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9评述论述类开放性解析题热考题型专项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9 评述(论述)类开放性解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确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解析:首先据材料信息分别得出: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的关系,然后论题。
如可以定为: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其次,论述可以结合中外史实论述,比如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形成促进政治变革,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阶层崛起,促进了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的论述上,注意结合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以及对宋代文化的影响、古希腊经济发展对人文主义的思想做出的贡献;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上,注意结合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古希腊工商业发展对雅典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
答案:示例一:
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
阐述:战国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出现,推动小农经济的形成。
各诸侯国之间战乱频繁,财力消耗巨大,商鞅通过变法,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壮大了秦国国力,秦国逐步推行军功制、郡县制,冲击了宗法制、分封制和世官制。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石,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示例二:
论题: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阐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昌盛,如勾栏瓦舍、宋词、话
本小说等。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
智者运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古代希腊在建筑、戏剧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示例三:
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
阐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社会出现剧烈变化,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不同派别和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
普罗塔戈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示例四:
论题: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
阐述: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思想界出现了活跃的局面,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使儒学正统受到挑战。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
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石,伯里克利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备注:其他答案,观点提炼正确,史实论述充分,亦可得分。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上表是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从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解析:据图表中的第一列得出: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呈现阶段性;根据第二列得出:近代铁路发展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根据第三、四列得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是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匀;总结四列得出:铁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展开。
如论题一: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助推器,可以从铁路对近代中国工业的近代化、新兴社会力量的增强的角度论述铁路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积极影响;论题二:铁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助推器,论述可以从中国近代铁路修建的开始动力、铁路修建权的把控、列强借助铁路对中国矿产的垄断权的角度进行论述。
答案:要求:1.材料以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为主线,从发展的主要特征、特征的成因及近代铁路发展的影响等方面提取信息。
2.论题要清晰完整,如:近代中国
铁路发展的特点是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匀;近代铁路发展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铁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展开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4.最后总结,注意运用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示例:论题: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助推器。
铁路工业是近代工业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地区的联系,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兴起和发展。
同时铁路工业的发展还推进了新兴社会力量壮大、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可见,铁路有力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论题:铁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助推器。
近代铁路在中国的出现是随着西方侵略而来的,中国近代的铁路多是列强投资修筑,为其直接或间接控制。
而且列强还控制着铁路沿线的采矿、行政管理等权力。
筑路权是列强在中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铁路成为列强在近代中国掠夺资源、扩张势力的主要工具。
3.(2018·湖南怀化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
从而,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
制度变迁决定了人类历史中的社会深化方式。
因而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是无可争议的。
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受制度深化方式的影响,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摘编自道格拉斯·C·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合理;史论结合。
)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提炼观点,据材料“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领域里交换的激励”可知需要从政治制度、社会变迁、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根据论题,结合所学中国或世界近现代知识进行分析,以辛亥革命为例,实行民主共和制,开启中国近代化,从辛亥革命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考虑;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一:
观点:制度变迁促进中国近代化。
论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促进政治民主化;“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临时政府颁布的发展实业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创办近代企业的热情,加速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工业化;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促进了思想理性化;民国政府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社会习俗日趋近代化。
示例二:
观点:新制度的确立促进了英国国家全面发展。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议会成为国家权利的中心,促进了英国政治的民主化;随着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地位的壮大,英国资本主义经济也在快速发展,使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的头号经济强国;随着新制度的确立,国人的思想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民主思想成为社会的潮流,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新制度的确立,摆脱了封建束缚。
评分说明:观点提炼3分,从中外国家新制度的确立引起社会的发展来举例说明均可。
论述9分,要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
(符合第一等要求每方面各记3分。
其他答案依等次递减记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