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的历史典故及出处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郢书燕说的历史典故及出处
郢书燕说是⼀个成语,它指的是在解释⽂章时曲解了原意,但有时可能也表达出了有价值的观点,下⾯是⼉童⽹⼩编给⼤家分享的郢书燕说的历史典故,让我们⼀起来看看吧!
郢书燕说的历史典故
楚国的郢都有⼀个⼈要写信给燕国的宰相。
晚上写信,因为照明的⽕炬不亮,于是对拿⽕炬的侍从说:“把烛⽕举⾼点。
”⼀边说⼀边错误地在信上写“举烛”两字。
但举烛并⾮这封信的本意。
燕国的宰相收到信⼗分⾼兴,说:“举烛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要任⽤德才兼备的贤⼈。
”燕国的宰相向燕王禀告了任贤的道理,燕王⼗分⾼兴,国家因此⼤治。
燕国是治理好了,但这不是信原来的意思。
当代的学者,⼤多数也像这样。
郢书燕说的出处
《韩⾮⼦·外储说左上》:“郢⼈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不明,因谓持烛者⽈:‘举烛’,云⽽过书‘举烛’。
……燕相⽩王,王⼤悦,国以治。
治则治矣,⾮书意也。
“
郢书燕说的寓意
燕国的宰相读信时望⽂⽣义,误解“举烛”之意却使燕国得到⼤治。
作者讽刺当时学者托古改制,虽然提出了种种有道理的主张,但与历史本来事实⼤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