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虫概论、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掌握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虫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及病原学诊断 方法。
3•了解华支睾吸虫病、布氏姜片虫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教学内容:吸虫概述(形态及生活史特征);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生
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2•重点:吸虫的形态及生活史共冋特点;华支睾吸虫、掌握布氏姜片虫 的形态和生活史。
专业外语词汇
吸虫Trematoda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虫
1.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特点和形态特点。
课堂总结
2•华支睾吸虫致病机理。
复习思考题 及作业题
我国各地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如何?
如何辩认患者排出的虫体是布氏姜片吸虫的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实施情况 及分析
圆满完成
吸虫纲概论Trematoda
媒体课件进行课堂
一、分类
讲授
吸虫纲属于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共有吸虫
(trematode)14种。常见奇生人体的吸虫为华支睾吸虫、姜
片虫、肺吸虫和血吸虫。寄生人体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
纲、复殖目故为复殖吸虫(dige netic trematode)。
似癸化仁状。虫体大小为1-2cm
外形:长约10-25mm宽约3-5mm;体狭长,前端较细后端圆;背
腹扁平,似葵瓜子状。体表光滑、无棘;口吸盘略大于腹
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1/5处。
结构:1)、消化系统:不完整,肠支无波浪状弯曲。
2)、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睾丸二个、位于虫体后端,
临床表现:决定于感染的轻、重,病
急性期: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适,发热,腹胀,4食欲不
振,肝区痛等
慢性期:几年后出现,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
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疼痛等;常见肝肿大,
有压痛。
3)晚期感染: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4)可引起胆管结石、胆管癌。
二、一般形态特征
1虫体二侧对称、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呈叶状或舌状。
2两吸盘口吸盘和腹吸盘(故着器官)
3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在复殖目吸虫结构系统中生殖系统最
发达,代谢最旺盛。)
4无原体腔(皮肌囊)
5消化道不完整,无肛门,肠管分二支
6排泄系统:
三、生活史
成虫生活史的特点:
1)、复杂(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成虫)
端有不明显的卵盖。
二、生活史:
终宿主:人、猪(小肠内)
中间佰主:扁卷螺
植物媒介:水生植物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
三、致病(相对较轻)
机制: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
吸虫明显,数量多时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
临床表现: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寄生数量多者可有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有的可
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甚至肠梗阻
四、诊断
1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2粪便水洗沉淀法,检出率可达99%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
中间宿主与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习惯者,此点
更为重要防止人、畜污染水体。
2治疗:首选吡喹酮。
本课题方面的
新进展
通过健康志愿者的血清研究,发现肝吸虫病患者血清TNF-a,IL -13和NO水平显著升高,说明TNF-a,IL -13和NO可能在宿主杀伤华 支睾吸虫和加重肝胆管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2)、生活史中多有第一、二中间宿主(需要1~2种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多为囊蚴、经口感染(血吸虫除外)
4)、虫卵发育与孵化多在淡水中进行
5)、吸虫致病均为人兽共患病
第二节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成虫寄生于人、猫、犬、猪的肝胆管内,又称为肝吸虫
一、形态
1、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体表无棘,
前后排列,呈分支状;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边缘分叶,
子宫为管状,其内充满虫卵。
2、虫卵:为常见蠕虫卵中最小的一种,约27umx 19um,外形似芝麻
或电灯泡,卵壳中等厚,棕黄色;有卵盖、肩峰;后端
有一小疣;卵内含一毛蚴。
二、生活史
教学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1)生活史复杂,需二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纹沼
应用PowerPoint多
螺最多见),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
媒体课件进行课堂
2)成虫的寄生部位为肝胆管、感染期为囊蚴。
讲授
3)感染方式与途径:经口。
4)幼虫经体内移行才能达寄生部位。
5)成虫寿命20-30年
三、致病
肝吸虫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使其主要危害为肝受损,病变主要在
肝的次级胆管。大量的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等,导致肝硬化。
授课题目吸虫概论华支睾吸布氏姜片虫授课班级2003级护理心理管理专业授课方式讲授新课授课学时学时授课时间20041126完成时间200420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沈继龙主编寄生虫与临床沈一平主编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授课题目
吸虫概论、华支睾吸 虫、布氏姜片虫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第二节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应用PowerPoint多
一、形态
媒体课件进行课堂
1成虫(赤虫):新鲜虫体呈肉红色,为人体中最大的吸虫,大型
讲授
的虫体有冬青叶片和生姜片大小。口、腹吸盘
呈漏斗状。生殖系统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状。
2虫卵:最大的蠕虫卵,130-140X80-85um,淡黄色,卵壳薄,一
5)儿童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甚至引起侏儒症。
四、诊断询问病史
1病原学检查A粪检肝吸虫卵,因虫卵小,粪便直接涂片法易
于漏检,故多采用各种集卵法(如水洗离心沉
淀法,乙醚沉淀法等,但不用饱和盐水浮聚法)
B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检查
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2免疫学诊断
ELISA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初筛之用。
授课班级
2003级护理、心理、
管理专业
授课方式
讲授新课
授课学时
2学时
授课时间
2004-11-26
教案
完成时间
2004—9-20
基本教材及
主要参考书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沈继龙主编
《寄生虫与临床》沈一平主编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人体吸虫主要形态特点;熟悉吸虫生活史的共同特点;了解吸虫 重要种类。
3.难点:华支睾吸虫、掌握布氏姜片虫的致病机理。
大体内容 与时间安排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5min
吸虫概述15mi n
华支睾吸虫45mi n
布氏姜片虫25mi n
复习总结、作业题10mi n
教具和教学方法:应用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应用PowerPoint多
五、流行与分布
流行原因:1)传染源病人、保虫宿主猫等
2)中间宿主广泛存在
3)粪便管理不当
4)吃生的或半生的鱼虾(分为习吃型、嬉食型和偶食型)
六、防治
A治疗病人,吡喹酮(为治疗扁虫的常用药物)25mg/kg tid
B加强粪便管理,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
C病从口入,不吃生、半生的鱼虾。
教学基本内容
3•了解华支睾吸虫病、布氏姜片虫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
教学重点 及难点
1.教学内容:吸虫概述(形态及生活史特征);华支睾吸虫的形态、生
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2•重点:吸虫的形态及生活史共冋特点;华支睾吸虫、掌握布氏姜片虫 的形态和生活史。
专业外语词汇
吸虫Trematoda
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虫
1.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特点和形态特点。
课堂总结
2•华支睾吸虫致病机理。
复习思考题 及作业题
我国各地区华支睾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如何?
如何辩认患者排出的虫体是布氏姜片吸虫的成虫?
布氏姜片吸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实施情况 及分析
圆满完成
吸虫纲概论Trematoda
媒体课件进行课堂
一、分类
讲授
吸虫纲属于扁形动物门(Phylum Platyhelminthes),共有吸虫
(trematode)14种。常见奇生人体的吸虫为华支睾吸虫、姜
片虫、肺吸虫和血吸虫。寄生人体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
纲、复殖目故为复殖吸虫(dige netic trematode)。
似癸化仁状。虫体大小为1-2cm
外形:长约10-25mm宽约3-5mm;体狭长,前端较细后端圆;背
腹扁平,似葵瓜子状。体表光滑、无棘;口吸盘略大于腹
吸盘,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位于虫体前端1/5处。
结构:1)、消化系统:不完整,肠支无波浪状弯曲。
2)、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睾丸二个、位于虫体后端,
临床表现:决定于感染的轻、重,病
急性期:过敏反应及消化道不适,发热,腹胀,4食欲不
振,肝区痛等
慢性期:几年后出现,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
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疼痛等;常见肝肿大,
有压痛。
3)晚期感染: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4)可引起胆管结石、胆管癌。
二、一般形态特征
1虫体二侧对称、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呈叶状或舌状。
2两吸盘口吸盘和腹吸盘(故着器官)
3雌雄同体(血吸虫除外、在复殖目吸虫结构系统中生殖系统最
发达,代谢最旺盛。)
4无原体腔(皮肌囊)
5消化道不完整,无肛门,肠管分二支
6排泄系统:
三、生活史
成虫生活史的特点:
1)、复杂(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后尾蚴、成虫)
端有不明显的卵盖。
二、生活史:
终宿主:人、猪(小肠内)
中间佰主:扁卷螺
植物媒介:水生植物
感染阶段:囊蚴
感染方式:经口
三、致病(相对较轻)
机制: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
吸虫明显,数量多时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
临床表现: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寄生数量多者可有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有的可
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甚至肠梗阻
四、诊断
1粪便直接涂片法查虫卵
2粪便水洗沉淀法,检出率可达99%
五、流行与防治
1传染源病人
中间宿主与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习惯者,此点
更为重要防止人、畜污染水体。
2治疗:首选吡喹酮。
本课题方面的
新进展
通过健康志愿者的血清研究,发现肝吸虫病患者血清TNF-a,IL -13和NO水平显著升高,说明TNF-a,IL -13和NO可能在宿主杀伤华 支睾吸虫和加重肝胆管炎症方面起重要作用。
2)、生活史中多有第一、二中间宿主(需要1~2种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多为囊蚴、经口感染(血吸虫除外)
4)、虫卵发育与孵化多在淡水中进行
5)、吸虫致病均为人兽共患病
第二节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
成虫寄生于人、猫、犬、猪的肝胆管内,又称为肝吸虫
一、形态
1、成虫:体形狭长,背腹扁平,前端尖细,后端略钝,体表无棘,
前后排列,呈分支状;雌性生殖系统:卵巢边缘分叶,
子宫为管状,其内充满虫卵。
2、虫卵:为常见蠕虫卵中最小的一种,约27umx 19um,外形似芝麻
或电灯泡,卵壳中等厚,棕黄色;有卵盖、肩峰;后端
有一小疣;卵内含一毛蚴。
二、生活史
教学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1)生活史复杂,需二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纹沼
应用PowerPoint多
螺最多见),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
媒体课件进行课堂
2)成虫的寄生部位为肝胆管、感染期为囊蚴。
讲授
3)感染方式与途径:经口。
4)幼虫经体内移行才能达寄生部位。
5)成虫寿命20-30年
三、致病
肝吸虫的代谢产物和机械刺激使其主要危害为肝受损,病变主要在
肝的次级胆管。大量的虫体可引起阻塞、胆汁滞留等,导致肝硬化。
授课题目吸虫概论华支睾吸布氏姜片虫授课班级2003级护理心理管理专业授课方式讲授新课授课学时学时授课时间20041126完成时间200420基本教材及主要参考书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沈继龙主编寄生虫与临床沈一平主编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授课题目
吸虫概论、华支睾吸 虫、布氏姜片虫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第二节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应用PowerPoint多
一、形态
媒体课件进行课堂
1成虫(赤虫):新鲜虫体呈肉红色,为人体中最大的吸虫,大型
讲授
的虫体有冬青叶片和生姜片大小。口、腹吸盘
呈漏斗状。生殖系统睾丸高度分支,呈珊瑚状。
2虫卵:最大的蠕虫卵,130-140X80-85um,淡黄色,卵壳薄,一
5)儿童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甚至引起侏儒症。
四、诊断询问病史
1病原学检查A粪检肝吸虫卵,因虫卵小,粪便直接涂片法易
于漏检,故多采用各种集卵法(如水洗离心沉
淀法,乙醚沉淀法等,但不用饱和盐水浮聚法)
B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检查
检获虫卵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2免疫学诊断
ELISA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初筛之用。
授课班级
2003级护理、心理、
管理专业
授课方式
讲授新课
授课学时
2学时
授课时间
2004-11-26
教案
完成时间
2004—9-20
基本教材及
主要参考书
《人体寄生虫学》第六版李雍龙主编
《临床寄生虫学和寄生虫检验》沈继龙主编
《寄生虫与临床》沈一平主编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人体吸虫主要形态特点;熟悉吸虫生活史的共同特点;了解吸虫 重要种类。
3.难点:华支睾吸虫、掌握布氏姜片虫的致病机理。
大体内容 与时间安排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5min
吸虫概述15mi n
华支睾吸虫45mi n
布氏姜片虫25mi n
复习总结、作业题10mi n
教具和教学方法:应用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与 时间分配
应用PowerPoint多
五、流行与分布
流行原因:1)传染源病人、保虫宿主猫等
2)中间宿主广泛存在
3)粪便管理不当
4)吃生的或半生的鱼虾(分为习吃型、嬉食型和偶食型)
六、防治
A治疗病人,吡喹酮(为治疗扁虫的常用药物)25mg/kg tid
B加强粪便管理,合理处理粪便,改变养鱼的习惯。
C病从口入,不吃生、半生的鱼虾。
教学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