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推广
作者:陈灿球李杰峰钟文辉赖西铭林序文
来源:《中外医疗》2019年第02期
[摘要]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临床中对所有患儿根据其分型情况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对异常骨与软组织切除,并进行拇指外展功能重建,观察分析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27 d,未发生伤口血肿或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术后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6个月~4年不等显示,截骨矫形患儿骨性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6.2±0.5)周,同时患儿拇指外形较健侧略小,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良好;术后对患儿拇指功能评价显示,优秀41例、良好12例、较差1例,优良率为98.1%。
结论根据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病理情况进行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治疗应用,并注意把握手术时机,能够实现患儿拇指外形矫正与功能重建,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 R65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1(b)-00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congenital thumb polycephaly in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44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thumb and multiple finger deformit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2 to May 2017 were conveniently enrolled.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ir classification, and abnormal bone and soft tissue resection. The thumb abduction function was reconstructed and the surg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child was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ll the surgical incisions were healed in one stage.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s 3.27 days. There were no complications such as hematoma or infection. The follow-up observation of the children was performed from 6 months to 4 years. The osteoarthritis of the children with osteotomy was well healed. The average healing time was
(6.2±0.5) weeks. At the same time, the shape of the thumb was slightly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side. The thumb abduction and palm function were good. The evaluation of thumb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showed excellent in 41 cases, good in 12 cases, and poor in 1 case,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was 98.1%.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condition of congenital thumb polymorphism in children, appropriate surgical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are applied,and the timing of surgery can be grasped to realize the shape correction and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the thumb. The curative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hildren; Congenital thumb multi-finger malformation; Surgical treatment;Research
臨床中,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是较为常见的手部畸形情况之一,对患者手指外观及功能发育均存在较大的不利影响,容易导致患者拇指捏持与外展功能障碍发生,尤其是随着环境污染
以及放射性射线因素影响,导致临床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数量不断增加[1],其危害影响日益显著。
该文以该院2012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小儿为例,对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44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其中,男患儿26例、女患儿18例,患儿年龄在5个月~8.9岁之间不等,平均为2.42岁,包含左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21例、右侧21例、双侧2例,根据Wassel分型标准显示[2],Ⅰ型患儿2例、Ⅱ型患儿4例、Ⅲ型患儿4例、Ⅳ型患儿29例、Ⅴ型患儿5例;此外,2例双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中,1例患儿双侧均为Ⅳ型,另1例患儿双均为Ⅴ型。
该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不同意该次研究患者。
1.2 方法
临床中,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麻下手术治疗,在患儿手术端上臂近端绑缚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治疗,然后结合患儿拇指多指畸形的Wassel分型结果,对Ⅰ型患儿,根据其拇指远节指骨分叉情况行“Z”形切口进行皮肤切开后,实施皮下分离,分离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指侧副韧带,然后将较小侧拇指伸肌腱与该拇指一起进行切除,并将多指侧副韧带与远节指骨进行缝合,进行指间关节稳定性重建;对Ⅱ型患儿,根据其远节指骨完全重复情况,采取与Ⅰ型患儿相似的手术方式,进行切除侧拇指一侧皮肤保留后,转移覆盖到拇指侧方皮肤切口,并进行甲沟修整,完成手术治疗;Ⅲ型患儿手术中选择性进行优势拇指保留后,对较小拇指进行切除,通过“Z”形手术切口进行皮肤切开并进行皮下分离,分离过程中注意对侧副韧带及拇短展肌进行保护,然后在切除较小侧拇指与伸肌腱后,将侧副韧带与远节指骨基底进行缝合,实现指间关节稳定性重建,并将拇短展肌在近节指骨基底部进行缝合,实现拇指外展功能重建;对Ⅳ型患儿,进行优势拇指选择性保留后,对掌骨头关节面进行检查,实施关节外力线异常情况的截骨矫正治疗,并将切除侧拇指拇长伸肌腱与长屈肌腱进行保留后,在优势拇指的近节进行转位缝合,以实现肌腱力线矫正,确保拇指长轴力线正常,同时将缝合侧副韧带与拇短展肌在优势拇指上进行转位缝合,实现掌指关节稳定性与拇指外展功能重建。
对Ⅴ型患儿,采用和Ⅳ型患儿原则相似的手术治疗。
术后给予常规换药及门诊复查护理,使用纱块、棉垫等材料固定虎口,保持拇指外展位约2周,在约2周伤口拆线后,指导家长帮助患儿进行手术侧手拿捏玩具训练,以促进拇指伸屈与对掌、腕关节功能恢复。
1.3 评价标准
采用改良Tada评分标准对患儿拇指功能进行评价分析[3],其中,正常拇指功能总分为7分,6分以上表示优秀,3~5分为良好,0~2分表示较差,统计患儿术后拇指功能恢复优良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4],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P
2 结果
所有患儿术后伤口呈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血肿及感染等情况,术后治疗2~6 d后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27 d,所有患儿术后包扎使用纱块、棉垫等材料填塞虎口,保持拇指外展位2周后开始指导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功能训练。
此外,对患儿随访观察6个月~4年不等后显示,截骨矫形患儿X线检查骨性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为(6.2±0.5)周;同时患儿拇指外形较健侧略小,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良好,对患儿拇指功能进行评分判断显示,41例患儿拇指功能表现优秀,12例良好,1例较差,患儿拇指功能优良率为98.1%;1例Ⅱ型患儿由于保留侧拇指外观较小,外观欠佳,但患儿拇指伸、屈功能尚满意,患儿整体手术治疗疗效显著。
3 讨论
臨床中,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部畸形情况,具有相对较高的发生率,且拇指多指畸形患者中,Wassel分型的Ⅳ型患者数量最为显著[5],一般情况下,多数拇指多指畸形患者的多指畸形情况具有散发特征,以单侧发生数量较多[6]。
其中,SHH信号通路紊乱是引起拇指多指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SHH通路紊乱与GLI3基因突变所引起拇指多指畸形,其外观表型表现存在差别;而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导致的三节拇指畸形患者中,存在一定的双侧发生可能[7]。
临床中,对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存在一定的畸形残留情况,多表现为关节不稳定或者是拇指的力线异常等[8],对这类情况患者需要进行再次手术矫正治疗,以确保患者术后拇指良好外形及功能恢复,但是,整体而言,手术治疗在拇指多指畸形治疗中疗效相对显著。
通过临床研究可知,目前认为小儿拇指多指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目前被看作是造成小儿拇指多指畸形的主要原因。
相关研究显示,染色体畸变、多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型多指发生存在密切关系,临床中主要表现类型也不相同,不同家庭、不同家族之间,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受累指也不相同;其次,环境因素。
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拇指多指的发生,如病毒性感染、药物、放射性物质、外伤等刺激性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阶段,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染严重,都可能引起拇指多指的发生。
临床中,对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治疗,由于其临床发病率较高,且拇指多指畸形类型与病情程度较为多样,对患儿手指功能影响较为严重,因此,临床治疗中并不是通
过单纯的手术切除多指进行治疗,而是需要结合患儿手指畸形的类型与畸形程度,对两个拇指的功能进行评价基础上,选择针对性手术矫治方案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中不仅需要对患儿的手指功能及恢复情况进行考虑,同时还需要考虑患儿手指的美观性效果,因此,术前需要对拇指多指患儿实施Wassel分型判断,并结合分型结构进行合理手术方案制定,以确保手术疗效。
上文中,对该院收治的44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根据其Wassel分型结果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后,结果显示:患儿术后伤口呈一期愈合,未发生切口血肿及感染等情况,并且对患儿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显示,截骨矫形患儿的骨性愈合良好,拇指外形较健侧略小,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良好。
对患儿拇指功能进行评分判断显示,41例患儿拇指功能表现优秀,12例良好,1例较差,患儿拇指功能优良率为98.1%。
1例Ⅱ型患儿由于保留侧拇指外观较小,外观欠佳,但患儿拇指伸、屈功能尚满意。
由此可见,手术治疗进行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治疗效果显著。
此外,由于临床中手术治疗拇指多指畸形患儿的年龄较小,与成人相比,手术治疗风险较高,导致患儿及家属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心理压力较大,为避免其对患儿手术治疗效果影响,减少医患双方矛盾,实现良好医患关系构建,应注意在手术治疗期间加强对患儿的长期随访观察,做好小儿手术治疗的全面护理,给予患者更加耐心、细致的护理服务,通过各项有效护理措施实施,促进患儿手术治疗后早期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中对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手术治疗中,其手术时机选择尚无明确的研究结论,部分研究显示,根据小儿手指组织发育及功能建立时间,在患儿出生6个月~3岁之间进行手术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此外,在对一组平均年龄为24岁左右的拇指多指畸形患者及其手术治疗效果调查研究显示,患者术后拇指外形及关节功能改善均较为良好,能够通过其他手指代偿动作时限一定难度的手部动作完成,但是由于患者在3~4岁左右开始关注自身拇指外形,在学龄期与青春期对拇指外形尤为敏感,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需要通过父母及老师情感支持才能够克服,再加上患者拇指捏持功能与对掌功能建立一般为1岁左右,而对肢体外形的心理发育在2.5岁左右开始,在此之前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一般不会产生不良记忆,同时考虑患者1岁之前手部结构发育不够完整,手术过程中进行分离困难较大,实现手指功能重建难度明显,导致术后残留畸形较多,因此,以1~2岁为最佳手术选择时机[9],对拇指多指畸形患儿实施手术治疗最为理想。
该文中所治疗患儿年龄在5个月~8.9岁之间不等,平均为2.42岁,符合手术治疗最佳时机标准,且根据患者拇指多指畸形情况选择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疗效相对显著,与上述研究结论相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对以下几方面因素应加以注意:①在皮瓣预留时,对皮瓣的大小要准确預估,防止预留皮瓣过小,导致张力过大,不利于恢复;②截骨时尽可能的选择微型器械,对关节软骨应加以保护;③对拇短展肌及韧带重建时,尽可能保证张力足够大,避免术后掌指关节不稳定及拇指外展肌力下降的问题出现;④术后如果发现肌腱位于次拇指上使,则需重建主拇指肌腱,可采用肌腱移植或移位方法处理;最后,截骨范围与术前X线片对比确定范围,术后对截骨程度及复位情况采用透视方法确定,确保截骨精确。
此外,有研究显示[10],在对27例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患儿实施Wassel分型下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96.3%患儿拇指功能恢复良好,且外观较好,疗效显著,与该文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根据小儿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的病理情况进行合适的手术方式选择与治疗应用,并注意把握手术时机,能够实现患儿拇指外形矫正与功能重建,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解鲜冬,马殿群,石海霞.围术期综合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8,42(3):364-365.
[2] 周爱琴,王凤利,刘亚臣,等.儿童先天性多指畸形行手术治疗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7,16(4):333-334.
[3] Nat Genet:科学家发现可导致多指症等先天畸形的基因突变[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9):3803.
[4] 赵学姝.指蹼皮瓣在先天性手足多指(趾)畸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1):54-55.
[5] 任一,胡建山,李溥,等.带血管神经蒂皮瓣切除修复21例多指畸形治疗体会[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2011-2013.
[6] 尹军.分析手术时机选择对儿童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手术的效果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4):95.
[7] 王慧.小儿多指畸形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8(9):27.
[8] 王亚娜,边冬梅.小儿多指手术配合要点及围术期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8,31(1):175-176.
[9] 黎艳,左中男,林妙君.家属参与小儿多指畸形矫形术的护理管理[J].全科护理,2017,15(28):3559-3560.
[10] 孙琪.手术治疗婴幼儿拇指多指畸形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4):418-419.
(收稿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