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怀柔区国资委李长来2006年9月8日—29日,我随北京市国资委赴欧洲培训团对比利时、荷兰、德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卢森堡等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内容涉及“欧洲联盟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国家立法机构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模式”、“国有企业董事会的建设和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的企业法人治理”等11个主题。

通过专题讲座、专题座谈及参观交流,我顺利地完成了北京市国资委布置的任务,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经验,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现将自己对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些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一词起源于西方经济学,是指由一套组织结构严密的自然人来治理公司而形成的组织结构体系。

在现代公司中,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执行机构(经理层)四部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共同组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是明确划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权力、责任和利益以及明确相互制衡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通过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使企业形成清楚的利益机制和决策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企业作为绝对数量多、也最为活跃的市场主体,在国家的经济变革和经济建设中正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也逐渐成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点。

我国自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在国企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有一批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科学的决策机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还有很多企业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以及一些国有企业自主开始推行职业经理人员的市场化招聘。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法人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基石,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良性经营。

本篇文章将对法人治理的重要性、原则、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与分析。

通过深入探讨,希望能够提出一些建议,推动企业法人治理工作的进一步改进。

一、法人治理的重要性法人治理是企业自身管理的基础和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法人治理有助于明确企业各方的权利和责任,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

其次,法人治理可以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保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此外,法人治理还可以规范企业决策和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因此,加强法人治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法人治理的原则企业法人治理应遵循一系列重要的原则,以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独立性原则要求董事会成员独立于企业管理层,能够独立行使职责和权力,避免利益冲突。

其次,公正性原则要求企业在决策和经营过程中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各方利益得到保护。

再次,透明度原则要求企业披露足够的信息,确保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运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清晰的了解。

此外,责任原则要求企业各方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董事会对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负责,股东对企业的投资负责,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的经营负责等。

三、法人治理的模式目前,全球范围内法人治理的模式主要有股权分离模式和股权一致模式。

股权分离模式是指企业的股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完全分离,实行股东代表制,通过董事会来管理企业。

这种模式强调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监督功能。

股权一致模式则是指企业的股东兼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即通过股东会来管理企业。

这种模式强调了股东的权力,并追求股东经营企业的效率。

四、法人治理存在的问题尽管法人治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法人治理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限制,对中小企业而言尤为明显。

中小企业面临着缺乏专业人才和资源的困境,导致法人治理难以有效落实。

其次,部分企业在法人治理中存在着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企业内部决策的偏差和风险的积累。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授予独立的法人地位,通过国家出资或控股的企业。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等各种因素,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集权化、少数股东的特权、利益关系不清等。

为了推动国有企业的优化发展,需要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

下面从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股权多元化、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路径思考。

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需要健全。

目前,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

一是明确公司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合适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权限和责任制度,确保权力分散、权责清晰。

二是加强内部控制机制。

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完善监督机制,确保企业运行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三是加强对外监督机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与政府、监管机构和社会公众相互监督的机制,通过内外部监督相结合,推动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更加规范和有效。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需要加强多元化。

目前,国有企业的股权集中度较高,特权股东的地位较为突出,需要通过增加股权多元化来改善。

一是完善股权分配机制。

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国有企业的股权进行规范分配,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促进股权的多元化。

二是引入战略投资者。

国有企业可以引入具有技术、资金或市场资源优势的战略投资者,来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三是培育其他所有制企业。

国有企业应积极推动优势产业向其他所有制企业转变,通过股份制改造、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促进企业股权的多元化。

国有企业应健全经营者激励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多数是行政机关的干部,缺乏市场导向的激励机制,导致企业经营效率低下。

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经营者和高端人才。

一是建立股权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引入股权激励计划,将一部分股权分配给优秀的经营者,以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摘要】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对策至关重要。

本文从加强内部监督和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两方面提出了对策。

国有企业可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立独立的监督委员会,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

应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督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

通过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水平,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化,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法律法规,也是完善对策的重要方向。

通过这些措施,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将更加健全和完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缺陷、完善对策、内部监督机制、外部监督机制、股权结构、市场化水平、董事会、独立性、专业化、法律法规、未来展望1. 引言1.1 介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及其重要性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持有或控制的企业,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其治理结构是指国有企业内部决策机构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

通过明确权责分工、规范决策程序,可以有效防止国有企业管理者滥用职权,损害国有资产利益。

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能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形象。

规范的治理结构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市场机会。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仅有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分析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重要承载体,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着一些缺陷,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导致了管理层权力过大、监督不力的问题。

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篇一:法人治理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水务集团下属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是当代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参与支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子公司效率,实现子公司经营目标。

进一步规范国企公司运作,防范经营风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缺陷与间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结合杭州水务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探索与阐述、通过现状剖析,提出了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措施。

进一步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深化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谨供领导决策。

关键词: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机制思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运机制,是国有企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会不断深入,改革将会有更多地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使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支持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浅谈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浅谈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浅谈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国有企业内部实现权力制衡和有效运作的组织结构和行政管理体制。

在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国进民退”政策下,国有企业是国家支柱产业的代表,承担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企面临的亟待解决的课题就是如何建立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和企业竞争力,为国有资产和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中,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构成了法人治理的三个重要部分。

其中,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战略方向、组织实施大项目和重大决策,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监事会则对董事会进行监督,负责审查企业财务情况、并对董事会、经理层的决策、行为进行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评估,保障国有企业的合法、规范运营。

经理层是国有企业的行政管理组织,由总经理、副总经理等职位组成,负责具体实施企业战略和运营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和目标的重要支持。

以上三个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制约和监督,确保国有企业有效、规范、高效地运营。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合理、协调有序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保障企业合法运营和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需要分析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企业发展阶段、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国家政策,制定出适合自身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使企业从内部具备了规范、有效、高效的管理体系。

二、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作用在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不可忽视。

要充分发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作用,需要加强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的专业素质和对企业内部权力机制的认识。

同时,国有企业董监事会应采取完善的考核机制,做好董监事会成员的考核评估工作,保障企业最高决策层权力的合理行使。

三、完善公司章程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公司章程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基础。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探讨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风雨雨。

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取向,经济家学提出了很多建议,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竞争性的主流观点:市场取向和所有权取向。

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建立运作良好的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公司控制市场,即使不对所有权进行剧烈变革,国有企业的效率也将大大改善;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私人所有权是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要想长期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必须转换其经营机制,建立现代的、规范的国有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到目前为止,中国经济改革基本上采取的是前一种观点——国有股为主导的公司化。

然而,这种渐进式的改革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

本文利用国际通用的方法对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进行分析。

一、法人治理结构是改善国有企业体制的核心我国传统国有企业中,实行的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厂党委或公司党委处于企业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厂长、经理向党委负责并报告工作,企业党组织向主管部门的党组织负责并报告工作,另外,在党委领导下的工会,作为民主监督和管理机构,也构成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的核心”。

在社会普遍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基本认同的基础上,如何正确理解和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就成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重大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始终围绕着企业、政府、市场之间关系而进行。

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集中于政企是否分开,如何分开;政企分开的核心是所有权与经营权能否分离,如何分离。

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克服传统体制弊端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在转向市场体制过程中,国有企业总体情况不理想,其原因不仅仅是企业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存在体制弊端,企业治理机制不健全。

实际情况表明,传统政企关系和企业治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它不能在市场条件下产生健全的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

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感到困惑的是: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离,政府作为所有者直接经营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如果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如何防止经营者读取或滥用权力、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按《企业法》设立和运行,企业资产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企业并无资本金的概念。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和治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本文将对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路径进行思考,以期为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企业所有权、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结构之间的关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一些问题:1. 所有权在国有企业中的作用不明显。

在国有企业中,所有权的代表人通常是政府,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过多,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2. 治理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通常是由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但是这些机构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导致企业决策效率低下。

3. 经营管理结构存在问题。

在国有企业中,由于政府干预严重,管理层往往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和竞争意识,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1. 完善所有权结构。

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应该更加清晰和明确,政府作为所有者应该明确规定其权责,并遵循市场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和监督。

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作用,运用有效的监事会和董事会模式,提高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2. 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国有企业应当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的原则组建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明确各方的权责和监督关系,推动国有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效率。

对国有企业的董事和监事应当进行严格的选拔和考核,让具有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的人才进入企业的决策层。

3. 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国有企业应当依靠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科学的经营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适时的退出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事务,给予企业必要的市场自主权。

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公司法人治理情况汇报篇一:法人治理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水务集团下属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是当代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参与支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子公司效率,实现子公司经营目标。

进一步规范国企公司运作,防范经营风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缺陷与间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结合杭州水务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探索与阐述、通过现状剖析,提出了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措施。

进一步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深化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谨供领导决策。

关键词: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机制思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运机制,是国有企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会不断深入,改革将会有更多地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使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支持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法人治理情况汇报

法人治理情况汇报篇一:法人治理调研报告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水务集团下属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是当代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参与支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子公司效率,实现子公司经营目标。

进一步规范国企公司运作,防范经营风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缺陷与间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结合杭州水务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探索与阐述、通过现状剖析,提出了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措施。

进一步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深化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谨供领导决策。

关键词: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机制思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运机制,是国有企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会不断深入,改革将会有更多地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使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支持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探讨

国有建筑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探讨
厶 所谓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套包括
正 式 或 非 正 式 的 、 内部 或 外 部 的制 度 或 机
工会成 员和员工的前途和命运归根到底掌 握在经 营者手中 ,所 以具体 参与决策的工
业 的中央企 业包括 中国建筑 工程 总公 司 、 中国铁路工程 总公司 、中国铁道 建筑 总公 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 1 4家中
的决 策 机 构 ,拥 有 对 公 司 的治 理 权 。 经 理 人 员 由董 事 会 选 聘 。经 理 人 员 根
很 容易掌握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实现 自身利
益 最 大 化 而 不 是 所 有 者 利 益 最 大 化 。 根 据 国 有企 业 公 司 法 人 结 构 调 研报 告 ,国 有企
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
完 善 国 有 建 筑 企 业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的 建 议
( ) 一 完善 国有 建筑 企 业 董事 会 的建 议
维 护公 司各方面 的利益 的一种 制度安排 。 这种公司治理是公司利益相关者通过一 系
列 的 内部 和 外 部机 制 实 施 的 共 同治 理 。公
在 国有建筑企业 中,企业 的董事会应 由三方面人 员构成 :一是执行董事。由公
司 经 理 人 员担 任 ,应 该 少 于 董 事 会 总 人 数
司治理 的核心 和 目的是保证公司决策科学 化 ,而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制衡是保证公 司 科 学决策 的方式 和途径 之一 。 公 司治理 结构的构成要素有 :利益相 关者 , 主要有股东 、 经营者和 员工。 互关 相 系。最基本的关系是 :股东 与经 营者 之间
央 建 筑 企 业 目前 全 部 是 国 有 独 资 企 业 。
会 成员和员工都心 存疑虑 ,对经营者损害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研究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问题研究发布时间:2022-02-14T08:12:21.477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11期作者:王齐[导读] 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国企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一个运行机制,明确部门权责,规范干部行为,避免出现独权专政,各个部门之间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助力于国有企业的向前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来不断完善和创新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其工作效率,让国有企业发展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变化形势,以此为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000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是影响国企发展,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于法人治理结构来说,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织架构,不仅要随着时代发展而进行完善,也要从国企发展角度出发。

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要制定一套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模式,改善以往效率低、制度匮乏、结构不完善等情况,基于此,本文结合国有企业发展浅谈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引言: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国企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一个运行机制,明确部门权责,规范干部行为,避免出现独权专政,各个部门之间在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下能够相互配合,共同助力于国有企业的向前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结合时代发展需求来不断完善和创新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其工作效率,让国有企业发展能够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变化形势,以此为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

一、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一)关于内部组织结构问题现代企业制度理念的提出以及《公司法》的颁布实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一直都是国企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家也相应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来为国企法人治理结构调整提供着现实依据[1]。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的思考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的思考

1692019.11MEC 经营战略MODERNENTERPRISECULTURE法人治理结构包括了公司的控制机制、体系和机构等,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其可以有效控制公司权益主体权责规范,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公司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治理、外部治理和竞争、破产机制等,将不同治理机制之间的联系加强,保证国有公司治理制度更加系统、规范,使当前经济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给予相关经理人员激励和约束,同时使国有公司内外利益群体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但是,受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国有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应立足于公司的法律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发展活力增强。

一、改善国有公司制企业领导人员任用制度从机制上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任用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必须改进当前主要借助行政命令任用和选拔企业管理人员的方式。

要遵循《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1+N”政策体系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对选人用人新机制进行探索。

要融合党管干部原则和职业经理人制度、市场化选聘,促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实施速度加快,构建结合内培外引的人才培养机制,将现有经营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的身份转换通道打通,促进市场化选聘比例增加,将退出制度化、管理市场化、选聘市场化的目标顺利实现。

借助制度促进企业经营者素质有效提高,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增强,避免发生腐败行为,将现代企业制度对政企分开的要求顺利实现。

二、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合理分散股权促进股权主题多元化。

在当前控股公司中其股东大会有效运作难度较大的原因是公司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

国有股仍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这种情况导致公司不能将现代企业制度中股权主题多元化的效能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要遵循《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精神,将市场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好,对混合所有制作运行新途径和有益经验进行总结和积极然所。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于保障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途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必要的。

国有企业具有国家资本的特征,其目标是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导致了一些企业管理混乱、效益不佳等问题的出现。

同时,缺乏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容易引发腐败和权力滥用等不良现象,对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其次,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首先,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科学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保障权力合理运行。

其次,加强企业董事会的作用,确保其能够有效履行监督和决策职责,强化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降低企业决策的风险。

此外,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和规范经营行为,防止腐败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最后,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增强社会监督能力。

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途径。

首先,加强政府监管,明确政府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职责和作用,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其次,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同时,加强企业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依法经营、遵守合同的意识。

此外,还要加大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和经营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营造良好的内部治理氛围。

总之,完善国有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监管和企业内部控制,以及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加强企业法律意识等一系列举措。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篇一】法人治理调研报告一、引言法人治理是指一家公司或组织在法律监管下的管理和运作机制。

一个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股东权益的保护。

本报告旨在对法人治理进行综合调研,分析其重要性、影响因素和最佳实践,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法人治理的重要性1. 提高公司业绩:良好的法人治理可以确保公司高效运作和追求长期目标,从而提高公司业绩和市场竞争力。

2. 保护股东利益:法人治理结构应确保股东权益的保护,避免高管腐败行为和权力滥用。

3. 增强投资者信心:一个透明、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吸引更多资本流入。

三、法人治理的影响因素1. 公司规模:大型公司通常具备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和治理体系,需要更加严格和完善的法人治理。

2. 公司所有权结构:股权分散的公司更容易存在法人治理问题,而拥有控股股东的公司在治理上更加稳定。

3. 国家和地区环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法律法规和监管环境,对法人治理产生影响。

四、法人治理的最佳实践1. 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由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团队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和权力。

2. 透明度和披露:对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治理结构进行全面披露,确保信息的透明度。

3. 董事会独立性:确保董事会成员独立于公司的管理层,减少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4. 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高管和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公司的竞争力。

五、结论黑暗的财务丑闻和公司破产案件的频繁发生,表明法人治理问题的严重性。

一个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将公司与高风险行为隔离开来,为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保障。

各国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法人治理问题,加强监管和培育合规意识,为企业和投资者创造更稳定和可靠的发展环境。

【篇二】法人治理调研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法人治理在企业管理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围绕法人治理的内涵、问题与对策进行调研,旨在为企业提供指导,加强法人治理的建设。

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调研报告

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调研报告

同的声音得出相对客观的调查结果。
(一)董事会(内部董事)
调查据表明,样本企业的董事会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但也存
在一些问题。
1.文化水平与业务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在文化水平方面,样本企业的董事(内部董事)
专业背景多为经济管理(50%)、专业知识和技能(22%)、法律(9%)
等,其中硕士学历占52%,本科学历占24%。在业务素质方面,样本
问卷调查人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蕴、胡筱曼、罗杰、滕元庆.彭 怡宁、杨裕清、厉洁、向清,田薇琪、刘婵娟。
基金项目:本报告系西南政法大学欧盟法律研究所2005—2006年度中国~欧盟小项 目便捷基金项目“中国困有企业的治理:试点、国际经验、创新”(项目编号SPF/PM【0/05/ 029)的成果之一.感谢欧盟委员会给予的资助!
第十二章调研报告及会议综述481
的背景知识,而且比较熟悉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满足了有效监管的 前提条件。其次,监事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其能100%出席监事会, 并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建议;监事会会议大部分能达到预期结果并得 到贯彻。
但另一方面,监事会职权行使的状况,又暴露出令人担忧的 不足:
(1)知情权受阻。监事会并不能依照职权非常顺利地、及时地获 得公司资料;这使得监事的知情权遭到严重的打折,使得信息不 对称。
企业的董事(内部董事)大部分都熟悉公司的整体情况,了解内部董
事的职责。
董事会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卜≯j罢 非常
正常
一般
有点
不能
对企业整体情况的
38%
48%
14%


熟悉程度
对内部蕈事职责的
5%
63%
3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分析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分析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分析李大可(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临沂276000)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

我国的根本法明确了国有经济的重要地 位,是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共识。

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行 市场经济之初,乃至当前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积极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生存、发展和创 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制度、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指导市场经济稳步发展的有力举 措。

国有企业改革呼唤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

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阐述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概念的基础上,明确其治理意义,并结合当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缺欠,阐述具体的优化治理 举措,以更好地指导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也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新形势;法人治理;企业发展;优化中图分类号:F276. 1;F271 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 —3157(2020)36 —0074—03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步 伐加快,国有企业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指导着组织结构的 完善与经营管理的优化,特别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面。

但鉴于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特殊地 位和长期发展中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限制了企业改革与 现代化管理完善的建设进程,成为了企业转型发展的阻力。

因此必须关注国有企业发展进程的历史遗留问题[1],以法人 治理结构的调整问题为核心,抓住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重 点,以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一、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概述现代企业法人,以独立的名义、独立的财产、独立的意思 表示,独立开展法律活动,同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组织 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层经理人四 大部分。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作者:杨文明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3期摘要: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从最初的企业管理学概念发展成了涵盖法学、社会工程学等诸多领域的社会工程。

本文通过AHP分析,得到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两个主要痛点、一个核心问题、四个解决方案。

本文认为,其一是对国有企业内部进行全面改革,让国有企业拥有与其他企业完全一致的企业架构,其二是对其监管单位(含国资委)进行充分改革,通过优化法律规制体系,疏通依法维权通道,让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与其他企业对等的环境支持。

关键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法人社会责任法人权利我国国有企业概念在西汉年间由桓宽所著《盐铁论》提出,在东汉末年特别是新朝达到第一个高潮。

三国两晋之后,从陶瓷业、盐业、矿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军工业等领域,历朝历代一直保持着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

1956年我国完成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后,我国经历了长达近30年的全面计划经济时代,使得我国的国有企业形成了国家经济的主体。

而1978年我国施行全面改革开放,2017年我国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全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推动下,此两件大事将国有企业法人治理推到历史前台。

一、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的理论依据及现状国有企业法人的本质是法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本文通过AHP分析,国有企业法人分为法人责任、法人权利、法人认同、法人结构四个元素。

其中法人责任、法人权利属于世界观范畴,法人认同属于认识论范畴,法人结构属于方法论范畴,即改变国有企业法人的责任、权利、认同现状,必须从基于方法论的法人结构入手进行改革。

二、法人认同下的国有企业法人问题(一)法人责任问题。

根据企业责任模型,任何企业法人都需要承担对全社会的责任,即对股东、债权人、客户、员工、供应商的责任。

但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因为自身定位问题,相比较将自己看做企业,更愿意将自己看做职能部门。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

法人治理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水务集团下属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专题调研报告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是当代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参与支持企业重大问题决策,进一步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子公司效率,实现子公司经营目标。

进一步规范国企公司运作,防范经营风险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缺陷与间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结合杭州水务当前的实际情况,对国有控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的探索与阐述、通过现状剖析,提出了问题与解决的办法措施。

进一步完善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深化国企改革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谨供领导决策。

关键词:完善国企治理结构机制思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运机制,是国有企业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有企业的改革也会不断深入,改革将会有更多地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中指出:要”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管理,完善授权经营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使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支持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进一步推进经营机制的转换,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企业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要求,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科学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暴露出国有公司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方面的缺陷,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探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的声音得出相对客观的调查结果。
(一)董事会(内部董事)
调查数据表明,样本企业的董事会具有一定的业务素质,但也存
在一些问题。
1.文化水平与业务水平
调查数据显示:在文化水平方面,样本企业的董事(内部董事)
专业背景多为经济管理(50%)、专业知识和技能(22%)、法律(9%)
等,其中硕士学历占52%,本科学历占24%。在业务素质方面,样本
478公司治理:国企所有权与治理目标
主选举。 2.董事长与总经理关系 样本企业中,有27%企业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73%不兼任。 (三)总体评价 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总体素质较高,具有较高的决策能力,即具有
作为决策机关应有的厚实知识和业务基础。在国企运营中,董事会 基本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决议基本上能够被贯彻执行。
[I)该部分问卷针对两个不同的主体分别设计,一为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二为国 有控(参)股公司的监事。
476公司治理:国企所有权与治理目标
保障以及公司经营管理五方面叙述调查的成果。
一、董事会(主要为内部董事)与经理
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是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 核心。经理层作为公司的执行机构,处理公司日常事务,与董事会关 系密切。为了解董事会与经理层的现状,调查组分别以公司内部董 事与公司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以期通过不
但董事会的种种不完善又意味着董事会的治理之路还很长。第 一,样本企业中,代表第一大股东利益的内部董事比例高,极易造成 大股东控制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不能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由高层 管理者担任内部董事的比例高,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的局面。第二, 独立董事在样本企业中的普及率不高,占有比例不高。第三,样本企 业的总经理基本上是由国家行政任命,这不利于国有企业作为独立 的主体自主经营管理,容易受到行政力量的干涉;此外,这与新旧公 司法的相关规定(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请或解聘)也存在一定的矛 盾。第四,样本企业中,董事长不兼任总经理的情况较多,占73%,在 董事长与总经理分别由两人担任的情况下,必须明确两者的权责,否 则容易造成争权或推诿的现象。第五,董事之间的交流还有待加强。
(4)监管手段缺乏。由于《监管条例》规定过于宽泛,弱化了监 管的方式。
(5)权责利不对等,缺乏激励机制。监事会由于上述种种原因, 承担着较大的监管风险。但与此同时,监事的薪酬制度多为固定公务 员工资,缺乏激励的动力,利益与承担的风险不相一致。
三、独立董事
为了能有一个对应性的、多角度的了解,对独立董事状况的调查 分别包含在公司监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外部董事卷)和公司监 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高级管理者卷)两部分中。从被调查企业 所反映的总体情况看,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日趋完善并开始 发挥重要作用,但作用机制仍有部分不足,主要表现在:
第十二聿调研报告及会议综述477
股东的代表,0%为第三大股东的代表,7%为其他股东的代表。’
代表不同股东的董事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56%的国企存在,
44%的国企不存在),但不激烈(一般激烈占42%,不激烈占42%)。
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之间有一定的交流,但不充分;达到“经常
交流”程度的为0%,“正常交流”为36%,“交流一般”为50%,“有时
(2)人事关系影响。监事会成员由政府派出,而董事长与大多数 总经理亦由政府任命,二者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监管工作 带来了不便,并削弱了监事会的独立性。
(3)重视程度不足。监事会地位低,领导、职工对监事会认识不 够,对监事会的评价和意见不予重视,使得监事会的意见难以落实, 使监事会制度形同虚设。
·整理人简介:向清,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何碧欣,西南政法 大学经济法专业2005级硕士研究生。
问卷设计人为:西南政法大学吴越教授、卢代富教授、米本家博士:重庆大学张宗益教 授、宋增基副教授、朱勇博士、党文娟博士、袁立科博士;重庆市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 处苑晓波处长、涂娅琴副处长、监事会工作处李村副处长。
二、监事会
为了更充分地了解监事会现状,调查组分别以国有独资企业的 监事与国家控(参)股公司的监事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大多数监事 在此次调查中反应热烈。
(一)监事的学历水平与业务素质 被调查的监事,其专业背景主要为会计(33%)、经济管理 (20%)、公务员(29%)、专业知识和技能(8%)、金融(6%)以及法律 (4%),其中,硕士学历占18%,本科学历占75%;具有企业经营管理 经验的占9l%,具有财务知识的占88%。被调查的监事基本熟悉监 事的法定职责、公司的整体情况以及公司的财务状况、重大投资决策 和重大关联交易的信息。监事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泳罢 以高层管理者(总经理为40%,副总经理为33%)为调查对象的
同卷调查数据显示: 完全能够 大部分能够 一般能够 小部分能够 不能够
董事会会议是否 能达到预期效果
董事会会议结果 是否能得到贯彻执行
13% 23%
54% 56%
29% 2l%
2%
2%


(二)经理 1.任命情况 样本企业中,98%的公司总经理是由国家行政任命,2%是由民
交流”为14%。
泳罢 3.董事会作用 以内部董事为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完全能够 能够 一般能够 有点能够
不能够
在公司决策中的 作用程度
潜尝
5%
完全决定
47%
主要作用
43%
作用一般
5%

作用很小 没有作用
提名总经理的 作用程度

30%
20%
10%
40%
提名独立董事的

作用程度
7%
43%
7%
43%
企业的董事(内部董事)大部分都熟悉公司的整体情况,了解内部董
事的职责。
董事会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卜≯j罢 非常
正常
一般
有点
不能
对企业整体情况的
38%
48%
14%


熟悉程度
对内部蕈事职责的
5%
63%
32%


熟悉程度
2.董事会的构成与运作 国有企业董事会的人数一般在5一11人之间(其中5—8人占 38%,9—11人占32%)。独立董事人数相对较少(0人占63%,1人 占3%,2人占22%,3人占6%,4人占3%,6人占3%)。内部董事 数量相对较多,其中85%的内部董事是公司高层管理者,仅有15% 是股东代表,且80%的内部董事为第一大股东的代表,13%为第二大
480公司治理:国企所有权与治理目标
认为“一般能够”,13%认为“有点能够”,没有人认为其职权“完全能 够”行使,相反,有8%的监事认为其“不能够”行使职权。
2.监事会的作用 调查显示,监事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检查公司财务,提出相关 意见,监督董事、经理的公司职务情况以及监督公司违规行为。 当监事会的检查报告显示公司存在一定问题时,35%的公司管 理层的态度是采纳但不整改。当监事对公司决议有异议时,只有4% 的意见“一定被采纳”,高达67%的意见为“有时会被采纳”(即很有 可能不被采纳)。 总的说来,关于监事制度作用发挥的程度,仅2l%的被调查者认 为监事制度能发挥作用,多达58%认为能发挥但作用有限,2l%认为 不好下结论。 3.监事的薪酬机制 被调查者中,88%监事为公务员,76%监事的薪酬形式是固定公 务员]二资,8%为固定工资加奖金,4%为年薪制,12%为其他形式。 83%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实行的薪酬制度不合理,52%的被调查者 认为合理的薪酬制度应该是固定薪酬加效益奖金。 4.监事会是否应该存在 首先,调查数据显示,90%的被调查者认为,监事会与独立董事 的职能不存在冲突。其次,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由原稽查特派员制
洋罢 第十二章调研报告及会议综述479
完全/非常 正常(掌握) 基本
有点
尚未
对监事法定职责的
17%
58%
25%


掌握程度
对任职公司整体
4%
67%
21%
8%

情况的熟悉程度
对财务、重大
投资决策与关联
4%
54%
38%
4%

交易信息的了解程度
(二)监事会职权的行使 1.职权行使的程度与范围 作为调查对象的监事,90%行使过法律赋予的职权,包括检查公 司财务(4l%),对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33%), 对公司聘用会计事务所发表建议(12%)以及其他职权(14%)。 在监事会会议方面,监事会会议每年召开的次数:90%的样本企 业少于5次,仅有5%为5一10次,5%为15次以上,监事100%出席 监事会。95%的监事会会议能达到预期结果,83%的会议结果能得 到贯彻执行。 在列席董事会会议方面,样本企业100%都能够通知监事参加董 事会,监事100%列席董事会。但是,董事会的资料送达监事的时间 不一,分别为:开会前10日以前(4%)、开会3日前(36%)和开会当 场(60%)。 在知情权方面,监事主要通过以下渠道获得公司的信息:公司管 理者提供的资料(20%)、自己对公司的亲自了解(24%)、管理者的 口头介绍(23%)、从其他部门获得公司的信息(13%)或从报纸、媒 体获得关于公司的信息(20%)。仅有54%的样本企业能及时为监 事提供公司的资料。调查数据显示,仅有30%的监事能“顺利”获得 想要的公司资料,43%为“一般顺利”,27%为“有点顺利”。 但调查数据显示,25%的调查对象认为其职权“能够”行使,54%
第十二章调研报告及会议综述481
的背景知识,而且比较熟悉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满足了有效监管的 前提条件。其次,监事表现出较强的责任心,其能100%出席监事会, 并能积极参与讨论和建议;监事会会议大部分能达到预期结果并得 到贯彻。
但另一方面,监事会职权行使的状况,又暴露出令人担忧的 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