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试卷(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éng)山北之塞(sè) 遂率子孙荷(hé)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始龀(chèn),跳往助之
C.高万仞(rèn) 曾(chéng)不能损魁父之丘
D.河曲智叟(sòu) 一厝(cuò)朔东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斟酌嶙峋沉檀自出心裁
B.拱桥轩榭臃肿长虹卧波
C.漕运题跋蜕变重峦叠障
D.雕镂蔷薇扒掘俯仰生姿
3.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
..其所不能。

A.拂:违背 B.动:使……震撼
C.曾:同“增”,增加 D.益:好处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呼啸.(xiào)海域.(yù)辽阔.(kuò)湛.蓝(shèn)
B.桅.杆(wéi)刹.那(shà)默契.(qì)瞬.间(shùn)
C.澎湃.(pài)沸.腾(fèi)丧.生(sàng)绽.放(zhàn)
D.凛.冽(lǐn)承载.(zǎi)浩瀚.(hàn)镌.刻(juān)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二、名句默写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了却君王天下事,。

(2),不亦乐乎?
(3),衣冠简朴古风存。

(4),乾坤日夜浮。

(5),金石为开。

(6)盛名之下,。

(7)一水护田将绿绕,。

(8)郦道元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写尽三峡江水的湍急迅猛。

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却用“,”表达了自己对富春江水湍急的赞美。

(9)现已86岁高龄的科学家袁隆平目前正在攻关被其称为水稻“核武器”的品种“超优一千”。

他要在“90岁前实现每公顷17吨的目标,90岁后还要向18吨攻关。

”袁老的这种精神真可谓是
“,
”啊!(请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填空)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略无阙.处(____)重岩叠嶂.(____)不见曦.月(____)沿溯.阻绝(____)
乘奔御.风(____)素湍.绿潭(____)绝巘.多生怪柏(____)飞漱.其间(____)
林寒涧肃.(____)属.引凄异(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9.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______)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意思。

4)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
5)两千多年来,孟子的许多思想一直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

请结合实际谈谈本文观点给你的启示。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与朱元思书(选段)
吴均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猛浪若奔.奔:______ (2)千百成.峰成:______
(3)蝉则千转.不穷转:______ (4)横柯.上蔽柯: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作用?
4)文中的画线句子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六、现代文阅读
11.评语
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寒假前到学校拿学期成绩单。

回家时我和六七个没带书包的好友同行。

刚领的成绩单拿在手上,已经被我们折得皱巴巴了。

②“老师给你们什么评语?”阿益问。

“还没看,不知道。

”包括我,好几个人都这么说。

反正不会是什么好话,我心想。

③“来猜我的是什么。

”阿益掀开成绩单一角,露出老师的评语的最后一个字:“马”。

④“害群之马?”我说。

⑤“没那么糟!”阿益掀开成绩单。

⑥我刚刚看错了,是“焉”。

“心不在焉”的确比“害群之马”好多了。

⑦“你的呢?”他们问。

我也翻开一小角,露出评语最后两字:“用功”。

“上一个字是‘不’吧!”大家起哄说,“不用功。


⑧我再翻开一些,看到的字出乎意料,是“又”。

聪明又用功?礼貌又用功?乖巧又用功?不管前面是什么,总之,是个好评语。

我高兴又害羞,便把成绩单压着,不让同学看。

直到走到家门口,才翻开看整句评语:活泼又用功。

⑨活泼,我当之无愧,但实在想不起自己哪里用功了?我上课时玩磁铁、涂鸦……老师看到我们,总是皱着眉头,怎么觉得我用功?难道老师在开玩笑?
⑩整个寒假期间,那句“活泼又用功”的评语,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还自动变成歌词,配的是《无敌铁金刚》的旋律。

我也就手舞足蹈、心甘情愿地收拾玩心写作业。

⑪开学后,即使成绩单缴回给了老师,那句评语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中。

我开始专心上课、写作业,从进步奖领到前五名、前三名的奖状,还参加作文、朗读比赛……
⑫一学期过去了。

放暑假的前一天,从老师手中接过成绩单时,也多了些期待。

我翻开成绩单内页,右边是交错的“优”和“甲”,左边则是这学期的评语“努力进取”,就在上学期评语“活泼又用功”的旁边。

⑬回家的路上。

阿益接过我的成绩单,说:“我这学期的评语跟你上学期的一样!”
⑭“活泼又用功?”我有点惊讶。

他挑起一边的眉毛,说:“活泼欠用功啦!”他厌恶我无意的挖苦,丢还我成绩单。

⑮我这才仔细看清楚,原来墨渍下那个“又”字其实是“欠”字。

突然,脑海里伴着我整学期的旋律变得荒腔走板。

⑯十多年后,我自己当了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我用快干墨水工整书写,学生不必透过误解或猜测,就能直接感受善意和鼓励。

⑰学生也把对我的“评语”,写成节日小卡。

我仔细读过以后,把它们收集在纪念品盒子里,也收藏在心里。

跟我小学三年级的成绩单一起。

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两部分内容,请概括:
(1)小学三年级时, _;
(2)十多年后,___。

2)第⑧段画线句反映了“我”当时__ __和__的心理。

3)第⑭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简要分析。

4)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

5)读完本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12.阅读《背影》选段(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①过铁道,须②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④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为选段拟个小标题(1分)
2)在文中的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2分)
①()a、走 b、跑 c、跳 d、穿②()a、走 b、跑 c、跳 d、穿
③()a、探 b俯 c、弯 d 曲④()a、抓 b、揪 c、攀 d、握
3)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3分)
4)“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把“蹒跚”改成“慢慢”好吗?为什么?(3分)
5)文中两次写“我”流泪,分别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境? (3分)
七、语言表达
13.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滔滔铁流,如春天大河开融,如熔炉钢水倾泻,_______________,如黄河壶口瀑布夺路而下,如钱塘大潮滚滚而来,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写作文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还要力求有鲜明的个性,在内容或形式方面有创新。

文章的个性,是指一篇文章所独有的特色。

写作文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或见解。

即使是平常的事物,也要从中发现不一样的地方,有自己的真切体验或新颖角度。

能将这些表现出来,不模仿别人,不因袭旧的模式,就能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题材自选。

力求有鲜明的个性,在内容或形式方面有创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赢得生前身后名。

(2)有朋自远方来
(3)箫鼓追随春社近
(4)吴楚东南坼
(5)精诚所至
(6)其实难副
(7)两山排闼送青来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烈士暮
解析:(1)赢得生前身后名。

(2)有朋自远方来
(3)箫鼓追随春社近
(4)吴楚东南坼
(5)精诚所至
(6)其实难副
(7)两山排闼送青来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或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字词书写
7. quē zhàng xī sù yù tuān yǎn shù sù zhǔ
四、诗歌鉴赏
8.1)C
2)对比(衬托),表达自己对湖东景色的迷恋、喜爱,以及造福一方百姓的满足、欣喜之情。

五、文言文阅读
9.1)(集市)(匹敌、相当)
2)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3)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灭亡。

4)这些人虽出身低微,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5)①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②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

③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危。

10.1)(1)飞奔的马(2)形成(3)通“啭”,蝉鸣(4)树枝
2)(1)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2)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这些山峦相互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3)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极写这里的水清澈见底:碧波荡漾,澄澈透明,生动形象。

4)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同时也包含着作者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11.1)(1)由于我误读了老师的评语,给了我努力的动力,让我提高了成绩。

一学期后,我才突然得知是误读。

(2)我当了老师,尽量书写工整,不引起学生误读。

并且收到了学生给我的评价。

2)排比、急切、疑惑。

3)【题示】本题间接考察了描写方法,考试可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加以鉴赏。

可以将本题转化为“划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来思考。

4)B
5)【提示】本题可以转化为“标题的好处(作用)”类题型来思考,再加以比较、回答本题时,要关于运用其他考题,第18题就是一个提示。

林结构角度来看,“评语”这具题目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包含了“小学时老师广评语对我的作用”和“十多年后我作为老师写评语给学生”两部分,如果改为“误读”,只涵盖了第一部分的内容,不够全面。

“评语”这个标题也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从内容角度来看,“误读”带有不积极的语言色彩,看似在批评老师的字迹不清。

而作者想要表达的是,通过老师的评语让作者获得了鼓励和进步,并在以后的人生中引以为戒,其中也不乏对老师的感谢之情。

12.1)望父买橘(1分)
2)(2分)d、c、a、c
3)动作(或细节)描写。

(1分) 作用是: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又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关心。

4)不好 ,“蹒跚”不仅有慢的意思,而且还有摇摆的意思,如果改成了“慢慢”,就不能表现出父亲步履艰难,行动不便的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的伟大、无私。

5)第一次,看见父亲爬月台为我买橘子时那老态龙钟的样子,“我”被深深的父爱感动得流泪了。

第二次,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看不见了,“我”想到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面,于是眼泪又上来了。

(大意正确即可) (3分)
七、语言表达
13.示例:如浩荡激流奔涌如磅礴长江滔滔而去
八、作文
14.坐井观天
如果始终保守,你最终只会平庸地死去;相反,如果你打开了封闭的心扉,你的生活就会快乐、幸福、充实。

一、井里
我是一只生活在井里的老蛙,从来没想过到外面看一看,因为我认为反正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来源:学#科#网Z#X#X#K]
我整天无所事事,唯一的理想就是在这口井里慢慢地老死。

一天,一只乌鸦停在了井口上方,它劝我到外面去看一看,它说天空不仅仅只有井口那么大,外面的世界很美丽,也很精彩。

我被它的话震住了!
二、出井
乌鸦的话一次又一次在我耳边回响,我产生了疑惑,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外面的天空真的比井口还大吗?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美丽、很精彩吗?强烈的好奇心使我迫切地想离开这口井,到外边去看一看。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终于皇天不负有心“蛙”,我出井了。

三、井外
我看见了天空,妈呀!它是那么蓝,那么阔!我的内心充满了惊讶与羞愧,这时我才明白自己原来的世界是多么的狭小!
我看见了太阳,它正照耀人间。

我看见了大地,它正在哺育万物。

我闻到了各种花芬芳的香味。

我闻到了各种草清新的气息。

我听见,蜜蜂嗡嗡地闹着。

我听见,虫子幸福地歌着。

……
有它们相伴,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饿了,捉几只小虫。

渴了,喝几滴露水。

热了,到水里游几圈。

困了,就在阳光下“呱呱”大睡。

……
有一天,正当我在田里捉虫子时,听到农民伯伯说:“青蛙每年要吃掉大量的害虫,拯救大片的庄稼。

它们的功劳真不小呢!”
听了这番话,我的心中有股说不出的激动,这是我在井里永远都不会听到的啊!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更勤劳地捕捉害虫,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实!
四、再见乌鸦
我又看见了那只乌鸦,我俩兴致勃勃地聊起来:
“怎么样?外面的天空很大吧?”
“幸亏你当时劝我,要不然,我恐怕这辈子都是一只井底之蛙,只能坐井观天。

谢谢你,是你改变了我的一生!”
“只要你打开封闭的心扉,你就会生活得快乐、幸福、充实。

改变你一生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这一切都是你自己冲破保守、打开封闭的结果啊!”乌鸦兴奋地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