ~ 7 0 c m,对 照 组 置管 深度 为
4 5 - 5 5 c m,观 察 两组疗 效 。结果 观 察 组患 者肛 门排 气时 间显著 少于对 照 组 , 胃液 引流 量 以及腹 围减 少程度 均显 著 高 于对照 组 ,观 察 组无
2 . 2实验 组和对照组患者 的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对 比:实验组 1 4 2 例患者 在治疗 中出现1 例患处 发红的现象 ,不 良反应发 生率 为0 . 7 0 %;对照组 1 4 2 例 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出现3 例患处发红 ,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2 . 1 %, 两组 的差异结果不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2 . 3实验组和对 照组患者 的复发率对 比 :通过 为期6 - 1 2 个 月的随访 , 实验 组中有9 例 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6 . 3 4 %;对 照组 1 4 2 例患者 中有2 7 例复 发,复 发率为 1 9 . 0 1 %,实验组 的复发率 明显低于对 照组 ,组 间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3讨 论 基 于现代医学 角度 来看 ,渗 出性 皮肤病 的发生原 因是 由于局部血 管 的通透 性提高 以及 白细胞 水平上升 而造成的 ] 。其发病机 制在于 白
般 、且可能产生不 良反应 J 。 有临床研 究发现 ,微生物感染 在渗 出性 皮肤病 的发生和 发展 过程 中起 到重要作用 ,此外在炎症 的反复 中同样起到重要 作用 。但 是长期
养结果为 阴性 ;有效 :渗 出液 减少 超过3 0 %,临床症状得 到缓解 ,细
菌培养结 果 阴性 ;无效 :不 满足 以上标 准的患者 评价为无 效 ] 。②不
良反应发生率 。③复发率 。 1 . 4统计学 分析 :本组研究 中得到的数 据资料均 录入S P S S 2 0 . 0 统计学 软件 实施 处理 ,治疗 结果 等计 数 资料使 用率 ( %)表示 ,比较 采用 卡方值检 验 。t L  ̄ e <0 . 0 5 代表 实验组 和对照 组之 间的差异 具有统计 学
意义。
对患者 应用外用抗 生素制剂治疗 则容易产 生耐药菌株 。因此 ,合 理使
用抗 菌药物治疗 ,寻 找新的治疗 途径是 当前 的重要研 究方 向[ 6 】 。物理
抗菌 剂J U C 是应用 长效抗菌材料 制成为 专用于皮 肤物理 抗菌膜 的专利 产 品,使 用物理 抗菌剂J UC 的水溶性制剂 喷洒于 皮肤表 面 ,能够 很快 发生 固化 ,形成复 式叠加的正 电荷 层与 隐形胶 联层 ,与体表产生 牢固
广应 用 。
【 关键 词】 肠梗 阻 ; 胃肠 减压 ;置 管深度 中 图分 类号 :R 5 7 4 .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6 )3 4 - 0 0 9 9 - 0 2
பைடு நூலகம்
肠梗 阻是一 种外科常见 的急腹症 。指 由任何原 因所 导致的肠 内容 物 出现通 过 障碍 ,进而导 致肠 管形 态 以及 功 能发生 改变 ,病 情变 化
2结
果
2 . 1实验组 和对 照组患者 的治疗 有效 率对 比 :实验 组 1 4 2 例 患者 中 , 评 价为痊 愈的有 7 3 例 ( 5 1 . 4 1 %)、显效3 2 例 ( 2 2 . 5 4 %)、有 效3 3 例 ( 2 3 . 2 4 %)、无效患者4 例 ( 2 8 . 1 7 %),治疗有效率为 9 7 . 1 8 %;对 照 组患者 中 ,评价为痊愈 的有5 8 例 ( 4 0 . 8 5 %) 、显效4 l 例 ( 2 8 . 8 7 %)、 有 效2 1 例 ( 1 4 . 7 9 %) 、无效 患者2 2 例 ( 1 5 . 4 9 %) ,治疗 有 效率 为 8 4 . 5 1 %。对 比实验组和对照组 患者 的治疗有效率差 异结果具有统计学
2 0 1 6 年1 2月第 1 4 卷 第3 4 期
・临床研究 ・ 9 9
肠梗阻患者 行 胃肠减 压时差异 性置管深度的效果 比较
高 瑞
( 铁岭市 中心 医院耳鼻喉科 ,辽宁 铁岭 1 1 2 0 0 0 )
【 摘 要】 目的 研 究比较肠 梗 阻患 者行 胃肠 减压 时差异 性置 管深度 的效果 。方 法 从 2 0 1 0年 5月至 2 0 1 3 年 5月 ,于我 院共 有 9 4例 病患被 诊
意义 <0 . 0 5 )。
敷 治疗的患者 ,这是 由于湿敷使用 的是渗透药液 的纱布垫 ,与皮肤进 步 的结合在一 起 ,产生 较喷洒更高 的疗 效 ,对于 肿胀 、瘙痒 和疼痛感
具有 很好 的改善 作用 ,同时 由于药物 的物理特性 ,不 良反应 发生率极 低 ,具有 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快 ,对患 者生命 安全存在威 胁 。临床治疗肠 梗 阻的主要原 则为解 除 梗 阻 ,调整生理 紊乱 。作 为治疗肠梗 阻的主要方 法 ,胃肠 减压术根据
皮肤 渗出液减少7 0 %以上 ,疼痛 、瘙 痒或干燥症 状明显改善 ,细菌培
度为 3 %的硼 酸溶液能够很大程度上 减少渗出 ,但是单独使 用的效果一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均 < O . 0 5 ) 。结 论 对肠梗 阻 患者给 予差 异性 置管 深度 发现 ,将 胃管深度 延 伸 至 5 5 ~ 7 0 c m 能提 高 临床 减压 效果 ,值 得推
的连接 ,产生长效 的抗 菌和抑菌作 用。此外 ,正 电荷膜对 于带负 电荷 的细菌 、病 毒等产生 吸附 ,静 电力 会促使其破 裂和死亡 ,从而达 到物 理 杀菌的作用 ,不 会导 致细菌的耐药性 。 在本 组 中,对 实验 组患者应 用物理抗 菌剂J UC 进 行治疗 ,患者 的 渗出 、瘙痒 以及疼痛症状 改善非常 明显 ,对 比使 用硼酸溶 液治疗 的对 照组患者 ,治疗 有效率 明显要高 ,复 发率则 明显 要低 ,尤 其是采用 湿
断肠 为梗 阻 需行 胃肠 减压 。 以数 字法 随机 分成 观 察组 ( 4 7例 )和 对照 组 ( 4 7例 ) 。其 中观 察 组 置管 深度 为 5 5 ~ 7 0 c m,对 照 组 置管 深度 为
4 5 - 5 5 c m,观 察 两组疗 效 。结果 观 察 组患 者肛 门排 气时 间显著 少于对 照 组 , 胃液 引流 量 以及腹 围减 少程度 均显 著 高 于对照 组 ,观 察 组无
2 . 2实验 组和对照组患者 的的不 良反应发生率对 比:实验组 1 4 2 例患者 在治疗 中出现1 例患处 发红的现象 ,不 良反应发 生率 为0 . 7 0 %;对照组 1 4 2 例 患者在治疗过程 中出现3 例患处发红 ,不 良反应发生率为2 . 1 %, 两组 的差异结果不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O . 0 5 )。 2 . 3实验组和对 照组患者 的复发率对 比 :通过 为期6 - 1 2 个 月的随访 , 实验 组中有9 例 患者复发 ,复发率为6 . 3 4 %;对 照组 1 4 2 例患者 中有2 7 例复 发,复 发率为 1 9 . 0 1 %,实验组 的复发率 明显低于对 照组 ,组 间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3讨 论 基 于现代医学 角度 来看 ,渗 出性 皮肤病 的发生原 因是 由于局部血 管 的通透 性提高 以及 白细胞 水平上升 而造成的 ] 。其发病机 制在于 白
般 、且可能产生不 良反应 J 。 有临床研 究发现 ,微生物感染 在渗 出性 皮肤病 的发生和 发展 过程 中起 到重要作用 ,此外在炎症 的反复 中同样起到重要 作用 。但 是长期
养结果为 阴性 ;有效 :渗 出液 减少 超过3 0 %,临床症状得 到缓解 ,细
菌培养结 果 阴性 ;无效 :不 满足 以上标 准的患者 评价为无 效 ] 。②不
良反应发生率 。③复发率 。 1 . 4统计学 分析 :本组研究 中得到的数 据资料均 录入S P S S 2 0 . 0 统计学 软件 实施 处理 ,治疗 结果 等计 数 资料使 用率 ( %)表示 ,比较 采用 卡方值检 验 。t L  ̄ e <0 . 0 5 代表 实验组 和对照 组之 间的差异 具有统计 学
意义。
对患者 应用外用抗 生素制剂治疗 则容易产 生耐药菌株 。因此 ,合 理使
用抗 菌药物治疗 ,寻 找新的治疗 途径是 当前 的重要研 究方 向[ 6 】 。物理
抗菌 剂J U C 是应用 长效抗菌材料 制成为 专用于皮 肤物理 抗菌膜 的专利 产 品,使 用物理 抗菌剂J UC 的水溶性制剂 喷洒于 皮肤表 面 ,能够 很快 发生 固化 ,形成复 式叠加的正 电荷 层与 隐形胶 联层 ,与体表产生 牢固
广应 用 。
【 关键 词】 肠梗 阻 ; 胃肠 减压 ;置 管深度 中 图分 类号 :R 5 7 4 . 2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6 )3 4 - 0 0 9 9 - 0 2
பைடு நூலகம்
肠梗 阻是一 种外科常见 的急腹症 。指 由任何原 因所 导致的肠 内容 物 出现通 过 障碍 ,进而导 致肠 管形 态 以及 功 能发生 改变 ,病 情变 化
2结
果
2 . 1实验组 和对 照组患者 的治疗 有效 率对 比 :实验 组 1 4 2 例 患者 中 , 评 价为痊 愈的有 7 3 例 ( 5 1 . 4 1 %)、显效3 2 例 ( 2 2 . 5 4 %)、有 效3 3 例 ( 2 3 . 2 4 %)、无效患者4 例 ( 2 8 . 1 7 %),治疗有效率为 9 7 . 1 8 %;对 照 组患者 中 ,评价为痊愈 的有5 8 例 ( 4 0 . 8 5 %) 、显效4 l 例 ( 2 8 . 8 7 %)、 有 效2 1 例 ( 1 4 . 7 9 %) 、无效 患者2 2 例 ( 1 5 . 4 9 %) ,治疗 有 效率 为 8 4 . 5 1 %。对 比实验组和对照组 患者 的治疗有效率差 异结果具有统计学
2 0 1 6 年1 2月第 1 4 卷 第3 4 期
・临床研究 ・ 9 9
肠梗阻患者 行 胃肠减 压时差异 性置管深度的效果 比较
高 瑞
( 铁岭市 中心 医院耳鼻喉科 ,辽宁 铁岭 1 1 2 0 0 0 )
【 摘 要】 目的 研 究比较肠 梗 阻患 者行 胃肠 减压 时差异 性置 管深度 的效果 。方 法 从 2 0 1 0年 5月至 2 0 1 3 年 5月 ,于我 院共 有 9 4例 病患被 诊
意义 <0 . 0 5 )。
敷 治疗的患者 ,这是 由于湿敷使用 的是渗透药液 的纱布垫 ,与皮肤进 步 的结合在一 起 ,产生 较喷洒更高 的疗 效 ,对于 肿胀 、瘙痒 和疼痛感
具有 很好 的改善 作用 ,同时 由于药物 的物理特性 ,不 良反应 发生率极 低 ,具有 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快 ,对患 者生命 安全存在威 胁 。临床治疗肠 梗 阻的主要原 则为解 除 梗 阻 ,调整生理 紊乱 。作 为治疗肠梗 阻的主要方 法 ,胃肠 减压术根据
皮肤 渗出液减少7 0 %以上 ,疼痛 、瘙 痒或干燥症 状明显改善 ,细菌培
度为 3 %的硼 酸溶液能够很大程度上 减少渗出 ,但是单独使 用的效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