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光的反射 教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知道反射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要求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学习小组分工合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知道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光的反射现象其实是很熟悉的,生活中,学生一般都会说“反光”,会玩诸如用小镜子或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晃动,把反射的光投射到天花板或者其他物体上。
本节课就基于学生的这一基础展开,带领学生深入研究光的反射。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
【教学难点】
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设疑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出示一根管子)光线通过这根直的管子,可以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光斑,(师演示)如果是这样的管子呢?(出示Z
型管)黑板上还有光斑吗?光照射进管子里,怎么传播不出来了呢?
【从学生已知的相关知识入手,以活动的方式提出提问,从而有效而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探究主题中。
】
2.想让光线从这个管口进入,从另一个管口出来,你有什么办法?
同学们说到要装镜子,那么要几面镜子?装在什么位置?怎么装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通过一些小活动来揭开其中的奥秘。
活动2【活动】光线射靶
1.老师这里有个靶子,还有一个电筒,你能用电筒照亮靶心吗?(个别学生上台尝试)电筒的光是怎样照到靶心的呢?(沿直线传播)现在你站在原地不动,电筒也不能动,(教师移动靶)你能照亮靶心吗?(学生会说到用镜子)到底行不行呢?我们来试一下。
2.出示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
(PPT出示活动规则)
3.学生实验、观察。
个别小组上台交流实验中的现象和发现。
(实物投影实验记录表)
4.小结:当光线碰到镜面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理趣结合,寓实验于游戏中,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趣又有挑战。
让学生记录下镜子的位置和光的路线,这是游戏的升华,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光是怎样反射的,会更加清楚。
】
5.如果靶的位置随意改变,比如在板的四个角,你还能很快地照亮靶心吗?
(镜子的角度发生变化时,光反射的角度也改变了。
)
【提高游戏的难度,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同时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对于光的反射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
6.光源发出的光找到镜子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反射出来的光又是怎么传播的呢?
教师演示实验。
(出示实验装置:水槽、装在水槽里的镜子,以及蓝墨水和牛奶的混合液体)
(A入射光和反射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入射角=反射角)
【让学生亲眼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学生理解起光的反射这一现象更加透彻了。
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个实验按理可以分组让学生进行,难度不大,但是考虑到镭射笔如果照射到学生的眼睛里,对学生的眼睛会有很大的损害,即使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可是学生在反射的过程中,可能注意就会无意中投射到其他同学的眼睛,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就将这个实验定位为教师的演示实验。
】
7.现在老师把靶子换到板的背面,在现有材料下,你还能照亮靶心吗?
【这是第三次玩射靶游戏了,但是难度又进一步地加大了。
层层递进的活动,引导着学生的探究一步步地深入下去。
另外,这次在实验前就让学生对于镜子的数量和位置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科学探究绝不仅仅是动手操作。
】
活动3【活动】光反射原理的应用
1.现在回到我们开始提到的问题。
(出示Z型教具。
)同学们说到用镜子,现在你知道该用几面镜子,该怎样安装了吗?(板贴Z)谁能上来画一画你们的想法?这些方法真的可行吗?我们来看一下。
【这次让学生画示意图,让学生将新鲜出炉的认知活学活用,从而巩固学生对于光的反射的理解。
】
2.(出示潜望镜教具)老师这里有这样的装置,在转角处安装了两面镜子,而且镜子是倾斜45°角安装的。
它能不能达成我们的要求,光从这个管口进入,从另一个管口出来呢?你怎么知道的?这样的装置有没有给你什么启发呢?
简单介绍潜望镜。
3.同学们对潜望镜真是太感兴趣了,想不想自己也拥有一个潜望镜啊?(出示简易潜望镜)介绍简易潜望镜的制作方法。
活动4【作业】拓展应用
留给大家一个问题,潜水艇里的人可以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物体,可是,水面上的船只、岛屿、海鸟等等是光源吗?不是光源,怎么会有光线传播到潜望镜里,从而被人的眼睛看见呢?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从而将学生的思维、研究拓展开去。
】
8.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生态系统。
【过程与方法】: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明确应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做。
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接触科学这门课程有2年多了,学生有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其中有8—9人科学探究欲望比较浓,还有近10人科学知识基础比较差。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系统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生态系统都可能失去平衡。
初步树立科学发展观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假设能力;应用分析推理等思维形式,对沙尘暴生成的原因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自学质疑,激趣引入
1、播放大自然里动植物和谐相处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引导:“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大自然用它那神奇的手,为我们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在这儿,各种生物平衡和谐的生活在一起,而因为这样的一种平衡产生了一份和谐的美。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草原,来研究一下草原生态系统。
2、什么叫做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中的某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呢?
课件展示: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因此,今天我们学习第8课维护生态平衡。
(板书:维护生态平衡)
3、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想告诉大家?
活动2【活动】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师:草原是美丽的,那你们知道在草原上都有些什么动植物?今天,我们首先从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草→兔→鹰开始,探究这三种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板书:草→兔→鹰
1、设想一下,如果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发生了变化,整个食物链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1)出示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小组合作表演。
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如果兔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
(这个环节需要在课前预设,让课堂延伸。
先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然后编写剧本、排练、预演挑选,教师帮助修改剧本,最后挑选两组有代表的进行表演。
)
(2)小结:
课件展示:
如果鹰少了,可以想象的结果是,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
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
如果兔少了,可能的情况是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
如果草少了,也许兔子会减少、老鹰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
2、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鹰、兔或者草减少呢?填一填。
(1)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2)各组汇报展示,师生点评。
课件出示美丽草原图片和被破坏后的草原图片,让学生体会破坏生态平衡所带来的巨大反差。
小结:生态系统的平衡,是历经漫长的岁月才形成的,一经破坏,将难以恢复。
人类破坏生态平衡,最终危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3、是什么引起了沙尘暴:
(1)阅读书20面有关沙尘暴的资料,并观看录像。
(2)小组讨论会,析生态系统失衡的原因。
提示:
①人类的哪些行为引起草原生态系统失衡?
②这些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③最终结果是什么?
(3)师生小结: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利用引起草原荒漠化、沙漠化,引起了沙尘暴。
三、达标测评、活动3【测试】自我检测
练习册P16页第1题填空题、第二题判断题。
四、自主反思、活动4【活动】总结提升
这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我们能为保护生态平衡做些什么?(讲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