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非常不错)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三、四五单元复习学案精华版

(非常不错)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三、四五单元复习学案精华版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956—1976年)(特征:失误—曲折—探索—发展)(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66-1976,十年文革时期)知识要点:一个良好的开端两个失误运动一场内乱70年代外交三件事1956 1958 1961 1964 1966 1967 1970 1972 1976 1978 1979良好的开端——中共八大时间:1956 地点:北京内容:分析了主要矛盾;提出了主要任务。

影响: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良好开端经济:1958年两次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

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全国兴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表现:农业上:放高产卫星,工业上:全民大炼钢铁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表现:吃饭不要钱,公共食堂。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共产风)严重后果: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失误原因: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教训: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立足国情,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得以恢复。

(1961)政治失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发布经过: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形成林彪(1971年坠机死亡)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结束标志:1976年,四人帮集团被粉碎。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坏的一面)灾难: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④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⑥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拉大。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北师大版复习特训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北师大版复习特训

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北师大版复习特训第1题【单选题】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A、西部大开发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C、科技强军战略D、科教兴国战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观察下面示意图,造成1958—1960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C、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某电影中有一个场景:小孩找出他父亲的铁皮包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发生在( )A、“文化大革命”期间B、“大跃进”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改革开放以后【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我国跻身于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 )A、原子弹和氢弹相继成功爆炸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

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文化大革命D、人民公社化运动【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

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 )A、“大跃进”运动的兴起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中共八大的召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A、苏联的进攻B、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C、地主、富农等反动派卷土重来D、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世纪60年代,他为了治理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

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表格式复习

八年级下册第2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表格式复习
时间
1954年9月
制定机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了人__年至___年)
1、原因:___
2、形式:引导农民参加__,走__和__社会主义道路
3、结果:1955年___。1956年___。
时间
1953年——1957年底完成
成就
工业
(1)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2)在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学案
一、知识导引
(一)、工业化的起步
工业化的起步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1)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中国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交通
运输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新建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密切了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即建成“一桥二铁三路”。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件(共29张PPT)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件(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年——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的 探 索
政治
中共八大 两弹一星 人民军队的建设
成 就
国防
外交
重返联合国(1971)
失 误
中美建交 大跃进运动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中 国 航 天 之 父 钱 学 森
两弹元勋是 邓小平,二是袁隆平”。反映了新时期 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分别是什么? (4分)
关键因素:分层给分 第一层次:(4分)“邓小平”反映农 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依靠政策(或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袁隆平” 反映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依靠科技。 (2分) 第二层次:(2分)“邓小平”反映农 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实行改革开放(1分 )“袁隆平”反映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培育籼型杂交水稻。(1分)
1964年10月 1966年10月
1967年6月
第一颗氢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
1970年4月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广大科研工作者 体现了怎样的两弹一星精神?(我们应该 向他们学习什么?)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 弹一星”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的集中体现。
“文化大革命”运动
识记方法
中美建交,两国关系正常化 尼克松访华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关键时间和关键事件
1979 1976 1972 1971 1970 1966 1964 文化大革命开始 中国重返联合国 文化大革命结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1号”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word教案 (4)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word教案 (4)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和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上课班级八(5)、(6)教材分析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应如何建设和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新课题。

为此,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由于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可以借鉴,再加上对国情缺乏认识,急于求成,在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严重挫折。

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

学情分析鉴于本课的内容较抽象,所以适当的选取文字资料,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将其结合在一起,以利于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认识和理解问题。

课标要求1.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2.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学习目标①.知道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②.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③.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处理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辅以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运用问题教学法,通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感知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的同时,认识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

借鉴感动中国电视栏目的方法,介绍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及其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的严重失误及其原因处理方法: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已经教师的引导分析,让学生层层深入找出问题的根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目标导入修改:使用一首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社会主义好》,振奋人心的作用,让学生想想为为什么那个时代人们如此赞扬社会主义,如此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自学指导(6分钟)P27--P29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什么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2字)、时间、严重失误的标志、对总路线的评价、“左”的错误的主要标志(12字)、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是什么、后果、调整方法3.建设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模范人物小组合作解决不会的问题答案多媒体打出讨论题: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自由发言)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严重失误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失误?(小组讨论,教师启发总结)①.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导学案一、课标要求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5.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6.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二、考情分析:这一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

三、考点突破:1.基础自查(1). (1953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2). 在第一个一五计划期间,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 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于(1953年),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6).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也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指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用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件(共11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复习课件(共11张PPT)

第一颗导弹 1966年10月 实现了 导弹 和 原子弹 的成功结合。 第一颗氢弹 1967年6月 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
成为了世界上第 四 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 家。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 航天 的空间技术; 成为第 五 个能够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 家。也标志着中国在 空间技术 领域跻身于世 界先进国家行列。
四、性质: 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 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 民经济发展缓慢,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中国与发达 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一、 发动 二、 发展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导火线: , 标志: 年 月 , 毛泽东: 。 1967年1月: , 全面内乱:形成 和 两个反革命集团
第7课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一、 导火线《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发动 标志:1966 年5月 “五一六通知” , 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二、 1967年1月:红卫兵造反派掀起夺权狂潮, 发展 全面内乱:形成林彪和 江青 两个反革命集团 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含冤病逝 。 三、 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4月5日 “四五“ 运动, 结束 7月 朱德 逝世,9月9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 1976年 10月粉碎 江青 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
台湾问题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中美建交的最基本原则是 什么?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吗?
第10课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 “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你知道今年是“向雷锋 同志学习”的题词多少周年 吗?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年级北师大版

复习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八年级北师大版

教学内容:历史科第二章(单元)第6--10 节(课)课题: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内容:第二单元复习——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邓稼先、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2、知识能力: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十年建设时期模范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知微见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教学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前两节课和本节课的历史环境,通过时空隧道了解其相关内容;问答学习法: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几个问题,调动学生的快速思维,对学过知识进行复习,对新知识进行探究;分析研讨法: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提出问题让全体同学进行研讨,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准备:相关习题、练习题、历史材料及知识的准备。

自学指导(教材助读):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第二单元主要反映我国在这一时期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艰苦而曲折的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道路上的重大失误和挫折。

但是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的第一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4年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第二单元复习

八年级下北师大版第二单元复习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时间成就影响新中国国防科技成就依靠自己掌握了核技术1966年1967年长征1号运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轨道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的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走上科技强军之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4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实现了导弹和原子弹的结合成为第四个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年1966年开始一重返联合国时间1971年二中美建交大事记
组建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 1966年 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 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 开始 轰炸机部队的“三位一体”战略 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核力量
一、重返联合国 时间 1971年;会议 第26届联大 。 二、中美建交大事记
① ② ③ ④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 1972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1978年,中美双方发表《建交公报》 。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为建设指明方向 1、背景: ; 1956年9月 ;地点 北京 2、时间: ; 3、特点:建国后,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 4、内容:(1) 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 (2) 确定当前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 5、成果: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
二、探索道路中的严重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和 。 1.开始标志: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 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内容 2.大跃进运动的标志,人民公社化的特点:
第二单元Βιβλιοθήκη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56年——1966年)
社会主义建设开始十年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讨word温习学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讨word温习学案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讨[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一、了解我国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实质,熟悉社会主义改造的大体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头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了解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由于缺乏体会,经历了曲折的进展进程,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尽力,终于克服了困难,仍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了解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建设受到严峻破坏的史实及沉痛教训。

3、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熟悉这次全会作出的有关改革开放的决策,熟悉这次全会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辟意义4、了解中国的改革第一是从农村开始的,熟悉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开办经济特区的史实,熟悉对外开放的历史作用。

五、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重要作用,熟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熟悉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腹地位。

六、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7、了解中共十五大关于成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充分熟悉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意义进程与方式一、教师应精选典型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建构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轮廓;组织小组教学,启发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并以其讨论功效在班级交流,及时评判学生学习表现。

二、搜集整理改革开放初期10年间我国农村改革、城市企业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史料,教学生学会史料搜集整理的一样方式。

3、教师应抓住苏东剧变、中共十四大、上海浦东开发、中共十五大等历史重大事件,引导学生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的艰巨性。

启发学生踊跃参与教学,及时评判学生学习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一、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大体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在那个时期,我党制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如此一个经济文化掉队的大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难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第7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第7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导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年级历史下册第⼆单元建设之路的曲折探索第7课艰⾟探索与建设成就导学案⽆答案北师⼤版第7课《艰⾟探索与建设成就》⼀、【学习⽬标】1.知道中共⼋⼤提出的的主要⽭盾和任务,认识其历史意义。

2.知道“⼤跃进”、⼈民公社化运动是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严重失误,认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了解“⽂化⼤⾰命”给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害及主要教训。

⼆、【夯实基础】(⼀) 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中共⼋⼤::三⼤改造基本完成,_____________制度在我国基本建⽴。

_______年9⽉,在北京召开。

①国内主要⽭盾:⼈民对于经济⽂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化不能满⾜⼈民需要之间的⽭盾。

②主要任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党在探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跃进与⼈民公社化运动① _______年5⽉,中国共产党召开_______会议,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路线。

会后“___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②⼤跃进运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追求⼯农业⽣产和建设的_________。

③⼈民公社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公”是_______________。

④评价: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的严重失误;由于违背了_______________,⾼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国家和⼈民遭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化⼤⾰命”1.1966年5⽉,通过⽑泽东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强调“_______________”。

2.在“⽂化⼤⾰命”中形成的和两个反⾰命集团,利⽤“⽂化⼤⾰命”,⿎吹极左思潮,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领导权。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word教案 (5)

北师大初中历史八下《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word教案 (5)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遗憾:被中断,没有坚持。

二、重大失误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大炼钢铁运动。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1966—1976年)一、发动1、开始标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2、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

二、经过1、红卫兵运动----造反派夺权到武斗;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

2、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评价1、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1、1964年10月:原子弹 1966年10月:导弹 1967年6月:氢弹(美苏英后第四个)1970年4月: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1949年:海军和空军成立;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地地战略导弹部队、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3、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我国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第9课新国中走向世界舞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一、重返联合国: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6课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1.中共八大:年9月,中共八大在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召开的第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成为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1958年的严重失误:⑴原因: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⑵经过:会后运动在全国发动起来,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全国掀起全民的群众运动。

全国农村掀起化运动,其特点是。

⑶后果:由于违背,高指标、、、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年-- 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3.国民经济调整:1961年制定了、、、的方针,至1965年国民经济发展。

第7课“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
4.发动:年5月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成为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

8月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

5.发展(全面内乱):1967年1月开始,、掀起夺权狂潮。

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和两个反革命集团,国家主席含冤病逝,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6.结束:年9月,主席逝世,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了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7.评价:⑴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错误发动,被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

⑵危害:(政治上)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与被肆意践踏;(经济上)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文化上)严重摧残了事业,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第8课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
标志
9.三位一体:年7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组建部队,又称为
,与后来的海军部队、空军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意义:标志着人民军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走上之路。

10.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大力协同、。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

第9课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20世纪70年代外交“梅开三度”)
11.重返联合国:⑴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⑵经过:年10月,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正式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⑶意义:为维护、加强各国,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

12.“小球转动大球”:(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年2月,美国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署,这一周被称为。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3.建交高潮:年9月,日本首相访华,中日建交,20世纪70年代初另一显著成就是建立和发展了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10课“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铁人”,“两弹元勋”,人民的好干部,今年(2014年)是其逝世周年,共产主义战士。

【单元综合】
大事年表:1956年:
1958年:、
1964年:、。

1966年:⑴ 5月⑵ 7月⑶ 10月
1971年:。

九一三事件,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2年:、。

1976年:
2013中考链接:
1.(2013·山东济宁·北师大版)右图反映的是新中
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经济发
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
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2.(2013·山东滨州)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
代风貌。

右图这幅夸张的宣传画出现的时代背景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B.“三大改造”高速进行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3.(2013·山东滨州)他甘做无名英雄,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在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奋斗了28年,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A. B. C. D
4. (2013·山东日照)为庆祝“神舟”10号的发射,某校举行“新中国科技成就展”,选取了以下图片,其中我国最先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①“神舟”5号安然着陆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东方红1号卫星④籼型杂交水稻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3·山东德州)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起来的。

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13·山东日照)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A.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B.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