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无答案)沪教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江苏省东台市富安镇丁庄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
总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Ca:4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5题共30分)
1.某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盐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蜡熔化 B.铁锅生锈 C.瓷碗破碎 D.衣服晒干
3.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A.个数减少B.质量减小C.间隔减小D.体积减小
4.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钠原子易得到电子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 当x=0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5.“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

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6.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 B.矿泉水 C.加碘食盐 D.高锰酸钾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离子的是
①P2O5②P ③CO32-④④⑤
2 Mg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9.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萘胺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10. 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B.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2O --表示2个氧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3
Al2O 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的鉴别D.物质与微粒构成
软水和硬水—观察;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图中涉及的物质均为氧化物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气体
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2.化学支撑科技,促进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

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N2+4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氮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
子),下列错误的()
A.甲是化合物,乙是单质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乙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4.将4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54克水和88克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由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4:1;⑥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2H5OH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B.①④⑤C.①③⑥D.①④⑥
1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 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 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C.生成了5.6 g 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2)3个亚铁离子;(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4)2个铵根离子;(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
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
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是,验满方法是。

(3)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与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可将冷水换成热水,理由是。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右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4)运用C装置制备气体的最大特点
是,该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运用C装置可以制备的气体是 (填写一种化学式)
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2)若要测定市区小洋河水质的酸碱性强弱, 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字母) .
A. 酚酞试液
B. pH试纸
C.石蕊试液
(3)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某同学在完成此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
是。

19、“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化学老师发明了一种增氧酒精灯,将纯净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用于提高火焰的温度。

普通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左右,增氧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

某活动小组同学取碳酸钙固体用增氧酒精灯加热1~2分钟。

【提出问题】加热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探究】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验证该猜想的方案。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底部有大量白色不溶物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步骤A 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
拌、静置。

步骤B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
变红剩余固体中含有
液。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猜想二”的验证方案(填“存在”或“不存在”)问题,理由
是。

2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初中化学方程式(部分)
一、氧气的性质:
( 1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 点燃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 2 加热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 2 点燃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 + O 2 点燃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 2 点燃2P 2 O 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 2 点燃SO 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 2 点燃2CO
( 2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 2 点燃2CO 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 + 2O 2 点燃CO 2 + 2H 2 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 2 H 5 OH + 3O 2 点燃2CO 2 + 3H 2 O
( 3 )氧气的来源:
13 .玻义耳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2HgO 加热Hg+ O 2 ↑
14 .加热高锰酸钾:2KMnO 4 加热K2MnO 4 + MnO 2 + O 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
15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H 2 O 2 MnO2 2H 2 O+ O 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2 )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 2 O 通电2H 2 ↑+ O 2 ↑
17 .生石灰溶于水:CaO + H 2 O == Ca(OH) 2
18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 2 O + CO 2 ==H 2 CO 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 2 点燃2MgO
20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 4 == FeSO 4 + Cu
21 .氢气还原氧化铜:H 2 + CuO 加热Cu + H 2 O
22. 镁还原氧化铜:Mg + CuO 加热Cu + Mg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 1 )碳的化学性质
23.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 2 点燃CO 2
24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2Cu + CO 2 ↑
25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 2 O 3 高温4Fe + 3CO 2 ↑
( 2 )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6 .煤炉的底层:C + O 2 点燃CO 2
27 .煤炉的中层:CO 2 + C 高温2CO
28 .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 + O 2 点燃2CO 2
( 3 )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9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30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 CO 3 == H 2 O + CO 2 ↑
31 .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 2 O + CO 2 == H 2 CO 3
32 .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 3 高温CaO + CO 2 ↑
33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 4 )一氧化碳的性质:
3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Cu + CO 2
35 .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 + O 2 点燃2CO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