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和第25章 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技术
02.第二十二章物种的多样性第1节生物的分类课件

请你尝试对这些生物进行初步分类:
认真观察下列图片和图表,并回答问题。
(1)图中的A、B、C、D、E分别是哪些动物? (2)你能否把上述动物按一定顺序(如从简单到复杂)排列?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方法步骤:
1、识别图片中呈示的生物种类。 2、小组讨论和制定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将讨论结果纪录下来。 3、根据分类依据进行分类,将本组成员达成共识的分类结果用适当的格式 纪录下来。 4、全班进行交流,介绍小组制定的 分类依据、方法和进行分类的结果。
金丝猴
毛发金黄的金丝猴,生就一副憨厚可爱的神态 别名 仰鼻猴、川金丝猴、金线猴 学名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 golden 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四川、陕西、甘肃、湖北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头叶猴
别名 花叶猴 学名 Presbytis leucocephalus 英文名 white-headed leaf-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广西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讨论:
1、哪些小组的分类方法比较合理?
2、借鉴各组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怎样对上述生物进行分类
才更科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学家进行生物分类的方法
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 可将不同生物加以分门别类。
根据这个原则,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
分布 陕西、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部分地区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Piger)Rehd. 红豆杉科 Taxaceae 常绿小乔木,高5-15m。树皮红褐色,长条裂。种子 扁卵圆形或倒卵圆形,杯状假种皮红色。中国特有 种。分布于甘肃、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湖北 、湖南、广西、安徽,生于海拔1000-1200m处的山 地。
(完整版)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知识点

6.人工选择的例子:按人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毛质好的绵羊等。
7.自然选择的例子:(1)在未污染区,树干是灰色的,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灰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黑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2)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黑色桦尺蛾的颜色相近,与灰色桦尺蛾的颜色反差较大。
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少,生存机会较多;灰色桦尺蛾容易被食虫鸟发觉,被捕食较多,生存机会较少。
直接原因:被捕食的数量间接原因:是否具有保护色。
(注:在污染区,树干是黑色的,与甲虫的颜色智人有:金牛山人、丁村人(早期)、柳江人、资阳人、山顶洞人(晚期)根据肤色和鼻形等不同的特征,将现代人分为四个人种:蒙古利亚人(黄)、加索人(白)、尼格罗人(黑)、澳大利亚人(棕)。
、藻类、苔藓、蕨类都是靠孢子繁殖,又称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无根、茎、叶的分化。
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消除污染,净化废水。
如:水绵、衣藻、海带、紫菜。
(2)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一般具茎、叶,只有假根,没有输导组织。
与人类的关系: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心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可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如:葫芦藓、墙藓。
(3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药用;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活活动的能量来源)起点: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流向:沿着食物链传递(生产者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流向分解者)流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吸收的部分散失:呼吸作用、遗体和遗物等9、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不循环,传递效率为10-20%。
( 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愈少,有毒的物质积累得愈多。
形成能量金字塔。
10、物质循环(碳循环) :CO2转变成为含碳有机物的过程一光合作用;含碳有机物在生物中的传递一食物链;含碳有机物转变成为CO2的过程一呼吸作用、燃烧特点: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不会消失,反复利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大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中考复习知识点大纲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1. 化学进化论: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无机物,进化而来.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2.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越古老的地层中,化石种类越少;化石也越简单.生物进化的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3. 生命进化历程:4. 达尔文发表了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5.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竞争、适者生存.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生存竞争,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6.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①类人猿与人类有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②人与猿分界的标志:两足直立行走.③人类的进化阶段:南方古猿(两足直立行走)、能人(使用工具)、直立人(使用复杂的工具)、智人(大脑容量与现代人相当,唯一现存的人种).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7. 创立生物分类的是林奈,他创立了双名法(属名+种名).8. 生物的分类: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据,将不同的生物加以分门别类.将生物的分类等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从界至种,生物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包含的生物数量越来越少;亲缘关系越来越近,共同特征越来越多.9. 地球上的生物分为五大类群: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10. 原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藻类.11. 原生动物的特点: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能完成全部的生理功能;常见的有:变形虫、草履虫、眼虫等;与人类的关系:减轻水体污染或引起赤潮,疟原虫使人得疟疾,阿米巴变形虫能使人得痢疾;生殖方式:分裂生殖.10. 藻类的特点:主要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由根状物(固定作用)和叶状体(光合作用)组成;常见的有:单细胞的衣藻,多细胞的水绵、石莼、海带、紫菜等;与人类的关系:水城污染指示植物;大气中氧的重要来源;作为食品或药用;生殖方式:单细胞的分裂生殖,多细胞的孢子生殖.11. 植物的主要类群特征(注:孢子生殖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12. 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13. 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14. 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动物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脊椎动物.15.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6.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7.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18. 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19. 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网状联系).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之间进行运输和传递的.20. 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的,能量在沿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通常,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递给下一个环节.这样,愈向食物链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贮存的能量也愈少,形成了金字塔形的生物体数量与能量关系.(见课本图)21.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22.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叫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和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两类:一是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等;二是人为因素.第25章生物技术24. 酿酒:在发酵过程中,曲霉和毛霉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25. 面酱:米曲霉能把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使面酱有甜味;将少量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使面酱具有鲜味.26. 食品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等腐生性微生物引起的.食品保鲜的原理是把食品内的腐生性微生物杀死或抑制他们的生长和繁殖.27. 现代生物技术指的是: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1)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DNA中的技术.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2)克隆技术:采用核移植、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新个体,在遗传上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体一模一样.。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思维导图

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1、。
2、在被子植物中.3、4、根据真菌形态结构特征,可以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
5、植物分两类种子植物、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分两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分两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的叶脉为(平行脉),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为(网状脉)。
孢子植物分三类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6、植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为: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7、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8、生物分类的意义:更好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9、生物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其他的几个界,每个界又被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10、11是最小、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共同特征最多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
12、狼这个物种,在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种。
13、桃在分类上隶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蔷薇科、梅属、桃种。
14、瑞典植物学家以及命名者的姓名(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组成。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12、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我国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种数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3、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美国引进我国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多次种。
4、我国的生态系统类型有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1)每种生物都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的基因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复习题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复习题答案第21章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D;5C;6D;7C;8B;9B;10B;11D;12B;13D;14C;15B;16C;17C;18D;19C;20D;21A;22B;23D;24A;25A;26A;27C。
二、填空题:1.微生物能够观察到微生物 2.米勒水蒸气、氢、氨和甲烷能量有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原始生命 3.少简单而低等多结构复杂而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爬行类动物 5.含有微生物的空气进入了烧瓶内 6.生存竞争适应性多样性环境的定向选择 7. 始祖鸟 8. 生物化石少简单而低等多复杂而高等 9.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直立人智人 10. 哺乳灵长目 11. 脑 12.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蒙古利亚人三、实验探究题:(1)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吗?(3)氨氢甲烷水蒸气原始大气原始海洋原始地球的闪电(4)多种有机小分子(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四、简答题:(共5分)1.(1)变异遗传和变异 (2)生存斗争选择 (3)适者生存2.(1)不存在,原因是温度太高,没有氧气。
(2)不会,原因是没有形成原始生命的环境条件了。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答案一.选择题1D;2D;3B;4B;5A;6C;7C;8A;9C;10A;11C;12C;13B;14B;15B;16A;17B; 18D; 19B;20A;21D;22C; 23B; 24D; 25C; 26B;27A。
二.填空题1.生物分类2.差异亲缘界、门、纲、目、科、属、种科种分类单位生物3.命名林奈双名法4.33 生态5.藻类苔藓蕨类6.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植物类群7.根输导组织不强监测空气污染 8.高等维管木质变种子9.故乡银杉,水杉,秃杉10.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原生腔肠扁形线形环节软体节肢棘皮鱼两栖爬行鸟哺乳11.原生微小简单一个细胞显微镜 12.背腹扁平两侧寄生环节 13.最多最大最广外骨骼头、胸、腹附肢感觉呼吸陆上飞三对两对14.水流线型鳃鳍 15.水中鳃水陆两栖肺辅助呼吸的水中不恒定真正的陆生由水生向陆生转变 16.鳞片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体内陆地生活不恒定真正的陆生脊椎 17.羽毛变成翼恒定被毛胎哺乳18.蛋白质核酸19.球形杆形螺旋形单成形三.分析简答题1.(1)菌盖菌柄菌丝(2)菌褶孢子[4]菌丝2.(1)鞭毛使细菌在水中游动(2)荚膜保护(3)未成形的细胞核(4)单细胞球团或长链独立生活3.(1)A 草履虫 B 藏羚羊 C 蜈蚣 D 葫芦藓 E 水稻 F 水杉(2)B D (3)水稻水杉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 选择题1B;2C;3D;4B;5A;6C;7B;8C;9B;10B;11C;12A;13D;14D;15C;16B;17B;18C;19A;20A;21A;22D;23C;24C;25D;26C;27D;28C。
八年级下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八年级下生物苏科版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八年级下生物苏科版知识1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技术与食品生产A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常见的发酵产品与相应的微生物:酒酿----酵母菌,酸奶---乳酸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酵母菌,果酒变酸-乳酸菌2.发酵技术与日常生活A(1)化工产品:如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2)医药产品:如抗生素(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3)食品和饮料:如酱制品、酒类、饮料等3.食品腐败的原因B食品腐败的原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等引起。
4.适当的保存食品的方法A(选择、判断)食品保存的原理: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方法―传统方法: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利用溶菌酶第21章现代生物技术1.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B基因工程: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
P12图21-2 :转基因抗虫烟草培养示意图将苏云金杆菌中的杀虫毒素基因转入普通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从而培育出有抗虫特性的烟草新品种。
2.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C细胞工程:指在细胞水平上,有计划地改造细胞的遗传结构,培育人类所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
克隆:不经过受精作用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
(无性生殖)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大题)(1)母羊A提供细胞核、母羊B提供细胞质、母羊C提供胚胎发育场所。
(2)多利羊在形态特征等方面几乎和母羊A一模一样。
(3)原因:多利羊获得的是母羊A 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物种的多样性(PPT课件(初中科学)25张)

典例6 [宁波期中] 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原因( )①乱捕滥杀、乱砍滥伐 ②发展生态农业 ③围湖造田 ④生物入侵 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⑥环境污染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④⑥
B
[解析] ①乱捕滥杀、乱砍滥伐,③围湖造田,④生物入侵,⑥环境污染都会威胁生物物种多样性。②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从幼嫩的小草到参天的大树,从水中的游鱼到天上的飞鸟,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到庞大的蓝鲸和大象,从栽培作物、驯养动物到人类自身,都可以感受到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2.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的。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都位于温暖地带,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热带湖泊等。
C
[解析] 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细胞没有分工。多细胞生物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然后经过分裂、生长、分化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群,不同的细胞群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知识点3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1.生物物种多样性的表现
(1)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生物。到目前为止,有文字记载的生物种类已超过175万。它们形态各异,遍布地球的每个角落。
(3)保护生物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为保护生物做许多事。例如,为了保护鲨鱼和海洋生态环境,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不吃鱼翅。
典例3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这主要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有关。下列有关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地区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都是相同的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唯一有效的措施C.为了增加我国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D.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物种类也较为稳定
(北师大版)最新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卷: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 (二)含答案与解析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单元测试卷(二)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几种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根起固着作用B.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靠茎、叶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 苏铁属于裸子植物,靠花、果实、种子繁殖D. 蒲公英属于被子植物,植株矮小是因为体内输导组织不发达2.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
下列植物中按照进化顺序,最早出现根、茎、叶分化的是()A. B. C. D.3.水中的氧进人鲫鱼体内的途径是()A. 水→口腔→鳃→血液B. 水→鼻腔→鳃→血液C. 水→鳃→血液→口腔D. 水→口腔→血液→鳃4.蜥蜴能终身生活在陆地上的原因是()A. 体表覆盖角质的甲,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B. 能贴地面迅速爬行C. 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D. 受精卵较小,卵内养料较多5.下列关于动物类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B. 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C. 鸟类高空飞行时需要大量的氧,它有特殊的呼吸方式即双重呼吸D. 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等特点使哺乳动物成为生物圈中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6.在进行植物分类时,小刚将玉米、向日葵、油松归为一类,将肾蕨、葫芦藓、水绵归为另一类,他的分类依据是()A. 是否有根B. 是否有茎和叶C. 能否产生种子D. 能否形成果实7.下列动物及其气体交换部位搭配合理的是()①蚯蚓——体壁②鲫鱼——鳃③家鸽——肺和气囊④青蛙——鳃和皮肤⑤蝗虫——气管⑥家兔——肺A. ①②③⑥B. ①③④⑥C. ①②⑤⑥D. ①④⑤⑥8.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鲫鱼体表有鳞片;用鰓呼吸;通过鳍的摆动游泳B.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C. 鸟的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和气囊呼吸D.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9.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A. 玉米B. 银杏C. 水稻D. 花生10.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一个物种只有一种生物B.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D.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11.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B. 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C. 鸟的肌肉和骨骼都比较轻,适应飞行生活D. 哺乳动物胎生、哺乳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12.在分类单位中,马与犀牛同目不同科,与羊同纲不同目,与驴同科同属,与斑马同属不同种,四种动物中与马亲缘关系最远的是()A. 犀牛B. 驴C. 羊D. 斑马13.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物种的多样性》PPT课件

新知讲解
多细胞生物和单细胞生物
1 我们肉眼能见的动物体和植物体,一般是有多个细胞构成的,属于多细胞生物 2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用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
细胞中完成。这样的生物属于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衣藻等
草履虫
变形虫 酵母菌 衣藻
技巧点拨
单细胞生物的共同特征
答案:5.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物种及其生存的环境 6.朱鹮;银杉;金花茶
练一练
7.下列两种生物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 马和驴 B. 青蛙和蟾蜍 C. 柴犬和马尔他犬 D. 黑藻和红藻
答案:C
练一练
8.地球上的生物物种约有( ) A. 50多万种 B. 100多万种 C. 200多万种 D. 500多万种
第二章 观察生物
01 学习目标 04 随堂练习
目录
02 复习回顾 05 课堂总结
03 新知讲解 0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 单细胞生物 2 多细胞生物 3 生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复习回顾
在上一节当中,我们学习了常见的植物,那你还记得孢子植物 有哪些吗?它们有哪些特征?
情景导入
我们在电视上总能看到,草原上的狮子捕杀野牛、羚羊等, 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人为干预让它们停止相互残杀呢?
1.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多细胞藻类 2.最早出现的陆生生物——苔藓类植物 3.最高等的植物——被子植物 4.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动物 5.种类最多的动物——昆虫 6.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
新知讲解
各种各样的多细胞生物
相同点
不同点
1.单细胞生物仅由一个细 胞构成,结构和功能简单
都是生物,具有生命的共 2.多细胞生物由很多细胞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章节测试习题(9)

章节测试题1.【答题】你知道十二生肖吗?“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在这十二种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牛、马、羊B.兔、鼠、狗C.虎、猪、猴D.龙、蛇、鸡【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
【解答】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十二生肖有牛、马、羊、虎、兔、狗、猴、猪、鼠、蛇、鸡、龙,其中牛、马、羊、虎、兔、狗、猴、猪、鼠等动物尽管它们之间差别很大,但它们都具有体表被毛、体温恒定、有膈、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龙是虚幻的动物、蛇和鸡都属于卵生,分别为爬行动物和鸟类,因此在十二种动物中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蛇和鸡。
选D。
2.【答题】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______动物。
【答案】哺乳【分析】本题考查哺乳动物的特征。
【解答】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家兔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所以它属于哺乳动物。
3.【答题】生物的种类不同,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呼吸方式也不相同。
如:蝗虫用气管呼吸;鲫鱼用______呼吸;海豚用______呼吸;鸟类用肺进行呼吸,用______辅助呼吸。
【答案】鳃肺气囊【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呼吸方式。
【解答】生物的呼吸方式是与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
生物的种类不同,生活的环境不一样,呼吸方式也不相同。
如:蝗虫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比较干旱的环境中,是用气管进行呼吸;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海豚属于哺乳动物,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
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所以,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经过肺,两次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适于鸟类的飞行。
北师大版生物八下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测试题1

第7单元生命的演化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章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3·山东东营)草履虫、酵母菌、衣藻都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这体现了()A.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它们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三者在分类上亲缘关系最近D.它们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2.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C.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3.(2013·云南)下列与生物分类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间的相似程度B.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远的C.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D.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4.观察右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A.都无种子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都有根、茎、叶D.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5.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
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春蚕结茧——一丝不苟”“蚂蚁搬家——大家动口”“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
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分类的依据最可能是()A.生活环境的不同B.体内有无脊柱C.运动方式的不同D.呼吸方式的不同6.(2013·福建泉州)海金沙是较常见的蕨类植物,下列关于海金沙的叙述错误的是()A.喜欢阴湿环境B.有根、茎、叶等器官C.不开花,不结果D.种子微小,密集于叶片背面7.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仅出现叶的分化B.茎结构简单,但已出现输导组织C.叶中虽有叶脉,但只由一层细胞构成D.进行孢子生殖,属于孢子植物8.下列有关蕨类植物的描述,你不认同的是()A.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B.蕨类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高大是因为具有输导组织D.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9.(2013·山东东营)黄河口水稻、西宋蜜桃、新户冬枣、渤海湾紫菜都是我们东营的知名品牌。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综合检测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综合检测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学习完植物的分类知识后,某同学将葫芦藓和肾蕨归为一类,将莲、柏树和小麦归为另一类。
他划分的依据主要是( )A.是否有真正的根B.能否产生种子C.是否有输导组织D.是水生还是陆生2.(2013·莱芜学业考)某兴趣小组在调查红石公园月波湖中生物种类时,发现一种生物并将其归类于藻类,他们的理由最可能是( )A.具有假根B.生活在水中C.具有叶绿体D.没有根、茎、叶分化3.(2013·临沂学业考)相对于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能够长得高大的原因主要是( )A.有根对植物进行固定B.叶片很大,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够产生孢子,繁殖新个体D.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4.下列观赏植物中,需放在背阴处栽培并多浇水的是( )A.肾蕨B.菊花C.兰花D.苏铁5.倡导低碳生活,建立低碳消费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绿色生物在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过程中功劳最大的是( ) A.藻类 B.蕨类植物C.种子植物D.被子植物6.下列四种生物中,具有根、茎、叶,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是( )7.(2013·儋州模拟)与芒果树相比,松树最主要的不同之处是( )A.果皮内有种子B.没有果皮,种子裸露在外面C.终年常绿,永不落叶D.松果是有果皮包着种子的果实8.神话传说中的“还魂草”,它叫卷柏,生活在阴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9.我们常说的“绿色开花植物”指的是( )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藻类10.在以下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草履虫B.水螅C.血吸虫D.蜗牛11.如果某种动物和蛔虫属于同一类群,则该动物应该具有的特征是( )A.有口无肛门B.有口有肛门C.体表有外骨骼D.身体有两个胚层12.两侧对称的体形是从开始出现的( )A.单细胞动物B.腔肠动物C.扁形动物D.节肢动物13.(2013·绵阳中考)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第二天上实验课时才使用。
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十二章 物种的多样性 章节习题(带解析)

第二十二章物种的多样性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生活在海水中B.都含有叶绿素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植物体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2.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B.剖开一株蕨类植物,会发现它的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C.桫椤是蕨类中的活化石,其叶片背后生有种子囊D.煤的形成与距今2亿多年前的高大蕨类植物有关3.家鸽飞行时,牵动两翼的肌肉主要着生在()A.后肢B.胸骨C.颈部D.脊椎骨4.乌龟体表覆盖甲,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这些甲和鳞片的作用是()A.适应陆地生活B.有利于爬行C.保护身体和减少水分蒸发D.保持体温恒定5.鲤鱼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有利于()A.捕食B.游泳C.漂浮D.保持平衡6.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身体呈辐射对称B.体表有刺细胞C.有口无肛门D.都在消化腔内消化食物7.涡虫的生活环境是()A.有丰富绿藻的海水B.被污染的废水C.水流湍急的大河D.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8.下列动物中,身体不分节的是()A.蚯蚓B.沙蚕C.水螅D.蜈蚣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的是()A.身体呈流线型B.皮肤辅助呼吸C.身体两侧的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D.身体表面有滑滑的黏液10.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B.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C.身体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由口排出体外D.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提高了运动能力11.下列有关鱼类生活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体表有黏液减少水的阻力B.鲫鱼在水中不停而有节奏地用口吞水,其作用是进行呼吸C.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胸鳍和腹鳍的摆动D.鲫鱼身体呈流线型12.以下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能够摆脱水的依赖的是()A.青蛙B.蝾螈C.大鲵D.鳄鱼13.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叙述是()A.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B.动物能为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14.下列动物体表具有外骨骼的是()A.兔子B.鱼C.蝗虫D.狗15.很多同学都喜欢吃海鲜,下列海鲜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A.对虾B.梭子蟹C.扇贝D.草鱼16.《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有如下一段描述: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鸳鸯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体系,营造了一个个绿洲。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整章)

YYJ
四、地球上的生物可以分为五大类群
生物分界 主要生物类群
结构特点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细菌、放线菌、支原体、 都是单细胞生物,
立克次氏体、衣原
YYJ
动手自己编写检索表
• 看书P32页的动物,根据书上的提示尝试自己编 制检索表
YYJ
1.身体内无脊椎
2.水生…………………………..蟹
2.陆生…………………………..蝎子
1.身体内有脊椎
2.皮肤裸露……………………..蛙
2.皮肤不裸露
3.用鳃呼吸…………………..河豚
3.用肺呼吸
4.胎生哺乳
2.四肢上没有爪子和趾甲,有蹄子 4.四肢的蹄趾数为偶数…………………………………偶蹄目 4.四肢的蹄趾数为奇数…………………………………奇蹄目
偶蹄目
长鼻目
灵长目
食肉目
奇蹄目 YYJ
二、依据生物的特征来编制生物检索表
• 在检索表中,将某一性状特征分为对立的 两类,具有相似性状的生物归为一类,与 该性状特征相异的生物归为另一类,特征 相反的两类性状相对排列;然后,在每个 类别中再寻找另外一些特征,依据新的性 状差异继续归类、相对排列,直至确定出 不同种生物的分类地位为止。
5.善于奔跑………………马
5.善于飞行………………蝙蝠
4.卵生
5.善于飞行………………家燕
5.善于游泳………………企鹅
YYJ
课后作业
• 自然界中存在有如下8只甲虫,请你依据甲 虫的足、触角、背部形状、色斑的不同编 制一个检索表。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PPT课件

性
高经济价值的野生生物,有几十种
特
农作物及家养动物起源于我国。
点 4、生态系统多样。海洋、沼泽、江
河、湖泊、高山、平原、沙漠等各
式各样的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
了必要的生存环境。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国
两种灭绝,其它物种更难统计。而
生
且有加速趋势。
物
多 基因多样性减少:许多物种的野生类型
样
数量严重减少,濒临灭绝。有些只
性
剩圈养类型,近亲繁殖严重。
面
临 的 威 胁
生态系统多样性破坏:许多河湾、湖泊 湿地改造成农田。森林贮量骤减、 草原退化、沙漠化严重……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我 国
1、物种丰富。我国是世界上野生生物 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生 2、特有和古老的物种多。许多稀有古
物 老的物种都能在我国找到。
多
样 3、经济物种丰富。我国有许多具有很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 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它们的生存环境。
就地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 区。我国现已建立30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 中有16个加入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公开课课件-文档资料

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包含保护对象的一 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2、就地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我国现已经建立3000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 16个加入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中。
3、保护对象主要有: 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的 威胁
1、物种灭绝加速:我国已经灭 绝的野生动物有新疆虎、野马、 犀牛、高鼻羚羊等。野马 Nhomakorabea 高鼻羚羊
犀牛
2、基因多样 性减少:许多 野生动植物的 分布区域明显
缩小,种群数量
骤减,处于濒临 灭绝的状态。 金毛青面——金丝猴
东方宝石——朱
鹮
游牧民族——中华鲟
黑叶猴母子
广西特有物种
中国的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盐城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中国自然网
1)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 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 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 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2、我国已经灭绝的野生动物有( D ) A.大熊猫、人参 B.野马、白鳍豚 C.野骆驼、银杉 D.新疆虎、野马
3、下列动物中,既是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 又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哺乳动物是 ( ) B A.扬子鳄 B.熊猫 C.白鹤 D.长臂猿
4、由于滥捕乱杀,我国珍贵野生动物正处 于绝灭边缘的有( C) A.野马 B.新疆虎 C.金丝猴 D.猫熊
鼎湖山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
中国科学院鼎湖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 鼎湖区。鼎湖山被 誉为“北回归线上 的绿色明珠”。负 离子含量最高的 地方。 主要保护对象为森 林生态系统。
高中三年级下册生物教材

高中三年级下册生物教材第一章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其维持和保护的方法。
1.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物种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地球上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
基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内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生态系统多样性则是指一个地区内不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数量。
1.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上所有生物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平衡,保证了各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贡献。
许多药物、食物和工业原材料都来自于自然界中的生物资源。
最后,生物多样性本身也具有美学价值和存在的权利。
1.3 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为了维持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保护各种生物的栖息地,限制非法捕猎和非法采集,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推广环境教育和加强国际合作来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二章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基因、遗传变异以及物种的起源和演化。
2.1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是指在生物繁殖过程中,父代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
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通过基因的表达来决定个体的性状。
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2.2 进化的概念与证据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发生改变的过程。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生物的形态特征以及遗传信息等多方面的数据。
通过这些证据,科学家们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和规律。
2.3 进化的推动力进化的推动力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漂变等。
自然选择是指环境选择适应度较高的个体,使得适应性更好的基因在群体中逐渐累积的过程。
突变是指基因产生的突然变异,为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章物种的多样性及第25章生物技术
复习提纲
1、生物分类的定义P29 及依据P30.生物分类的单位和基本单位?P30
2、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
P30双命名法的发明者及国籍P35
3、植物分类的依据?主要类群?类群间的关系?P37
4、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区别?P43
5、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各自的特征?P44
6、动物的主要类群?P48 各类群的特征及地位?P68.两栖动物的进化地位.P56
7、细菌的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生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P62~63
8、真菌的结构特点、类型(酵母菌、霉菌、蘑菇)?营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P63~65
9、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什么?P66 病毒的结构?分类及依据?P67
10、我国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P58
11、什么是生物技术?P114微生物的特征P114
12、制作酸奶的微生物?条件?P116
13、酿酒的菌种?条件?酒药中各成分的作用?P117
14、在发酵过程中,曲霉、毛霉的作用?P117
15、沼气发酵的概念?菌种?条件?沼气的成分?P121
16、现代生物技术包含哪些内容?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是什么?P124
17、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18、克隆技术中采用了哪些现代生物技术?P131用克隆技术的重要意义?
19、多莉羊的遗传学母亲是?P131
基础知识过关
1、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其分门别类,就是生物分类。
以生物的程度和的远近为依据,可将生物分门别类。
2、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和顺序地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
3、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的生物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分为:
7个等级,其中是最基本的单位。
(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瑞典科学家创建双命名法。
4、根据植物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不同的类群,主要
有、和、等。
不同的植物类群之间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5、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有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
⑴体内有维管组织——;
⑵能产生并用其繁殖。
可分为和两类,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其外层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层果皮包被。
植物是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
6、我国被誉为“的故乡”,我国的有许多裸子植物是世界上的珍稀树种,
如等。
7. 被子植物分为和两类。
植物种子的胚只有一片子叶,叶多具平行脉,花瓣为3或3的倍数;植物种子的胚有两片子叶,叶多具网状脉,花瓣为4、5或4、5的倍数。
8、在低等植物中,植物没有真正的根但有茎和叶的分化,植物已经有了根茎叶的分化。
. 植物大都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非常敏感。
的光合作用效率约占全球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90%
9、根据动物的主要特征,可以把它们分成和两大类。
其中动物是动物界种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等五大类。
其中动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10. 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是,整个身体由一个构成。
11. 桃花水母被誉为“”,它属于动物类群。
12. 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动物类群是动物,其中在无脊椎动物中,唯一能飞行的是。
13. 动物不是真正的陆地动物,是由水生向陆生转变的过渡类群。
14.所有细菌都是的生物,没有真正的,进行生殖;生活方式类型较多,包括:寄生(如)、腐生(如)、自养(如)和共生(如)。
真菌具备真正的,包括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和;
主要营和生活。
主要进行生殖;
病毒没有结构,所有病毒都具有相似的两部分结构即由组成的外壳和包含的内核,全部营生活。
依据宿主的不同,分为三大类:病毒、病毒和病毒。
15.微生物具备的特点,因此可以利用其特点发展发酵技术。
(即发酵技术的原理)
16.酸奶、泡菜、青贮饲料利用进行(有氧或无氧)发酵制作的。
酒药中往往含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
其中能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而在条件下,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17.在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制成沼气的过程叫做沼气发酵。
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作用。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18.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和,其中是核心技术。
19. 转基因技术——把一个生物体的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的中的生物技术。
多利羊的克隆采用了、、等现代生物技术,它的遗传学母亲是提供的母羊。
习题训练过关
1、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细菌
B、病毒
C、蓝藻
D、酵母菌
2、生物学家将生物分类的单位依次分为()
A、门、纲、界、目、科、属、种7个等级
B、纲、门、界、目、科、属、种7个等级
C、界、门、纲、目、属、科、种7个等级
D、界、门、纲、目、科、属、种7个等级
3、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 、细菌 B、病毒 C、真菌 D 、放线菌
4、在生物分类的单位中,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 、门
B 、纲
C 、科
D 、种
5、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A、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B、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
C、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
6、下列对引起人患甲型H1N1流感的致病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没有细胞结构
B、它的营养方式为寄生
C、它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D 、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8、下列生物细胞内没有真正细胞核的()
A 、酵母菌 C 、青霉菌 C、蘑菇 D、细菌
9、至今仍被生物分类学家们广泛使用的双名法,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创立的()
A 、林奈
B 、巴斯德
C 、达尔文 D、孟德尔
10、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 、T噬菌体
B 、根瘤菌
C 、青霉菌 D、蓝藻
11、在用酒药酿制米酒的过程中,酵母菌在其中的作用是
A 、把淀粉转化为酒精
B 、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C、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
D、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和酒精
12、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水把泡菜坛子的口封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水分蒸发 B 、防止细菌进入 C、隔绝空气 D 、降低温度
13、四川泡菜的美味与菜中含有的酸味密切相关,泡菜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于下列哪种生物
A、酵母菌 B 、醋酸菌 C 、乳酸菌 D 、米曲霉
14、制作酸奶的条件和需要的微生物分别是
A、没有氧气、酵母菌
B、没有氧气、乳酸菌
C、氧气充足、酵母菌
D、氧气充足、乳酸茵
15、生物学家将不同生物加以分门别类的依据是的差异程度和的远近。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16、种子植物可分为两大类。
种子植物都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①体内有韧皮部和木质部;②用进行繁殖。
17、细菌、真菌、病毒都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生物类群,其中,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18、动物界中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类群是动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动物类群是动物。
23、酒药中含有多种微生物。
在米饭发酵生成米酒的过程中,首先是和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然后,在没有氧的情况下,经过代谢把转化为。
24、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在温度、没有的条件下,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产生出乳酸。
25、生活中人们充分利用了微生物的多、快、强以及多样的特点,使各种原料转化,成为人类能够利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