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与教学思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有趣的测量》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测量能力;2. 增进学生对测量的兴趣和喜爱;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准备:1. 测量工具:尺子、量杯、天平等;2. 测量物品:不同大小、形状的物品,如书、铅笔、水杯、玩具等;3. 活动纸张:有测量标尺和空白的测量图表。
活动步骤:Step 1:导入活动教师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猜测它们的长度、重量等信息,引发学生对测量的兴趣。
Step 2:介绍测量工具教师介绍使用的测量工具,如尺子、量杯、天平等,并示范如何使用。
Step 3:测量长度教师将一些物品放到课桌上,请学生使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在测量图表上。
Step 4:测量重量教师将一些物品放到天平上,请学生使用天平测量它们的重量,并记录在测量图表上。
Step 5:比较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品的测量结果,并找出规律和差异。
Step 6:测量容量教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量杯,让学生分别用量杯测量一些物品的容量,并记录在测量图表上。
Step 7: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测量的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并针对不同物品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Step 8:总结活动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测量的重要性和使用测量工具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多进行测量实践。
活动反思《有趣的测量》在本次活动中,学生通过实践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等,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并培养了他们的测量意识和测量能力。
活动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活动设计中的测量物品和内容尽量丰富和多样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有限,他们仍然依赖教师的指导和示范。
下次可以设计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测量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活动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有限,只有尺子、量杯和天平。
下次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测量工具,如计时器、测温器等,以提供更多测量的可能性。
最后,活动中的小组讨论环节有限,只是简单地分享和比较测量结果,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记录测量结果。
2、知道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活动准备:筷子、铅笔、水彩笔、吸管、粉笔、记录表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老师:谁知道我们活动室里的黑板有多长,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测量黑板的长度呢。
二、基本部分1、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手、筷子、铅笔等)来测量的黑板的长度。
2、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3、请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活动室里的物品。
4、幼儿两人一组测量桌子的长度。
幼儿两人分成一组,一人用筷子、铅笔、水彩笔分别测量桌子的长度,另一人用记录表对结果进行记录。
5、观察测量结果,得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长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次数少,短的测量工具测得的次数多。
提问:怎样选择测量工具。
三、结束部分老师:小朋友们,请你们回家以后测测你们自己家里的物品(桌子、椅子等长度或高度),并记录结果。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二」设计背景经过一个暑假,大部分孩子都长高了不少,排队每个都在比较高矮,为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高矮,设计了数学课——测量活动目标1 能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自然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等。
2 体验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3 初步理解测量的意义,增强幼儿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测量的意义,测量物体的.长短,宽窄,高矮。
活动准备直尺,长纸条,测量用的绳子,木棍,记录纸。
活动过程1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到两种高矮差异不太明显的植物,请幼儿比一比,哪一株植物更高一些?2 启发幼儿用自然工具来测量两株植物的高矮,(如用手,用小棍,或者用直尺,等)。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测量时将测量工具首尾相接。
3 分组活动:第一组用手或手臂来量桌子,门,窗的长度,宽度,说说测量的结果并且记录下来。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测量》。
具体章节和内容如下:1. 第一章:认识长度单位,学习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 第二章:认识面积单位,学习使用面积尺进行测量。
3. 第三章:认识重量单位,学习使用称重工具进行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长度、面积、重量单位,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长度、面积、重量单位,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难点:长度、面积、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面积尺、称重工具、测量道具。
学具:测量本、彩笔、橡皮泥、小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场景,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比身高,引发学生对长度的认识。
2. 讲解长度单位:教师讲解尺子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厘米、米等单位。
3. 动手测量: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比如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高度等。
4. 观察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测量结果,发现长度单位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度单位(厘米、米)、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重量单位(克、千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尺子测量家里的床的长度和宽度,并记录下来。
(2)用面积尺测量教室的面积,并记录下来。
(3)用称重工具测量一颗苹果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床的长度:厘米,宽度:厘米。
(2)教室的面积:平方米。
(3)苹果的重量: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长度、面积、重量单位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何改进意见。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测量单位,如温度、时间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竞赛,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3. 邀请家长参与测量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游戏教案及反思8篇
大班游戏教案及反思第1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教师,咱们的任务之一确实是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能专门好的记录下咱们的课堂体会,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数学游戏教案《有趣的测量》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一、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讨精神。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初步感知一样的距离,利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次数也不同和一样的距离,利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五、培育幼儿彼此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适应。
活动重难点:一、重点:依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二、难点:(1)明白得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一样的距离,利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预备:铅笔,表格、线路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进程: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竞赛。
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动身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抵达体育馆呢?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式比较线路的远近。
一、(引导幼儿观看线路图)请幼儿观看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明白的'?这种方式准确吗?二、师:用眼睛看的方式叫做目测法,可是目测法比必然准确,咱们还能用什么方式来判定线路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方式,如工具:尺子、棍子、绳索、积木等)教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教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感觉如此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进程中教授测量方式,,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路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的意义和重要性。
2.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
3.学生能够解决与测量相关的问题,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测量的知识。
教学重点:1.了解测量的意义和重要性。
2.掌握常见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
3.能够解决与测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测量的知识。
教学准备:测量尺、天平、容器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引入测量的概念和意义,可以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如:“你们知道测量是什么吗?”“测量有什么作用?”2.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有趣的测量,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教学1.讲解几种常见物体的测量方法,如长度的测量、重量的测量和容量的测量。
2.通过示例和实物进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的过程。
3.与学生一起解决一些与测量相关的问题。
4.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步骤三:总结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2.提醒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测量的知识,如购物时的衣服尺寸选择、食材的称量等。
步骤四: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测量的概念和意义,激发了学生对测量的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的过程,并掌握了常见物体的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测量方法。
课后布置了相关的练习题目,用以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发现,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测量,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学习测量相关的概念和技能。
活动适用于大班幼儿,时长为1个小时。
1.1 学习目标1.了解长度和重量的概念;2.通过游戏学习如何使用尺子和秤;3.发展观察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策略本次活动采用“探索式学习”和“游戏化学习”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
1.3 教学资源和准备工作1.测量工具:尺子、秤;2.测量对象:幼儿带来的水果、小玩具等;3.游戏道具:卡片、图案、筐子等;4.教师备课:复习测量相关知识点,组织好游戏道具。
二、活动步骤2.1 热身教师为幼儿分享一些有趣的测量小知识,例如:1个手掌长约为10cm,1个苹果重约200g等。
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幼儿感受测量可以为生活带来什么乐趣。
2.2 游戏1:规格分类教师用不同的图案和颜色画在卡片上,让幼儿按颜色或图案等规格分类,初步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归类能力。
2.3 游戏2:尺子测量1.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2.用尺子测量:将教师提供的不同长度的物品放在桌上,让代表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选出最长的和最短的物品;3.验证结果:教师让幼儿把物品按长度排成一列,验证代表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
2.4 游戏3:秤量重物1.蒙眼比重量: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让代表闭上眼睛,轮流在秤上称出不同重量的物品;2.测量水果重量:让幼儿带来的水果按组排好,让代表使用秤称出每组中最重的和最轻的水果;3.验证结果:教师将秤上的物品使用小盘子放置在一起,让幼儿感受一下物品重量的大小差别。
三、反思本文档所介绍的《有趣的测量》教案活动在幼儿大班得到了成功的实践。
通过探索式学习和游戏化学习的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现能力。
同时,活动还能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精品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有趣的测量》。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测量是什么”,详细讲解测量的概念,引导幼儿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测量工具”,介绍常见的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第三章“动手测量”,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测量的概念,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
2. 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如直尺、卷尺等。
3. 能够通过测量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测量的概念,掌握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米尺、测量板等。
2. 学具:学生用直尺、卷尺、测量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幼儿帮忙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引发幼儿对测量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测量工具,讲解测量的概念。
(2)以测量桌子长度为例,讲解测量的步骤和方法。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桌子、椅子、窗户等物品的长度和宽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的测量》2. 内容:(1)测量的概念(2)测量工具介绍(3)测量步骤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自己书包的长度和宽度。
(2)测量家中电视机的长度和宽度。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2. 拓展延伸:(1)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测量,如何进行测量。
(2)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测量活动,如测量树干的高度、操场的长度等。
(3)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测量活动,分享测量成果。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是教学设计的关键,应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进行合理设置。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有趣的测量》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2.能够用较精确的方法估测物体的长度和重量;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简单工具的使用;2.品尝学生运用简单工具的技能;3.学生了解估计的要点。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进行简单的测量;2. 学生如何用较精确的方法估测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四、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通过导师的照片或被问到学生,任意选择一个对象,如图书,小球、小汽车。
逐个讨论他们的不同,如形状,颜色,大小,和重量等。
让学生发现这些对象有什么同样和不同之处,引起他们感兴趣。
引导他们参数尺子和秤,并询问学生测量这些对象以确定哪个对象是最大或最小的。
2、教师示范教师带来一个长卷形的物体,如软木,教学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首先使用卷尺量出物体的长度,然后输入数字记录。
随后运用秤来测量物体的重量。
3、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到教室的小组活动,并让他们实践学到的技能。
每个小组别弄一些常见物体,如笔,橡皮,卷笔刀,纸张等,让学生使用卷尺和秤来测量并在笔记本中记录。
4、展示与讨论结束小组活动后,让每个小组为其测量和记录的物体进行展示和说明。
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同一物体的各个位置和重量可以有不同的值。
5、估价游戏打开游戏熟解答板,让学生通过猜测估计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教师让学生先进行初步估计,然后再进行测量,以看他们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
让学生接受情况并发现错误的原因。
通过这种活动,学生的估计能力将得到提高。
6、反思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喜欢这个主题吗?哪些方面让你们感到有趣?你们能用哪些简单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重量?你们在游戏中有哪些正确和错误的猜测和估计?如果再做一次有趣的测量活动,你们希望有什么变化?五、教学扩展1、所有组合活动:让学生用零食做一个三明治,并测量和制定一个标准 recipe,倡议从小组留下书面记录。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一」活动目标:1、尝试探究及学习准确的测量方法,并能将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
3、对生活中的事物感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活动重、难点: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也越少。
活动准备:铅笔、路线图每人一份。
测量工具:回形针、火柴、吸管。
音乐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是小狗的生日,它邀请了很多好朋友。
小狐狸也想参加。
小狗说:“小狐狸只要你量出你家到我家有多长,我就让你参加。
”小狐狸说:“行。
”小狐狸它会量,你们会量吗?2、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
(1)师讲解操作要求:请小朋友不要搬动小椅子,用盒子里的回形针去测量一下小狐狸到小狗家的距离,看看你用了几个回形针。
记在心里,呆会儿告诉大家好吗?(2)交流: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测量的?你来示范给大家看好吗?(强调:一个紧挨着一个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3、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小狐狸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小熊的生日聚会。
别的小动物听说后也很感兴趣。
它们说要是只有一根回形针能不能测量出准确的距离呢?你们说能不能?请小朋友搬好小椅子用你的方法去测量一下吧。
测量完后别忘了在记录表上记下你用了几根回形针?(2)师巡回指导,隐形提示:盒子里老师还准备了白纸、铅笔,你需要的话可以用上去。
)(3)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统计测量结果。
提问:你是怎么测量的?测出来的距离是多少呢?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测量的?(先找到起点,从起点开始放回形针,在末尾处做好标记,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做标记的地方开始量,每量一次都要做上标记,最后看看量了几次。
(4)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你认为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呢?4、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通用5篇)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通用5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
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测量说课设计与反思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具准备:石块、量杯、水槽、黄豆、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请大家注意看。
(课件演示:《乌鸦喝水》)问:你看到了什么?水为什么会上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和石块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设计意图:问题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动力和源泉,问题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核心。
在此环节中,通过学生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情境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水为什么上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和石块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这样用数学自身的思考力度来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2、观察石块的形状问: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不规则物体)谁能估一估,这块石块的体积是多少?想知道石块的体积是多少,有什么好办法,小组的同学一起说一说。
【设计意图: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观察让学生明确石块是不规则的物体,这对于规则物体来说,就是一种质的改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小组讨论:制定测量方案2、汇报:方案一: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水面上升的高度就是石块的体积,或者用现在的体积减去原来的水的体积。
方案二:在容器中装满水,然后把石块慢慢放入水中,再将溢出的水倒进量杯中量出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地说,制定测量方案,让学生学会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出现问题让其他同学帮忙,或者师生一起解决。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活动设计与反思《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有趣的测量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测量技巧和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 测量工具:尺子、量杯、天平、计时器等。
2. 测量对象:常见的物体如书、篮球、水杯等。
3. 分组: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3-4人。
4. 提前准备一些有趣的测量问题和挑战,如测量自己的身高、测量球的回弹高度等。
活动步骤:第一步:导入和引导(10分钟)1. 提出一个有趣的测量问题,如“你们能用什么方法测量自己的身高?”2. 引导学生思考测量的概念和方法,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示范和讲解(15分钟)1. 展示一些测量工具,并解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2. 示范如何使用尺子、量杯、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3. 讲解一些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第三步:小组活动(30分钟)1. 将学生分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测量问题或挑战。
2. 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3. 鼓励学生记录和整理测量数据,并思考如何得出准确的测量结果。
第四步:展示和讨论(15分钟)1. 要求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和解决方案。
2. 进行全班讨论,比较不同小组的测量结果并分析误差。
3. 引导学生总结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第五步:个人反思(10分钟)1. 让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个人反思,回答一些问题,如“你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等。
活动反思:整体评价:这次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很成功,学生们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测量概念和方法的理解,提高了测量的技巧。
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中的测量问题和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亮点:1. 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测量问题和挑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小组合作和全班讨论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测量》优质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有趣测量》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趣测量》。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包括认识测量工具,解测量方法,以及学会使用简单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解常见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
2. 培养幼儿运用测量工具进行简单测量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在测量活动中团结合作、积极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重点:认识测量工具,解测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卷尺、教学图片等。
学具:幼儿用尺、测量卡片、画纸、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活动开始前,我准备一个小故事,告诉孩子们小熊要过生日,它想测量一下自己身高,可是不知道用什工具,怎办?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测量工具重要性。
2. 讲解测量工具(5分钟)向孩子们介绍常见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并展示这些工具实物,让孩子们观察、解。
3. 测量方法学习(5分钟)通过教学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学习测量方法,如直尺使用方法、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测量桌子长度为例,演示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记录测量结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测量教室里物品,如桌子、椅子、窗户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有趣测量2. 板书内容:(1)测量工具:尺子、直尺、卷尺等。
(2)测量方法:直尺使用方法、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用自己尺子测量一下家里桌子、椅子等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1)桌子长度:80厘米(2)椅子长度:50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孩子们掌握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和测量方法。
课后,我将对孩子们作业进行批改,解他们在家庭测量活动中表现,并对表现优秀孩子给予表扬。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篇1【活动目标】1.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远近,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活动重难点】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2.难点:(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活动准备: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学校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
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学校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馆呢?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授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5个水彩笔盖)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测量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测量教案本篇教案主题是测量,适用于大班,教学时间为一堂课,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长度、重量、容积等测量单位的概念。
2.能够辨别厘米、千克、毫升等常见的测量单位。
3.能够运用测量单位完成简单的测量活动。
能力目标:1.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能够运用观察、比较、估计等方法解决测量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识字卡片、计量杯、量尺、秤、米尺、果汁等物品。
2.学生准备:自带笔、尺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教师出示不同长度的识字卡片,让学生用手或尺子量出每张卡片的长度,引导学生回忆测量长度的单位及其名称,并欣赏各自的测量结果。
2.教师出示果汁,问学生一瓶果汁装了多少毫升,引导学生回忆毫升是什么单位以及如何进行容量测量。
第二步:基础概念掌握1.教师出示常见的物品,让学生猜测其重量和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让学生明白“估量和测量”的关系。
2.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找到自己身体上的若干出发点(如手腕、头发长短等),在固定的区域内进行测量,完成相应的测量单。
第三步:探究测量1.学生小组自带一件物品,通过讨论和合作,团队合作进行大小、重量等多个方面的测量,通过不同的测量方式,让学生逐渐体验测量带来的乐趣。
2.学生对自己的身高进行测量,并将数据填写至测量表中进行比较、归纳、总结。
第四步:互动总结1.小组缺口式答辩。
2.教师现场点评。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测量单位的理解、区分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因此我在现场添加了类比和具体实例的说明,提高了学生对测量单位的理解程度。
通过此次活动,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团队协作能力、感受到测量的乐趣,实现了教学目标。
另外,我发现学生普遍缺乏识字卡片测量长度等工具以及各种常见物品测量重量时的标准,需要在平日里逐渐培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直线量尺和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能够用小秤子测量物体的重量。
3.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重量,并能描述它们的差异。
4.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测量知识,进行有关测量的问题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测量教学,让幼儿养成初步的测量意识,掌握测量物体大小和重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幼儿在实际中应用测量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材料1.直线量尺和卷尺。
2.小秤子。
3.不同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
4.大量的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给幼儿讲解知识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测量的概念,教师应该通过生动形象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了解测量是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过程,需要使用特定的测量工具,目的是获取正确的测量数据。
2. 演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介绍秒表、卷尺和直线量尺的使用方法,并切实让幼儿用这些测量工具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例如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教室的门宽有多少,让幼儿测量教室的桌子、椅子等物品的长度。
3. 练习综合测量技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所给出的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并尝试比较不同的物体差异。
4. 引导幼儿进行有关测量的探究教师可以找来一些有趣的物品,例如塑料瓶、小球、小车等,让幼儿自由测量它们的长度和重量。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例如这些物品的大小和重量是否有关系,让幼儿发散思维。
五、教学反思此次公开课教学的主题是“有趣的测量”,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讲解、具体实物演示和丰富多彩的练习,成功引导了幼儿掌握测量方法,了解测量工具的使用,以及理解物体大小和重量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幼儿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基本上都能适应教学节奏,听从指导,完成任务。
但是,在现场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幼儿对练习题难以理解,他们在长度和重量的比较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师应该在下一次课堂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幼儿,采用不同方式帮助他们进行理解和巩固,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充分掌握测量知识。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完整版
幼儿园大班精品教案《有趣测量》含反思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趣味数学》第四章第一节“有趣测量”。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尺子、解尺子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掌握基本测量技能,如测量长度、宽度等,并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测量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尺子,解尺子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2.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3. 让幼儿能够运用尺子进行简单长度、宽度测量,并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尺子,掌握尺子使用方法,进行简单测量。
难点:理解测量概念,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教学课件、实物测量对象(如铅笔、书本等)。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记录用纸张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兔子测量菜园故事,引发幼儿对测量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展示尺子,介绍尺子基本结构,如刻度、数字等。
(2)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强调测量时要对齐、用力要均匀等注意事项。
3. 互动环节(1)请幼儿观察并描述尺子特点。
(2)邀请幼儿上台示范使用尺子测量实物长度,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测量铅笔、书本等物品长度,并引导幼儿观察尺子上刻度和数字,学会记录测量结果。
5.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测量活动,让幼儿亲自动手测量铅笔、书本等物品长度。
(2)记录测量结果,引导幼儿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尺子基本结构:刻度、数字、单位等。
2. 测量步骤:对齐、用力均匀、记录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用尺子测量家人鞋子长度,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让幼儿初步解尺子使用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长度测量。
课后反思发现,部分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对齐和记录结果方面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1. 引导幼儿解其他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筒等。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进行测量;2.能够区分长度、容积、重量等物理量并进行相应的测量;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准确观察、描述、对比和分类的能力;2.培养学生使用常用测量工具(尺子、天平、容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测量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究的兴趣;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有趣的测量》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测量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测量房间的长宽高、地球的周长和直径等,引起学生对此次课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20分钟)通过播放学习的视频,对于学生比较抽象的测量是物理量的概念进行讲解,使学生对长度、容积、重量等物理量的概念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3. 学生实验操作(30分钟)教师发放测量工具(尺子、天平、容器等),让学生按照提供的测量例子进行实验操作,并在实验操作中积极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对学生实验操作进行指导和讲解。
4. 小组合作(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自由选择一个物品(如苹果、果汁等)进行测量,要求学生采取不同测量方法确定物品的重量、容积和长度,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互相协作和交流,以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实际测量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四、教学反思本次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实验操作时有些混乱,需要教师进行组织和引导。
在小组合作环节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待加强。
下次课教学中应注意组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加强相关能力的培养,同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问题。
同时,应该多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在课程中积极发扬团队精神和分享精神。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及反思(精选13篇)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及反思(精选13篇)大班数学《好玩的测量》活动设计及反思篇1设计意图《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育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爱好,激发幼儿探究数学规律的愿望。
让幼儿在生活和嬉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
测量是熟悉量的手段,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感知比较量的差异。
大班幼儿的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
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小碗等)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
即仅局限于简洁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熟悉;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熟悉;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以及对测量活动的爱好。
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好玩的问题会引起孩子的奇怪,促使他们开动脑筋,有步骤去探究,去发觉,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获得学问阅历,而且还获得了学习学问的方法和力量的提高。
一、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二、活动预备: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三、活动过程:1.导入,引出主题导入语:我们立刻要搬新的幼儿园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伴侣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究竟有多长。
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过渡语:对,我们可以用好多材料来进行测量,在你们凳子底下有一支铅笔,现在就请你用这只铅笔先来测一测自己桌子的长边,记住自己测到的数字?(1)集体测量,并争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侧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2)老师总结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精确些。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详案教案《有趣的测量》含反思1. 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测量的概念,并能通过测量掌握长度、容积和重量等基本概念。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使用尺子、杯子、秤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能够通过比较大小和排序等方法巩固测量的概念。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发现和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2. 教学准备2.1 教学用具:尺子、杯子、秤、绕线板、纸片、颜色纸、卡纸等。
2.2 教学材料:《有趣的测量》故事书、测量物品等。
2.3 环境准备:教室内需要一个小组的活动区域,供学生团队合作和展示自己的成果使用。
3. 教学过程3.1 活动一:《有趣的测量》故事引入通过故事引导学生认识测量,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发现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2 活动二:测量工具展示展示尺子、杯子、秤等不同测量工具,并让学生实际操作这些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和测量原理。
3.3 活动三:长度测量实践给定几个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让学生根据测得的长度进行排序。
3.4 活动四:容积测量实践给定几个不同容积的杯子,让学生使用这些杯子进行测量,并让学生根据测得的容积进行排序。
3.5 活动五:重量测量实践给定几个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使用秤进行测量,并让学生根据测得的重量进行排序。
3.6 活动六:自制纸飞机比赛让学生自己制作纸飞机,然后使用绕线板对纸飞机的飞行距离进行测量,并让学生进行排名比较。
3.7 活动七:绘制测量成果让学生将自己在长度测量、容积测量、重量测量和纸飞机比赛中的成果绘制出来,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和分享。
4. 反思4.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参与活动的学生的表现和展示的成果,评估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4.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此次教学的看法和感受,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教学质量。
4.3 教学建议总结此次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建议,达到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有趣的测量》大班教案
《有趣的测量》大班教案《有趣的测量》大班教案(精选13篇)《有趣的测量》大班教案篇1【教材分析】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且操作性强的一项活动。
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己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测量对象的关系活动中应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1.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工具进行测量。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乐于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积木木棒、铅笔、大熊图片【活动建议】1.出示大熊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大熊制作一个和桌子差不多长的玩具橱,可他不会,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工具和测量长度。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的长度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方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提醒其他幼儿进行观察。
(3)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请幼儿运用心经验擦亮并记录。
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工具测量。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P28,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测量的次数。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测量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
(4)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感兴趣的物品。
《有趣的测量》大班教案篇2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
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眼睛观察感知比较量的差异。
大班的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乐于思考,愿意动手探究并解决疑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有趣的测量》活动设计与教
学思
设计意图:学习自然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理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二、活动准备:
1.每两人一张桌子。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铅笔、积木、布条、纸条等)。
3.记录表、笔。
三、活动过程:
1.导入,引出主题
导入语:我们马上要搬新的幼儿园了,需要定做一批新的桌子,现在请小朋友帮一个忙,测一下我们桌子长的边到底有多长。
可是我们没有尺,你们说怎么办呢?
2.学习正确自然测量的方法
师:好的,你们想了很多办法,可以用手、用绳子、还有小朋友的铅笔,那么,我们今天就先用铅笔来测量一下。
(1)集体测量,并讨论出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谁来说说你用铅笔侧到了几段?是怎么测量的?(个别幼儿边讲解边示范)
(2)教师总结
师:我们测量时,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能测得比较准确些。
过渡语:刚才我们用铅笔测量了桌子的长度。
老师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其它的测量工具,而且还准备了每人一张记录单,把每种工具侧到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
3.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体验测量工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出示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录单?记录表上前面的格子告诉我们什么,后面的格子又记录什么呢?(幼儿讲述:一个是画选用的工具、一个是记录数据)
(2)提出测量要求
师:现在请你们到桌子上选择相应的工具对桌子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要记住刚才的测量办法。
(3)幼儿进行测量
(4)讨论交流测量结果
师:谁来分享你的测量结果?
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同一张桌子,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4.活动延伸:猜测验证。
师:想想看,现在老师用筷子和胶棒测量钢琴,谁测的次数多?谁测的次数少?说说你的理由?
师:那我们一起去测量一下,看看你们猜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