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

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

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摘要武术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的全身性运动。

随着武术运动的迅猛发展,竞技比赛日益激烈,尤其是“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使运动员在练习高难度动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机体损伤。

这不仅影响了运动员的正常训练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了运动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轻者给生活、训练带来不便,重者则致伤致残,与运动比赛无缘,终身遗憾。

因此,通过对武术运动员易损伤原因、部位的研究,发现其损伤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伤害事故在运动训练中发生。

关键词:武术;运动员;训练损伤1引言随着全国高校体育院系的发展,武术作为弘扬民族文化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常常会发生不少运动损伤情况,诸如过度训练、恶劣气候条件、场地与设计限制以及特定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等等。

这些损伤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运动技巧的掌握和水平的提高,还对教学、训练以及比赛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进行科学性的运动损伤调查分析并找到合理方法去预防和治疗这些问题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 研究对象以A学院武术专项的128名学生(其中男、女各64名)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论文等,并进行分类整理,归纳与分析。

2.2 问卷调查法向A学院武术专项的128名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128份,对他们的年龄,训练年限、不同的武术项目、运动损伤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

2.3 访谈法就武术专项项目特点对运动员损伤情况的发生进行了咨询,对目前A学院的128名学生武术专项训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获得最真实、确切的第一手资料。

2.3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武术专项运动员运动损伤部位的调查通过对128名武术专项运动的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知,总的损伤人次竟高达214例。

山西省高校武术散打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山西省高校武术散打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行 调 查 分析 , 分析认 为 : 造 成散 打 专 业 学 生运 动损 伤 是 由 于缺 乏科 学合理 的训 练 方 法、 比赛 前 的活 动 不 充分 等诸 多 因素 造成 。针 对散 打专 业 学生 出现 的这 些运 动损 伤 问题 ,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 , 以使 武 术散 打 专业 学 生发
从表 1 可知 , 踝关节 、 膝关节和足趾 背部 在训 练和 比赛 中常
造成损伤 , 其中踝关节损伤最 多占样本统计 的 4 7 . 5 %。由此可以 看出, 对于散打专业学 生来说 , 其踝关节部位 受伤是最 为常见 。 究其原 因 , 是 由于散打专业学生 主要运用踢腿 、 侧踢等踝关
以 山西省高 校体育散 打专 业学 生运ຫໍສະໝຸດ 损 伤情况 为研 究对 象。
2 . 2 研 究方 法
2 . 2 . 1 文 献 资 料 法
3 . 2 散 打运动损 伤的原 因分析
表 2 运 动 损 伤 原 因
通过从 中国期 刊网 、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 、 联合 参考咨询网中搜索 引擎进行检索 和收集相关 的文献 ,查 阅 与本 研究相关 的文献 , 然后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 析。
搏击 ・ 体育论坛
第5 卷 第3 期
【 运动人体科学 】
山西省高校武术散打专业 学生运 动损伤调查分析
卫 峰
( 山西 大学 体育 学 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 文章采 用文献资料法、 调查问卷法及数理统计法 , 对 山西省 高校体 育散打专业学生运动损伤进
2 . 2 . 2问 卷 调 查 法
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根 据本研究 的 目的,严格遵循社会学

大学生武术运动损伤的研究

大学生武术运动损伤的研究
等 因 素 。 应激 状 态 是指 出乎 意 料 的 紧 张 情 况 所 引起 的 一 种特 殊 的情 绪 状 态 ,其 表 现
肉 、韧 带 及 关 节 的 摩 擦 力加 大 ,很 容 易 引 起 膝关 节损 伤 。 2 . 1 . 4 、局 部 负担过 重 下肢 肌 肉力 量 不 足 , 重心 降 的过 低 , 技 术 动 作 不 准 确 ,都 容 易 导致 膝 关 节 局 部 负 担过 重 ,从而 导致膝 关 节损伤 。 2 . 1 . 5 、其他 原 因 大 学 生 的 自我 保 护 意 识 差 也是 导 致 膝 关 节 损 伤 的原 因之 一 。调 查 发现 有 些 大 学 生在 太 极 拳 运 动 中下 肢 出 现肌 肉酸 痛 、僵 硬 、关 节 疼 痛 ,韧 带 疼 痛 等症 状 时 ,还 再
武术
普通大学生
运动
太极拳要求动作柔和、协调和舒展 。
根 据 调 查 ,许 多 大 学 生 开始 太 极 拳 运 动 前 往 往 忽 视 了准 备 活 动 或准 备 活 动 不 充 分 ,
此避免损伤的发生。
3 . 2 、科 学合 理地 安排 运动量 根 据 武 术 的 运 动损 伤 特 点 ,大 学 生要
大学 生武术运动损伤 的研 究
◆文 / 吴 妲( 无 锡市滨湖 区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 江苏 无锡 2 1 4 1 2 1 )

要 :在 高校武术体育教学实践中,非
半蹲位 ,并且伴有有缓慢 的屈伸动作 ,而
且要求身体在不断的起伏旋转 ,如果身体 起 伏 旋 转 的速 度 太 快 ,或 立 身 不 中正 ,摇 摆 不 稳 ,会 加 大 膝 部 负担 而 导 致 膝 关 节 损 伤。 2 . 1 . 2 、腿 部肌 肉力 量较 差

武术套路新规则下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武术套路新规则下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运 动员 问卷 采用 当面 发放 、 面 回收的形 式 , 动 员答 卷之前 进 行 问卷 答题 解 释 , 专 家 问卷采 用 当 运 而
当 面发放 和 邮寄方 式相 结合 。发放 问卷 共计 8 份 , 1 回收 8 1份 , 回收率为 1 0 。 总 0
问卷 的信 度检 验 , 通过 再 测法 检 测结 果 a . 8 , 明 问卷 具 有较 高 的信 度 ; 是 一0 8 9 表 问卷 的效度 检 验 , 是 通过 1 位 专家对 问 卷 的 内容 进行评 定 , 4 结果均 有较 高 的效 度 。
1 . ; 第 2位 的是踝关 节 外侧距 腓 前韧 带损 伤 , 损伤 比率 为 1 . ; 42 排 其 3 1 排第 3位 的是 膝外侧 副韧带
损伤 , 损伤 比率 为 9 7 ; 其 . 排第 4位 的是 大腿 后侧 股二 头肌 拉 伤 , 损 伤 比率为 8 6,; 其 . 排第 5位 的是 9 6 肘 关 节脱 臼 , 其损 伤 比率 为 7 4 。 . 而在 连接 难度 动作 中具 体部 位损 伤次数 排第 1位 的是踝关节 外侧距 腓前 韧 带损 伤 , 其损 伤 比率 为 1 . ; 3 8 排第 2位 的是 膝外 侧 副韧 带 损伤 , 损伤 比率 为 1 . ; 其 3 3 排第 3 位 的是 大腿 后侧 股 二头 肌拉 伤 , 损 伤 比率 为 9 7,; 其 . 排第 4位 的是 髌 骨劳 损 , 9 6 其损 伤 比率 为 8 2 ; . 排
Ji 0 2 al 2 1
文章 编 号 : 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7 ( 0 2 0 — 0 3 0 10 — 11 2 1 )10 9—4
武 术套 路 新规 则 下 运 动 损伤 的调 查 与分 析

武术专业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及成因分析

武术专业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及成因分析

武术研究2017年7月第2卷 第7期武术专业大学生常见运动损伤调查及成因分析高 雅 柴倩楠 张智刚 高 增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摘 要:由于武术有着“高、难、美、新”的发展趋势和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对于武术专业学生的技术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武术比赛和武术专业课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大幅度上升。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武术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调查,结果显示:武术专业大学生损伤发生率最高的部位分别是腰部、跟腱和踝关节,多发大肌群及下肢关节的损伤,上肢损伤几率较小;学生自身训练状态不佳是引发武术专业大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观原因;武术的特点决定了专业课上出现的损伤大部分发生在课堂的基本部分;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干燥的气候特点及缺少专业室内训练场地是诱发运动损伤的外部因素。

关键词:武术专业 大学生 运动损伤 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7—0082—04武术套路的动作快速多变,要求学生能够娴熟的完成翻腾、滚翻、跳跃等动作的连接,不仅要跳得高而且要落得稳,还要求空中的动作和落地后的动作舒展大气、造型优美[1]。

对于专业武术学生来说,基本功的练习尤为重要[2]。

专业武术训练技术难度大、动作难度高、训练量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作的用力方向、运动路线、动作幅度、连接顺序等,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肌肉力量要求较高,使得运动损伤时有发生。

损伤如不及时处理,将影响武术专业学生的训练,更有甚者会导致身体上的残疾[3]。

在校武术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因其大学生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引发运动损伤的部位和原因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试图对西北师范大学武术专业学生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损伤形成的原因,进而对西北地区专业武术选手训练中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3-2016级武术专业94名在校学生为样本,其中男生69名、女生25名,样本年龄在18~24岁之间,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141当代体育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孙加记武术作为中国的传统体育活动,一直以来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武术运动包括踢、打、摔、拿、击等动作遵循一定的规律组成的演练,既可以修身养性,又可以作为自保的一门技术,提高人们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热爱。

1 高校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近年来,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一直广受中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热爱,越来越多高校引入武术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部分。

这项体育训练虽然能够向年轻一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是其学习难度以及训练水平容易让教学中发生武术训练的运动损伤,所谓的运动损伤主要在于动作姿势的不当以及外部条件引起的损伤。

其中一部分的损伤可以通过正确的运动指导和调整进行有效的减少或者避免。

1.1 武术运动动作不规范高校武术运动的教学由于忽视学生的武术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并没有对于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导致初学者在学习时由于动作的不规范出现的动作损伤几率较大,在运动过程中几个动作的不连贯性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腰部、腿部的损伤。

同时,武术前未做准备活动也容易导致运动中身体未能伸展,出现动作肌肉力量不够导致身体损伤。

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动作难度大、基础弱等原因出现畏难情绪,导致在短暂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出现分神、烦躁等情绪,造成最终的动作不规范,给以后的训练与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1.2 部分学生带伤训练初学者在接触武术训练时容易由于动作的不规范性或者过度运动出现运动损伤,而其中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提出训练休息以及及时的运动恢复。

学生由于带伤训练反而更难掌握正确的训练姿势和节奏,其动作的力量缺乏更容易导致运动损伤,在反复的恶性循环下最终会导致严重的武术运动损伤,并且集中在人体的关节、腰部等重要部位上。

高校武术训练当中也存在部分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未能对自身的运动损伤和身体承受能力有很好的认知,继续坚持带伤训练,最终加重运动损伤带来的伤害。

2 武术运动训练建议2.1 教学前开展准备活动武术运动的准备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达到训练的状态,并且有效伸展身体。

武术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以枣庄学院体育学院为例

武术教学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研究——以枣庄学院体育学院为例

l 前 言
式, 回收率 1 0 0 %, 其 问卷 的内容涉及武术运 动损伤部 位 、 特 点
和原 因等方面 。对 调查获得 的有效数据 , 按照研 究 目的进行分
3 研 究 结 果 与分 析
目前 , 在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武术 教学中主要以学习 速度 、 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 的全身性运 动, 它具有动作幅 度大 、 难度高 、 速度快等特点。近年来 , 随着武术套路运动的迅速
Hale Waihona Puke 损伤 的特点和规律 , 旨在为枣庄学院体 育学院 学生和 老师在武术教 学 中科 学地预 防运动损 伤提 供理 论依 据, 从而促进 其教 学更好地进行、 学生的技 能更好地提 高, 保证 学生运动训 练的长期 性, 对进 一步延长体育 专业学生运动的寿命有重要 意义。 关键词 : 枣庄学院; 体育学院; 武术教 学; 运动损伤
下, 武术成为学生选择的热点。武术套路动作 的展现需要全身 的配合完成 , 有些动作想达到较高 的水平 , 需要经过较长 时间的
o f e r t h e o r e t i c a l t h e o i r e s f o r s c i e n t i f i c s p o t r i n j u r y p r e v e n t i o n i n c a m p u s , S O a s t o p r o m o t e t e a c h i n g a n d s t u d e n t s ’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a l a r g e n u mb e r o f l i t e r a t u r e r e s e rc a h,t h i s p a p e r i n v e s t i g a t e s s t u d e n t s i n S p o r t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发现,武术套路运动员 的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韧带、肌肉和关节等方面,且损伤原因主要为训练不当、 技术动作不规范、体能不足和场地器材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次演示提出了 加强科学训练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加强体能训练和规范场地器材管理等建议, 以预防和治疗武术套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
参考内容
武术套路运动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之一,它集技巧、力量、柔韧和耐 力于一体。然而,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膝关节损伤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本次 演示将针对我国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现状及训练学致因进行分析,旨在引 起广大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重视,加强科学训练和防护。

一、背景介绍
膝关节是武术套路运动员身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直接 影响到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和竞技表现。近年来,随着武术套路运动的普及和训练 水平的提高,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轻微的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员暂时 性的机能障碍,而严重的损伤则可能对其职业生涯甚至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预防和治疗膝关节损伤已成为了我国武术套路运动的重要问题。
3、运动技术错误: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许多动作都涉及到膝关节的屈伸运 动。如果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技术不正确,会导致膝关节受到不正常的冲击和扭 转力,从而引发膝关节损伤。
三、运动医学保障
为了降低武术套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运动医学提供了许多保障措 施。
1、科学训练:通过科学安排训练计划和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可以避免运动 员在训练中过度疲劳和局部负荷过大。同时,科学训练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 素质,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和耐受力。
3、损伤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损伤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山西省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分析研究

山西省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分析研究

采用类 比、 归纳 、 综合 的逻辑分析方法对 调查 的结果进行总 结分析 。
2 研 究 结 果 与分 析
2 . 1 损 伤 的 比例 和 分 类
残, 不得不提前结束 自己的运动生涯 , 造成终身遗憾 。 目前 , 我国 各高师体 育院系已开展这方面 的探讨 , 但 没有给予足够 的重视 ,
伸张能力欠佳 , 动作不协调 , 灵活性较差 , 例如在腾
空飞脚 、 旋 风脚 、 外摆莲等跳跃动作 中没有进行充分 的腿部肌 肉
表 3山西省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 类型统计表( 多选)
的拉伸 , 很容易导致大腿后侧 、 内侧 、 小腿后侧等肌群发生拉 伤。 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 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 是 造成运动损伤的首位或第二位的原 因。 运动损伤 的类 型多种多样, 根据分析 的角度不 同, 按照损伤 的病 程可 以分 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是一种突然引
文献 ,并认真研读 与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相关的各种 书籍
和文献资料 , 为本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1 . 2 . 2问 卷 调 查 法
根据调查 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 , 共发放调查问卷 4 0 0份 , 回 收3 8 3份 , 回收率 为 9 5 . 8 %, 作废 问卷 1 3份 , 有效 问卷 3 7 0份 , 有效率为 9 6 . 6 %。 1 . 2 . 3数理统计 法 根据损伤的程度 , 可以分为未 发生损伤 、 轻微损伤 和运动损
伤 。通过调查发现山西省高校武术专项课运 动损伤 的发生率较
高, 几乎都有不 同程度的损伤 。 轻微损伤和运动损 伤的人数 占到
作者简介 : 1 . 郭 杰( 1 9 8 9 一 ) , 女, 在读硕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 : 民族传统体育学。 2 . 李 凯( 1 9 8 9一) , 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 : 民族传统体 育学。

高校武术专项学生常见运动损伤之研究

高校武术专项学生常见运动损伤之研究

搏击武术科学2008qj6J{饿5氆第6期【武术套路研究】高校武术专项学生常见运动损伤之研究杨庚顺刘存生(衡水学院,河北衡水053000)摘要:运动损伤对于高校武术专项教学与训练是较普遍的现象。

文章通过对近年来学者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和对高校体育专业师生进行调查,了解高校武术教学与-/)l I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并结合高校的教学特点加以总结,为高校武术专项课的教学与训练中的运动损伤预防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武术教学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06_咖4l珈2表1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部位统计表‘1前言武术套路的学习与演练是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武术专项学生学习和练习的主要内容之一。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对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要求特别高的全身性运动,是武术竞赛和武术交流的主耍手段,也是衡量体育专业武术专选牛业乍业务能力的重要标准。

为了订后谋求较好的T作职位并胜任相应的工作,高校体育专业武术专项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加倍努力完成武术套路的学习和训练。

近年来。

随着武术套路运动的迅速发展,竞技比赛日益激烈,学生在练习高难度动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机体损伤。

运动损伤将影响学生的健康、学习和工作,给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影响练习积极性,妨碍武术套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

因此,运动损伤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武术运动的损伤机制,科学的预防运动损伤对武术套路的学习有着重要的科研和实践意义j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依据年级分布,分层随机抽取衡水学院体育系武术专项学生50名(男30名,女20名)。

河北师范大学武术々项学生100名(男50名,女50名),共计150名(男80名,女70名)学生。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对武术套路的运动形式、运动损伤产生的部位和损伤形成的机理进行归纳和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对被试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8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问卷有效率95%。

高校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

高校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
竞技论坛 JINGJILUNTAN
高校武术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预防措施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Sport Injuries among College Wushu Athletes
苑城睿ꎬ陶 萍 Yuan Chengruiꎬ Tao Ping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 以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 50
名运动员为调查对象ꎮ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 CNKI) 数据库中ꎬ以“ 武术运动员” 并含“ 运
动损伤”为检索词ꎬ检索到相关文献 108 篇ꎮ 在参考相关文献 的同时ꎬ借阅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内相关图书 8 本ꎬ为该研究 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ꎮ
10 12
一级 人数( n)
16 4
二级 人数( n)
26 3
由表 1 可见ꎬ被调查的武术专业运动员的运动年限主要集 中于 10 年及以上ꎬ且全体成员均为国家二级及二级以上运动员ꎮ
这表明本研究所调查的运动员都具有常年的武术经历ꎬ武术功 底扎实ꎬ且经过长期的专业学习与训练ꎮ 在长期的训练中ꎬ运动
随着我国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不断重视ꎬ武术作为传统 文化中的瑰宝不断地涌进校园[1] ꎮ 目前ꎬ武术运动在高校中
开展迅速ꎬ越来越多的武术运动员进入高校ꎬ为推动高校武术 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ꎮ 众所周知ꎬ武术是一项以技击为目的 的运动项目ꎬ它包含着肢体接触的动作ꎬ运动员难免会出现损 伤情况ꎮ 运动损伤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运动年限均具有一 定的影响ꎮ 如果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了损伤ꎬ就会直接破坏整 个训练计划ꎬ同时运动员的心理状况也会产生波动ꎬ容易造成 消极的心理[2] ꎮ 因此ꎬ运动损伤的预防显得十分重要ꎮ

高校武术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高校武术队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A s a t A c r igt v siae h a t n me f nu y n e a u e k f r  ̄uy i 7c l g s n — bt c : co dn i e t t t ep r a dt jr d t s rs O t e t r ol e d U r On g i oi a h me t a aei n e a n es i u h t lt ,hsp p r n lzst ei u e a t dsr u in h e s n a ei u e n ep o i rie W s uah e s ti a e ay e jrd p rs i i t ,terao st h v j rda dt r — v ts e a h n tb o O n h
高 校武 术 队运动 损伤情 况 的调 查 与分 析
方 平
( 浙江 传 媒 学 院 公 体 部 , 浙江 杭 州 30 1 ) 10 8
摘要 : 通过对浙江省 7 高等 院校 武术队 学生运动损 伤的部位 、 所 受损伤 的时 间段 和损伤后 采取 的措 施等方 面的调 查, 分析 高校 学生在 武 术 运动 中运 动 损 伤 的 部 位 分 布 , 结合 实 际分 析 高校 学 生在 武 术运 动 中发 生损 伤 的 原 因及 其 并
0 前

2 调 查 与分析
2 1 受 损 伤 的 时 间段 . 表 1 受 损 伤 的 时 间 段
在高校 中, 武术 运动 已经成 为普 及 最广 的一 项体 育运 动 , 由于武术运动 本身 的原 因 , 路 的演练要求学 生必须 但 套 具备 良好 的身体条件 与专项 身体素 质。在训练 中难 免会 出 现损伤 , 这不仅影响 了教学与 训练效 果 , 而且给受 伤者及其

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研究

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研究

2016年(第6卷)第35期运动人体科学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集健身、防身、修身、娱乐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还具有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1-4]。

然而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常常受到运动损伤困扰,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武术专项学生的学习和训练[5]。

运动损伤不仅会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影响日常学习和生活,严重了会对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防范运动损伤的发生依然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

该文对南京高校武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运动伤害发生的特点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关防护对策,旨在提高人们对武术教学过程中运动损伤发生的认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该研究以南京市部分高校武术专项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高校包括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体育学院6所院校。

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网络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及查阅国内相关期刊、专著等大量文献资料,进一步了解相关武术专项运动损伤发生特点、规律研究现状,为该研究奠定丰富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以南京市上述6所高校武术专项课学生300人为调查对象。

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3.33%。

1.2.3 数理统计法①作者简介:樊静(1980—),女,汉,江苏句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

DOI:10.16655/ki.2095-2813.2016.35.016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调查及防护对策研究①樊静(南京中医药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46)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京高校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研究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的部位、性质、类型、发生的时期、不同等级运动员发生损伤的特点及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了解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护建议,以期降低武术专项课运动损伤发生。

浅析武汉市高校武术体教南拳专项组成员膝关节损伤的调查

浅析武汉市高校武术体教南拳专项组成员膝关节损伤的调查

下 做 出一些不 利于其 恢复 的动作 。
仅可以很好 的提高 自己的身体素质 ,使 自
己的运 动 能力 得 到 大 幅 度 的 提 升 ,还 能 够 促 进 身体 发 育 ,并 在 学 习 、 比赛 和 表 演 过 程 中 使 自己 的身 心 得 到 愉 悦 , 给 自己带 来
2 . 2 、技术掌握不熟练
l J ̄ A -1 ] Ji P J凋 堂
摘 要 :通过对 南拳的涉及 ,不断加深 了
对 南 拳 的认 知 , 南拳 运 动 员训 练 中 易受 损 伤 部位 主要 以 关 节扭 伤 为 主 , 其 中 以膝 关 节 损 伤 最 为 常见 ,本 文 通 过 访 谈 法 , 实地
1 . 2 . 3 、实地调查法
损 伤 。例 如 运 动 员 训练 意 识 低 、 心 里压 力 大 、身 心 疲 惫 ,在 这 种 状 态 下 , 很 容 易 导 致 运 动 员 的 注 意力 减 退 ,机 体 反应 迟钝 ,
识 产 生 运 动 损 伤 的 原 因和 预 防损 伤 的重 要 意义 ,并 注 重 教师 在 教 训 时 提 出 的注 意 事
身体 素质 的好坏 与运 动损 伤发 生密 定部位肌 肉的紧张程度 ,以达到预防膝关
韧带 柔 韧 性 差 ,肌 肉协 调 能 力 不 平 衡 , 极 易造 成 膝 关 节 损伤 ,另 外 ,心 理 素 质也 是
在 全 球 范 围 内得 到广 泛 的 传 播 ,南 拳 作 为 最 受欢 迎 的武 术 拳 种 之 ~ , 它 以其 独 特 的
精 神上 的享 受 和 追 求 。南 拳对 于身 体 素 质
和 技术 动 作 都 有 较 高 的要 求 ,运 动 员在 享 受 该运 动 项 目带 来 的 益 处 的 同 时 ,也 会 给 身 体带 来 运 动 损 伤 的 困 扰 ,这 使 之 成 为 困 扰 南 拳 南 拳 运 动 员 技 术 水平 提 高 的一 种 障 碍。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探讨

130当代体育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与对策探讨李二坤随着武术运动的推广,越来越多高校开设武术训练课程,受到学生的青睐。

但武术训练中存在很多难度较大的肢体动作,容易出现运送损伤情况,需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文中以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为着手点,分析学生运动损伤的成因,给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保证学生武术训练的正常进行。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选择将武术作为体育训练的基本内容,既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又能弘扬传统文化。

但实际训练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造成武术运动损伤的次数增加。

虽然武术运动时身体损伤无法避免,但却可以避免很多损伤。

因此,有必要做好研究分析工作。

1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情况由于武术训练运动中,学生不仅运动时间长,而且强度大,其韧带和肌肉一直遭受长期的拉扯,因此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损伤。

对于肌肉损伤的分类也包括多种情况,如轻微损伤、韧带撕裂/断裂等。

日常武术训练运动过程中,身体肌肉损伤较为常见,但损伤后若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可能会增加运动员的痛苦和严重程度,因此需要提高重视。

武术训练运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损伤就是腰部损伤。

在运动中出现的扭伤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学生的正常行走,最常见的就是韧带撕裂,表现为皮肤表层出现淤血、红肿等。

武术训练运动时存在运动量过分集中的情况,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出现损伤情况。

腰部运动以涮、耗及翻等训练为主,要求腰部具有良好的柔韧性,造成腰部处于长时间高压状态,腰椎与腰肌承受负荷较大,逐步由腰肌劳损演变成腰部病变。

腰肌劳损通常因为腰部急性损伤后没有及时治疗或根治,就开始进入新的训练或腰伤后受凉造成。

2 高校学生武术训练运动损失规避措施2.1 做好武术训练准备活动武术训练运动前做好相应准备活动,可以强化学生身体内血液循环,提高肌肉的韧带弹性,进一步提升身体各器官的稳定性,强化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与气候因素,制定合适的准备活动与运动量。

相关准备活动完成后,需要开展与训练内容相关的专门性训练,尤其是运动过程容易受伤的部位,如韧带、脚踝、膝关节等,尤其是要做好这些部位的准备工作。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随着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展武术运动,并不断涌现一批批优秀的武术选手。

然而,与此同时,武术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问题也随之而来。

尤其是由于武术运动的特殊性质,武术选手容易出现下肢运动损伤。

因此,对于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竞技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肢运动损伤包括膝关节损伤、踝关节损伤、股四头肌损伤、腓肠肌损伤等多种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膝关节损伤。

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技术问题运动技术的问题是导致武术运动员下肢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初学者在练习武术的时候,为了提高效果,会忽略动作落地时的姿势和稳定性,特别是在跳跃、旋转等动作练习中出现的扭转和错位现象,容易导致下肢骨骼、关节和肌肉的损伤。

二、训练量不当不合理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也是导致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

在训练过程中,如果训练时间过长,训练强度过大,会加重腿部的负担,导致肌肉疲劳、运动损伤等情况的发生。

三、鞋子选择不当武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穿鞋子的选择也是导致下肢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果穿的鞋子不合适,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作用,容易引起腿部肌肉过度疲劳、扭伤、扭曲等损伤情况,甚至鼓起水泡,损伤脚趾和脚跟。

预防措施为了降低武术运动员下肢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善。

一、加强武术基本功训练武术基本功训练是武术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加强对拳脚、步法、姿势等基本功的训练,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姿势,在训练过程中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

二、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合理的训练计划是避免下肢运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按照自己的身体条件和能力设置成适度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的现象出现。

为了保护腿部的安全,武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选择合适的鞋子极为重要。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摘要】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造成这些损伤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

针对常见下肢运动损伤,我们分析了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训练不当、肌肉疲劳、过度使用等因素。

在预防方面,我们提出了三项重要的措施:训练前准备工作、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以及恢复训练的重要性。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运动员受伤的风险,提高其训练效果。

在我们对文章进行总结归纳,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希望能为高校武术运动员的健康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运动损伤、原因、预防措施、训练前准备、科学训练安排、恢复训练、总结、展望未来调研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武术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常常出现下肢运动损伤的情况,这些损伤严重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状态,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的运动能力下降。

为了减少这些运动损伤的发生,需要深入研究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当前,关于高校武术运动员下肢运动损伤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很多运动损伤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高校武术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通过探讨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安全性和效益,促进高校武术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对于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运动员的健康保驾护航。

1.2 问题意义下好的预防措施对于高校武术运动员的下肢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和竞技成绩。

预防下肢运动损伤也能够减少运动员因受伤而导致的训练中断和比赛缺席,保障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持续发展。

研究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为高校武术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保障其身体健康与运动发展。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试论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引言:武术是一项传统的中国体育项目,受到了广大大学生的喜爱。

武术运动员常常容易出现各种下肢运动损伤,这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训练和比赛,还会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高校武术运动员常见下肢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他们的训练水平和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不合理的训练方法很多高校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往往重视练习技术动作,而忽视了基础体能的训练。

缺乏良好的基础体能会导致肌肉力量不足,肌肉协调性差,以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弹性和稳定性较低,容易出现损伤。

2. 错误的体位和运动技术高校武术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较为复杂,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如果动作不准确或姿势不正确,很容易造成下肢的运动损伤。

跳跃动作中的错误着陆姿势、踢腿动作过度伸展等,都会增加下肢受伤的风险。

3. 缺乏足够的热身和拉伸在训练或比赛前,很多武术运动员往往忽视了热身和拉伸的重要性。

不充分的热身和拉伸会导致身体肌肉弹性降低,关节活动范围减小,容易发生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

4. 长时间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疲劳,让运动员的身体处于不适当的负荷下,容易导致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运动损伤。

尤其是对于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跳跃动作的武术项目,如踢腿动作,运动员的下肢负荷更大,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5. 不合理的饮食和疲劳恢复饮食和睡眠是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不足的睡眠会导致运动员的身体疲劳,增加下肢受伤的风险。

二、预防下肢运动损伤的措施1. 合理制定训练计划高校武术运动员的训练计划应该包括基础体能的训练和技术动作的练习,并在训练时注意逐渐增加负荷。

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防止过度训练导致肌肉疲劳。

2. 注意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和姿势正确性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应该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其动作准确、姿势正确。

运动员自身也应该注意排查和改正错误的技术动作,避免因动作不正确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武术专项学生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课题以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专项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09、10、11级武术专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武术专项学生的运动损伤特点,并提出预防武术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措施。

关键词:运动损伤武术运动学生预防措施
武术具有一定的攻防技击性,这就要求学生的身体条件良好,专项身体素质强,但是在实际的演练中往往会出现运动损伤,这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与训练目标,也会让武术教学的开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最重要的是长期的运动损伤会伤害学员的信心,打击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这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不利冲击。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赣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武术专项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1.2.2 问卷调查法
1.2.3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
根据对学院武术专项的部分学生进行走访调查之后,发现在武术运动中学生经常都会有运动损伤的现象出现。

而他们的这类损伤事故大都发生在课外活动中,即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自行组织的武术训练,个别学生更是因为过于自信,在不恰当的训练中造成自身的骨折、脱臼等现象,给他们的身心带来了重大且消极的影响。

因此,在平时的武术训练中,教师对学生的保护,学生之间的保护与学生自我保护就变得尤为重要。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于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实践,因此,只有当学生真正掌握科学的运动训练的方法才能最终得到身体、心理以及将来社会适应的锻炼。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武术专项的学生运动损伤的主要特点是发生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膝关节、腰部以及踝关节这三个部位。

2.1 腰部损伤
在武术专项学生中出现的腰部扭伤,大都是以急性损伤为主。

武术运动博大精深,十分强调腰部在全身运动中所起到的主导作用,武术中的一切力量都是从腰部发出,只有腰有力,动作也就更加舒展,更加到位。

武术训练中,腰部经常会在长时间内进行翻、转、折、叠等动作,使学生的腰部一直在承受着来自牵、扯等的各种压力,最终造成腰部的运动负荷量超标,使学生的腰部产生急性损伤的现象。

2.2 膝关节的损伤
武术运动中有很多的跳跃动作,这对于武术专项学生的膝关节承受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跳跃需要人在处于半屈位时起跳,而起跳之后又需要借助膝关节的弯曲来进行缓冲,并且时常有不少的单腿跳跃与双腿半蹲等技术动作,如虚步、歇步等等,这无疑会对膝关节的半月板以及髌骨造成不小的冲击。

2.3 踝关节损伤
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学生踝关节的损伤常见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扭伤、拉伤。

特别是在完成技术动作中的腾空跳跃落地时造成的身体重心不稳定,落地时着力点出现偏差,身体在失去平衡后出现足内翻的现象,导致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内踝的扭伤。

3 武术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
3.1 准备活动不足或被忽视
准备活动对于任何体育运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使各个关节以及肌肉在准备活动中得到充分的拉伸,也能在接下来的运动中不至于因为肌肉僵硬而使肌肉拉伤。

武术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之所以大都发生在课外活动中,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身体各个关节肌肉没有进行充分的拉伸就开始武术套
路的训练,其神经系统与身体内的各个器官亦没有充分的调动起来,导致练习时出现肌肉僵硬使动作不够协调的现象。

3.2 随心所欲盲目训练
武术专项的学生在进行训练时经常会出现随心所欲,盲目训练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各个高校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也是造成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4 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
4.1 准备活动必须充分
每一项体育运动都需要进行准备活动,旨在充分的热身,避免在后面的教学中出现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现象。

武术运动的准备活动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更具有专业性与特殊性。

因为其他运动项目如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的准备活动大都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发汗为最佳,但武术运动的许多技术动作的幅度远远超过正常生活的极限,因此其准备活动应该做得更加的充分,并且要以腰、膝、踝三个关节为主要活动部分,避免在大强度的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

4.2 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量
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运动也具有其专项性,因此在练习时的负荷量的合理安排也是避免运动损伤的途径之一。

在实际的练习中,不要将易伤动作过多的串起来练习,比如一套动作应避免过多的鲤
鱼打挺与单腿跳,否则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是一般学生能够接受的,特别是要尽量克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

特别是针对人体的易伤部位,更是应该加强练习,像膝关节、踝关节、腰部、腕关节等易受伤部位,需要加强其力量练习,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

4.3 加强医务监督
医务监督对于武术训练来说,不仅能为武术的教学或是比赛提供科学的训练依据,也能起到保障教学或是比赛的顺利实施的作用,甚至可以在训练中及时的发现运动损伤并加以治疗、防范。

一些学者认为,医务监督的加强对于教学、训练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来说有着十分积极作用,是保证学生训练和健康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文善恬.竞技武术,歧路之羊?[J].体育科学,2008(11).
[2] 张忠新.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预防[J].河北体育学报,2009(2).
[3] 王维.我国高等体育院系武术教材的改革与发展[J].体育函授通讯,2008(1).
[4] 张静文,张艳.武术套路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机理与预防[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