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之通讯工具的变化..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前后通讯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通讯工具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通讯工具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通讯工具的进步更是显著。

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通讯方式主要依赖于书信和固定电话,而如今,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行即时通讯。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前后的通讯工具变化、影响、优势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示通讯工具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前,书信是人们最主要的通讯工具之一。

当时,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只能通过写信来与远方的亲友沟通。

写信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且信件的传递速度也较慢,往往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收到回复。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不便之处,书信仍然是人们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重要手段。

固定电话的普及也为人们的通讯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改革开放初期,固定电话的普及程度还比较低,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固定电话进行通讯。

固定电话的优势在于可以进行实时的语音通话,人们可以更加直接地交流信息。

然而,固定电话也存在诸多不便,比如需要布线、费用较高、无法移动等,这些问题限制了固定电话的普及和使用。

改革开放后,通讯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手机的普及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通讯。

手机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固定电话无法移动的问题,还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比如短信、拍照、上网等。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与亲友保持联系。

而且,手机的普及也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人们可以即时收到回复,减少了等待的时间。

手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更是给通讯工具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互联网不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实现文字信息的传递,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语音通话等方式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距离,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拓宽了思想的视野。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通讯方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通讯方式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们身边悄无声息的 发生着变迁!!!
报告总结:
•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 • 大的改变,不仅仅是在通讯工具方面,而 • 且体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感谢祖 • 国,希望她永远繁荣富昌!!!

• • • • •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调查员调查单位:19#214
• 到了1981年,国家开始对普通百姓开放电话安装
政策。
• 也正是这一年,转盘式的电话走进寻常百姓家,
虽然样子
• 古板,拨号麻烦,但是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是少
之又少。 留有几分
• 这时的电话在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还颇 • “阳春白雪”的孤寂。
• 九十年代初,电话开始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模式是更为先进的程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班 2012年5月4号
谢谢欣赏!!!
• 七十年代中期,几乎每个单位的收发室里 • 都会有一台摇把子电话,全天候有人接听。 • 打电话得摇下把子,让邮电局的接线员给 • 你接通电话若是挂发长途电途得看你的运 • 气如何,三、、二个钟头才接通是常事, • 若是挂发国际长途电话,更是让你等得心 • 力交瘁,因为那时候所有的国际长话均需 • 从北京或上海的电信出口局转接出去,没 • 三、五个钟头,几乎不可能接通,你在一 • 边骂骂咧咧也没用。
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 年
社会通讯方式变化的调查报告
19#214
一、通讯方式的历史回顾
• 1、通讯的解释: • a、通报音讯。 • b、互致问候。 • c、互通书信。 • d、利用电讯设备传递消息。 • e、报道消息的文章。
2、古代的通讯方式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有组织的传递信息

改革开放以来电话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电话变化

在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

然而30年前,它可是件稀罕物。

改革开放,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各个领域都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其中通讯领域尤其突出。

如今,通信业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小小电话,使我们领略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十年代:固定电话走进家庭70年代末,电话主要作为工作时的办公工具存在。

当时许多机关只有总机是直拨性质的,电话号码只有6位数。

在机关打电话,如果多部电话都要外线,总机就告急,话机里会传来甜甜的女中音:“请把电话扣好,有了外线我会回叫您。

”话务员非常忙,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她们在应对机关大量内外通话的同时,需要重点搞好领导的各种电话服务,所以必须保持高度的紧张。

那时,单位电话基本上普及了,可家庭电话却极少。

58岁的孟先生说:“那时候根本没有占公家便宜的想法,上班打私人电话什么的?怎么可能?老百姓家里都没电话往哪儿打呀?”如果家里有电话,那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按规定,必须是正局级以上干部才能有资格申请用公款安装电话。

如果介绍男朋友家庭情况时,说出三个“硬件”:父母亲是局长,家里有电话,男孩子是大学生时。

保准绝大部分条件优秀的女青年会动心。

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75年!大部分县城、农村甚至还在使用“摇把子”。

摇把子电话拨盘电话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在北京市东、西长安街等繁华街道出现,共22个投币式公用电话亭。

紧接着公用电话开始遍布北京的街头巷尾,在电话开始进入家庭之前,市民打电话用的主要就是它,一般胡同口两头都有。

当时记得北京市民有个用厕难,往往跑几百米找不着一个厕所;但走十几米绝对会看到公用电话摊。

40年通讯工具的变迁

40年通讯工具的变迁

40年通讯工具的变迁手机现已成为当下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但与其说手机是工具,倒不如说它是现在人们依赖的一个“玩具”了,回想改革开放这40年,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通讯工具有着意想不到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讯设备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代:第一个时代——70年代当时的人们是以书信、电报来通讯的,在那个年代收到一封家书,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一种迫不及待地拆开看的兴奋感。

也几乎是那个年代普通老百姓之间交流的唯一方式了。

而电报在当时也算是鼎盛时期,但是价格是以字数来计算的,在当时是非常昂贵的,一般寻常百姓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会想起去邮电局发送电报。

第二个时代——80年代电话虽然在十九世纪就被发明出来,但在咱们中国,直到1981年,国家对普通家庭安装电话才实施了开放政策,从那以后,电话开始进入老百姓家中,当时常见的电话是转盘式电话,但是安装费用也是非常昂贵的,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家庭里才能看得见。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出现在北京,大大方便了当时的通讯。

第三个时代——90年代传呼机、大哥大,这两样东西无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宠儿。

其实是在1983年上海就开通了全国第一家寻呼台,到90年代,人们盛行传呼机,加速发达了当时的通讯行业。

在当时,腰上別上传呼机走在街上,总有一种引领新潮流的感觉;随着传呼机的盛行,人们在收到传呼机信息的同时,就需要回复电话,也就跟着出现了当时非常出名的手提电话“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制式无线通讯接入机。

在当时,一部大哥大要几万元,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的,而且当时的话费每分钟都在一元以上,还有月租费,不是大老板想都不敢想啊。

第四个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年代,各种手机频频亮相,从功能手机到智能型手机,到为智能手机而开发的各种软件。

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开始迅速发展,可视电话、QQ、MSN以及现在的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即使是远在天涯也能近似咫尺地沟通、交流、见面,还可以轻松实现购物、学习、娱乐等等。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通讯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通讯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通讯变化说起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变化,我认为以通讯工具的变化最大,用日新月异、天翻地覆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想想从前,看看现在,真是有天渊之别!听爸爸说,三十年前,人们的通讯方式最便捷的就是写信了,除了写信外,如果有重要、紧急的事情需要联络时,是发电报。

发电报对方很快就能接到,但是价格比较贵,好像是一块钱一个字。

所以大家发电报的时候字斟句酌,尽量以最少的字说清楚要说的事情。

80年代中期,电话开始出现在农村,大队里有了电话,不过还是文革时期使用的那种摇把电话,可以通过总机转到各村,要找谁也是通过大队的喇叭里吆喝,才能去接,不过杂音大,还时常掉线,但比起写信便捷了一些。

到了90年代初期,一些有钱人家用起了砖头型的“大哥大”几万元一个,谁家有个“大哥大”就会阔摆、炫耀,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

90年代中期,,装了电话,座机。

那时候,初装费还是很高的但通话质量有了很大改变,无论多么遥远的地方都能与对方通话,话音清晰,已不再需要大声喊叫。

后来时兴买BB机,价格也不便宜,一个传呼一个传呼的打,这样联系就方便多了。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如今,手机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不再是难看的大哥大,手机越来越漂亮,功能也越来越全面。

到了今天,从农村到城市,手机无处不在,移动到联通,信号塔遍地。

我们家的手机换了总有一箩筐,如今又都是双卡双待。

座机、手机、小灵通一起使用,要想找个人,要想说个事,几下搞定。

就在手机风暴还没有减弱之时,网络聊天、发电子邮件、QQ、博客、视频工具就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席卷而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与快捷。

不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面对面的说话。

网络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

,为人们的生活、交往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结尾帮我想想老爸)。

通讯工具的演变

通讯工具的演变

通讯工具的演变(1)60_70年代:中国的“文革”时期。

使用的通讯工具主要为“固定电话”。

当时世界进入工业时代,在欧洲,电话早已成为大众的通讯工具,而中国在“大折腾”中,经济走向“崩溃的边缘”。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固定电话的按装率极低,不但居民家中不可能有电话,就是安装在街道"公用电话“也很少。

——当时马季的相声《打电话》就是反映了这个现实。

农村的通讯更是落后,所谓的村村同电话,其实是在“做梦”。

其他更落后的“电报”,仍在中国内地大量运用。

(2)80年代——9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世界。

先是“固定电话”的大量安装,然后是“随呼机”的大量出现和使用,中国对新式的“通讯工具”的引进和生产飞速发展。

“随呼机”的发展仅用大约5年,马上被“手机”取代。

当时的手机又称“大哥大”在80年代香港电影中多见。

进入大陆后,先是“大款”用来“摆阔”的,因为最初又粗又苯的一台要几万元。

(3)现在——“固定电话”城市家家都有。

农村的安装率也逐年提高。

“手机”成为必须用品,农民工也用它同老板联系。

中国成为“通讯”普及的最大国家。

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电报、电话速度快、信息单一文字。

当代计算机网络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不受地域阻隔对比60年前我们的通信方式改革开放前经济落后,人们唯一可以采用的通讯方式就是捎口信,经常会听到“我要回娘家了,有没有话要带给你家闺女啊,”“小王,你妈让你回家走一趟~”那时的人大多都不识字,所以才有代写家书的人,不知道李永波《一封家书》是不是因此有感而发。

写完的信投进邮筒后就得眼巴巴的盼着,搞不好半年才收到,最要命的若是老婆给出外的丈夫写信说怀孕了,估计信到的时候,孩子都满月了~其实当时还有比较快的一种方式就是拍电报,但是电报可是够贵的,一个字就要几毛钱,除非是非常紧急的事情,不然是不会拍电报的。

通讯工具的演进

通讯工具的演进

2019年 第二期文 苑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1978年,还在孩提时代的我,还不知道通讯为何物,看到的通讯工具,也只能偶尔看到电影里才有的电话、电报。

传递信息只是周边邻居、亲戚之间的来往交流,主要靠派人送口信儿,如红白喜事。

红喜事是提前发请帖,也是由自己送、请人送、捎信儿等方式。

再一个主要形式就是写信邮寄的方式传递远距离的信息了,8分钱的普通邮票成为当时的符号。

一个乡镇设有邮电所,都知道有送信的,骑着自行车,大梁上搭着邮袋,肩上斜挎着邮包,装满了信件、报纸等,穿着“邮政绿”制服,该有多么的神奇,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常客,到了哪一家,就是一个当天的新闻信息点。

到了1988年前后,通讯工具也只是一个机关单位、乡镇政府才有一部“摇把子”电话,至少还用一个小木盒子锁着,那可是政府文书的专属特权,一般人还没这个权利,想打电话得找他。

更别说乡下老百姓了,有急事打个电话吧,还要盘问半天,待理不理的样子,好话说了“一箩筐”,还不一定让你打,他高兴了才让你打,不高兴你都没门,打过电话还要“收费”,随口要上“几毛钱”,这可能都中饱私囊了,那有什么收费标准和票据,恨不得踢他两脚啊。

打电话时才有点电影里那种味道,一手拿起话筒,一手使劲儿的摇,直到邮局话务员通话询问接通哪里,话务员熟练的把机线接通,才完成两地间的通话。

路途遥远的也只能到邮局发个电报啦!那个年代正是通讯工具的不发达,让我这个“乡巴佬”大学生,上大学时,由于通讯不便、交通不发达,自己到镇政府办个“户◇殷世鸿通讯工具的演进2019年 第二期口”,步行10多里的泥路,跑了4次还未办妥,到学校因为“户口”错字,又不得不邮寄回家,大约耽误了近一月时间。

改革开放后通讯设备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通讯设备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通讯设备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通讯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通讯设备经历了从传统的有线电话到移动电话,再到智能手机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初期,通讯设备的主要形式是传统的有线电话。

那时的电话机体积庞大,需要固定安装在家里或办公室。

人们需要通过电话线来进行通话,而且使用电话还需支付昂贵的通话费用。

此外,通话质量也很差,线路容易中断,通话内容常常被窃听。

这种通讯设备的限制使得人们的交流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电话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第一代移动电话技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电话进行通话。

相比传统的有线电话,移动电话更加便携,用户可以携带在身边,无需受限于固定的位置。

此外,移动电话的通话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升,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清晰稳定的通话体验。

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第一代移动电话体积庞大,通话时间有限,且通话质量受到环境干扰较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手机的问世标志着通讯设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智能手机集通话、短信、上网、娱乐等功能于一身,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比之前的通讯设备,智能手机更加轻薄便携,用户可以方便地携带在身边。

智能手机的通话质量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用户可以享受到更加清晰稳定的通话体验。

此外,智能手机还具备上网功能,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上网进行信息的获取和交流。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

除了智能手机,改革开放后还出现了许多其他形式的通讯设备。

例如,传真机的出现使得文件传输变得更加便捷。

网络电话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语音通话,降低了通话费用。

此外,无线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上网,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交流。

改革开放后通讯设备的变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讯工具的发展

通讯工具的发展

通讯工具的发展一、古代通讯工具1.马匹、驿站;图1 鸡鸣驿人们在道口田陌之间,树一大木,上缀毛裘等物,可使信使和行路人在很远地方就知道站馆所在,古文里称之为“邮”。

这一设施,既是通信网络,又是一种防卫象征。

后来逐渐形成为防护堡垒,再发展就成烽火台。

古代的驿站是为官府传递公文,同时也为私人传递信件,再有就是通过商人传递。

鸡鸣驿城位于洋河北岸的鸡鸣山下,110国道145公里处的鸡鸣驿村。

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古驿站,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

到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定货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

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

鸡鸣驿在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设东西两门,城门上方筑两层越楼,此城中部建玉皇阁楼,城四角分筑角楼。

东西“马道”为驿马进出通道,城南的“南官道”即是当年驿卒传令干道。

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将城墙重新修理,并在城东筑护城坝一道。

2.飞鸽传书;飞鸽传书(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鸽子更聪明点),就是将书信系在鸽子身上,把书信送到目的地。

现在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包括鸽子等鸟类可以通过本地的地球磁场,来确定自己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

3.烽火台;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

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古代神话中有一段关于商纣王使用烽火的记载,把我国早期的“声光”通信,提到大约3000年以前。

可能在商朝末年,我国已经知道用光来通信的技术,比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还要早400多年。

据甲骨文记载,商纣王时候,已经普遍利用了音传通信的手段。

西周时军事上的烽火通信,已经成为正式的制度。

通讯工具的变迁

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仍属鼎盛时期,那时价格按字数计算,非常昂贵,寻常百姓没有急事一般不会使用。

┃ 图 史 ┃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会到邮电局发送电报。

那时收到电报非喜即忧,准是大事。

图为电报收发室。

20世纪90年代初,腰上别个BB机总让人有一种
走在时代前列的优越感。

BB机的出现,加速了公用电话亭的建设。

20世纪90年代投币式、卡片式等各种公用电话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缓解了打电话排队的现象。

与此同时,“大哥大”移动电话也在
20世纪90年代初闯入了人们的生活。

但因昂贵的消费,“大哥大”似乎只是成功人士的专配。

通讯设备的发展使得家用固定电话开始真正进入百姓家并被慢慢普及。

┃ 图 史 ┃

2013年11月23日,北京一家餐厅里的三位同行女孩,各自低头看着手机屏幕。

如今,随着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越加丰富了通讯工具的功能: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几乎都能满足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

这是40年前人们无法想象的未来。

新世纪,QQ、MSN
等成为人们交流的
重要工具,特别是视
频聊天,即使是远在
天涯也能近似咫尺
地交流。

┃ 图 史 ┃。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之前,中国的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

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但中国还没有高速公路。

南方水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

因此,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

然而,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交通工具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改革开放初期,公路和铁路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开始逐渐展开。

此外,中国还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交通技术和设备,如地铁、轻轨等。

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

除了公交车和自行车,人们开始使用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

这些交通工具的使用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此外,高铁的兴起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高铁的快速、舒适、安全的特点,使得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到达远方的城市,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交流。

三、交通工具的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交通工具也越来越智能化。

例如,智能公交车、无人驾驶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安全、环保。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如网约车、共享单车等。

这些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智能化,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这些变化也反映了中国在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80年代中期,摩托车开始流行起来,成为人们新的出行选择。

相比自行车,摩托车省时省力,骑起来也更有面子。

当时,一些国外品牌的摩托车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如日本的XXX、XXX等。

但由于价格昂贵,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购买国产摩托车。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及思考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及思考资料
因特网和通讯工具的发达,提高了工作 效率,也提高了通讯效率。书信大概没 有多少人再写了,远行的儿女只要电话 报一个平安就行,没有了写家书的那份 情趣,也没有了那种只有文字才能表达 的思念之情。
集市遍布,生活用品可以随时买到。很 方便却也少了很多人赶集的乐趣与氛围。
是否发现年味变淡?原来过年过节舞龙、 扭秧歌等等,现在很少见到。很多时候 成了走过场一样,而不是乐在其中,其 意义逐渐被丢失。
思考
快餐文化
快餐文化就是只求速度不求内涵的一种 现象,比如看名著只看精简版,想学东 西只想报速成班。 快餐文化是人们生 活节奏加快的产物,是人们对名利过多 追逐的产物,是人们只求其名不求其实 的表现。快餐文化只能填饱肚子,但没 有太多的营养 ,吃多了反而会坏了身 子,食之无味,弃之不惜。
天南地北的城市,本来有着时间上、空 间上和文化上的差异,有着自己的传统 特色,可是这一切,在快餐时代都成了 一个面孔。
传呼机
就像现在的手机一样,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乎人手一部传呼机。先是 数字再是中文,外型小巧的传呼机第一次真正缩短了普通人之间的时空距 离。“哔—哔”声一响,人们就会一起看向自己的口袋或腰间。但这种即时 通讯的工具,却只是一个过渡,流行时间非常短,很快就被手机所取代。
不仅仅是打电话发短信
随着电脑在中国的迅速普及,网络作为一种通讯工具所 显现出的优势与乐趣是人题 浪费时间 漫无目标的上网游戏,什么都收获不了。

步行。。。 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自行车与缝纫机
手表并称为“三大件”,地位无异于现 在的私家车。当时购买自行车都得凭票 每年一个单位最多能分到十几张购车票 能有幸分到票的人自然不多。
现在。。
娱乐方式
玩具已经不再是儿童的专属物,现在很多年轻 人、甚至老年人都在从玩具中寻找着乐趣。为 了符合各个年龄层段和知识水平的人,商家真 是想尽办法的吸引买主,什么益智玩具、电动 玩具、毛绒公仔、遥控玩具、卡通玩具、DIY 玩具,各种形式、各种材质的玩具应有尽有, 真的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然而在 过去,如果能有一个会动会响的铁皮玩具,那 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家里有几个孩子的, 大的玩完再传给小的,物尽其用。玩具在那时 的大人们眼中就是一个不可能归于消费项目的 一类,为此,只能利用各种资源自己亲手制作。 沙包、羊拐、鸡毛毽子、弹弓等等,那种乐趣 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

改革开放之通讯工具的变化..课件

改革开放之通讯工具的变化..课件

通讯工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
通过先进的通讯技术,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 力。同时,通讯技术的发展也催生了很多新兴的行业和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 力。
研究目的
阐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以及希望解 决的核心问题。
研究意 义
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包括 对现有研究的推进、对实践的指导作 用等。
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
研究方法
详细介绍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实验 设计等。
研究路径
阐述本研究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操作方案,包括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讯工具的发展还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CHAPTER 03
通讯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电报、电话、传真的特点及使用范围
总结词
传统通讯工具
详细描述
电报是较早的远程通讯方式,具有简短、快捷的特点,但易出错;电话则具有即时性、语音交流的优点,但无法 传输非语音信息;传真则能传输文字和图片,但速度较慢。
通讯工具变化对人们社交生活的影响
01
02
03
社交圈子扩大
通讯工具的普及使得人们 的社交圈子大大扩大,可 以轻松结识来自世界各地 的朋友。
社交形式多样化
社交媒体、社交网络等工 具的出现,使得人们的社 交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便捷。
社交成本降低
通讯工具的变化使得社交 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无需 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在聚 会、旅行等方面。
通讯工具变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20年前和40年通信方式我的发现

20年前和40年通信方式我的发现

20年前和40年通信方式我的发现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还是书信和电报。

收到一封家书,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总有种迫不及待地拆开阅读的兴奋。

因为,这几乎是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之间远距离情感交流的唯一方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通讯方式和通讯工具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那个年代,BB机的出现,加速了公用电话亭的建设。

80-90年代投币式、卡片式等各种公用电话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缓解了用电话排队的现象。

上世纪90年代初,开放普通家庭安装电话(固话),几乎同时,人们口中的“大哥大”移动电话也在90年代初闯入了人们的生活。

但因昂贵的消费,“大哥大”似乎只是成功人士的专利。

随着通信业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也是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几乎每天都有新款出现,功能也不仅仅是接打电话、发短信的单一通讯工具了,录音、拍照、摄像、打游戏、上网、炒股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

外形也由最初笨拙、单调的机身造型演变为大彩屏、小巧超薄型等多种款式。

进入21世纪,各种手机频频亮相,智能型手机快速普及城乡,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老人、小孩都不学自通的用上了手机。

QQ、MSN等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特别是视频聊天,即使是远在天涯也能近似咫尺的交流。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

改革开放至今已40多年,纵观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仅从通讯工具的更迭中就可见一斑。

几十年来,通讯工具从最初的书信电报到家装固话,随后大哥大、传呼机、手机相继问世。

移动电话从无到有,从单色小屏到彩色大屏,从按键到触屏,款式功能不断推陈出新、升级换代。

如今,随着各种智能手机软件的开发利用,越加丰富了通讯工具的功能:聊天、购物、学习、娱乐、视频、支付。

几乎都超出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随身必备之品。

改革开放通讯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通讯方式的变化
• 进入九十年代,电报业务也有了 新的开拓,但是随着有线电话和 移动电话及无线寻呼等业务用 户的不断增长,电报逐渐走出历 史舞台;
BP机
• 1983年,上海开通中国第一家寻呼台, BP机进 寻呼机寻呼机入中国。
• 1990年开始,传呼机在国内获得了较 大的发展,在1995年到1998年的4年间, 全国每年新增寻呼用户均在1593万户 以上。
现代书信
由于书信可以保留,以及书信的正式性,在某些场合,书信仍 被人们所使用.
如:1)感谢信 2)祝贺信 3)邀请信 4)商业信件 5)出 国留学推荐信
电报
• 电报通信是在1837年由美国 S.F.B.莫尔斯首先试验成功的, 1871年 ,中国第一次出现了电报 机,并实现的通讯;
• 80年代初,中国研制了“中文电 传打字机”,并在80年代的通讯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手机样式:
直板、滑盖、翻盖…
人性化:
手机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融入 的人们的生活,同时手机在兼具基 本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用户的体 验。
互联网
• 2000以后随着电脑的普及, 互联网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电脑的普及和即时通讯软件 的发展,为人们提供的更加 丰富多样的通讯方式.
• E-mail, QQ, MS逐渐成为人 们的必不可少的通讯方式。
手机
• 2000年之后手机获得快速的 发展,由于价格降到人们可以 接受的范围,迅速在全国得到 普及;
• 2012年手机用户突破10亿, 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通讯工具.
手机发展的特点
• 手机功能的多样化 • 手机样式多样化 • 手机品牌的多样化 • 手机人性化
功能:
通话、娱乐、上网…
品牌:
三星、诺基亚、HTC、摩托罗拉、 苹果

通讯变化作文

通讯变化作文

通讯变化作文【篇一:小学生作文范文——通讯工具的变化】通讯工具的变化时间不留人,转眼之间,改革开放30年在繁华富强中度过。

这30年来,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街上热闹非常,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人民的生活奔小康,国家的人才数不清;科技水平大大提高,经济繁荣惊叹世界;变化最大的是人们的通讯工具。

在我上幼儿园之前,电话还很不普及。

只记得那时候我的妈妈打电话只能到办公室打,还得先跟领导要钥匙。

如果想要与外地的亲戚联系,为了省钱,那就只能靠发电报了,还要跑到比较远的邮电局去发电报,在邮政工作人员给的一张电报单上填好姓名、住址以外,在内容一栏里填写好要说的内容,但是文字一定要非常精练,像“见电速归”一类的简短语言,因为发电报是按内容字数收费的,每个字收费一分钱。

后来,人们普及了座机,终于可以在家打电话了。

可是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无法随身带着。

所以,几年后有发明了传呼机。

传呼机体积很小,你的一个手掌便能容下他。

假如你在家里打电话,另一人无法接通,他的传呼机便会“吱吱”的叫起来,然后,他再另寻公话亭,再拨回去。

那时候,腰揣bp 机、手拿“大哥大”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尤其是bp机刚刚进入我国市场之初,身价昂贵,售价很高,“大哥大”要好几千元一部。

可是这样还是不太方便,于是,又有了手机。

又过了一两年,手机时髦起来了,虽然价格比较贵,但由于功能多,使用方便,所以又在世面上风靡一时。

年轻人在不停地变换着手机的款式和品牌。

你看吧,无论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在公交车里,小青年们人手一部,在不停地与对方交流着信息,这就是现代社会吗?手机这个“新宠儿”在当时要一两千元才能买到,而现在,一二百元就行了。

虽然手机方便,但也不如后来的电脑棒。

电脑上有虚拟的社区,有游戏,还有视频聊天。

我如果和小朋友聊天、问功课就打开电脑,登陆qq。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也不会有这样优越的学习环境。

我很欣慰,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幸福成长。

改革开放之通讯工具的变化剖析

改革开放之通讯工具的变化剖析
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中国第一个gsm电话的诺基亚2110第一款全中文手机摩托罗拉cd928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爱立信gh337九十年代末九十年代末各式各样的手机逐渐占领市场从模拟信号到数据接收市场从模拟信号到数据接收从mp3到网页浏览从短信编辑到文档到网页浏览页浏览制作手机越来越漂亮制作手机越来越漂亮功能也越来越全面
00年以后
进入新世纪,各种各样的手机频频亮相,并且手机还有许多别的功能, 如无线上网、摄像、听歌等。到了2005年,3G手机作为新款手机又成了亮 点,这种手机成本更低、功能更全、能耗更小。现在很多商人使用的是承 载高速数据业务、多功能、多媒体的高端手机,相当于一台便携式的手提 电脑,它具备智能化、大存储容量、高传输速率、高清晰显示等特点。现 在这种智能手机和双网双待手机是针对商人而设计和生产的。为生意的人 经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公司的发展。更多的 人需要,就会有更多的生产力去生产该类商品,就会带动通讯产业的发展 和别的行业的经济的发展。越是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出来的通讯工具就 越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快节奏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 数量达到2.53亿人。qq、msn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工具,即便是远在海外, 网络都可以实现视频聊天的功能。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借助网络满足自 己更大的需求:购物、教学、工作、娱乐……随之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的娱乐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种方式借助一台设备实现点 歌,唱歌,自带的动态前景、背景与人像叠加录制成个人mv,最后上传到 网上进行打榜或投票。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出现在北京市
拨盘式电话

通讯工具写作文

通讯工具写作文

通讯工具写作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家家户户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有了许多新的用具,它能使我们的生活变的方便,当然我家也不例外!我就详细的叙述我家的“通讯工具历史”吧!我家第一个通讯工具――电话机,它使我家可以与遥远的亲人联系,还方便了我爸爸的工作,有时只用通一下电话,就不用跑大老远的路了。

而且我还可以与同学通话,聊聊天,反正它使我家减去了一半烦恼,你说能不方便吗!俗话说的好,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有十全十美,这个机也有不方便的时候,外出时,有急事,无法跟别人联系,那该咋办?我就说说我家的第二个通讯工具――传呼机。

有了传呼机,,它小小巧琳珑,携带方便而且爸爸,妈妈既使在外面也可以与家里联系,至于它的缺点――必须找到一个电话机,才能回复别人,才能通话,也十分麻烦,这些的缺点就由第三个通讯工具――手机来补缺。

不到多久,我家又来了一个跟铅笔盒差不多大的手机,它虽然肥大,携带不便,可是它弥补了前两个通讯工具的缺点。

经过时代不段的发展,又有人将肥大的手机改变为小小巧琳珑,样子精致,设备齐全,携带方便的手机。

还有些设备更加先进的手机,可以在野外照相、上网、听音乐、玩游戏……等许多功能,不仅帮助了我们平时的生活,还使我们的生活变的多姿多彩、充实、快乐。

其实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亏了党的政策好,使我们的生活变的如此幸福、美满,所以,我们更应该认真学习,成为栋梁之才,以报答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使我们的祖国变的更加富强、繁荣。

一天,电话、手机、小灵通准备开一个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谁是十全十美的。

这不,三个人刚见面,就争论了起来。

手机扭了扭纤细的腰肢,不屑一顾地瞥了电话一眼,娇滴滴地说:“哎呀,这都什么时代了,谁还用电话这么老气横秋的通讯工具?我看,早该淘汰了。

你们瞧我,又方便又时尚,多讨人喜欢呀!”说完,手机从口袋里掏出小镜子,美滋滋地照了照。

电话撇了撇嘴:“我的身体虽然笨重,但通话质量高。

哪像你,中看不中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没电了,急得主人像热锅上的蚂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三十年
之通讯工具的变化
前 言
时间流逝,不知不觉,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年 的路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大街上热闹非凡,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高楼 大厦拔地而起……中国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上了繁 荣富强、世界文明之路。我们日常的通讯工具也随着 这三十年来的改变而改变着
00年以后
进入新世纪,各种各样的手机频频亮相,并且手机还有许多别的功能, 如无线上网、摄像、听歌等。到了2005年,3G手机作为新款手机又成了亮 点,这种手机成本更低、功能更全、能耗更小。现在很多商人使用的是承 载高速数据业务、多功能、多媒体的高端手机,相当于一台便携式的手提 电脑,它具备智能化、大存储容量、高传输速率、高清晰显示等特点。现 在这种智能手机和双网双待手机是针对商人而设计和生产的。为生意的人 经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其公司的发展。更多的 人需要,就会有更多的生产力去生产该类商品,就会带动通讯产业的发展 和别的行业的经济的发展。越是科技的快速发展,生产出来的通讯工具就 越符合社会发展和经济快节奏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与此同时,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起来,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 数量达到2.53亿人。qq、msn成为大家沟通交流的工具,即便是远在海外, 网络都可以实现视频聊天的功能。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借助网络满足自 己更大的需求:购物、教学、工作、娱乐……随之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的娱乐方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种方式借助一台设备实现点 歌,唱歌,自带的动态前景、背景与人像叠加录制成个人mv,最后上传到 网上进行打榜或投票。
九十年代末,各式各样的手机逐渐占 领市场,从模拟信号到数据接收,从 mp3到网页浏览,从短信编辑到文档 制作,手机越来越漂亮,功能也越来 越全面。手机的地位,更是从身份的 象征逐渐成为一种多媒体通讯工具, 充斥着平民百姓的工作与生活,几乎 是人手一个。就在手机风暴还没有减 弱之时,网络聊天、视频工具就随着 信息产业的发展席卷而来,使人与人 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与快捷。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大哥大”已不再流行了,黑白屏手机推 出来后,因携带方便、价格实惠,迅速被众多人接受,正式 进入老百姓生活,进入了商人的生意洽谈中。 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中国第一个 GSM电话的 诺基亚2110
第一款全中文手 机——摩托罗拉 CD928+
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 手机——的收发室里都会有 一台摇把子电话,全天候 有人接听。打电话得摇几 下把子,让邮电局的接线 员给你接通电话,若是挂 发长途电话,得看你的运 气如何,三、二个钟头才 接通是常事,若是挂发国 际长途电话,更是让你等 得心力交瘁,因为那时候 所有的国际长话均需从北 京或上海的电信出口局转 接出去,没三、五个钟头, 在一边骂骂咧咧也没用!
1982年,中国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出现在北京市
拨盘式电话
按键式电话机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 从BP机开始的即时通信,将人们带入了没有时空距离的年代, 时时处处可以被找到,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效率,但 也让人无处可藏。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但已离不开它。 无线寻呼系统中的用户接收机。通常由超外差接收机,解码器, 控制部分和显示部分组成。寻呼机收到信号后发出音响或产生 震动,并显示有关信息。简称呼机。 传呼机刚出现的时候,谁要是有部传呼机,那是很叫人羡 慕的,当时人们把它又叫“寻呼机”,BB机,BP机,能拥有 一部传呼机成为当时很多人的一大心愿。八十年代末,我国开 始出现了传呼机。 早期的BP机全是进口产品,品牌包括摩托罗拉、松下等。 后来,国内企业浪潮与摩托罗拉合作,开发出汉字BP机,让 用户不用满大街找电话就可以知道呼叫内容。
或许有人还用过手摇电话一遍又一遍的传递单位通 知和下达文件…… 或许有人还曾为腰间揣着BB机而得意忘形,“对, 我这是汉显的!”…… 或许有人还曾边走路边遍挥舞着你的“大哥大”, 旁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是老板就是大款…… 或许…… 实在有太多这样的或许。电报、手摇电话、BB机、 大哥大、手机、3G……这一连串耳熟能详又让人回味 无穷的字眼,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留有着一份属 于它们各自的空间回廊。
无绳、移动电话
摩托罗拉3200 第一款“大哥大”是摩托罗拉3200,摩托罗拉3200 手机中的大
哥大俗称板砖。摩托罗拉是最早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它曾经以 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中国的手机市场。处于这一模拟手机时代的手 机大部分都是摩托罗拉公司的产品。记得看当年的港台电影,上 面有不少大老板,身边都有一个人拿着移动电话,在必要的场合 甚至可以作为武器。 大哥大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1987年,广东 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模拟移动电 话。摩托罗拉也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推销移动电话。这种重量 级的移动电话,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都在一斤以上。 它除了打电话没别的功能,而且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 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分钟通话。虽然如此, 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 当年,大哥大公开价格在20000元左右,但一般要花25000元才 可能买到,黑市售价曾高达5万元。这不仅让一般人望而却步, 就是中小企业买得起的也不多。 “大哥大”。它比“传真”、“BP机”一词更快地过时。2001 年6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完全关闭模拟移动电话网。大哥 大,成为历史名词。
总结:短短三十年,通 讯工具的变化映射出时 代的变迁,更体现出了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生活 的巨大变化和经济的飞 速发展。
模拟BP机
数字BP机
汉字BP机
皮带上别着的历史 那会儿流行“有事呼我!
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初,电话开始走入寻常百姓之家,模式是更为先进的程控交换机。有部分借 改革开放政策先富起来的人,安装了电话,但初装费高得吓人
“大哥大”!砖头似的模拟制式无线通讯接入机,名字要多响亮有多响亮!一部几万元, 非一般人所能拥有,真正的老板才有财力负担得起,话费每分钟一元以上,还要交月租 费。但走在大街上,回头率不少噢!
八十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是电报最鼎盛的时候,电报 是百姓与外界联系最为快捷的通信工具,但发 电报可贵了,一个字要几毛钱。那时候,谁要 是接到个电报就是件大事了,人们只有在红白 喜事、亲友来访或货物到达等急事,才会发电 报。
上世纪80年代,由于通讯工具主要是书信,所以邮局职工 成为了那个年代的热门职业,很多家人翘首期盼穿绿色衣 服的邮递员停在自家门口,递上一封家信。收到一封家书, 往往是全家人集体开会,由识字的孩子念给全家人听,当 听到外地亲人健康平安的消息时,长辈们一颗悬着的心也 就放下了,以后父母想孩子了也可以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 然后父母再回上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孩子收到信当然也很 激动啦。那时一封信承载着太多的情感。 80年代以后,电话开始涌进寻常百姓的家中,那时,人 们最常见到的大概就是这种拨盘电话 到了1981年,国家开始对普通百姓开放电话安装政策。 也正是这一年,转盘式的电话走进寻常百姓家,虽然样子 古板,拨号麻烦,但是拥有一部电话的家庭是少之又少。 这时的电话在刚刚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还颇留有几分 “阳春白雪”的孤寂。
大多数的中国人,家里的第一部电话,是这种90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按键式电话,这时, 改革开放的成果开始显现,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腾飞阶段,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 电话发展的大时代终于到来。随着“喂,小丽呀”这一只经典广告的狂轰滥炸,无绳电 话,开始出现在百姓的视野中。解脱了电线的束缚,电话可以在家里的任何一个角落发 挥作用,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一部分时尚的城市家庭,率先让家里的电话进入了 “无绳时代”。不过这一时期的无绳电话,主要是模式数字信号的无绳电话。信号不稳 定、电话杂音大、待机时间短等等问题,使得无绳电话没有像按键电话一样得到真正意 义上的普及。 1993年、1994年时,开始慢慢出现。不过那时人们常见的还是功能单一的集群电话, 也就是常说的“大砖头”,一部二、三万元,只有大老板们才用得起,拿在手里就像身 份标志一样,牛气十足,因为当时它的确只有少数人用得起。所以也因这称其为“大哥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