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之我见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本身与外界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知识的化繁为简以减轻学生负担、增加信息量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趣味性以提高学习兴趣、变抽象为直观、导入媒体信息以增加学习资源、建立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引起共鸣等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各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多媒体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也非是处处用了都好,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与学的活动,让学生好学、会学、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共进,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能用,会用,用好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在课堂,教师的灵魂在课堂,教师的价值也在课堂。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就要回归课堂,立足课堂。
”是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教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应该可以看作是一场战斗,要想取得胜利,先进的武器装备是基础,而信息技术无疑会成为教师课堂上最有力的武器。
只要是好的,对教学有利的,能促进学生学习,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先进武器,我们都要用它,而且要用好它。
这就对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师本身具备较高的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自己还要明确如何利用所掌握的技能,为我所用,为所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服务,而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课程心得体会(通用14篇)在阅读教师人文读本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充分的学习到中华人文精神的形成、发展,传统人文精神发展和中华人文精神的新因素等很多重要论述。
同时,从各方面的角度表述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在各个领域里所起到的作用。
如,中华传统人文的基本特征和西方人文的基本特征间的区别与共同点。
从我国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与国外相比,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不仅重视课外阅读,而且对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高要求,国外很多国家的学校教育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收集、查找、分析信息,并结合社会生活科学研究的程序写论文,对比鲜明的。
教师要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要把自己想象成学生,才能明白学生到底喜欢听哪一类型的课程。
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中,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不依靠大量的作业和考试增加学生负担,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开发其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其在创造、开发、想象的过程中更好地使其知难而进,而最终达到学生的求知欲,使教学以全新的面貌运用到学生的身上,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效果。
中华民族有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想,诸如儒家的仁爱、节俭、谦让,墨家的重实践、任人唯贤等,得以绵延至今。
我们如今所说的人文素养,即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悠久历史的深厚积淀的结果。
现如今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是有共性的,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动、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它主张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人的求知欲、兴趣等各个方面的优势,来填补教学过程中缺乏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人为本。
信息技术课观课心得范文(三篇)
信息技术课观课心得范文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信息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经常参与观摩信息技术课程,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在观摩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推动力量,并对教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反思。
观摩信息技术课程是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通过观摩,我了解了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堂上,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各种实践活动,如编写程序、设计网页等。
通过实践,学生们巩固了所学知识,并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们在实践中也能够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观摩信息技术课程,让我意识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观摩信息技术课程,也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在观摩中,我发现一些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通过设计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我在教学中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观摩信息技术课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尝试着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尝试,我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
观摩信息技术课程,让我对信息技术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观摩过程中,我看到了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和学习的巨大潜力。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信息,拓宽他们的眼界和视野。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开发自己的创造力,设计和实现自己的创意作品。
通过信息技术,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精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个人心得体会5篇
精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个人心得体会5篇在自己的课堂试行一段时间,并形成一些可行性和不可行性报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选择一份职业并不断学习,就好像选择一项运动并坚持,让它成为一种习惯。
在前进的路上享受热爱与学习带来的充实感。
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精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个人心得体会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个人心得体会5篇【一】通过参加乡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学习,我懂得了许多新知识,拓宽了视野,真是受益匪浅。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它不但普及广大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环节,还走进了校园,无声地改变着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
首先,通过了这次培训,我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了一定的认识。
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间接促进信息技术的掌握,达到双赢双利的共建目的。
其次,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传统教学重在传授,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以教代学,教给知识重结论,轻过程,缺少教与学的互动,忽视学生充分的思维过程,使教学过程难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
传统教学重经验、轻创新,教师凭经验教学,形成思维、行为定势,缺乏对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研究、创新。
传统教学还具有封闭性,缺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教学创新所要体现的就是要变传授式教学为研究性教学,变经验教学为反思性教学,变封闭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教师应该具有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观念。
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简短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简短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改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首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来看,我发现对于信息技术课来说,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训练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在之前的教学中,我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这导致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却无法灵活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项目任务,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我发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通过讲解、示范、实践等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
对此,我认为应该适时地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再次,关于学习资源的利用,我发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在之前的教学中,我过于依赖教科书的内容,而忽视了其他学习资源的利用。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和其他媒体资源,进行更广泛的信息检索和学习,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最后,关于学生评价的问题,我发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评价和互评是非常有效的促进学习的方法。
然而,在之前的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教师评价的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情况的反思和评价。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并提供改进和进步的机会。
综上所述,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的反思,我意识到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利用和学生评价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教师信息技术课反思
教师信息技术课反思在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便不断改进。
以下是我的一些反思:首先,我发现我在课堂上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机会。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此,我需要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实际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我发现的一个问题是我在教学中缺乏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机会。
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
我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项目合作等活动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
再次,我意识到我在课堂上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有待改进。
信息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不断涌现,我可以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些新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我可以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具等,以丰富教学内容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我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习惯,我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可以通过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和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以便个性化地指导和帮助他们。
最后,我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我应该保持学习的态度,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我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和课程研讨等方式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总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改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可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优秀10篇)
信息技术课程教案(优秀10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篇一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课程有所不一样,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
上学期学科进行了课程改革,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它给了我们更多的教学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我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持续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一新生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时很有兴趣,慢慢的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是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
透过和学生沟通,我发现很多学生都透过计算机来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转变学生的认识。
根据学习的资料适当的透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实现教学,选取性的安装一些电脑软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到达我们教育的目的。
计算机知识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识相似的资料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
个性是讲到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同小异,这时教师能够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能够只讲其中的一部分操作,其他的操作能够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
信息技术课教研活动心得(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信息技术课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1. 研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深入探讨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时,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了改进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交流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活动中,各年级教师分享了他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如: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结合学科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等。
3. 实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了更好地将教学理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为了丰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共同开发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库。
教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资源,如课件、教学案例、实践作品等,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活动心得1. 深化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通过此次教研活动,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教研活动让我意识到,要想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水平,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信息课心得体会最新5篇
信息课心得体会最新5篇信息课心得体会篇1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学校教师必须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学习,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文字处理、图像组合、信息集成、科技创作和知识构建。
其作用主要有:首先要提高认识,负起担纲意识。
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学习、宣传、观摩、实验、实际操作和继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兴趣,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活当事人的思维机关,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造条件,既要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又要从内心自省,深刻认识形势的紧迫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大家共同努力,为教育现代化作出贡献。
其次要创设环境,形成良性循环。
通过创造数字化硬件环境、搭建应用软件平台、构造信息资源总库、开展示范性推广活动等,逐步使整合过程科学、规范、完型,达到规定要求。
三是要优化管理,全面推进整合。
学校要制定积极的配套政策,调整相关机构的职能,加强整合管理,努力将信息化教学制度化、规范化,还要通过师资培训、教材建设、内外交流、学术探讨、效果评估等,促成信息技术与各科教学有机整合这一综合模式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和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
信息课心得体会篇2通过一段时间的线上学习和四天的线下培训,我切实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大影响与作用,衷心的感谢各位专家和教授的精彩授课。
此次培训学习,让我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操能力,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具体来说,本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收获:1、观念上的更新我是一名中年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我在教学工作中应用了20多年,我一直觉得作为一名好教师,只要尽心尽力的备好每一堂课,再认真的展示,精彩的讲授好所备内容,课后不忘检测和复习。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心得5篇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心得5篇篇一: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心得(1651字)本次培训很实用,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讲授、研讨、自学、评价相结合、以理论相渗透、以技术为支撑,让学员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与以往的培训相比,本次培训具备很多的优点,同时给我们的感受也非常深刻。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
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矗2、培训形式新颖有趣,着力培养学员们的合作意识。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设立小组代表,既有趣又能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迅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后续培训打下基矗3、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
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
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
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4、是学习收获巨大。
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
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
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简短
信息技术课教学反思简短信息技术课作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现代科技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希望能够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首先,我意识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和操作性,只有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需要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实践操作环节,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信息技术的真正魅力。
其次,我意识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应具备的是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需要适时引入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项目和案例,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和实践探究,培养其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我还意识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课堂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最后,我认识到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由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对自己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创新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和个性化教学,力求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培养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心得体会(精选篇1)看完专家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让我对教育现代化的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
同时对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别是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已不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
使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在这短短的培训中我收获颇多。
一、理念上的更新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自己在专业方面还有许多的不足,在今后的业务提升方面还有大量的知识要学习,随着信息化快速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更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二、专业知识方面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的`解读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老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了几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三、细节上的渗透本次解读中,专家教授们都注重细节上的教学渗透,他们通过专题讲与案例分析和演示操作的方式,不仅教给我们知识和技巧,更在无形中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大家,在一些细节的讲解上十分细致,恰当地渗透一些学科常识,使不同程度的老师都能得到提高,真正的学有所获。
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万能简短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教学手段,信息技术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在信息技术教学进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以期更好地应用和发展这一工具。
首先,信息技术对教学方式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师
生面对面的互动,但信息技术使得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广泛的知识,取代了单一的教师资源。
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时代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的呈现和传递上也带来了革新。
通过多媒体演示、
网络资源等,教师可以更生动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而,信息技术也可能导致学生过分依赖电子设备,降低了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因此,教师需要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把握好度,引导学生更好地利用这些工具。
最后,信息技术教学也带来了教育公平性的问题。
信息技术设备的普及程度不同,导致了一些学生在获取信息上的不平等。
教师需要认识到这一现实,积极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避免信息技术增加不平等现象。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教学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伴随着挑战
和问题。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当不断反思,提高自身能力,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
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才真正能成为促进教育进步的万能工具。
信息技术课程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反思
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已经变得愈发重要。
然而,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探讨。
首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往往较少涉及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
这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往往难以直接转化为实际能力。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操作,通过项目实践、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较快,但有些课程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时刻跟进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学习到的是最新、最实用的知识。
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对于科技发展的敏感性和主动学习的意识。
另外,信息技术课程往往强调对于工具的应用和操作技能,忽略了对于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学生应该具备跨学科的思维能力,能够将信息技术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应用领域。
因此,信息技术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中不断探索创新。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反思和改进。
只有不断跟进科技发展动态、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心得体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是我大学时期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下面我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应用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计很好地融合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需求。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技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数字化学科教育的设计与实施等内容。
这些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逐渐了解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和方法。
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也十分得当。
这门课程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部分,老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达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践部分,我们通过在电脑实验室进行各种教学设计和实施,亲身体验了信息技术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过程。
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
最后,实践应用是这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收获最大的地方。
在课程结束后,我开始尝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应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我用电子词典和语音合成软件辅助学生学习生字和朗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运用数学绘图软件,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实际问题进行图像化展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些实践应用,我不仅加深了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然而,应用信息技术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足、教学环境的限制等。
因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和优化。
农村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高之我见
教 师 应 注 重课 堂实 践 、 精讲精练 。 坚持手脑并用 , 实 现 理 论 知 识 与实 践 技 能 的 有 机 结 合 与 转 化 . 从 而达到建构 知识 、 掌 握
技能 、 提升能力 、 融 会 贯 通 的 目的 四、 小组合作 。 互帮 互 学 。 促 进全 体 学 生共 同发 展 针 对 信 息 技 术 课 堂 教 学 是 以 学 生 自主参 与 课 堂 教 学 探 究
技 术 失 去 兴趣
何 提 高农 村 信 息技 术 课 堂教 学 . 提 出 了 自 己的 一 些 看 法 关键词 : 问题情境 ; 因材 施 教 ; 分层教学 ; 高效 课 堂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网络 技 术 的高 速 发 展 , 新理 念 、 新思维 、 新 方 法 地 不 断 涌 现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不 但 面 临 着 新 的 发 展 机 遇 , 同 时 也 面 临 着 更 加 严 峻 的挑 战 。 当前 . 农 村 信 息技 术课 堂 教 学 形 式化 、 低 效 化 的 现象 依 然 存 在 , 严 重 影 响 教 学 质 量 的提 高 。 笔者归纳一下 . 主要 表 现 为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 1 ) 对 新 课 程 理 念理解 不到位 . 对 新 课 程标 准 和 教 学 要 求 研 究 不 够 , 对教 学 内 容 的 范 围和 深 度 把 握 不 够 . 课 堂上讲得多 、 拓展深 , 加 重 了 学 生 不 必 要 的学 习 负 担 。 ( 2 ) 经验缺乏 , 教 学 目标 不 清 晰 , 任务不 明 确. 重难点 不突出 。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 学生 课 堂参 与度 低 。 ( 3 )
活 动 为 主 这 一 特点 . 我 在 实 际 教 学 活 动 中对 小 组 合 作 的 教 学 组 织 形 式 做 了 多 次 的尝 试 . 感 觉 小 组 合 作 的 学 习 方 式 很 适 宜 在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 采用 我 们 的合 作 学 习 具 体通 常是 由 四个 知 识 水 平 不 同 学 生组 成 . 小组成员包括 : 一 名 成 绩 较 好 的学 生 , 一 名 成 绩较差的学生 . 两 名 成 绩 中 等 的 学 生 。 成 绩 较 好 的 学 生 兼 任 组 长. 不 但 担 当起 协 调 本 小 组 课 堂 活 动 的 重 任 . 而 且 还 肩 负 帮 助 差 生 转 化 的 重 任 。通 过 小 组 合 作 活 动 的开 展 . 小 组 内 成 员 都 很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
信息技术教学心得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分享给大家。
首先,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实践操作。
只有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技能,才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安排实验或者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所学的知识。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培养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在教学中倡导启发式教学,通过给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情景,引导他们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项目实践。
信息技术是一门强调实践应用的学科,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往往比单纯的理论研究更具有价值。
因此,我在教学中倡导项目实践教学,通过设计一些实际的项目或者课程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通过项目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启发式教学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只有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我的信息技术教学心得对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共同推动信息技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
如何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之我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内容的单一性、教学方式的传统化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编程比赛、创客活动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和共同努力。
因此,学生应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编程项目、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等,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合作、互利互惠的合作。
第三,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快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这个变化的世界。
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项目、组织创新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第四,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时代,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让他们学会获取信息、评估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并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五,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学生应该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能够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并且能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可以通过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网络安全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伦理意识。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篇一: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论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之我见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初中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是以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自学创新能力为目的,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时代主题相一致的。
作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应如何教好信息课呢?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信息技术课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1.树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明确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明确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明确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产生了重大变革。
3.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与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相整合。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在实际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受遗传和后天环境及教育均衡程度的影响,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较大。
如果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这样势必加大两极分化,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为此我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b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c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
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技术课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进行拓宽知识面教学,信息技术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而实际应用却是无限发展的,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象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拓宽这些知识面对学生的发展能起促进作用,因此,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教学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对象处理有一个了解也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初中信息科技老师教学心得感悟范文(精选4篇)
初中信息科技老师教学心得感悟范文(精选4篇)
信息科技老师教学心得感悟范文: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兴趣非常高,他们对于新的技术和设备都充满了好奇心。
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和项目设计。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信息科技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课堂合作和小组合作,通过共同讨论、分享和合作完成任务和项目,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促进进步。
我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更容易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更容易接受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3. 信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和知识源源不断涌现。
因此,作为信息科技老师,我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在教学中,我经常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学习。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最新的信息科技知识和技能。
4.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科技的学习不仅仅是围绕着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展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作为一名信息科技老师,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科技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
摘要:在当今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中职计算机课的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下面就针对职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与同行探讨。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门发展特别迅速的产业,可以说两三个月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教材的编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
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
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1.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
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1.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1.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1.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建立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
尤其是中职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
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由于现在的计算机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
因此,视频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
2.3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
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
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
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2.4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
的作用。
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等。
开设网上选修课,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且不受时间限制。
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玩游戏、从网上下载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网站以及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处理、吸收能力。
让学生在节日时,发送电子邮件给亲戚同学问好、祝福。
让学生在因特网上阅读新闻、参加网站上的bbs等,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受选修人数的限制,学校可以集中优秀教师主要放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对网上辅导作补充等等。
3.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出示问题,提出任务,自主探讨”的过程,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深化了学生对问题和知识的理解,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帮助学生学会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在知识内涵加深的同时,让学生当堂操作,验证或尝试完成本课知识内容,进一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
如在讲述计算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时,将一台计算机拆开,将主板、 cpu、内存条、显示卡等硬件通过视频实物演示平台展现于投影屏上,使每位同学都对计算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让他们初步了解计算机内部是由一些集成电路芯片和逻辑控制电路共同组成,打开了学生心中的黑匣子,打破了学生对计算机内部的神秘感。
这时可以将一些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进行思索:
这些芯片是怎样组装在一起而成为一台能工作的计算机呢?各个芯片之间又将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思索之后,教师将这些硬件组装在主板上,同时将cpu的作用、内存条的功能,磁盘驱动器的用途一一进行解说,最后启动机器,当学生看到显示器出现熟悉的英文字幕时,都会产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欲望。
针对刚才组装时的操作进行提问,让回答较准确的学生上台进行实践操作。
使学生快速掌握该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习惯,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能力。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自主探索学习,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渐渐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规律,就会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
总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从更新教学观念入手,营造创新环境,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
保证学生有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