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以下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
1. 自然数计数:自然数的读法、书写和位置、百以内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前后关系等。
2. 十进制整数:数位及其位置、整数的读法和写法、整数的前后关系、百以内整数的
加减法运算等。
3. 基本的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增加的运算法则。
4. 几何图形:平行线、垂直线、直线、线段、尺、角、直角、锐角、钝角、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等。
5.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和换算,测量长度的仪器和方法。
6. 时间的计量:秒、分、时、天、星期、月、年的关系和换算,读表和时间的相加减。
7. 质数和合数:素数的概念、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8. 分数: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分子分母的关系,分数的比较。
9. 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数和整数相加减。
10. 面积的计算: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的换算。
11. 三角形与四边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四边形的概念和特点。
12. 角度和弧度:度的概念和读法,度的运算,角度的比较和度量。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具体的内容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请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学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1 万以上数的认识:学生需要掌握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大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1.2 数的读写方法:学生需要掌握任意一个数的读写方法,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
1.3 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将一个数改写成指定单位,如将千米改写成米,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数的运算2.1 四则运算的意义:学生需要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四则运算问题。
2.2 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学生需要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等基本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3 估算: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对一个数进行估算,并能够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简易方程3.1 方程的意义:学生需要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够根据题意列方程。
3.2 解方程: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
3.3 应用问题: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四、多边形面积4.1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学生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4.2 梯形面积:学生需要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4.3 面积单位换算: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五、简易代数5.1 代数式和表达式: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代数式和表达式,并能够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5.2 解方程组: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5.3 应用问题解方程组:学生需要能够运用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六、统计与概率6.1 统计图表的认识和应用: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常见的统计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和饼图等,并能够运用这些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率知识,如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知识汇总目录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2)五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资料 (16)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概念及公式 (16)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 (16)第二单元:数对 (18)第三单元:小数的除法 (18)第四单元:可能性 (20)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20)第七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24)二、植树间隔问题 (27)三、第一部分:概念 (28)四、第二部分:单位换算 (34)五、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36)六、常用图形计算公式 (36)五年级数学错题集及答案 (39)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46)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一、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或者S=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三角形的周长=三边之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0四边形内角和=36009、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二、数量关系1、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2、单产量×数量=总产量总产量÷数量=单产量总产量÷单产量=数量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4、工效×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工作总量÷工效=时间5、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6、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 减数7、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8、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9、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10、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公里=1千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亩≈666.667平方米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 1000克= 1公斤= 2市斤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米= 1方容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时间单位: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星期=7天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4个季度1个季度=3个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四、定义、定理、性质(一)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要点梳理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 (b=1时,省略b)变式:(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梯形的面积
1.梯形的额面积公式推导。
2.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为S=(a+b)h÷2
求梯形的面积时,不要忘记除以2 。
组合图形的面积
1.认识组合图形。
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的图形称为组合图形。
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起,一个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小数部分的数位有限的小数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是数位无限的小数是无限小数。
无限小数分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2.等式的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根据等式的性质解不同形式的方程。
3.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方程右边的值,如果相等,所求的未知数的值就是原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2.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数(0除外)乘以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以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般来说,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积的近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积,再明确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然后看要保留的小数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向前进1,小于5则直接舍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3.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二.小数乘小数1.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2.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3.规律:(乘法中比较大小时)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4.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三.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2.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等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四.连乘.乘加.乘减1.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除,后加减.五.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第二单元位置1.行和列的意义: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3.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再表示行.用括号把代表列和行的数字或字母括起来,再用逗号隔开.例如:(7,9)表示第七列第九行.4.两个数对,前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列上.如:(2,4)和(2,7)都在第2列上.5.两个数对,后一个数相同,说明它们所表示物体位置在同一行上.如:(3,6)和(1,6)都在第6行上.6.物体向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物体向下.上平移,列数不变,行数减去或加上平移的格数.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先写商的小数点,再写商)(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然后点上小数点,再继续除;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就在余数的后面添0再继续除.(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3.商不变的性质:两数相除,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4.商的变化规律:两数相除,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扩大或缩小几倍.两数相除,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也随着缩小或扩大几倍.5.除法中比较大小时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被除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商大于被除数6.取近似数的方法: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7.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8.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1)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2)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0.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1)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3)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4)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2、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积的近似数:先求出积,在根据需要求近似数。
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常用) ;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后两种多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求近似数中。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6、运算定律和性质:方法1、看(观察算式)2、想(思考能否简便计算)3、做(确定定律按运算律简便计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 125×8=1000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最后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者差)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或者被减数与减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者再相减)。
(a+b)×c=a×c+b×c或(a-b)×c=a×c-b×c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复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占位。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末尾对齐,按照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如果整数因数末尾有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因数末尾对齐。
一个数(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求积的近似数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
在计算钱数时,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角。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只有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都有,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
小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相同。
常见乘法计算(敏感数字):25×4=100,125×8=1000.加法的交换律是a+b=b+a,加法的结合律是(a+b)+c=a+(b+c)。
乘法的交换律是a×b=b×a,乘法的结合律是(a×b)×c=a×(b×c),乘法的分配律是(a+b)×c=a×c+b×c或(a-b)×c=a×c-b×c。
减法的性质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我们可以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或者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
即a-b-c=a-(b+c),a-b-c=a-c-b。
除法的性质是,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或者交换两个除数的位置。
即a÷b÷c=a÷(b×c),a÷b÷c=a÷c÷b。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本文总结了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
1. 数的认识- 自然数:1、2、3、4...- 整数:-3、-2、-1、0、1、2、3...-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如1/2、4/5、-3/4等-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如π、√2等2. 几何图形2.1 点、线和面- 点:没有长度、宽度和厚度的图形基本单位- 线: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形成的图形- 面:由无数个线围成的图形2.2 平行线和垂直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线- 垂直线:两条相交的线,互相垂直2.3 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由无数个点连在一起无限延伸的图形- 线段:直线的一部分,有两个端点- 射线:在一端有一个起点,另一端无限延伸的线段2.4 三角形和多边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的多边形- 多边形:有多条边的封闭图形3. 计算方法3.1 加法和减法- 加法: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的结果-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的结果3.2 乘法和除法- 乘法: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等分的操作,或者将一个数分配到若干组中的操作3.3 数的比较和排序- 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排序:将一组数按照大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列4. 分数4.1 基本概念- 分数:一个整数除以一个非零的整数得到的结果- 分子:分数中的上部,表示被分成的若干等分中的份数- 分母:分数中的下部,表示将整体分成的若干等分4.2 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加法:将两个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分数的减法:从一个分数中减去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4.3 分数的乘除法- 分数的乘法:将两个分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分数- 分数的除法:将一个分数除以另一个分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重点知识点】_及复习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观察物体(一)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观察物体(二)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 《四简易方程》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数写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是 a+b=b+a ;加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交换律是 ab=ba ; 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的意义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 ±a=b 和 a =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
稍复杂的方程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数字的认识:认识万以内的整数,认识正数、负数、零以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 常见整数的运算:掌握整数的加法、减法,能够解决与整数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3. 分数的认识:认识真分数、假分数、整数,能够对分数进行比较大小。
4. 分数的运算:学习分数的加法、减法,了解几个同分母分数相加时分子不变分母相
加的规律。
5. 单位之间的转换:认识厘米、米、千米、毫升、升、毫克、克、千克等单位之间的
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 顺序数的认识:学习顺序数的读法、表达及顺序数之间的比较。
7. 图形的认识:认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性质及特征。
8. 图形的初步操作:能够正确使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和画图。
9. 关系和函数:学习集合和集合中元素的关系,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10. 数据的整理和处理:学习用表格和图表整理和描述数据,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这些知识点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知识点(全面版)
1. 数的认知
- 自然数的认识,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区分;
- 进制的概念,如十进制和百分制;
- 数的大小比较,包括用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
2. 加减法运算
- 加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加法;- 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减法;- 两种运算的应用场景,如解决实际问题。
3. 乘法运算
- 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乘法;- 乘法表的背诵,掌握乘法口诀;
- 乘法的应用,如计算周长、面积等。
4. 除法运算
- 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的除法;- 除法运算中的商和余数的概念;
- 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数的整体关系
- 大数与单位之间的换算,如千克和克的换算;
- 长度、容量和重量的换算,如米和厘米的换算等;
- 数的应用问题,如比例和比较。
6. 几何图形
- 图形的基本概念,如点、线、线段、直线和射线;
- 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圆形等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 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边数、角度、对称性等。
7. 数据统计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数据的图表表示,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
- 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包括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等。
以上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全面知识点介绍。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一)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联系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计量单位间的关系进行单位转化,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1)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①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②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 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③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2)积的变化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2、算法(1)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要点:①把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该有几位小数。
注意:当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 时,要依据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一)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和算法1、算理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 b 倍,积扩大到原来的(a×b)倍。
2、算法(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①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小数乘法中一般右端要对齐,不必把相同数位对齐。
②点小数点时,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乘法,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三、探究因数和积之间的大小关系(一)一个数(0 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及易错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考点归纳总结及易错题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1.5×3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如:1.5×0.8(整数部分是0)就是求1.5的十分之八是多少。
1.5×1.8(整数部分不是0)就是求1.5的1.8倍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见2.5找4或0.4,见1.25找8或0.8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c+b×c=(a+b)×c(b=1时,省略b)变式: (a-b)×c=a×c-b×c或a×c-b×c=(a-b)×c减法:减法性质:a-b-c=a-(b+c)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8、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到数对(先列:即竖,后行即横排)。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积与因数的关系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1、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表示;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0,直接去掉。
2.205≈2 (保留整数)2.205≈2.2 (保留一位小数)2.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3、如果求得的近似数要保留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小数为6.60。
特别注意:在保留整数、(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省略(亿···万···十分位、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万···十分位、百分位···)这类题目,都可以用划圆圈的方法来完成。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

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知识梳理如下:
一、小数乘法
1. 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计算小数加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计算小数乘法时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二、循环节
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
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三、简易方程
方程ax±b=c(a,b,c是常数)叫做简易方程。
方程是一个等式,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在方程里的未知数可以参加运算,并且只有当未知数为特
定的数值时,方程才成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四、方程的解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的部分知识点梳理,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教材或相关教辅。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汇总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三单元《观察物体》(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四单元《四简易方程》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a=b 和 a=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
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右边的值。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表示;(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语。
2.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1)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算术解法中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2)列方程解决问题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求未知数的过程由解方程来完成。
算术解法是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问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3.验算。
除了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题进行检验,这样验算更有效,也更简便。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邮政编码的意义和机构】1.邮政编码的意义:邮政编码是代表投送邮件的邮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所)投送范围内的居民与单位的通信代号。
2.邮政编码的结构: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或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数表示邮区;第四位数表示县(市);最后两位数表示投递局(所)。
【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和编码的含义】1.公民身份证的意义: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
2.身份证的作用:居民身份证是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要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知识点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 ;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如:3.60 “0”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近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
如6.597 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
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__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知识点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近似数的方法: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
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近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
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近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取近似数。
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
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
如:0.3636……
1.587587……
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
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知识点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
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
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知识点
1、用字母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c=(a+b)×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s=ab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c=4a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s=
3、读作:x的平方;表示:两个x相乘。
2x表示:两个x相加;或者是2乘x。
4、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②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③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单产量=(总产量)÷(数量)
数量=(总产量)÷(单价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大数-小数=相差数大数-相差数=小数小数+相差数=大数
一倍量×倍数=几倍量几倍量÷倍数=一倍量
几倍量÷一倍量=倍数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知识点
1、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字母公式:c=(a+b)×2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s= 或者s=a×a
正方形周长=边长×4 字母公式:c=4a 或者c= a×4
3、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4、三角形面积=底×高÷2 字母公式:s=ah÷2
5、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字母公式:s=(a+b)×h÷2
6、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 (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7、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8、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
1、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知识点
1、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2、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前3位表示邮区;前4位表示(市);最后2位表示投递局(所)。
3、身份证号码:由18位组成;
(1)前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
(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
(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的代码;
(4)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
(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
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
有时也用x表示。
除最后一位外都是数字;最后一位若是字母只能是小写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