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志铭商品学基础习题与答案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训练与习题
1.判断题
(1)维生素是人体大量需要的一类营养成分。
(错)
(2)苹果可以用真空包装的办法保鲜储存。
(错)
(3)白兰地是蒸馏酒。
(对)
(4)配制酒是用食品酒精或成品酒配制的。
(对)
(5)茶叶疏松多孔,易吸附异味。
(对)
(6)酒类商品储存时间越长越好。
(错)
(7)葡萄酒没有保质期的要求。
(错)
(8)干红葡萄酒比半干红葡萄酒甜。
(错)
(9)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可以供给人体热量,多来源于植物性食品。
(对)(10)多种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花茶不能混放。
(对)
2.选择题
(1)可用香型来划分的酒类是:(A )
A、白酒
B、啤酒
C、黄酒
D、葡萄酒
(2)下列水果中属于浆果的是:(B )
A、核桃
B、葡萄
C、桔子
D、苹果
(3)下列酒中哪种属于发酵原酒:(A )
A、啤酒
B、药酒
C、茅台酒
D、竹叶青酒
(4)下列茶叶中哪种是乌龙茶(B)
A、龙井
B、铁观音
C、黄山毛峰
D、茉莉花茶
(5)啤酒按照( C )将其分为低度啤酒、中度啤酒和高度啤酒。
A. 酒精含量
B.二氧化碳含量
C.麦芽汁浓度
D. 糖的含量
(6)白酒的酒度是以(C )o C时酒精的容量百分比来表示的。
A、0
B、15
C、20
D、25
(7)饮酒时因酒的质量不好,造成对人的视觉神经损伤可致失明的物质是( C )。
A. 总醛 B高级醇 C. 甲醇 D. 氰化物
(8)下列属于半发酵茶的是(D )。
A. 绿茶 B花茶 C. 红茶 D. 乌龙茶
(9)下列营养物质中哪种不是碳水化合物(D)。
A.多糖B.葡萄糖C.植物纤维素D.蛋白质
(10)下列茶叶中属于半酵茶的是(D )。
A.龙井B.碧螺春C.黄山毛峰D.安溪铁观音
(11)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杀菌的啤酒属于(A)。
A、鲜啤酒
B、熟啤酒
C、黑啤酒
D、高浓度啤酒
(12)茶叶成分中,饮后使人兴奋的主要成分是( C )。
A、茶多酚
B、儿茶素
C、咖啡碱
D、氨基酸
(13)下列哪些是茶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AB )
A、茶多酚
B、咖啡碱
C、蛋白质
D、脂肪
(14)红茶的初制主要有下列哪些工序。
( A BCD )
A、鲜叶萎凋
B、揉捻
C、发酵
D、烘干
E、陈化
(15)绿茶的初制主要有下列哪些工序。
( BC )
A、鲜叶萎凋
B、杀青
C、揉捻
D、发酵
E、陈化
(16)下列哪些维生素属于脂溶性维生素。
(ADE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E、维生素E 4.问答题
(1)食品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哪些?
要点:国家标准GB/Z 21922-2008明确规定:食品营养成分是指食品中具有的营养素和有益成分,包括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
营养素是指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能维持机体生长、发育、活动、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的生化或生理学的不良变化,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五大类。
因此食品营养成分通常包括水分、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人体必需的七大类物质
(2)蔬果商品如何进行鲜度管理?
要点:温度与湿度是影响蔬果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也是工作中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
因此温度管理与湿度管理成为蔬果鲜度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根据品种的不同可以采用: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冰冷水处理法、复活处理法、散
热处理法等不同的方法。
(3)茶叶有哪些类?主要代表品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要点:我国通常将茶叶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和紧压茶五大类,其代表性品种和特点如下:
1、绿茶
绿茶是不发酵茶,它的特点是保护了茶叶的绿色即做到干绿、汤绿、叶底绿“三绿”。
绿茶按初制干燥方法不同,分为炒青、烘青和晒青三类。
①炒青。
初制干燥是用铁锅炒制的茶,称抄青绿茶。
其品质特点是各条索紧洁光润。
汤色叶底碧绿,香气清高,滋味浓,收敛性强,耐冲泡。
炒青的主要品种又可分为扁炒青、长炒青和圆炒青。
长炒青中的名品有碧螺春、庐山云雾、珍眉等。
扁炒青有龙井、旗袍和大方等名品;而圆炒青主要是珠茶。
②烘青。
烘青茶干燥方式是采用烘笼或烘干机,而不是直接接触铁锅。
烘青茶既有成品茶,也是供窨制花茶的原料茶。
烘青茶外形较为舒展,色泽翠绿油润,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纯,味鲜醇,叶底嫩缘匀齐。
著名品种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君山银针等,主产地是安徽、湖南、河南等。
③晒青。
晒青是利用日光干燥的一类绿茶,其品质不及炒青和烘青,一般香气低,汤色和叶底黄色,带有日晒味,这类茶除在产地销售外,多作紧压茶原料。
主产于云南、湖北、湖南、贵州、广西等地。
2、红茶
红茶品质特征和绿茶不同,绿茶以保持天然绿色而引人,红茶则以红艳而名贵。
制作中,采用细嫩叶为原料,经完全发酵使绿叶变为红叶——发酵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
发酵使茶多酚加速了酶促氧化,形成红叶红汤、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红茶根据制法与品质的差异分为功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三类。
①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产品,以做工精细而得名。
工夫红茶在制作过程中很讲究茶的形状和色、香、味,特别要求紧卷、完整、匀称、洁净。
其成品特点是条索紧细、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滋味甘醇、叶底匀嫩鲜红。
其中祁红、滇红、川红、宜红被称为我国的四大红茶。
②小种红茶
我国的小种红茶多产于福建省。
因烘干时用松木熏制,故成品茶有独特的松木香味,这是小种红茶与工夫茶的最明显区别。
小种红茶的品质特点是茶条粗实、叶质肥厚、色泽乌黑、汤色红浓、滋味爽口。
③红碎茶
红碎茶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红碎茶在初制时经过充分揉捻和切碎、发酵、干燥而成。
其特点是外形整齐一致,色泽乌黑、香气很高,滋味浓厚、汤色浓红,适于添加牛奶、柠檬、糖等饮用。
因红碎茶压制作时经揉、撕、切已使茶叶组织破坏,故饮用时一次冲泡就能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浸出,这很符合西方人的饮茶习惯。
3、乌龙茶
乌龙茶即是青茶,属半发酵茶。
其制作方法兼有红茶与绿茶的发酵和杀青,其成品特点既有绿茶的鲜爽也有红茶的甘醇,而且叶底具有绿叶红镶边的特点。
制作时有“摇青”工序,将鲜叶置于特制容器内不断摇动,使茶叶相互碰接至叶缘细胞破裂,茶汁流出,氧化发酵、发酵到适应程度后立即杀青,使发酵过程终止。
这样,片片茶叶边缘经发酵,中心部分不发酵,故而形成叶底绿叶红镶边的特殊风格。
乌龙茶也是我国特产,主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以福建的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突出。
主要品种有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等。
经临床医学研究证明,乌龙茶对高血压、高血脂病有显著疗效。
4、花茶
花茶属再加工茶,是由成品茶加鲜花窨制成。
多以所用鲜花命名,如茉莉花茶、柚子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
用于窨制花茶的茶坯通常是烘青绿茶,也用少量的炒青、乌龙茶和红茶。
花茶的质量特点除了外形、叶底、色泽等方面与所用茶坯相同外,主要不同之外是香气,其次是滋味。
高级花茶均要求香气鲜灵,浓郁清高,滋味浓厚鲜爽,汤色清澈、清黄、明亮,叶底细嫩、匀净、明亮。
5、紧压茶
紧压茶即各种块状茶,其形状以砖形最多,其他有碗形、饼型等,突出的特点是便于运输,便于贮藏。
紧压茶是用晒青和红茶的毛茶或副茶作原料经蒸茶、装模或装篓压制而成。
紧压茶种类很多,有湖南产的茯砖、黑砖、花砖、湘尖;湖北产的青砖、米砖、四川产的康砖、金具,广西六堡茶和云南普洱沱茶、方茶、饼茶等。
(4)我国白酒主要有哪些香型?代表品种有哪些?
要点:根据白酒中呈香物质的不同,我国习惯将各地所产优质白酒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酱香型。
酱香型白酒的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酱香型白酒略有焦香,饮酒之后空杯的香气经久不散。
酱香型代表性的有贵州茅台酒,四川古蔺县郎酒和湖南常德武陵酒。
浓香型。
浓香型白酒种类很多,但其共性是窖香浓郁,清冽甘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民间称之为:香浓郁,入口绵,落口甜。
其香气主题成分是乙酸乙脂和适量的丁酸乙脂,浓香型白酒名品很多。
如,泸州老窖、五粮液、洋河大曲、古井贡酒、剑南春、宋河粮酒、山东曲阜孔府家酒等均为浓香型。
清香型。
清香型酒的风味特点是:清香纯正,口味谐调,微甜绵长,余味爽净,该类酒的主要香气成分是乙酸乙脂和乳酸乙脂。
典型代表有山西杏花村汾酒,河南宝怡丰酒、山西祁县六曲香。
米香型。
米香型白酒的风味特点是:米香清雅,入口柔绵,满口甘冽,回味怡畅。
小曲酒多属米香型。
其主体香气成分是乳酸乙脂为主,乙酸乙脂稍低。
代表品种有广西桂林三花酒,广东五华县的长乐烧,湖南浏阳河小曲等。
兼香型。
又称复香型、混合型。
这是一类兼有两种主体香型的白酒。
著名酒品有贵州遵义董酒、陕西凤翔西凤酒。
(5)茶叶的质量是如何进行审评的?
要点:茶叶质量包括感官质量和理化指标两部分。
在我国,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价值的高低,主要根据茶叶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等项目,通过感官审评来决定的。
感官审评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即干评和湿评,操作程序分述如下。
干评是审评干茶外形。
开汤及泡茶或沏茶,为湿评内质重要步骤。
开汤后应先嗅
香气,快看汤色,在尝滋味,后评茶底。
嗅香气。
嗅香气应一手拿住已倒去茶汤的评审杯,另一手半揭开杯盖,靠近杯沿用鼻轻嗅或重嗅。
为了正确判别香气的高低和类型,嗅时应重复一、二次,但每次嗅的时间不宜过久,过久不但容易失去嗅觉的灵敏感,而且杯数较多时,冷热程度不一,就难评比。
每次嗅评时都要将杯内叶底抖动一下,未评之前,杯盖不得打开。
看汤色。
汤色又称水色,俗称汤门或水碗。
审评汤色要及时,因茶汤中的成分和香气接触后很容易发生变化,所以有的把评汤色放在嗅香气之前。
汤色易受光线强弱、茶碗规格、容量多少、排列顺序、沉淀物多少、冲泡时间长短等各种因素影响,在审评时要加以足够注意。
汤色以深浅、明暗、清浊等评定优次。
尝滋味。
审评滋味应在评汤色后立即进行。
茶汤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尝滋味的茶汤温度以50度左右适合。
温度过高过低都易失真。
尝茶味的方法是将汤匙自审评碗中取汤入口。
汤入口后舌头快速循环打转,让舌头各部分在功能上有区别的味蕾全进入工作状态。
以便全面而客观地反映茶滋味。
尝味后的茶汤一般不下咽;尝另一碗前,匙要用白开水漂净,以免串味。
审评滋味主要按浓度、强弱、爽涩、鲜滞及纯杂等评定优次。
评叶底。
评叶底是根据叶底的老嫩情况、均匀程度,整碎程度和开展与否来评定,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
评叶底时是将杯中冲泡过的茶叶(即叶底)倒入叶底盘或放入审评杯盖的反面,也有放入白色搪瓷漂盘内。
倒时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的茶叶倒干净,用叶底盘或杯盖的先将叶张拌匀、铺开、钦平,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的优次、如感到不够明显时,可在盘里酌加茶汤揿平,再将茶汁徐徐倒出,使叶张漂在水中观察分析。
评叶底时,要充分发挥眼睛和手指的作用。
手指按揿叶张,感觉其软硬、厚薄、平突、壮瘦等,用眼睛看芽叶含量、叶张卷摊、光糙、色泽及均匀度等区别好坏。
(6)教师指定五到八种水果蔬菜,要求学生了解其陈列、储存的条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