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1
罗盛教,1931年生,湖南省新化县人。
原名雨成,新化县松山乡人。
少时在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
家贫辍学。
1945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吉首)叔父家。
翌年春,入
省立九师附小就读。
1947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
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罗盛教。
由于家境贫寒,罗盛教11岁时才上小学,只念了一年半就失学了。
为了有口饭吃,父亲将他送去当了道士。
14岁那年,他不得不到镇上
叔叔开的杂货铺帮工。
1949年,罗盛教的家乡解放了。
这年11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湘西军政干部学校的一名学员。
罗盛教文化程度较低,听
起课来感到吃力,抓不住重点,笔记记不全。
为了不掉队,每次下课后,他都要将别人的笔记借来,和自我的笔记对照,查缺补课,然后
用钢笔工工整整地抄写一遍。
在建校劳动中,需要将倒在河中的一棵
树抬到岸上搭桥用。
罗盛教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河水中。
在他的带动下,全班二三十个同学都跳进河里,最终将树拖上了岸,搭起了桥。
1950
年2月1日,罗盛教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4月,罗盛教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并
随部队奔赴朝鲜。
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在朝鲜的日子里,罗盛教时时感到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他和驻
地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的老乡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他经常帮房东
大妈担水、劈柴,乡亲们都夸奖罗盛教是好样的。
1952年1月2日清晨,罗盛教和战友宋惠云一齐去河边练习投掷
榴弹。
正值隆冬季节,河面已被厚厚的冰雪盖住,几个儿童正在滑冰,笑声阵阵。
忽然,传来了呼救声,有人掉进冰窟窿了!罗盛教抓起自我
的帽子,往地上一扔,一弯腰,直冲过去。
他一边跑一边飞快地脱掉
身上的衣服,之后跳进了冰河里。
过了好一会,罗盛教才浮出河面,
深深吸了口气,又钻进水里。
又过了一会,罗盛教最终将落水的孩子
托出水面。
当那少年两臂扒住冰面往上爬时,突然,哗啦一声,冰又
塌了,少年连人带冰又落入水中。
这时罗盛教全身已冻得发紫,体力
已快消耗殆尽,但他却又一次潜入水中,好久,才用头和肩将少年顶
出水面。
这时宋惠云已将一根电线杆拖到河边,少年抱住电线杆被拉
上了岸。
人们急切地等待着罗盛教,然而,他却再也没有上来。
为了
救落水的朝鲜儿童,罗盛教英勇献身。
全村老百姓都赶到了河边,沉痛哀悼这位英雄的志愿军战士。
村
民们将罗盛教安葬在村庄边的佛体洞山。
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同
时授予“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的称号。
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追认罗盛教为“模范青年团员”。
1953年6月
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及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返回目录>>>
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篇2
在1935年11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左手手腕中弹负伤。
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
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
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
在二人帮忙下,她于1936年6月28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
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了中国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
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
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
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
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