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成都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含答案

成都高2022级2024-2025学年上期半期考试语文(答案在最后)命题人:(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

“和雅”“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远意境。

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

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

“琴者,禁也。

禁止于邪,以正人心也。

”(东汉班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

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

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心灵,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

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

”由此可见古琴美学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紧密关系。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

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

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的天籁之音。

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

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

2024-2025学年惠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惠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惠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10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央视频新媒体综艺节目整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资源,用新颖的编码内容来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形成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最终引导受众通过节目内容的外在层面去感悟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使节目内容成功“破圈”。

央视频创新性地建构新媒体综艺节目的内容与含义,将中国文化自信体现在多元的话语场景中。

节目通过加入“国风”元素,将传统经典与现代流行结合,带领受众一起感受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使“国潮”再次成为青年审美的主流文化之一。

新媒体首秀《央 young 之夏》将总台的主播们进行分组,展示才艺。

首轮展示中,女主持人组成的“ sunny 姐妹团”在《潇洒走一回》的演绎中,先以素雅的民国旗袍配圆扇的妆造开场演唱,后又变装为青春活力运动风与时尚大气职业造型,生动传达了中国传统服饰永不过时的理念;“冰皮月饼队”将多部国产动画片经典的OST进行大串烧,演绎的《爷童回》一开口就带领观众重返童年时光;别具一格的“康庄大道会嬴队”在《左手指月》中将中国大鼓、古琴、尺八等乐器与钢琴结合,在古典舞曲的烘托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古色古香的“国风画卷”;“稻倪欢喜队”在内容上精准贴合青年受众的兴趣点,将当下流行的喜剧脱口秀搬上“官媒”'舞台。

网感化的战队名与节目表演,以及才艺展示用新潮形式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做法,将主流精英语态与市场大众语态完美融合;而年轻化与偶像化的语态表达,既体现了新型媒体综艺节目在积极弘扬国粹人文价值方面作出的努力,又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摘编自朱穆兰《“破局”“破圈”“破浪”:新型主流媒体的年轻态创新——以央视频“ young”系列节目为例》)材料二:“只有破圈才能出圈,只有出圈才可能融合。

河北省邯郸市202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25届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邯郸市2025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

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

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熏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有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能表现本国精神。

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形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

艺术的进境基于丰富的遗产,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

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

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枝,则真是问题了。

中国建筑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形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

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的文化,如果我们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

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若失掉艺术特性,于文化表现和观瞻方面令人痛心,代表着文化衰落。

四十年来,上海等通商大埠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多为租界外国人建设,中国市民只是附和而已。

此类建筑无中国复兴精神迹象。

今后虽仍需采用西洋方法建设,但应是自觉的,由专业建筑师指导,在科学结构上有艺术表现,为中国精神复兴而努力。

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

但以最清醒建筑理论来看,其不合近代科学及艺术理想。

它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

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殿,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

细项上东西凑合且多属过去时代,不适应中国经济情形也不能普遍。

这些尝试如同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的文章,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

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在差序格局中并没有一个超乎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超己的观念必须在团体格局中才能发生。

孝、悌、忠、信都是私人关系中的道德要素。

但是孔子却常常提到那个“仁”字。

《论语》中对于“仁”字的解释最多,但是也最难捉摸。

孔子有不少次数说“不够说是仁”,但是当他积极地说明“仁”字是什么时,他却退到了“克己复礼为仁”“恭宽信敏惠”这一套私人间的道德要素了。

孔子的困难是在“团体”组合并不坚强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并不容易具体地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

仁这个观念只是逻辑上的总和,一切私人关系中道德要素的共相,但是因为在社会形态中综合私人关系的“团体”的缺乏具体性,所以凡是要具体说明时,还得回到“孝悌忠信”那一类的道德要素。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得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费孝通对儒家的挑战就在于发现了儒家的一个内在困难,孔子并不能“指出一个笼罩性的道德观念来”,因此儒家道德体系一直都没有完成普遍性的理论构造。

按照费孝通的社会学解读,儒家道德所以缺乏普遍原则是因为它把道德实践限制在私人道德关系范围内,而这个私人道德体系的根本问题在于它是自我主义的,以私解释一切,这样,由私所定义的实践就不可能支持普遍原则了。

河北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北省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近代以前,长期的农业社会,产生、继承、发展了许多节日。

现在只要打开《岁时广记》一类的古代文献看看,你就会感到惊异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节日?是古人闲着无事干,或者他们物力、精力过剩,所以要来弄弄这种“四时八节”吗?不是的。

尽管过去有些节日,现在我们看来是无谓、可笑乃至可厌的,但其在被创造乃至被继承的当时,有它的主客观原因和相应条件。

在过去节日及其活动中,有些是有一定现实意义和作用的(如端午的洒雄黄酒、六月六的晒衣物及年终的掸尘等),有些却只是为满足生活、心理的要求(如新年的家人团聚、亲友来往以及追傩、钉桃符等)。

后者往往带着幻想和迷信的色彩。

这是由于当时人们对付实际事物的能力还很有限,认识事物的知识水平又比较低下。

因此,为了满足需要,不能不借助于巫术及宗教信仰、仪式。

这就必然要使这种文化带有消极的因素。

它标志着人类和民族文化的原始的或近原始的阶段。

但是,人民文化具有一种自然调节、改进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实际活动能力和心理智能也不断变化。

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包括节日活动在内)中的不合理的、过时的部分,往往不自觉地或半自觉地加以改动,使之合理化(或比较合理化),使之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

例如本来是一种禳灾法术的放纸鸢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大人或儿童的文娱活动。

又如本来是江滨人民驱除瘟神等的宗教行事——送瘟船,后来却被联系到楚国忠臣的沉江故事,使它具有历史的和伦理的意义。

这种事实,不仅说明了民间文化的进步性,也增强了文化进化理论的可靠性。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

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

2024学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淄博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

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

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山东省日照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有答案)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无用的”知识罗素①在开始谋生之前,人们没有时间什么都去学习,无疑“有用的”知识是最有用的。

它建立了当代世界。

没有它,我们就没有机器、铁路、飞机。

现代知识已带来人们普遍健康状况的大大改善,与此同时也发现了如何使用毒气去毁灭大城市的方法。

同以往比起来,我们今日世界最明显的特点在于“有用的”知识。

②同样必须承认许多传统文化教育是愚蠢的。

儿童花很多年的功夫去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法,而终究既不能也不想(除了小部分之外)去读希腊文或拉丁文著作。

从各方面考察,现代语言比拉丁文和希腊文更可取。

它们不仅更有用,而且能在更少的时间内给予更多的文化知识。

文明的进展如此迅速,使得古代知识在解释当今问题上,比起现代国家和关于这些国家的最近历史的知识更少得到运用。

③但是,教育除了直接的实用目的外,还应有其他目的。

④现代城市居民的娱乐方式愈来愈趋向于被动,趋于懒散地观看他人的技艺和表演。

这些人的娱乐方式虽然无可厚非,但总比不上那些受过教育而且具有与工作无关的广泛的智力兴趣的人。

由于技术进步,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人们的闲暇增多了,那些有充分的智力活动和兴趣的人,自然能沉浸在高尚的快乐中。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有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抽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20世纪初以来,随着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跨学科研究日益深入,人们发现,自然界及人类社会面临的许多现实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人类需要处理越来越“复杂、变化、多样”的问题。

系统科学的创始人贝塔朗菲在当时就指出,“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随着整体论在现代生物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成功复兴和发展,这种特别关注“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方式受到许多学科的认可,并被应用。

尽管不同学者或学派对系统的定义各有侧重,但都强调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或者说具有系统性的关键。

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

这种相互作用指的是:“若干要素(p),处于若干关系(R) 中,以致一个要素p在R中的行为不同于它在另一关系R中的行为。

如果要素的行为在R和R中并无差异,那么就不存在相互作用,要素的行为就不依赖于R和R。

”也有学者认为“一个系统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集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显然并非所有古代重要科技领域的原创地,但通过无与伦比的消化融合能力,“中国制造”成为古代丝路上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以中国周边的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为基础,从历史实境出发来反观融合后创新并高出一筹的中国发明,无疑能让我们更加贴切真实地体认先人的智慧与成就。

中国周边地区对“中国制造”的早期认识几乎只能从考古遗迹中获取。

公元前6至3世纪分布于阿尔泰山北麓、形成巴泽雷克文化的游牧民,通过向周边地区卖出马匹,积蓄了来自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大量商品。

墓葬所出遗物中,除一辆中国设计风格的大型四轮马车外,更引人注目的还有原产自楚地的铜镜和战国风格丝织物。

这些产品有些饱含深厚的技术积累,有些展现出精致绝妙的制作工艺,还有些则涉及难以企及的奢华原料。

它们通过巴泽雷克等文化中转,进一步传播到北面的米努辛斯克盆地、西面的东欧大草原等地。

古罗马作家曾悲叹中国丝绸不仅吸去大量黄金,同时还助长追求奢华的社会风气。

尽管各国奢侈品都使古罗马这样的消费主义帝国黄金外流,但仍不难窥见中国发明在外来珍奇中占据的独特地位。

到西汉时期,中国官营作坊生产的漆器,则通过和亲等途径大量流入匈奴,成为贵族基葬中常见的陪葬珍宝。

可见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发明,是备受近邻们青睐的车辆、铜镜、丝织品和漆器。

数百年后,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治下的首都巴格达,同唐都长安一样,万邦来朝,商旅凑集。

这个文化勃兴时期的文献记载骤然增多,其中不乏盛誉中国发明的文字。

生活在巴格达的文化名流贾希兹(776-869),在其《论市场监察官》中提到从各国进口的货物,其中来自中国的有“优质宝剑、丝绸、大瓷碗、纸、墨、孔雀、快马、鞍藉、毡、肉桂、大黄”。

在数量上中国商品与来自拜占庭和波斯古城伊斯法罕的货物相当,略多于印度。

但后面几处的出产多为动植物、矿产甚至奴隶,唯独中国以工艺品为特色。

2025届盐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盐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盐城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024.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每一个伟大时代,伟大的文化,都欲在实用生活之余裕,或在社会的重要典礼,以庄严的建筑、崇高的音乐、闳丽的舞蹈,表达这生命的高潮、一代精神的最深节奏。

建筑形体的抽象结构、音乐的节律与和谐、舞蹈的线纹姿式,乃最能表现吾人深心的情调与律动。

吾人借此返于“失去了的和谐,埋没了的节奏”,重新获得生命的中心,乃得真自由、真生命。

美术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此。

②中国的瓦木建筑易于毁灭,圆雕艺术不及希腊发达,古代封建礼乐生活之形式美也早已破灭。

民族的天才乃借笔墨的飞舞,写胸中的逸气(逸气即是自由的超脱的心灵节奏)。

画家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

所以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而倾向抽象的笔墨表达人格心情与意境。

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

③西洋画的渊源与背景是埃及、希腊的雕刻艺术与建筑空间。

在中国则人体圆雕远不及希腊发达,亦未臻最高的纯雕刻风味的境界。

晋、唐以来塑像反受画境影响,具有画风,不似希腊的立体雕刻成为西洋后来画家的范本。

而商、周钟鼎敦尊等彝器则形态沉重浑穆、典雅和美,其表现中国宇宙情绪可与希腊神像雕刻相当。

中国的画境、画风与画法的特点当在此种钟鼎彝器盘鉴的花纹图案及汉代壁画中求之。

④在这些花纹中人物、禽兽、虫鱼、龙凤等飞动的形相,跳跃宛转,活泼异常。

但它们完全溶化浑合于全幅图案的流动花纹线条里面。

物象融于花纹,花纹亦即原本于物象形线的蜕化、僵化。

每一个动物形象是一组飞动线纹之节奏的交织,而融合在全幅花纹的交响曲中。

它们个个生动,而个个抽象化,不雕凿凹凸立体的形似,而注重飞动姿态之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然而,没有理由蔑视人工智能的作品质量。从韵味、风格到波动的意识轨迹,人工智能可能在模仿的意义上给予精确的再现。考察过阿尔法狗对弈的棋谱即可发现,人工智能可以自如地处理微妙的权衡、关联,以及种种起伏、迂回、呼应。如果阿尔法狗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投入文学艺术范畴,复制大师的水准并不困难。即使现今的作品尚未达标,未来的潜力无可怀疑。因此,问题的真正焦点毋宁是,我们是否接受这一切?
人工智能的介入在文学艺术圈制造了持久的喧哗,各种观点错杂交叠。欣然接受人工智能的作家不多,反对人工智能的观点指向不一:一些作家认为,人工智能的作品低劣粗陋,人工智能的“算法”无法企及幽深的精神世界,那些电子元件或者集成电路怎么可能体会微妙的韵味或者奇特的艺术风格?另一些作家感到,人工智能冒犯了人类的尊严,这些机械拼凑出来的作品不仅无可称道,而且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
A.人工智能可以娴熟地驾驭新闻稿、侦探小说 “叙事语法”,但其创作的文学作品拼凑低劣,包含了亵渎文学艺术的意味。
B.人们接受烤箱烘焙的面包、电磁波转换的电话语音等,不抗拒人工智能创作的油画、雕塑、电影等,但对人工智能提供的文学作品有点反感。
C.人工智能提供了令人惊叹的诗作和绘画,这不过是人工智能献给人类的礼物,作为工具,它无法在美学的意义上重新设计文学艺术。
C.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程序模拟文学家的创作风格,但它没有生命、没有生活,没有思想情感,因此人工智能的作品很难撼动人类的主体地位。
作为工具,人工智能竭力完成任务,同时无法意识到任务的完成对于自身的意义。人工智能并未形成“类”的本质,更不存在独一无二的“自我”。然而,这种状况必须附加一个特殊的时间状语:“目前为止”。事实上,许多人文知识分子乃至科学家担心的恰恰是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如果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巨大的危险可能迅速临近。这并非无端的臆测,相似的事情已经在人类身上发生过一次了,人类的“自我意识”显然形成于进化的中途,尽管突变的机制还没有得到清晰的描述。

河南省名校联合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名校联合体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名校联合体2025届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数学相关的逻辑推理能力一直是当下大模型的短板。

当前用户可以感知到的大模型,是基于海量文本的相关性进行训练分析,从而达到文本生成的人类平均水平。

但是,除了文本的分析和生成之外,人类对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中最重要的是推理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认知推理等。

逻辑推理即根据前提条件给出符合逻辑或潜在逻辑关系的结论,而数学运算是用精确的语言和符号进行纯逻辑的推演。

逻辑推理被认为是当前大模型最难攻克的一道关卡。

而除了逻辑推理之外,对有限的碎片信息进行不断重组、搜寻以找到信息全貌等,类似于传统侦探推理小说所呈现的“碎片信息拼凑分析”,也在大模型当前的能力范围之外。

目前,大模型所展现的应用场景主要局限在资料分析、内容生成等领域,而在涉及数字分析、逻辑推演等领域,大模型的想象空间依然有限。

很难想象,一个难以判断小数点后数字大小的大模型,能够在工业生产制造、金融计算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因此,国内外的大模型企业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如何训练大模型在特定条件下的推理能力”。

(摘编自王晓凯《分不清9.11和9.9大小,暴露大模型逻辑推理能力短板》)材料二:人工智能既然是一种技术,自然就会蔓延进入人的生活生产领域。

文学艺术生产是人类元状态的精神生产,洞穴中的壁画、结绳记事的环扣都是在为人类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心灵世界做的漫长预热。

因此,从很早开始,计算机技术就已经与语言产生了勾连性的尝试。

与之进行远距离对应的是,超强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中以各种瑰丽奇谲的面貌出现。

比如1968年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超级计算机,它能够自主判断处境,争取自己的命运,甚至表演出比人类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谋虑诡计。

从现有发展水平上看,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在现实和幻想之间处于过渡地带的强人工智能。

强人工智能“呈现”出与人近似的意识,与人类展开交互式学习。

2024届菏泽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菏泽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菏泽市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23.11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随着西方逻辑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与应用,运用中西比较方法进行中国古代逻辑研究的成果大量涌现,出现了单一运用西方传统逻辑知识框架来解读中国古代逻辑的现象。

但就语言文字、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这一套完整论式来说,中西方存在着巨大差异:西方话语体系是以符号语言和形式逻辑作为基础的,西方的思维方式注重演绎分析、科学理性;中国话语体系则是基于汉民族语言的象形文字和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并重的思维逻辑基础,中国的思维方式偏重综合归纳、辩证整体。

因此,单一地追求中西逻辑思想之“同”,难以揭示中国古代哲学、逻辑思想的全貌。

②中华经典文献卷帙浩繁、学理深晦,梳理研究工作可谓艰难。

目前中国古代逻辑的研究成果涉猎的文献倾向于逻辑思想比较突出的文献案例,大多还是碎片化、未成体系的,较难呈现出一条清晰确切地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学派、人物之间逻辑思想关联起来进行比较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很难从历史广度中看清一种逻辑思想的传承演变及其现实价值。

此外,在立足中华经典文献研究中国古代逻辑的自身特点时,又容易出现拒斥中西比较研究或者片面“求异”的现象,这也不利于全面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价值和意义。

在运用中西比较研究方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与发展的思想渊源和历史情境。

百家争鸣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水深火热,“救世”的现实诉求对于诸子言说论辩、思想交锋起到了支配和驱动作用。

将中国古代逻辑规则与西方的形式逻辑进行比较时,忽视中国古代逻辑形成、应用和发展的具体实际境况,诸子的政治伦理主张,中华民族的思维偏向等问题,难以窥见中国古代逻辑的特殊样貌。

③中华文明话语体系的底层思维逻辑,不仅有言说论证需要遵循的逻辑规则,还包括明辨是非的标准以及政治伦理的应用逻辑等,这其中具有与西方逻辑学相通之处,更深层地揭露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广泛存在的政治伦理主张和道德价值标准。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①近期,王峰团队的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面世引发关注。

联想到去年由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创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说《机忆之地》,可以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变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开始朝向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

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家似乎很难有护城河。

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说集《宛转环》的《自序:从猿到神》里想象到,60年后,曾经坚固的“写作”观念早已崩塌,“当风格转移的算法成功实现中文自然语言应用,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写作者指纹的语言风格被抽象、编码”,可以运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

因此,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词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创作。

到那时,“写什么”“如何写”的方法论问题已经解决,而难住人工智能的将是“为什么写作”这个哲学命题。

③就现实而言,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在对写作领域进行“包抄”。

2017年,微软小冰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写出较为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而在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创作中,不少作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收集、整合资料,并让其承担撰写情节大纲、激发叙事灵感等功能。

更不用说在更宽泛的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对各类制式写作的驾驭已经炉火纯青……对此,文艺创作者们的态度是复杂微妙的:重复性工作日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④某种意义上,作家和人文学者的态度是对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条浅溪萦绕着村落,平添了几分灵气:清泉山中来,淙淙溪流,汩汩.(gǔ)有声,鱼虾嬉戏水藻间;近处的田地瓜蔓.(màn)繁茂,生机勃勃。

B.在现代化的都市里,钢筋水泥拔地而起,高楼大厦鳞次栉.(zhì)比,然而许多人却成了雨天的匆匆过客,忘了咂.(zá)摸品味一下自然赋予的香茗。

C.文学延展了我们的人生:它能够裹挟着你恓惶的内心左奔右突,能够重建你坍圮.(pǐ)的阅读视界,能够帮助你摆脱生活的桎梏.(gù)。

D.在民生凋蔽、饿殍.(piǎo)遍野的魏晋时代,琐碎、迂腐、荒唐、既无学术效用又无理论价值的谶.(chèn)纬和经术,在时代动乱和农民革命的冲击下,终于垮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当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史上,【甲】关于..女性和妇女解放的话语或多或少是两幅女性镜像间的徘徊:秦香莲——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花木兰——逾越男权社会的女性规范、报效祖国的女英雄。

【乙】或许时至今日,我们仍难以真正估价“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毛泽东语)作为彼时的权威指令与话语,对中国妇女解放产生了怎样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句家喻户晓..,进而支持并保护了妇女解放的实现。

....的口号确实有力地保障了妇女权力然而,一个在回瞻的视域中渐次清晰的另一侧面是,【丙】“男女都一样”“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的话语及其社会实践在颠覆性别歧视的社会体制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意味着对历史造就的男性、女性间深刻的文化对立与被数千年男性历史所写就的性别文化差异的遮蔽。

女性的话语与自我探究,由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性别差异的消失,成为非必要的与不可能的。

这将“女性”变为一种子虚乌有....,让女性在挣脱了历史枷锁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性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B.家喻户晓C.权力D.子虚乌有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保护好松茸生长环境,实现松茸生态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利用,不仅是一道生态保护命题,更关系到当地脱贫攻坚的顺利实现和全面小康的质量成色。

B.如何将科幻类型叙事与中国传统文化、情感范式、价值观念、美学标准进行有机嫁接、融合,是我们这一代创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C.党员干部要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齐心协力图发展,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D.学生倘若只知道运用题海战术,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目睹语文沦为一种工具,并让学生的主体精神迷失在功利和标准化的漩涡中。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分)自从幽默文学提倡以来,卖笑变成了文人的职业。

幽默当然用笑来发泄,①。

老实说,一大部分人的笑,只等于马鸣萧萧,充不得什么幽默。

不过,笑若为表现幽默而设,只能算是废物或奢侈品,因为人类并不都需要笑。

请问多少人真有幽默,需要笑来表现呢?然而造物者已经把笑的能力公平地分给了整个人类,有了这种本领而不使用,未免可惜。

所以,②,是会笑而借笑来掩饰他们的没有幽默。

笑的本意,逐渐丧失:③,慢慢地变成了幽默贫乏的遮盖。

于是你看见傻子的呆笑,瞎子的趁淘笑——还有风行一时的幽默文学。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近日,湖南常德火车站一名男子突然倒地,两名女医学生看到后立即上前施救,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整个过程持续近20分钟,直到救护车到达现场前,两人一直没有放弃。

遗憾的是,该男子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两名医学生不仅没有受到表扬,反而遭到一些网友的恶搞吐槽:“次日男子家属把两名学生告上法庭,原因是两名女生没有行医资格证……”该吐槽获得了6.1万点赞。

两名女生表示有点受伤,不想纠结此事。

她们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则表示,两名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生的誓言,拟于新生开学典礼上授予其校长特别奖。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

(2分)(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100字。

(4分)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一季度GDP增长态势因为疫情出现明显波动,推动经济回归正常发展轨道,需要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

经过连续多年大规模投资,传统基建领域的存量基数已经很高,再维持高速增长并不现实。

新冠疫情,带来了“云经济”“宅经济”的走红,激发了数字经济的潜力,提高了全社会对信息网络、数据处理能力的需求。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新基建按下发展快进键,既是应对当前考验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应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趋势、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抉择。

[注]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

(摘编自网络)材料二:新基建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是智能经济的底层框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全新数字化高速公路。

新基建是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促升级、优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环节。

新基建发展空间巨大,据预测,单是5G网络,到2025年的建设投资便将累计达到1.2万亿元。

可以预计,新基建将会使得5G手机、车联网终端、智能家居等新产品更受市场青睐,“栖息在云端”的新技术更有用武之地。

加速推进新基建,核心是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重点是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打破既有产业边界,促进传统基础设施与前沿科技关联产业融合发展。

比如,加强前沿科学技术在交通、物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建设智慧城市、打造智慧交通、培育智慧物流等等。

(主要摘编自任晓刚《加速释放新基建红利》)材料三:(摘自拉勾大数据研究院《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材料四:6月22日,拉勾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0年新基建人才报告》,对新基建政策下的人才需求与流动趋势进行观察。

春节后,新基建相关人才需求指数和职位投递指数同步增长,创造了数倍于互联网的岗位需求。

2020年5月,新基建核心岗位人才的求职活跃人数明显增加。

报告指出,六大新基建直接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指数大幅上升,至2020年底,新基建相关核心技术人才缺口将达420万。

需求量最高的岗位集中在技术研发方向。

从新基建人才的供给来看,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在线企业服务是为新基建输送人才最多的四大行业。

从人才需求涨幅来看,拥有阿里巴巴的杭州以28%的需求涨幅稳居第一,成为对新基建“最敏感”的城市。

成都、深圳位列新基建人才需求二、三位——这说明相比北上广,新一线城市受新基建影响更大,正迎来数字化人才需求的集中增长。

新基建政策加速了互联网人才的“大迁徙”,同样也在影响传统行业的人才需求转型。

(摘编自凤凰新闻《互联网人才“大迁徙”》)7.下列对材料中“新基建”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和传统基建的高存量基数难以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是国家按下新基建发展快进键的根本原因。

B.新基建的本质特点是信息数字化,作为智能经济的底层框架,相比传统基建,更符合世界科技与产业的变迁趋势。

C.新基建发展空间巨大,作为稳投资、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其投资规模已经超过传统基建领域。

D.加速推进新基建,“栖息在云端”的新技术将更有用武之地,主要体现在使得5G手机等新产品更受市场青睐。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的出现,打破了产业边界,是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具体体现。

B.新基建影响传统行业的人才需求转型,从2020年春节前后新基建人才需求趋势看,传统教育、传统金融、医疗健康领域比上年同期对新基建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

C.新基建政策加速了互联网人才的“大迁徙”,新基建关联行业及许多传统行业迎来了大量人才流入,区块链人才流入指数最高,而电商成为新基建人才提供的最大“孵化场”。

D.统计数据显示,杭州新基建人才需求涨幅居首,对新基建“最敏感”,受新基建影响更大,正迎来数字化人才的集中增长,人才需求总量已高于北上广和其他新一线城市。

9.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新基建政策影响下的人才需求与流动特点。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蹦蹦跳跳的游戏余华在街头的一家专卖食品和水果的小店里,有一张疲惫苍老的脸,长年累月和饼干、方便面、糖果、香烟、饮料们在一起,像是贴在墙上的陈旧的年历画,这张脸的下面有身体和四肢,还有一个叫林德顺的姓名。

现在,林德顺坐在轮椅里,透过前面打开的小小窗口,看着外面的街道,一对年轻的夫妇站在街对面的人行道上,他们都是侧身而立,他们中间有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男孩穿着很厚的羽绒服,戴着红色的帽子,脖子上扎着同样红色的围巾。

可是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男孩却是一身寒冬的打扮。

他们三个人站在街道的对面,也就是一家医院的大门口,他们安静地站在嘈杂进出的人群中间,作为父亲的那个男人双手插在口袋里,侧着脸始终望着大门里面的医院,他的妻子右手拉着孩子的手,和他一样专注地望着医院,只有那个男孩望着大街,他的手被母亲拉着,所以他的身体斜在那里,男孩的眼睛热爱着街道,他的头颅不停地摇摆着,他的手臂也时常举起来指点着什么,显然他还在向他的父母讲述,可是他的父母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儿,男孩的父母迎向了医院的大门,林德顺看到一个发胖的护士和他们走到了一起,站住脚以后,他们开始说话了。

男孩的身体仍然斜着,他仍然在欢欣地注视着街道。

那个护士说完话以后,转身回到了医院里面,男孩的父母这时候转过身来了,他们拉着儿子的手小心翼翼地走过街道,来到了林德顺小店的近旁。

父亲松开儿子的手,走到林德顺的窗口,向里面张望。

林德顺看到一张满是胡子茬的脸,一双缺少睡眠的眼睛已经浮肿了,白衬衣的领子变黑了。

林德顺问他:“买什么?”他看着眼皮底下的桔子说:“给我一个桔子。

”“一个桔子?”林德顺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伸手拿了一个桔子:“多少钱?”林德顺想了想后说:“给两毛钱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