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影战狼观后感-优秀word范文 (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电影战狼观后感
《战狼》这是一部很好的军事题材类爱国教育电影,该影片情节简单,但
不乏笑点,同时也表现了深厚的战友之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片中台词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更是令人热血沸腾.
电影战狼观后感篇一:
对吴京的深刻印象,是在当年他在焦恩俊主演版的《小李飞刀》中扮演那
个表面不苟言笑、内心充满男儿义气的孤独杀手阿飞,他一次次的为了李寻欢
而赴汤蹈火,成为他最好的帮手之一;而在叶伟信导演的《杀破狼》中,出场不多的吴京依然带来了很大的惊艳感,特别是高潮的狭巷里他与甄子丹的短刀对
决的动作戏,在个人看来要比甄子丹与洪金宝的对决还要精彩。
如今,吴京再
次当导演,推出一部剧情简单但相当热血的动作猛片,即这部《战狼》。
影片从一开始的出片名时就带来了不同于一般国产片的质感,在3D技术的衬托下,“战狼”这片名带有一种热血斑驳的痕迹,射过来的子弹也迎面而来。
开场时也是一场由吴京扮演的狙击手冷锋参加的缉毒战,他不顾上级的命令而
擅自行动,危急之际利用狙击枪三次的射击而击毙了毒贩武吉,而武吉的哥哥
敏登,一位活跃在东南亚地区的大毒贩,为了给弟弟报仇而派了一只雇佣兵队
伍前来追杀,甚至不惜直入特种部队“战狼中队”的训练现场,于是两支训练
有素的队伍展开了生死决战……
影片明显借鉴了很多好莱坞主流动作片的叙事模式,一方面是一改传统国
产主旋律电影的人物高大全的塑造方式,另一方面则是把故事的主线尽可能
的简化,而花费更多的心思在于人物塑造、动作场面上。
但剧情简单并不代表
就一定是不用心去创作,影片花了一些细节刻画人物、铺垫剧情,如开场不久
武吉在挟持人质时,传出他的“哥哥,救我”的声音,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正在
跟哥哥敏登通话之中,他是向敏登求救,也为后来敏登的特地报仇埋下了伏笔;另一场戏是龙小云问及冷锋的身世时,影片用了几分钟时间闪回交代冷锋的父
亲及他的遭遇,表面上看是丰富剧情,也缓和一下影片的紧张动作戏的节奏感,但看完影片可以发觉,这场戏还隐藏着更深的意义,在最后时也带出了儿子冷
锋的成长,并使得父子俩的个性形象更加的丰满起来。
动作戏则自然是影片《战狼》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还记得当年看吴京的
《狼牙》时,高潮大战虽然是来自于《黑客帝国3》的高潮戏,但看起来还是
很爽快,这次吴京找来了英国的动作明星斯科特·阿特金斯作为对手,两人奉
献出几场对手戏,从前半部分时的丛林中的追逐、狙击,再到高潮时的丛林狙击、草地生死肉搏,层次感十分的分明,又步步惊心,尽管两人的小刀对决戏
比《杀破狼》中的略微逊色,但狙击枪之间的对决追杀,则弥补了这个不足。
这点也让影片看的热血沸腾、荷尔蒙飙升。
如今的不少动作片都是走的CG特效制作的路线,而出现了不少华丽炫目的科幻动作大片,相比之下,武术家出身的吴京取长补短,邀请了武术家斯科特·阿特金斯一同奉献出这部既有步步惊心的狙击手对决戏、又有拳拳到肉的
肉搏战的《战狼》,而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更何况还有很内敛又意味深长的父
子戏。
最后加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电影战狼观后感篇二:
前天晚上去电影院看的这个电影,说实话,看惯了美国大片的我,对本片
没有抱太大希望。
之所以去看的原因,也是因为感觉之前推出的几个预告片不错,之后吴京这小子我也比较喜欢他,从童年的《太极宗师》到后来的《男儿
本色》,吴京的形象也算是铭记在俺小小的心里吧。
另一个原因是,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伪军迷,同时也有点“个人民族主义”
倾向,因此海报的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宣传语也一下子戳中了我
的小心脏。
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新闻打交道,与无数的网友们进
行“心灵上”的交往。
互联网这个平台,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世界,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促进了各种资讯的交流。
也正是因为此,作为80后的我,一次次的被互联网颠覆着自己从小受到的教育。
以201X年上大学为界,08年以前的我,还在坚持着“为社会主义新中
国做贡献”的理念,可是随后的几年,互联网飞速的发展的时候各种充斥着社会、国家、政府的负面资讯爆炸式的侵入我的大脑,就像网友们常调侃的那样——一打开电脑,感觉都要世界末日的。
因此,网民中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牢骚,越来越多的不满。
遇到任何事情都
开始先从不好的方面去发言。
这也造就了另外一个群体—体制反叛者。
与所谓
的主旋律处处唱反调,以此来标新立异宣示自我的存在感。
而主旋律宣传,则
被慢慢的贴上了“x脑”的标签,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嘲笑、讽刺。
或许是因
为被压抑了太久吧,当有了互联网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之后,很多网民都想借
此来表达自己“反抗命运,追求自由”的放荡不羁,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
人的认可与尊敬。
体现在影视作品上,就是各种极端的表现。
一部电影只要打上“主旋律”
的标签,基本上就没什么票房了,最后都会沦落成单位组织人员去观看的囧地。
而如果能突出“反抗、自由”的标签,尤其是以美国大片为主的劲爆电影,随
便一部都能来横扫中国电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