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交期管理制度模板

合集下载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公司的采购交期管理,保证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运行。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

二、管理基本原则1.供应商选择原则2.采购计划原则3.采购订单原则4.采购审核原则5.采购进度管理原则6.采购质量管理原则7.采购成本控制原则三、采购交期管理流程1.采购计划编制•确定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的时间节点•根据原材料库存情况和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数量和交期•提前与供应商沟通,了解供应商出货时间2.供应商选择•根据采购计划和产品要求筛选潜在供应商•针对每个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标准包括质量、交期、价格等•确定最终供应商3.采购审核•根据公司采购管理规定审核采购清单•确认物料名称、型号、数量、交期等信息4.采购订单与确认•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确认供应商接受订单及交期5.采购进度管理•定期与供应商确认交货进度•对比计划进度和实际交货进度,进行对比分析6.采购质量管理•对到货物料进行检验•对不合格物料退换或及时处理7.采购成本控制•对采购成本进行控制,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四、采购交期管理细则1.采购采取定点采购方式,严格遵循采购程序和规范。

2.采购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因计划执行不到位而引发交期问题。

3.采购订单签定后,应及时向供应商确认订单,保证供应商清楚了解包括物料名称、型号、数量、交期等信息。

对采购订单有争议的情况,应及时沟通商定,确保采购顺利进行。

4.供应商接受采购订单后,即要求按照落实的交期进行生产和配送。

在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和不可预见的事故、灾害等情况下,供应商必须严格保证采购商品的交期。

在交货日期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应及时向公司发出通知,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5.对于发生交期问题的采购订单,采购部门应于首次联系供应商发现有可能延误交期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沟通解决方案并妥善处理。

6.在采购过程中,对于交期不按计划推进的情况,采购部门要做好管理记录,及时发现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避免影响公司生产和销售。

采购交期管理细化执行与模板

采购交期管理细化执行与模板

采购交期管理细化执行与模板1.2 采购交期管理执行工具与模板1.2.1 采购交期控制表1.2.2 采购催货通知单编号:日期:年月日注:本单一式三联,第一联送供应商处催货,第二联送仓储部门,第三联留采购部存查。

1.2.3 交期延误分析表1.3 采购交期管理执行制度与模板1.3.2 采购交期跟催办法采购交期跟催办法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了达到以下目的,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采购物资的催收工作。

1.保证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确保采购交期满足生产经营需求。

2.促进采购合同与订单的正常执行。

第2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的交货跟催工作。

第3条采购交期跟催原则采购人员需要在确定合适的交货时间、交货质量、交货数量、交货价格的情况下进行跟催。

第2章订单跟踪管理第4条订单审核采购跟单员需审核订单无误后发给供应商,并要求其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回传。

第5条订单状态监督1.采购跟单员需跟踪掌握供应商的生产或备货过程。

2.如备货中途出现相关变更的,需立刻解决,不得延误。

3.采购跟单员需及时跟踪物资运输过程,确保及时进行到货检验和入库工作。

第3章催货管理第6条了解备货状态1.订单下达后,采购需要在每周固定时间进行一次电话沟通,了解供应商的备货情况。

2.必要时,可以请供应商提供生产计划表,据此掌握并督促备货进度。

第7条订单跟催1.在订单预订到货日期前周,采购跟单人员需要通过电话进行一次跟催,弄清楚物资的备货情况和预计发货日期。

2.如果供应商不能按时交货,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采购部需向供应商发送催货通知单。

3.催货通知单发出后,采购人员需要及时联系供应商,确定确切的交货时间。

第4章交货延期处理与供应商考核第8条交货延期处理1.如交货期已过而供应商仍未交货,采购人员应及时联系其他备选供应商,寻找能够替代的供货方。

2.及时联系请购部门或技术人员,寻找可以替代的材料或物资。

第9条供应商考核1.每项采购工作结束后,采购部应当及时对供应商交货过程进行记录,作为供应商考核的重要依据。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物资采购管理,确保物资供应及时、高效,提高采购效率,降低库存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物资采购活动,包括原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办公用品等。

三、交期管理制度1. 采购计划制定(1)各部门根据生产、运营需求,制定物资采购计划,明确采购品种、数量、规格、交货时间等。

(2)采购计划需经部门负责人审核,报采购部门汇总。

2. 供应商选择(1)采购部门根据采购计划,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

(2)供应商需具备以下条件:① 具有合法经营资质,产品质量合格,信誉良好;② 具有稳定的供货能力,能够按时完成交货;③ 具有合理的价格优势,满足公司成本控制要求。

3. 采购合同签订(1)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交货时间、数量、质量、价格、付款方式等内容。

(2)合同签订后,采购部门应及时将合同内容通知相关部门。

4. 交货跟踪(1)采购部门负责跟踪供应商的交货进度,确保按时到货。

(2)如遇供应商未能按时交货,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5. 交货验收(1)采购部门根据合同约定,对到货物资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2)验收合格后,采购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将物资移交给相关部门。

6. 交期考核(1)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交货及时率、质量合格率等。

(2)考核结果作为供应商续签合同、调整采购策略的依据。

四、附则1. 本制度由采购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五、注意事项1. 采购部门应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确保双方对交货时间、质量等要求达成一致。

2. 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供应商的交货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调整供应商名单。

3. 采购部门应加强对交货过程的监控,确保物资按时到货,满足生产、运营需求。

4. 各部门应积极配合采购部门的工作,共同确保物资采购交期管理的有效性。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1.总则1.1制定目的 :为确保采购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需依本制度执行。

1.3权责单位(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供应链副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规定2.1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的重要性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是采购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采购交期,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2.1.1欠料的影响欠料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2.2欠料的原因2.2.1供应商责任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5)供应商之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

(9)不可抗力原因。

(10)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之情形。

2.2.2采购部责任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供应商选定错误。

(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

(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

(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

(5)经验不足。

(6)下单量超过供应商之产能。

(7)更换供应商所致。

(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

(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10)其他因采购原因所致的情形。

2.2.3其他部门责任因采购以外部门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请购前置时间不足。

采购价格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采购价格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采购活动的高效、规范,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保障生产进度,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设备、零部件、服务等的采购。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兼顾供应商利益,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采购价格管理第四条采购价格应综合考虑市场行情、供应商报价、成本预算等因素,确保采购价格合理。

第五条采购部门在确定采购价格时,应进行以下工作:1. 调研市场行情,了解同类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2. 对比分析不同供应商的报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3. 考虑供应商的信誉、质量、服务等因素,确保采购产品或服务的质量;4. 根据成本预算,合理控制采购价格。

第六条采购价格变更管理:1. 采购价格如有变动,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2. 采购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需经采购部门负责人批准;3. 采购价格变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时,需提交公司领导层审批。

第三章采购交期管理第七条采购交期应确保满足生产、研发等部门的实际需求,兼顾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第八条采购部门在确定采购交期时,应进行以下工作:1. 根据生产计划,合理预测采购需求;2. 了解供应商的生产周期,选择合适的交货时间;3. 考虑运输、仓储等因素,确保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及时交付;4. 与供应商协商,确保交期合理。

第九条采购交期变更管理:1. 采购交期如有变动,采购部门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2. 采购交期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需经采购部门负责人批准;3. 采购交期变动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时,需提交公司领导层审批。

第四章采购流程管理第十条采购流程应规范、透明,确保采购活动的高效、合规。

第十一条采购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需求提出:各部门根据生产、研发等需求提出采购申请;2. 采购审批:采购部门对采购申请进行审批,确定采购方案;3. 询价、比价:采购部门向供应商询价、比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4. 采购合同签订: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5. 采购执行:采购部门负责采购产品的收货、检验、入库等工作;6. 采购结算: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结算。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第一篇:采购交期管理制度-采购交期管理制度1.总则1.1制定目的 :为确保采购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需依本制度执行。

1.3权责单位(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供应链副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规定 2.1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的重要性预防欠料及欠料跟进管理是采购的重点工作之一,同时也是为了确保采购交期,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2.1.1欠料的影响欠料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2.2欠料的原因 2.2.1供应商责任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5)供应商之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

(9)不可抗力原因。

(10)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之情形。

2.2.2采购部责任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供应商选定错误。

(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

(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

(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

(5)经验不足。

(6)下单量超过供应商之产能。

(7)更换供应商所致。

(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

(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交期管理

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交期管理

采购管理制度P895 采购交期管理文件编号:GB06 版本号:生效日期:共页第页1.总则1.1制定目的为了确保购用物为之交货期限,使交期管理更为顺畅,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规章执行。

1.3权责单位(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交期管理规定3.1确保交期的重要性交期管理是采购的重点之一,确保交期的目的,是必要的时间,提供生产所必需的物料,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2.1.1交期延迟的影响交期延迟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需要增加工作时间,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他损失。

(6)交期延误,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2.1.2交期提前太多的影响交期提前太多也有不良之影响,主要有:(1)导致库存成本之增加。

(2)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率下降。

(3)允许交期提前,导致供应商优先生产高单价物料而忽略低单价物料。

(4)由于交期经常提前,导致库存囤积、空间不足。

(5)交期提前频繁,使供应商对交期的管理松懈,导致下次的延误。

2.2交期延迟的原因2.2.1供应商责任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5)供应商之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

(9)不可抗力原因。

(10)其他因供应商责任所致之情形。

2.2.2采购部责任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1)供应商选定错误。

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1. 引言•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生产进度,确保采购物资按时到货,需要建立一套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优化采购物资交期管理流程,提高采购物资的供货准确性和及时性。

2. 定义•采购物资交期指供应商承诺交货的时间,通常以天数表示。

3. 采购流程•采购物资交期管理涉及以下流程:1.采购需求确认2.供应商选择和评估3.询价和议价4.合同签订5.供货跟踪和监控6.交货验收7.物资入库4. 采购需求确认•根据生产计划和库存情况,由相关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明确物资的规格、数量和交货期限。

5.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采购部门根据相关要求和标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进行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信誉、交货能力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量。

6. 询价和议价•采购部门向选定的供应商发送询价单,要求提供详细的报价和交货期限。

•在收到供应商的报价后,采购部门进行议价,并与供应商协商达成最终的价格和交期协议。

7. 合同签订•当价格和交期等细节达成一致后,采购部门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8. 供货跟踪和监控•采购部门跟踪和监控供应商交货进度,及时了解交期是否能如期履行。

•如果发现供应商可能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寻找解决方案,确保不影响生产进程。

9. 交货验收•当供应商提供物资到达时,采购部门进行验收,检查物资的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合同要求。

•如发现问题,采购部门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解决问题。

10. 物资入库•经过验收合格后,采购部门将物资及交货单据进行记录,并安排入库。

•物资入库后,通知相关部门领取并安排合理使用。

11. 仓储管理•仓储管理部门负责对采购的物资进行仓储和保管,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准确性。

12. 监督和评估•为了不断优化采购物资交期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对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监督和评估的方式可以采用定期的例会、数据分析和员工调查等方法,以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一、前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采购交期的准确控制和管理对于保证生产和运营的正常进行至关重要。

为了实现采购交期的有效管理,本公司制定并执行了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以确保采购流程高效、顺畅,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延误和风险。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采购交期的管理,确保供应商和相关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调,以满足公司业务需要,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采购活动,并与供应商之间的合同或协议有关。

四、管理责任1. 采购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采购交期计划,负责与供应商沟通、协调和确认采购交期。

2. 供应商须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交期信息,并配合公司的交期调整。

3. 其他部门(例如生产部门、物流部门等)须与采购部门密切合作,提供相关的需求和支持,确保采购交期的顺利执行。

五、具体要求与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采购部门需与其他相关部门沟通,确保对采购需求有准确的理解和确认。

根据需求确认的结果,制定采购计划并确定交期目标。

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采购部门需根据供应商的能力、信誉和过去的供货记录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选择最合适的供应商。

在评估过程中,交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3. 交期协商和确认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交期协商,协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交货能力,供应商生产进度,运输时间,供应链可靠性等。

通过双方的协商,确立最终的交期。

4. 交期监控与提醒采购部门需对采购进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影响交期的问题。

当发现交期可能延误或存在风险时,采购部门及时向供应商和相关部门发出提醒,并协调解决方案。

5. 交期调整与跟踪在采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如供应商原材料短缺、自然灾害等情况。

采购部门需及时调整交期计划,并与供应商和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交期的最终达成。

六、督导与评估公司将定期进行对采购交期管理制度的督导和评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同时,也将根据相关的绩效指标评估采购交期管理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引言物资采购交期是指在采购过程中,供应商承诺的交货日期。

交期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供应链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整的物资采购交期管理制度,以确保供应商交期的履行和采购流程的优化。

1. 交期规定1.1 供应商交期承诺•供应商在接受采购订单时,需明确给出交货日期的承诺。

•供应商承诺的交货日期应合理,并能满足企业生产计划的需要。

1.2 交期评估•采购部门应按照供应商交期承诺和实际交货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可以根据历史交货数据进行交期评估。

•评估结果可作为供应商的交期表现的依据,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2. 交期监控2.1 交期提醒•采购部门应设定合理的提前提醒机制,提醒供应商交货日期即将到期。

•提醒方式可以通过邮件、电话等形式进行,提醒内容应包含订单号、交货日期等信息。

2.2 交期跟踪•采购部门应每日对尚未到货的物资进行交期跟踪。

•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了解物资的制造进度、运输状况等情况。

•如遇到交期延误情况,及时与供应商进行协商解决,并记录交期变更信息。

3. 交期异常处理3.1 交期延误处理•若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采购部门应立即与供应商沟通,并了解交期延误的原因。

•针对交期延误,采购部门应与供应商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尽力减少对企业生产计划的影响。

•若供应商因故无法在合理时间内补货,可考虑寻找备选供应商进行替代。

3.2 供应商考核与处罚•采购部门应根据供应商的交期履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凡是多次出现交期延误的供应商,应予以警告并将其列入黑名单,停止合作关系。

•如有严重交期延误导致企业损失的情况,可考虑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索赔。

4. 交期数据分析4.1 交期数据记录•采购部门应对每个供应商的交货日期进行记录,并建立交期数据库。

•数据应包含供应商名称、订单号、交货日期、实际到货日期等信息。

4.2 交期数据分析•采购部门应定期对交期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常见的交期延误原因和问题。

采购交期控制制度

采购交期控制制度

采购交期控制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了达到如下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1.在必要的时间内准时获得生产经营活动必需的原材料,维持正常的生产活动。

2.减少因采购交期延误造成的公司损失。

第2条适用范围在采购过程中对采购交期确定、交期控制、采购跟催的相关事项,均依照本制度进行处理。

第2章合理确定交货期限第3条合理确定采购物流方式采购人员需在签订合同之前,合理确定交货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路线等,并提供承运商建议,确保不因物流因素导致交期延误。

第4条合理规划进货时间采购人员在与供应商进行洽谈时,应事先估计供应商准备、运输、检验等各项作业所需的时间,以便在合适的时间进货,既能够确保准时供应请购部门,又能确保库存成本最小化。

第5条明确交期违约责任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洽谈时,应在明确交货期限的基础上,与供应商达成对交期违约责任的共识,并以合同条款的方式在采购合同中体现。

第3章采购进度控制第6条及时掌握备货进度1.采购部人员在同供应商确定交货期限后,采购人员应及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生产计划或者生产日程表,采购人员根据其提供的计划和日程表掌握并督促进度。

2.采购人员应及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其备货进展,防止出现交期延误或者提前交货。

3.采购人员发现供应商供货进度可能会影响正常的交货期限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进度滞后。

第7条期中跟催1.通常情况下,采购人员应注意是否能按照规定时间收到验收报表,未及时收到验收报表的情况下应采取电话查询的方式进行跟催。

2.对于重要物资采购,除要求供应商按时报送进度表之外,还应前往供应商工厂进行实地访问查证,此查证工作应于合约或者订单中明确。

38条验收入库进度控制1.为了提高物资供应效率,采购专员和质检专员在进行物资验收时,应尽量简化检验步骤,提高检验效率,减少入库手续。

2.进行物资采购时,应优先选择通过本公司质量评估验证的供应商,对质量有保障的优秀供应商提供的物资可实行“免检”处理,以缩短验收入库时间。

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

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一、引言采购是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和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以确保企业的采购工作能够高效、准确地进行,同时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应对采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

二、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原则1.合理规划: 在采购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规划和预估,明确采购的目标、范围和时间节点。

2.信息共享: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之间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交流相关信息,确保双方对采购进度和交期有清晰的认知。

3.风险管理: 采购进度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应对潜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三、采购进度管理流程1.需求确认: 采购部门与需求部门共同明确采购的具体需求和条件,并书面确认。

2.供应商筛选: 采购部门根据采购需求,进行供应商的评估和筛选,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进行洽谈。

3.合同签订: 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达成一致后,双方签署采购合同,明确采购的内容、交期和价格等细节。

4.采购执行: 在采购执行阶段,采购部门将根据合同要求,按计划进行商品采购和运输安排。

5.进度跟踪: 采购部门要加强对采购进度的跟踪和管理,确保采购工作按计划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6.验收与交付: 在采购到货后,采购部门需要进行商品的验收,并按时将商品交付给需求部门。

四、交期管理措施1.交期约定: 在合同签订时,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应明确约定交货期限,避免产生交期争议。

2.交期跟踪: 采购部门负责跟踪供应商的交货情况,及时了解交期进展,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协调,确保交期的准确性。

3.紧急情况处理: 针对突发情况或交期延误等紧急情况,采购部门需及时采取措施,例如与供应商协商改变交期或找到其他替代方案。

4.交期评估与改进: 采购部门应不断评估供应商的交期表现,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交期管理流程。

五、采购进度与交期管理制度的监督与评估1.内部审查: 采购部门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查,评估采购进度和交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

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采购是企业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准确、及时的交付物品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采购物品能按时到达,并提高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本文档旨在制定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范本,以作为企业制定和执行相关流程的依据。

二、管理目标1.确保采购物品按时交付;2.提高采购流程的透明度和效率;3.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协调;4.降低非按时交付的风险。

三、管理流程1. 采购需求确认1.采购部门根据业务需要确认采购物品的种类、数量和交期要求;2.采购部门将采购需求提交给供应商,并在需求中明确交期要求;3.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需求沟通,确保双方对物品交期的理解一致。

2. 供应商评估和选择1.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考察其交货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等;2.采购部门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与之签订正式的供货合同。

3. 物品交期跟踪1.采购部门对每个采购订单的物品交期进行跟踪和监控;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物品的生产情况和交付进度;3.如有延期或其他问题,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协商解决,并及时调整交期计划。

4. 物品接收和验收1.采购部门在物品到达后进行验收,确保物品的质量和数量符合合同要求;2.采购部门录入采购系统并更新物品的收货状态;3.如有问题或疑问,采购部门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并解决。

5. 交期分析和优化1.采购部门定期对采购物品的交期进行分析、统计,并与供应商进行对比和评估;2.采购部门与供应商共同找出交期延误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3.采购部门持续优化交期管理流程,不断提高采购物品按时交付的能力。

四、责任与监督1.采购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2.供应商负责按照合同要求按时交付物品,并配合采购部门的跟踪和监督工作;3.部门经理负责对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4.公司领导对采购物品交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1
采购交期管理制度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了确保购用物为之交货期限, 使交期管理更为顺畅, 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采购之物料的交期管理, 除另有规定外, 悉依本规章执行。

1.3权责单位
(1)采购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交期管理规定
3.1确保交期的重要性
交期管理是采购的重点之一, 确保交期的目的, 是必要的时间, 提供生产所必须的物料, 以保障生产并达成合理生产成本之目标。

2.1.1交期延迟的影响
交期延迟造成的不良影响有以下方面:
(1)导致制造部门断料, 从而影响效率。

(2)由于物料交期延迟, 间接导致成品交期延迟。

(3)由于效率受影响, 需要增加工作时间, 导致制造费用的增加。

(4)由于物料交期延误, 采取替代品导致成本增加或品质降低。

(5)交期延误, 导致客户减少或取消订单, 从而导致采购物料之囤积和其它损失。

(6)交期延误, 导致采购、运输、检验之成本增加。

(7)断料频繁, 易导致互相配合的各部门人员士气受挫。

2.1.2交期提前太多的影响
交期提前太多也有不良之影响, 主要有:
(1)导致库存成本之增加。

(2)导致流动资金周转率下降。

(3)允许交期提前, 导致供应商优先生产高单价物料而忽略低单价物料。

(4)由于交期经常提前, 导致库存囤积、空间不足。

(5)交期提前频繁, 使供应商对交期的管理松懈, 导致下次的延误。

2.2交期延迟的原因
2.2.1供应商责任
因供应商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接单量超过供应商的产能。

(2)供应商技术、工艺能力不足。

(3)供应商对时间估计错误。

(4)供应商生产管理不当。

(5)供应商之生产材料出现货源危机。

(6)供应商品质管理不当。

(7)供应商经营者的顾客服务理念不佳。

(8)供应商欠缺交期管理能力。

(9)不可抗力原因。

( 10) 其它因供应商责任所致之情形。

2.2.2采购部责任
因采购部责任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供应商选定错误。

(2)业务手续不完整或耽误。

(3)价格决定不合理或勉强。

(4)进度掌握与督促不力。

(5)经验不足。

(6)下单量超过供应商之产能。

(7)更换供应商所致。

(8)付款条件过于严苛或未能及时付款。

(9)缺乏交期管理意识。

( 10) 其它因采购原因所致的情形。

2.2.3其它部门责任
因采购以外部门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请购前置时间不足。

(2)技术资料不齐备。

(3)紧急订货。

(4)生产计划变更。

(5)设计变更或标准调整。

(6)订货数量太少。

(7)供应商品质辅导不足。

(8)点收、检验等工作延误。

(9)请购错误。

( 10) 其它因本公司人员原因所致的情形。

2.2.4沟通不良所致之原因
因本公司与供应商双方沟通不良导致交期延误的状况: (1)未能掌握一方或双方的产能变化。

(2)指示、联络不确实。

(3)技术资料交接不充分。

(4)品质标准沟通不一致。

(5)单方面确定交期, 缺少沟通。

(6)首次合作出现偏差。

(7)缺乏合理的沟通窗口。

(8)未达成交期、单价、付款等问题的共识。

(9)交期理解偏差。

( 10) 其它因双方沟通不良所致的情形。

2.3确保交期要点
2.3.1事前规划
(1)制订合理的购运时间
采购部将请购、采购、供应商生产、运输及进料验收等作业所需的时间予以事先规划确定, 作为各部门的参照依据。

(2)确定交货日期及数量
预先明确交期及数量, 大订单可采用分批交货方式进行。

(3)了解供应商生产设备利用率
能够合理分配订单, 保证数量、交期、品质的一致性。

(4)请供应商提供生产进度计划及交货计划
尽早了解供应商之瓶颈与供应能力, 便于采取对策。

(5)准备替代来源
采购人员应尽量多联系其它物料提供来源, 以确保应急。

2.3.2事中执行
(1)提供必要的材料、模具、技术支援给供应商
适时了解供应商之瓶颈, 协助处理。

(2)了解供应商生产效率及进度状况
必要时, 向供应商施加压力, 以获取更多之关照, 适时考虑向替代供应商下单之必要性。

(3)交期及数量变更的及时联络与通知
以确保维护供应商的利益, 配合本公司之需求。

(4)尽量避免规格变更
如果出现技术变更, 应立即联系供应商停止原规格生产, 并妥善处理遗留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